资源简介 叶子上的小“血管”教材分析:大自然里的叶子种类繁多、形状各异、色彩丰富,是很好的学习媒材。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熟悉而又肌理明显的树叶,了解树叶的作用,观察它的形状、颜色、纹理等,运用不同的线条描绘叶子上的小“血管”,形成自己独特的画面效果,外化自己的观察感受,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造型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用写生的方法,运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叶子上的小“血管”。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感知其形状、色彩和纹理的美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耐心作画的习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重点:感知树叶的美,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出叶子的形状、叶脉和纹理。难点: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内化为独特的美术语言,感受创作体验。教学准备:教师:叶雕作品、各种叶子、示范作品、彩色卡纸、教具及课件等。学生:课前收集的叶子、彩笔、卡纸、剪刀。教学过程:交流感知叶雕作品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说一说:你了解的关于叶子的知识。引出课题:小小的叶子究竟还有什么秘密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8课——叶子上的小“血管”。互助释疑观看视频,了解叶子的结构及作用。观察树叶“望”——看一看:形状、颜色、花纹。“问”——交流讨论:你能找到叶子的小“血管”吗?它们是怎样排列的?所有叶子的形状、颜色、花纹都一样吗?总结:所有叶子的形状有椭圆形、剑形、心形、掌形、圆形......颜色有黄色、棕色、红色、绿色......叶脉的排列方式不一样,花纹也就不一样,有分叉状脉、掌状网脉、羽状网脉、直出平行脉......“闻”——闻:气味。“问”——交流讨论:你的叶子是什么气味?令你想到了什么?“切”——摸一摸:叶子的正反面。“问”——交流讨论:叶子正反面的触感是一样的吗?总结:叶子的正面摸起来光滑,反面粗糙。研读共品欣赏作品教师示范叶子外形主叶脉装饰课堂练习:选择一片你喜欢的树叶形状画下来,并为它设计一款独特的叶脉。树叶博览会自评互评总结拓展叶子的其他创作方式课后拓展:请你用“望闻问切”的方式,仔细观察生活中的植物并记录下来。板书设计:8.叶子上的小“血管”1.轮廓2.主叶脉3.装饰教学反思:《叶子上的小血管》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8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是让学生了解贴近他实际生活的叶子,分析比较不同的叶子的不同形态和组织结构,进而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现自己所熟悉的叶子。这节课,我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观察、理解、游戏、想像、创作中完了教学任务。课堂准备充分是保证上好课的前提“只有备好课,才能够上好课。” 为了把这堂课能够上好,我认真研究教材、解读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本课教学的重难点,精心准备教具,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制作课件。多媒体运用为课堂增光添彩这堂课,我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努力做到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课件播放形状不同的叶子,使学生能够更加观察更加直观,加深对本课的理解;当学生进行创作的时候,多媒体播放音乐,使学生进入自然的海洋。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素养课堂的重点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这堂课,我紧紧抓住各种机会来培养学生美术素养。如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通过“望、闻、问、切”四步法帮助学生观察,使学生对叶子有更清晰的认识。帮助学生想像。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讲,想象是创作重要的源泉,只有充分展开想像,才能够把作品画活,才能显示出作品的生命力。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通过音乐、课件让学生感受到植物的美、世界的美和生活美。通过这些能力培养,最后,让学生去创作,用自己的画笔来展现美。同时,这节课也存在许多不足。一是学情了解不足,个别学生对点线面的运用存在误差,教具限制了学生的想象。二是课堂时间没有把握好,新授时间过长,应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新授控制在10-15分钟内。这节课不止于技能的学习,也是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引领学生从美术学习角度了解相关的综合知识,如科学、语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但在执教时既要实现跨学科的综合,又要保持美术学科特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