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 同步教学设计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 同步教学设计 (表格式)

资源简介

0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同步教学设计)
单 元 备 课
第十一单元 本单元所需课时数 4课时
核心素养与课标分析 通过单元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化学观念。例如,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大分子可以分成小分子,小分子可以聚合成大分子;使学生能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认识化学在生活及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防治环境污染、合理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帮助学生形成科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主要内容 1.了解化学电池与氢能;知道常见的玻璃、塑料、玻璃钢及其应用,认识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复合材料。2.知道一些常用化肥、农药的成分及作用:了解典型的大气、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及水源、危害、防治措施,认识“三废”处理的必要性及处理的一般原则。3.初步形成正确、合理的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材分析 设置本单元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站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去认识化学。帮助学生体验化学与技术及社会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类和社会持续 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还应使学生掌握一些化学基本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1.化学电池与氢能。2.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复合材料的形成过程。3.常用化肥、农药的成分及作用。4.典型的大气、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危害、防治措施;“三废”处理的必要性及处理的一般原则。难点:1. 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复合材料的形成过程。2.典型的大气、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危害、防治措施。
教与学建议 1.准备必要学具,如废旧干电池、烧杯、锌片、碳棒、稀硫酸、电流计等。2.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和学生实际,采用“问题引导”的教学模式,以实验探究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单元课时分配 第一节 化学与能源开发 1课时 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研制 1课时第三节 化学与农业发展 1课时 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 1课时
第一节 化学能源与开发
课题 化学能源与开发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4~9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氢气用做燃料的优点,认识到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2.通过知识回顾和实验探究,明确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不仅可以转化为光能和热能,也可以转化为电能等多种形式的能量,树立不同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观念。3.初步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可以为人类提供能量,运用化学方法可以开发新的能源。4.增强学生的能源意识,强化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1.氢能源的优点、氢能源的开发。2.化学能和其他能源的转换。
教学难点 1.氢气作燃料未普及使用的原因。2.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2.废旧干电池、西红柿、苹果、烧杯、锌片、碳棒、稀硫酸、电流计等。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情境导入】大家听说过吗?2023年5月24日晚,超级台风“玛娃”掠过美国关岛北部,带来强风和暴雨天气,引发大范围停电,成千上万的人被困在黑暗的电梯里;随着交通信号灯的熄灭,还引起了严重的交通阻塞。可见,在当今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中,一旦没有了能源,那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谁能说说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能源是什么?二、自主活动,探索学习【讲述】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所了解的化石能源的缺点呢?【学生交流讨论】化石能源存储量有限;化石能源燃烧的产物对大气造成污染,“温室效应”、酸雨等就是化石能源在燃烧时放出的气体造成的……【学生交流讨论】请大家再看教材P94中的图表,你能从中得到哪些信息呢?年 地球上蕴藏的煤炭资源将在今后200多年就能开采完,石油将在今后40多年开采完,天然气也只能再继续维持60多年。【提问】地球上的化石燃料一旦被使用完,我们将面临着严重的能源危机,如何解决目前全世界正面临的能源危机,你有哪些措施呢?1.提高能源利用率。2.节约能源。3.使用节能产品。4.开发新能源。【提问】你认为未来解决能源危机的最根本的方法是什么?开发新能源。【提问】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哪些?太阳能、氢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等。       【点拨】但是这些能源的使用都存在一些制约条件,如风力发电受季节影响,而且会影响候鸟的迁徙破坏生态;使用太阳能的成本高,能量密度低,不适合大型工厂的能量供应。有没有更理想的新能源呢? 氢能。(一)清洁高效的氢能【学生交流讨论】你对氢能源了解多少?阅读课本P95相关内容,并交流讨论以下问题。(1)哪些方法可制备氢气?(2)氢能有哪些优点?(3)氢能为什么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总结】电解水生成1 g H2消耗的能量大于1 g H2燃烧放出的能量,消耗电能太多,成本太高;氢气易燃易爆,贮存和运输不方便、不安全。【提问】以上两点确实极大地制约了氢气作为能源被广泛使用的空间。那么,我们是否就此放弃氢气这种新型能源呢?当然不能。那么,我们应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大家的思路非常好,这也正是当今世界各国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攻克的难题。现在,科学家们已经提出了“理想的氢能源循环体系”。【讲解】理想的氢能源循环体系只要有光催化剂存在,将水放在太阳光下晒一晒,就能得到氢气和氧气了。在燃料电池中,氢气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转化为电能。燃料电池只是化学电池的一种。【过渡】日常生活中你所用过的或者听说过的电池有哪些呢?(二)应用广泛的化学电池【点拨】电池以它的体积小,电容量大,携带方便等特点,成为现代社会应用非常普遍的一种能源。下面我们就以电池为例来探究一下电池与化学之间有什么关系。【展示】小心地剥开一节1号干电池,看看里面都有什么物质? 展示电池的内部结构。【实验演示】化学反应能否产生电能1.把一块锌片和一根碳棒平行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观察现象,并加以解释。锌片表面有气泡生成,碳棒无变化。说明锌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碳棒与稀硫酸不反应。2.用导线将上述实验中的锌片和碳棒连接起来,并在导线中间连接一只灵敏电流计,碳棒连接正极,锌片连接负极,观察现象。碳棒表面有气泡产生,锌片表面无气泡,却不断溶解,说明发生了化学反应。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提问】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说明了什么问题? 【点拨】说明上述的装置可以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科学家就是受类似的化学反应的启示,研制成了化学电池。化学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学生阅读:课本第96页多识一点:化学能是怎样转化为电能的。【设疑】水果中也含有酸性物质,也能与锌发生反应,同学们想想能否用水果来制造电池,产生电能呢?【小组实验】把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插入一个成熟西红柿或苹果中,用导线将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并在导线中间连接一只音乐贺卡上的小喇叭。(实验结束后,指定“发言人”叙述实验方案、实验现象,针对他们积极、大胆的探索精神给予恰当的评价。)【总结】化学电池是一种可以输出电能的装置。在化学电池中,物质之间发生了化学变化,同时,物质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释放了出来。那么,请同学们回顾前面所学过的化学变化的现象并进行思考: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物质的化学能还有其他的转化形式吗?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了白光,说明木炭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释放出来;木炭燃烧的同时还释放出热量,说明木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释放出来;说明物质的化学能还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等……任何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的转化,这正是科学家们开发新能源的重要依据。新能源开发的进展是很快的,同学们想了解得更多一些吗?你们可以上网查阅资料,或者到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三、当堂训练1.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2.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目前只在火箭发射等少数情况下使用。其主要原因是( )A. 氢气燃烧条件难以满足B. 制备氢气消耗电能大、成本高C. 用来制取氢气的水必须非常洁净,所以制备氢气的原料匮乏D. 氢气燃烧过程难以控制3.下列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由化学能变成电能的是(  )A.水力发电 B.风力发电 C.太阳能发电 D.燃料电池发电4.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转化,这是因为不同的物质包含的化学能大小不同,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具有的化学能可以转变为热能、光能或电能等。(1)镁条燃烧时,部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能和_______能。(2)已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变化放出热能。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反应前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所包含的化学能比反应后的水所包含的化学能______(填“高”或“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四、课堂小结1. 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可以转化成热能、光能和电能等,利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人们可以开发新的能源。2. 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3. 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五、布置作业创新题第144、145页习题。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化学与能源开发一、清洁高效的氢能1.优点:(1)热值高 (2)清洁无污染 (3)来源广泛2.缺点二、应用广泛的化学电池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教后反思 本节课题是学生在经过近一年的化学学习后,对化学有了一定了解。总结化学与人类社会能源发展之间的关系。面对当前严峻的能源危机,解决能源危机的途径是通过化学方法,寻找新的能源。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可以为人类提供能量,物质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运用化学方法可以解决能源危机。
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研制
课题 化学与材料研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9~103页
教学目标 1.了解普通玻璃的生产原理,知道几种常见的新型玻璃,体会通过化学方法可以将用途小的物质转化为用途大的物质。2.了解塑料的特性,知道高分子材料是由小分子聚合而成的,并能用分子聚合的观点认识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形成过程。3.知道“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体会通过化学方法可以将用途小的物质转化为用途大的物质。增强对材料开发和研制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 1.认识玻璃、塑料、玻璃钢等材料并能根据所提供的常见材料判定其所属类别。2.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教学难点 能根据所提供的常见材料判定其所属类别。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创设情境】大屏幕播放我国神舟十五号飞船升空视频。神舟十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引以为傲,因为建造神舟十五号的材料都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这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和综合国力的增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化学与材料研制。【过渡】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开发利用的材料有很多,除金属材料外,还有非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等。二、自主活动,探索学习(一)用途广泛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演示实验】取一根玻璃管,置于燃着的酒精喷灯上,把玻璃管拉成两支尖嘴管。 学生:玻璃受热、变软,可拉细。 【思考】实验室里的胶头滴管就是这样制出来的。那么,玻璃是怎样制出来的?你知道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了解玻璃的烧制原理。并思考以下问题:1.烧制玻璃的主要原料有哪些 2.主要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 【总结】通常是用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纯碱、石灰石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在玻璃窑中高温烧制而成。CaCO3+SiO2高温 CaSiO3+CO2↑Na2CO3+SiO2高温 Na2SiO3+CO2↑我们把这种主要由硅酸盐组成的材料,称为硅酸盐材料,例如水泥、陶瓷。【提问】1.根据上述分析和实验,你认为玻璃有什么特点?(可以参照物理课学过的内容。特点:没有固定的熔沸点,在一定范围内熔化成玻璃态物质。)2.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玻璃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成分:硅酸钠、硅酸钙、二氧化硅,是混合物。)【小组活动】玻璃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玻璃有哪些?它们各自的性能和应用有哪些?试根据上述材料和教材自己进行归纳和整理。种类用途特性普通玻璃钢化玻璃防弹玻璃玻璃纤维光导纤维像玻璃这样重要的非金属材料还有陶瓷、水泥等,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思考】在IT业常用到芯片,那么什么是芯片呢?芯片又是如何制造出来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多识一点”。【过渡】在同学们刚才展示的材料中,还出现了塑料。在现实生活中,从包装用的塑料袋到各种器皿,从广告牌到各种电器的机壳,到处都有塑料的身影。(二)来自石油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思考】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并思考以下问题:1.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有哪些?如何分类?2.列举你所知道的塑料制品,说说塑料是一种什么材料?塑料有哪些特点或性能?(塑料实际上是人工合成的一类有机高分子材料,大都具有质轻、易加工成型、不导电、不传热、抗腐蚀性强的特点。)【提问】我们生活中日常使用的食品袋、包装袋大部分是用聚乙烯制成的,那么它又是如何制成的呢?【讲解】聚乙烯是由许许多多的乙烯分子连在一起,聚合成大分子而形成的,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思考】如图是表面涂有“特氟隆”的不粘锅和一些其他的制品,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不粘锅表层有什么特点?这种特氟隆是由什么制成的?有哪些特点?它有哪些应用?塑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也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是,任何事物都要用辩证的观点看,都是一分为二的。废弃的塑料制品的急剧增加,给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新的污染——白色污染。【提问】如何解决“白色污染”的问题呢?【总结】1.尽量减少不必要使用的塑料制品。2.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3.使用一些新型的、在自然条件下可降解的塑料。4.回收各种废弃塑料。【过渡】玻璃和塑料是常见的化学材料,我们知道了它们的许多优点,那它们从性能引用上还有什么缺点吗?有解决的办法吗?除这两种以外,还有其他的材料,其中常见的就是玻璃钢。(三)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提出问题】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了解复合材料。并思考以下问题:1.玻璃钢是玻璃还是钢?2.玻璃钢是如何制成的?玻璃钢有哪些特点?3.什么是复合材料?【总结】1.玻璃钢既不是玻璃也不是钢,而是在塑料中加入玻璃纤维制成的。它既有玻璃的透明性或半透明性,又有钢铁般的高强度。2.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按一定方式复合在一起形成的新材料称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性能一般优于组成它的成分材料。所以我们要加大复合材料的开发和研制。【提问】在化学上还有没有像“玻璃钢”这样“名不符实”的情况吗?(抢答。“铅笔是不是用铅做的”“干冰是不是冰”“纯碱是不是碱”等。)三、当堂训练1.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玻璃钢 B.不锈钢 C.聚乙烯 D.尼龙2.最新的研究中,100%可生物降解且不会变湿软化的环保纸吸管被研发,主要成分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这种可生物降解塑料属于(  )A.合成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C.金属材料 D.天然材料3.我国自主研发产品中,采用的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福建舰”舰体——合金钢B.“极目一号”浮空艇艇体——复合材料C.舱外航天服——合成橡胶D.“祝融号”火星车热控器——二氧化硅4.如图是某品牌服装标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羊毛和涤纶可用燃烧法区别B.该服装面料不耐高温C.羊毛是合成纤维D.羊毛比涤纶透气性好四、课堂小结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节课你都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从中又懂得了哪些道理?受到了哪些启发?五、布置作业创新题第146页习题。 通过创设情景来集中学生精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可以使学生很自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认识到,在熔融态的玻璃中适当添加其他物质或采取骤冷等措施,能改变玻璃的内部结构,从而得到不同性能的玻璃,大大扩展了玻璃的应用范围。使学生体会塑料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通过有意混合可以改善物质的性能、扩展物质的使用范围,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化学在实现物质转化、改良物质性能进而服务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研制
教后反思 1.本节课以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物质作为情境,让学生知道常见的合成材料及其应用,了解化学对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2.“白色污染”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和事物,在增强环保意识的同时,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把学习与社会联系起来,增强了其社会责任意识,了解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3.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学、讨论互动等方式解决,自主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节 化学与农业生产
课题 化学与农业生产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4~107页
教学目标 1.知道化肥的种类名称有哪些,它们分别有哪些作用。2.了解铵态氮肥使用的注意事项,学会鉴别铵根离子。3.了解波尔多液的配制方法,如何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4.通过生活例子学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通过实验探究学习铵根离子的区别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5.通过学习化肥与农药联系生活,使学生意识到化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化肥的种类及其运用;铵根离子的鉴别。
教学难点 1.运用辩证的观点看化肥和农药对人类的影响。2.铵态氮肥的鉴别方法原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创设情境】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已超过40%,如不使用农药,世界粮食产量减少1/3。【过渡】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使人类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跨越。化肥和农药对粮食增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化肥、农药的研制、生产和使用都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的第三节《化学与农业生产》。二、自主活动,探索学习(一)化肥——农作物的重要食粮【提问】“硫酸钾复合肥”—这句广告词里,说到了“复合肥”,那么硫酸钾是不是复合肥?什么样的化肥叫“复合肥”呢? 【过渡】大家说的都很好,也了解很多有关化肥的知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更多有关化肥的知识。【小组讨论】阅读课本第104页,思考:农作物所需要的营养素有哪些,来自于哪里?【点拨】农作物要健康生长,离不开化学元素,作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化学元素有十几种,其中以碳、氧、氢元素的需要量最多,主要来自于空气和水,其次是氮、磷、钾、钙、镁、硫等元素,需要从土壤中吸收,而土壤中的氮、磷、钾元素往往难以满足作物的需要,因此要向田地里施肥。 1.化肥的种类种类化肥名称及化学式氮肥氨水(NH3·H2O)、尿素[CO(NH2)2]、硝酸铵(NH4NO3)、硫酸铵[(NH4)2SO4]、氯化铵(NH4Cl)、碳酸氢铵(NH4HCO3)磷肥磷矿粉[主要成分Ca3(PO4)2]、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钾肥氯化钾(KCl)、硫酸钾(K2SO4)复合肥磷酸二氢铵(NH4H2PO4)、硝酸钾(KNO3)2.化肥的作用【思考】下面三幅图中的农作物各缺少哪种元素?该使用哪种化肥?【讲解】缺少氮肥的叶色淡黄,可以施用氨水、硝酸铵、尿素等氮肥;缺少磷肥的根系不发达,可以施用磷矿粉等磷肥;患软骨病的缺少钾肥,可以施用硫酸钾等钾肥。 3.化肥纯度的计算如图为一尿素包装袋上的说明,试计算:(1)纯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2)该化肥的纯度是多少?【点拨】(1)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2×14)/(12+16+(14+2)×2)×100%≈46.7%。(2)解:设化肥的纯度为x,根据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为定值,可得:50 kg×x×46.7%=50 kg×46.3% ,x≈99.1%答:此尿素肥料的纯度至少是99.1%4. 铵态氮肥的性质及使用【提问】什么是铵态氮肥?你能写出几种铵态氮肥的化学式吗?含有铵根离子的氮肥,统称为铵态氮肥。常见的铵态氮肥有(NH4)2SO4、NH4NO3、NH4HCO3、NH4Cl等。【过渡】李老汉有一块用熟石灰改良过的玉米田,因玉米叶面发黄,他施加足量的氮肥NH4NO3,但效果不明显。请你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探究一下铵态氮肥的性质。【演示实验】1.在两个研钵中分别加入硝酸铵、硫酸铵,然后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观察现象,并写出反应方程式。现象:有刺激性气味。结论:硫酸铵、硝酸铵都能和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4)2SO4+Ca(OH)2=== CaSO4+2H2O+2NH3↑2NH4NO3+Ca(OH)2 ===Ca(NO3)2+2H2O+2NH3↑那么草木灰能和铵态氮肥一起使用吗?2.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碳酸氢铵,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烧肥(碳酸氢铵)应该如何保存和使用呢? 现象:碳酸氢铵逐渐减少,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管内壁上有水珠生成。结论:碳酸氢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4HCO3 NH3↑+H2O+CO2↑ 【讲解】(1)以上三个化学方程式都生成了氨气,氨气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2)铵态氮肥遇到碱,都能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NH3),因而使肥效降低。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一反应来检验某化肥是否为铵态氮肥。 【提问】如何检验某种化肥是铵态氮肥呢?【点拨】取样品适量,向样品中加入碱混合研磨,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样品中含有铵根离子。5. 使用化肥的注意事项(1)合理施肥,提倡使用农家肥。(2)施肥时,要避免铵态氮肥与熟石灰、草木灰(含碳酸钾)等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降低肥效。(3)铵态氮肥应储存在低温阴凉处,使用时要避免猛烈的撞击。(二)农药——作物生长的卫士【讲述】常用的农药绝大多数都是用化学方法配制或合成的,例如波尔多液就是用胆矾(CuSO4 5H2O)、生石灰和水混合制得的,它是人类较早使用并且一直沿用至今的一种农用杀菌剂。【小组活动】阅读第106页“神奇的波尔多液”,回答波尔多液为什么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uSO4+Fe=== FeSO4+Cu。【点拨】农药对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许多农药因毒性强、药效持久和残留时间长,在消灭病虫害的同时往往会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化学家正积极研制和开发新型高效、低毒和低残留农药,如拟除虫菊酯、昆虫激素等。【学生活动】请在课后结合生活实际,以化肥、农药对农业的利与弊为主题,制作一份化学简报。利:从农作物增产增收入手。弊:从以下三方面考虑。(1)造成水体污染。(2)施用化肥导致土壤酸化板结。(3)残留农药,危害人体健康。三、当堂训练1.下列物质属于复合肥的是(  )①NH4HCO3 ②(NH4)2HPO4 ③CO(NH2)2 ④KNO3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下列化肥中,加入熟石灰研磨能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A.CO(NH2)2 B.KNO3 C.Ca3(PO4)2 D.NH4Cl3.2月13日,指导“三农”工作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耕地保护是农业的首要问题,下列利用化学知识保护耕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土壤有肥力粮食才高产,农业上需要大量施用化肥B.土壤酸化板结,可以施用适量的熟石灰来进行改良C.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养分,大多以溶液的形式被吸收的D.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破坏土壤结构4.化肥和农药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化肥越多,农作物产量越高B.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以提高肥效C.大量使用农药会导致土壤和食品污染,因此要杜绝使用农药D.适当增大蔬菜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四、课堂小结1.化肥、农药的使用,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不合理使用也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出发,提倡化肥农药的合理施用,减少污染,保障食品安全,维护生态平衡。2.科学是把双刃剑,在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会带来一些新问题,而要解决这些新问题仍然要依赖科学的发展进步。人类就是在征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中不断发展和超越自己。同学们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分为二的看待人和事,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五、布置作业创新题第147、148页习题。 用广告导入,给学生视觉盛宴,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使学生进入一个学习场。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结合生活知道化肥的种类和作用。通过实验演示,使学生更加理解铵态氮肥的性质。通过利弊分析使学生意识到农药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化学与农业生产一、化肥——农作物的重要食粮1.化肥的种类2.化肥的作用3.化肥纯度的计算4.铵态氮肥5.使用化肥的注意事项二、农药——作物生长的卫士1.波尔多液2.农药的利与弊
教后反思 《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研究,已不局限于教师对教学的研究,同时也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程内容的探究,所以本节课设置了实验探究活动、利用常见化肥的分类、作用,肥效高低、纯度等问题的判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新知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计算等基本技能。这几个活动的设计,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了知识的生成过程,直观、自然地感悟和理解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
课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8~113页
教学目标 1.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危害,了解防治水、大气污染的方法和措施。了解绿色化学的核心和目标。2.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禁止某些反应,控制或改变反应途径等方式杜绝有害物质产生,另一方面是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3.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 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 树立绿色化学观念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创设情境】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描绘出如诗如画美丽的大自然;然而,由于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随意向大自然排放或倾倒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已造成严重污染与破坏,防止环境污染已成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障社会持续发展的全球性大事。展示图片,观看两组图片,同学们有何感想啊?【过渡】我们现在的水资源受到了严重污染,我们应怎样去保护呢?二、自主活动,探索学习(一)保护生命之源【交流讨论】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人们随意向大自然排放或倾倒的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与破坏。水是生命之源,但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水资源却十分有限。同时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使水质不断恶化,又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危机。通过观察这几幅图片,结合生活常识,你能描述下有哪些方面造成了水污染呢?你还知道哪些水污染现象? 【总结】1. 水污染源:工业废水、废渣任意排放;农业废水任意排放;生活污水任意排放。2. 危害:破坏生态平衡,危害水生动植物的生长,并造成对人体的危害;形成赤潮和水华。【交流讨论】如何防治水体污染?具体有哪些方法?【总结】措施:依据不同的水质标准对水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加强水质监测;禁止污水任意排放;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力争实现无污染生产。方法: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禁止生产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农业废水、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利用化学方法处理废水(中和法、氧化法)等。录像展示污水处理厂相关资料。【小组活动】某工厂近期排出的废液有明显的酸味,经测定知水中含有大量的盐酸。先要将该废液调制中性,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哪一种方案最合理?提示:依据以前学过的“酸的化学性质”设计方案。最佳方案要综合考虑反应的难易程度和价格等方面。(二)还人类洁净的空气【复习】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在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节《空气的成分》中所学到的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并分析各种污染物产生的途径和来源。【交流讨论】(1)污染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2)空气污染的来源有哪些?(3)空气污染造成哪些危害?(4)怎样防治空气污染?【总结】(1)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2)污染源:化石燃料燃烧;工厂废气、汽车尾气任意排放;森林面积减少等。(3)危害:有毒气体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还形成酸雨(pH<5.6),酸化土壤,污染水体,腐蚀建筑及文物古迹,加速金属制品的锈蚀等。(4)措施:煤炭中加固硫剂如生石灰、石灰石制成型煤;工厂废气处理后排放;汽车使用无铅汽油,尾气安装催化转换器;植树种草;改变能源结构,使用新能源等。【过渡】我们一起来看两段介绍“酸雨”的视频,了解酸雨相关的知识。【交流讨论】二氧化硫等物质是如何形成酸雨的?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那么这样的雨水究竟会有什么样的危害呢?请同学们从我们学过“酸的化学性质”分析。【提问】我们国家也已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既然酸雨有这么大的危害,那我们就要减少和消除大气的污染,那么有哪些方法和措施能防治大气的污染呢?(三)推动绿色发展,与自然和谐共生【讲述】化学产品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但在生产和使用这些化学产品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废物,污染了环境。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已成为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交流讨论】环境污染分两个过程:一是由污染源产生污染物;二是污染物经过各种转化或转移,从而对环境产生危害。污染的防治就应从三方面考虑:一是堵住污染源;二是禁止向环境排放污染物;三是污染物进入环境产生危害后再治理。哪一种方法更好呢?【讲解】绿色化学: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绿色化学有助于人类解决环境问题,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绿色化学的目标是寻找可以充分利用无毒害的原材料和能源,且在各个环节都能实现洁净、无污染的反应途径和工艺。只有树立“绿色化学”观念,大力发展绿色化学工艺,才能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让化学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你们都是未来的生产者或领导者,在此老师要求你们从现在开始做个环保小使者。三、当堂训练1.下列气体能形成酸雨的是(  )A.N2 B.CH4 C.SO2 D.CO22. 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是(  )A.二氧化碳 B.烟尘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硫3. 2023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爱护自然、保护环境”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日常生活垃圾分类处理B.农业上提倡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C.工厂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D.积极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A.禁止使用化石能源,减少酸雨的形成B.大量施用化肥、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C.实验室含酸废水直接倒入下水道,不会造成污染D.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效实现碳中和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创新题第151、152页习题。 以形象推按引入新课,在感性上给人以强烈震撼,由感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以致用,防治水污染。让学生知道环境污染过程,认识到我们需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板书设计 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一、保护水资源1.水体污染主要原因2.水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二、还人类洁净的空气1.几种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是:SO2、CO、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2.酸雨的危害3.减少或消除大气污染的方法三、与自然和谐相处1.绿色化学的核心2.绿色化学的目标
教后反思 本节教学属于了解性知识,若按常规教学,以讲为主,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接受。结合本节内容的特点,采取阅读、讨论、总结、归纳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总结能力。课堂上尽量将多媒体进行整合,通过实物、图表、多媒体课件等增加信息量,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获取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