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综合训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综合训练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孙中山第一次提出( )这个影响深远口号,积极传播革命思想,推进民主革命。
A.振兴中华 B.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2.中国杂交水稻之父是( )。
A.钱学生 B.袁隆平 C.邓小平
3.每年的10月1日是(    )。
A.国庆节 B.建党节 C.建军节
4.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中的第一幅,它呈现的是________的情景。
A.五四运动 B.火烧圆明园 C.虎门销烟
5.实现( ),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A.中国梦 B.民族梦 C.我们的梦
6.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由景海鹏、桂海潮、朱杨柱3名航天员组成,其中负责空间科学实验在轨操作的中国首位载荷专家是( )。
A.景海鹏 B.桂海潮 C.朱杨柱
7.“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你觉得这首诗表达的最可能是对___________事件的哀痛之情。
A.中日甲午海战 B.第一次鸦片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8.下面哪个不属于“中国梦”( )。
A.小文说:我希望国家越来越强大
B.小强说:我希望中国人民越来越幸福
C.小轩说:我希望能考上清华大学
9.“五四运动”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
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②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③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10.下面哪句诗词出自林则徐( )。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1.我国历史上曾经十分强大,但到了清朝逐渐没落,甚至被外国侵略、瓜分,你认为原因是( )。
A.清政府腐败和“闭关锁国”政策
B.外国列强掠夺、对外扩张的野心越来越大
C.两者都有
12.如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________的历史任务。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 C.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填空题
13.中华民族 辉煌灿烂的文化,为世界文明的 与 作出了突出贡献。
14.中国是全世界第 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在 和 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15. 推翻了封建势力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16.圆明园这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毁于第 次鸦片战争。
17.近年来,我国 取得重大成就, 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18.1949年10月1日,首都30万军民齐聚天安门广场,参加开国大典。下午3时, 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三、判断题
19.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每个成年人的使命,和小学生无关。( )
20.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 )
21.王进喜被称为“铁人”。( )
22.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的生日,是中国人民永远的纪念日。( )
23.鸦片的输入,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
24.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开赴朝鲜,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
25.在清朝闭关自守的年代,关天培却放眼世界,聘请精通外文的人才编译了《四洲志》。( )
26.中国生产的第一辆解放牌汽车是在沈阳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的。( )
四、连线题
27.连线题。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方能悦亲
自立自强 《与妻书》
一粥一饭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辅助的义务
林觉民 当涌泉相报
滴水之恩 恒念物力维艰
半丝半缕 当思来处不易
五、简答题
28.了解了先烈们的革命故事,你想说些什么?
29.面对外国侵略者的轮番欺凌,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解放英勇顽强地斗争着。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它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30.做新时代的好少年,你觉得要做到哪些?
31.对于长征你了解哪些内容?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32.列举红军长征途中经历艰难险阻的几个故事。
六、辨析题
33.“今天的我们已经丰衣足食了,就不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了。”
(1)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2)请你说说你的理由。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A
【详解】孙中山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这个影响深远口号,成立同盟会,积极传播革命思想。他为推进民主革命四处奔走、大声疾呼。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B
【详解】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袁隆平,他不畏艰难,反复试验,使我国的杂交水稻研究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故选:B
3.A
【解析】略
4.C
【详解】虎门销烟是我国第一次反抗外国侵略,虎门销烟的主要人物林则徐更是我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所以虎门销烟排在了英雄纪念碑的十副浮雕的第一幅。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BC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A
【详解】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梦。
故选:A
6.B
【详解】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乘组由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3名航天员组成,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其中负责空间科学实验在轨操作的中国首位载荷专家是桂海潮。
故选:B
7.A
【详解】“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往事”是指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后,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故选:A。
8.C
【详解】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选项AB属于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不符合题意;选项C不属于中国梦的基本内涵,符合题意。
故选:C
9.A
【详解】五四运动是在新的时代和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的准备。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正确的序号有:①②③。
故选:A
10.B
【详解】选项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不符合题意;
选项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符合题意;
选项C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出自清代谭嗣同的《狱中题壁》,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C
【详解】选项A说法正确,到了近代,清政府腐败无能,抱残守缺,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国家逐渐走向衰败,面对外国列强的侵略,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
选项B说法正确,近代以来清朝逐渐走向衰败,英国却发展成为工业强国,对中国这个落后的东方大国垂涎欲滴。为了掠夺中国的财富,英国向中国走私和倾销鸦片,企图借此打开中国的大门。
A、B说法正确。
故选:C
12.A
【详解】选项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如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的目标。
选项B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的目标。
选项C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将要实现的远期目标。
故选:A
13. 创造了 进步 发展
【解析】略
14. 五 海洋科学研究 资源勘探
【详解】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中国是全世界第五个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在海洋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15.辛亥革命
【详解】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一次历史性巨变。虽然它不是一次彻底的革命,没有真正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但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响和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变革。
16.二
【详解】为了扩大在华利益,英国和法国联合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中华大地。圆明园这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
17. 经济建设 全面改革
【详解】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18.毛泽东
【详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英勇奋斗,取得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首都30万军民齐聚天安门广场,参加开国大典。下午3时,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19.×
【详解】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这并不仅仅是成年人的使命,作为未来的接班人的我们,从小就应该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做出贡献。故表述错误。
20.√
【详解】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青春乐章。题干表述正确。
21.√
【详解】1960年春,王进喜率领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送钻机用水,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被誉为“铁人”。故题干正确。
22.√
【详解】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的生日,是中国人民永远的纪念日。人们不仅在这一天欢呼庆祝,还用各种不同的方式纪念国庆。故题干正确。
23.√
【详解】鸦片输入,给中国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致命库空虚,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题干表述正确。
24.×
【解析】略
25.×
【解析】略
26.×
【详解】中国生产的第一辆解放牌汽车是在长春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的,故表述错误。
27.
【详解】我国宪法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辅助的义务;
自立自强,方能悦亲。作为子女,努力学习,掌握知识,练就本领,加强自身品德修养,做到自立自强,就是对家人最大的精神安慰;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节约。
林觉民《与妻书》把家庭幸福、夫妻恩爱和国家前途、人民命运联系在一起;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书面载最早为清代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
28.你们是民族的英雄,是你们用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从勿忘国耻、激励自己不断向上等方面作答即可。
29.落后就会挨打,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详解】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后面对外国侵略者的轮番欺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经历了空前的磨难。面对外国侵略者的轮番欺凌,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解放英勇顽强地斗争着。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它警示我们:落后就会挨打,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0.刻苦学习;团结同学、乐于助人;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上;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从刻苦学习、严格要求自己、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等方面作答即可。
31.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长征。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举世闻名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铸就了不怕牺牲、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新的时代我们青少年同样还要传承长征精神。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写出关于长征的相关内容及启示即可。
32.《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七根火柴》等。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写出红军长征途中历艰难险阻的几个故事即可,比如《飞夺泸定桥》、《七根火柴》等。
33.(1)不同意。
(2)因为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传统美德,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必须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要不断追求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就必须艰苦奋斗;艰苦奋斗精神不是某个时代特有的精神,而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同在的;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艰苦创业精神。艰苦创业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是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德。
【详解】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不同意“今天的我们已经丰衣足食了,就不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了。”这个观点。理由可以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生活态度等角度阐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