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复习:1、说说春秋战国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表现 (参考探究3答案)。2、简述战国变法的必然性与意义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3、分析百家争鸣的背景,列举各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和主张大变革时期 (时代背景)政治:经济:阶级:军事:思想: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强大,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铁器牛耕使用,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发展;手工业分工细;商业城市兴起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壮大,要求政治权利,士阶层兴起争霸战争需要富国强兵(目的)“百家争鸣”中法家主张变法革新三、传统文化体系初建学派 人物 阶级 主要思想儒家 孟子 地主 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先义后利,反对兼并战争荀子 地主 隆礼重法;君舟民水;人性恶论;制天命而用之墨家 墨子 下层平民 兼爱;非攻;尚贤;节用道家 庄子 地主 齐物;逍遥;乐天安命法家 韩非 地主 变法革新;以法治国;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兵家 孙膑 地主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创造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阴阳家 邹衍 地主 相生相胜;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百家争鸣杰出的学派代表及其主要思想(自主记忆)→→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血缘分封 天下共主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变法图强 群雄兼并◎ 你能根据以上信息概括出秦朝统一的客观条件吗?策略?过程(顺序)?公元前1046年(西周)公元前770年(春秋)公元前475年(战国)一.秦的统一:时代背景:(1)社会条件(政治、经济):(2)思想共识:秦国优势:(3)地理位置:(4)个人才能:(5)变法革新:太行山脉秦岭大巴山一.秦的统一:见 学案表一:秦统一的条件:一.秦的统一:(二)经过:——策略得当(远交近攻)1.先灭弱韩:前230年2.离间灭赵:前228年3.水灌灭魏:前225年4.王翦灭楚:前223年5.北灭燕国:前222年6.完胜灭齐:前221年策略和过程顺序?2.统一进程秦灭六国后,又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区,并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在北方,秦击退了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在原有北方诸侯国旧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北抵长城南濒南海东达大海西到陇西一.秦的统一:(三)意义:阅读p15课本结合所学,归纳秦统一的意义结束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第一个统一王朝,奠定历代疆域版图;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提供前提;顺应历史潮流,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从此统一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融合,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形成、有 利中华文明的传播和民族交融。中国进入大一统的局面,揭开封建王朝的帷幕。秦的统一意义: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自主学习5分钟:1、填写学案表2:秦朝巩固政权的措施?认识其作用1)、 政治:中央?地方?法律?2)、 经济:3)、 思想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4)、 社会风俗:2、秦朝的疆域?深度分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学案第二页中央和地方机构图11.实行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中央集体对皇帝负责。2.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中央对地方管理日趋严密,地方绝对服从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3.专制主义是其主要特点,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4.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色彩。国与家同治,也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家国同构)★郡县制和分封制的比较1.相同点:(1)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2)性质: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2.不同点:分 封 制 郡 县 制官员产生方式选官标准官员身份行政特点世袭任命血缘才能贵族官僚分权集权看图识史:(二)巩固国家统一:经济文化交通社会管理军事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经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秦半两)图解历史文化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文字(小篆)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交通——统一车轨,修驰道、直道、灵渠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社会管理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整顿社会风俗秦朝的户籍制度从秦孝公就开始了,当时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其中户口编制“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小孩出生要登记,死亡人口要除名,官吏要经常检验户口,凡是在册人户,都要向国家缴纳赋税、服兵役,维护地方治安,检举捉拿“奸人”。历史典故历史评价的方法:1、辩证的方法----唯物史观,客观公正、 一分为二2、历史的方法---当时历史阶段中评价三.秦的灭亡:(一)秦的暴政:秦始皇焚书坑儒修阿房宫泰山封禅修建长城秦陵兵马俑秦朝肉刑归纳秦灭亡的原因如何评价“焚书坑儒”三.秦的灭亡:(二)秦末农民起义:(陈胜召集九百戍卒)曰:“天下苦秦久矣……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史记·陈涉世家》历史典故斩木为兵揭竿而起破釜沉舟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三.秦的灭亡:(二)秦末农民起义:项羽死前叹道:“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请结合刘邦、项羽入咸阳后的做法谈谈你的认识?得民心者,得天下!书18页:梳理楚汉战争刘邦项羽成败的原因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