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粤科版(2017秋)五年级下册每课教学反思(附目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粤教粤科版(2017秋)五年级下册每课教学反思(附目录)

资源简介

粤教粤科版(2017秋)五年级下册每课教学反思
第1单元 身边的桥梁
1 平直的桥梁
2 弯弯的拱桥
3 专题研究:拼接拱桥
4 巧用悬索
5 桥梁里的框架
6 设计与制作:我的小桥
第2单元 微观生命世界
7 放大镜下的生物
8 科学观察的工具——显微镜
9 用显微镜来观察
10 水滴里的生命
11 发霉了
12 微生物与我们
13 网上学习:身边的发酵食品
11 发面的学问(旧)
第3单元 火山与地震
14 变化着的地壳
15 火山的喷发
16 大地的震动
第4单元 地球运动与宇宙
17 地球上的昼与夜
18 昼夜与地球自转
19 四季与地球公转
20 四季星空
21 太阳家族
22 星系
23 探索宇宙
第1单元 身边的桥梁
1 平直的桥梁
《平直的桥梁》是《科学》五年级下册“身边的桥梁”单元中的第1课,本科从满足桥梁承重和方便通行的需求入手,让学生通过模拟活动,认识到要建造一座桥既要想办法增加承重能力,又要考虑如何平稳通行的问题,通过本科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梁结构对平直桥面的支撑作用,是梁桥在生活中被光蛋应用的关键所在,现代血多桥梁都是在梁桥的基础上设计并修建而成的。
本课的教学内容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1“增强桥的承重能力”,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增强纸桥承重能力的方法;活动2“梁的作用”,在上一个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既能承重又方便桥上车辆和行人通行的桥梁结构。
桥梁是生活中常见的建筑物,其中以梁桥最为基本。五年级学生对这些桥梁 建筑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他们知道桥梁是由桥面和桥墩组成的,并且在玩积木游 戏时也搭过简单的梁桥。但他们少有思考桥梁是如何做到既能承重又方便通行的,更鲜有考究过桥面下梁结构的特点和作用的。本课的教学正是基于这个切入点展开的。
这种来源于现实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五年级学生对这种有结构的探究活动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富有工程实践特点的学习形式对学生有天然的吸引力。
2 弯弯的拱桥
这学期我担任五年级三的科学课。通过两年的科学课教学,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科学探究的习惯尚未养成,也常常使学习任务难已按教学计划完成,逼迫老师调整课时;而且学生在作业习惯方面较差,特别是课外布置的收集资料,观察任务大多不能自觉完成,导致期末考核评价差异较大。课堂常规常抓不懈,强化训练(提问,猜想,设计,验证,分析,结论)形成科学课堂教学的模式。强化四人小组的合作学习模式,养成良好的探究素养;加强每单元课堂作业与课后观察,调查作业的检查评价;促使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改变形状可以改变桥梁的承重能力,但是学生对桥的外形特点还没有系统认知,只能在外形上对不同桥进行大致的区分。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对桥梁结构有所关注,对平直梁桥这样便于建造的桥梁已有一定认识。然而,生活中拱桥的存在,难免让学生产生困惑:为什么有些地方不建成平直的梁桥,而建弯弯的拱桥 这一问题,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动机。
3 专题研究:拼接拱桥
拼接拱桥是一节建构课,其中主要涉及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组合。在这里,不仅需要大家能够分析物体的组成部分并找出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与规律:而且还必须会用抽象思维,进行概括和归纳等方法去认识、理解这些新的知识。因此对于初二的同学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相当强的空间观念。所以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本次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我首先设计了制作“拱桥”的情境,让孩子们从动手操作到动脑思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
通过这堂课我有以下几点反思:1、从教学内容来看:《拼接拱桥》的活动主题明确,意义清晰,任务比较简单。但由于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又是第一次接触到“组合”的知识,所以在开始时难免觉得无从入手,心理压力很大。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使学习过程变得自然,教学重点突出呢 关键是要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征与规律,把握好知识的起点和终点,努力做到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尽量降低学生认知起点,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最终实现让学生“愿学、乐学、爱学”。所以为了激发学生兴趣,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自然,在学生学习活动之前,让学生欣赏古代建筑,启发学生自己的联想,把复杂问题变简单化,从而达到高效的目的。
2、从师生角色上看,长期以来,老师总担负着传授知识的重任,似乎没有什么事可干。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人们越来越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但也不可否认,有许多基础课程都是需要依靠学生自己探究获取知识。于是,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成功,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良好品质便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只有置身于真正的学习活动中才能产生求知欲望,才会积极参加讨论交流,才会萌发独立思考的冲动,也才会产生探索的精神。
4 巧用悬索
1、学生在实验时不能做到细心观察,深入思考,获得实验的科学素养还有待提高。
2、深入领会教材的和把握教材的能力有待提高。虽然我们不能将科学教材当作圣经一样去教学,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在教学时,每次都是用最大能力想方设法的理解编者每一步设计的意图,只有了解了编者的意图,才能去取舍教材,创新教材。
3、学生做得少。教学中教师“合作者、支持者”的角色怎样扮演 充分开展分组实验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前教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而且我们的教学是跨年级的,课是连续的,这就为准备材料带来了难度。有的时候分组实验就被演示实验取而代之了。怎样妥当安排大量分组实验材料的准备工作,提高分组实验率是我的一大难点。
4、教师思考多做得少。课堂上教师更多的应该是倾听、思考,不但要思考学生发言与自己原先设计相符的内容,更应分析学生错的或异想天开的答案,然后顺着孩子的思路认知去引导孩子探究,不断地生成新的教学设计,让教学过程在动态中完成,而不是死死地抱住自己原来的教学设计不放,这样只会扼杀学生探究的热情。探研式教学设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5、自我科学素养存在不足。虽然对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参与和合作的理念耳熟能详,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采用竟赛、限时完成实验的做法。忽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常常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探究之实质在过程之中;忽视了不断纠正错误可能比简单的成功更能让孩子们学到科学精神。这也反映了我对科学性质的理解不够准确。
5 桥梁里的框架
认识生活中的框架结构,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掌握用三角形加强框架的方法,了解斜杆的拉和推的作用;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教学目标。我觉得,这一课的最大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框架结构、加固框架结构,从而认识到用较少的材料来制作一个承重能力较强的模型。
本堂课应该让学生经历一个“制作——分析——改进——再制作——评价”的过程,我这样安排课的结构:出示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图片,引出“框架结构”——制作:三角形和四边形,研究稳定性——加固:让不稳定的四边形坚固起来——讨论:为什么四边形稳定了,揭示斜杆推和拉的作用——制作一个正方体框架——小组展示:你们是如何制作并改进正方体框架让它并得稳固起来的——验证:检验各小组制作的正方体框架的承重能力。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三角形的稳定性已经在数学课程中学到过,因此课的一开始学生比较轻视第一个基本活动。“这谁不知道啊!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小健在课的一开始就显露出了他的冲动与好胜。 “那你能将不稳定的四边形加固吗 ”我抛出了看似比较简单的一个问题。因为在孩子们看来,这太容易了:只要将四边形的相邻边再用一根木棍支撑就行了。可是,我知道,就凭孩子们的一进冲动,是很难解决这个问题的。在课前,我已经做过这个实验,用一个较长的木棍作为对角线的支撑的话,另外两个角还会向上翻;如果再用一根支撑对角,如果中间不系死的话,两对角还对对翻。这个过程,需要孩子们在改进——试验——再改进的过程中去体会与理解。
6 设计与制作:我的小桥
随着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内容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课堂上,学生设计方案的能力和进行工程实践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已经对梁桥、 拱桥、悬索桥和桁架桥等桥梁类型的结构特点和科学原理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课正是启发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根据需求, 设计并制作桥梁模型。但制作一个桥梁模型是一个长时工程实践过程,受材料、时间、实验效果等多方面的制约,很难将这个活动高效、完整地在课堂上呈现,学生也难以在一节课自行设计桥梁并测试效果反馈,无法找到理论与实际效果的最佳契合点。本节课在材料准备、活动评价、工具选择等方面进行突破,让学生充分体验工程实践活动,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倡导跨学科的学习方式。STEM(即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是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课程组织方式,它将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关系,只有在相互碰撞中,才能实现深层次的学习、理解性学习,也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技能和认知。《设计制作:我的小桥》一课基于真实情境的任务,让学生主动激活碎片化的知识,在聚焦任务和规划行动中挑战自己,着力发展学生的设计思维、工程思维、计算思维,发展团队协作的能力,在分享交流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第2单元 微观生命世界
7 放大镜下的生物
通过教学反思后,我做了一些调整,再到另一个班上课,基本做到了得心应手,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是这样进行的:首先,学生的活动一定要有明确的任务,知道我要研究什么。我在上本课前分给学生一个放大镜,同时提出问题:观察该仪器由几部让分组成?它有什么特点?学生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在去观察和触摸,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很快都解决了这一问题。在这里我让学生对比观察了放大镜镜片和班上同学近视眼镜的镜片有什么不同。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凸透镜和凹透镜。学生还自己发现,凸透镜放在课本上可以放大文字,同样的位置放凹透镜就是缩小。
以上问题解决了,提出新问题组织下一个环节,放大镜有什么用途,在什么地方用到了放大镜?请各小组做好记录一会儿我们交流,看哪里一小组说得多,约有三分钟的时间,小组交流时比教师想象得还多。对于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我没有采用看着书,让学生去验证其使用方法,而是采用让学生自己去摸索。放大镜大家会不会用,你们试一试,一会儿我们请每一小组的一个成员演示你们的操作方法,比一比哪里一个小组的方法多。结果学生在教师的问题下,认真地拿着放大镜和物体试过来试过去,这一节课的放大镜对学生们来说是很常见的物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知道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看、摸、说等方式能比较轻松地达成目标。
8 科学观察的工具——显微镜
1、这是学生上的第一节实验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还缺少一些默契,所以在实验动手之前,一定要先强调一些原则性问题,比如:在做试验前应先听清教师提出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做试验;教师没让动仪器的时候不准动手操作;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等等,从而保证实验课应有的秩序和效率。
2、学生对显微镜充满好奇,对这节课的学习充满期待,所以要让学生提前预习,从而使学生能较好地将好奇心转化为认真学习的动力。
3、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多,而且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应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首先,制定好明确的教学计划
先明确实验目的:通过学习显微镜各部位的名称,作用,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学习品微错的使用方法
学会规范的操作方法,能够将标本移动到视野中央,并看到清晰的图像,发展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树立初步的科学意识。再明确实验的重难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习独立操作显微镜;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像及物像的结构特点。课前准备:检查显微镜是否正常,写有"上"字的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等,学生分组3——4人为一组,确定一人为组长。
其次,教学过程要难易繁简结合。
9 用显微镜来观察
使用显微镱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且有趣的学习技术,也是一项有益的学术研究。使用显微镜教学有很多好处,它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世界上最小的奥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提供显微镜下审视有机系统和细胞结构的经验。尽管这种教学技术极大地改善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许多老师只是机械地讲解显微镜的原理,而忽略实践操作流程。而要使显微镜教学真正有效,教师们需要先演示正确使用显微镜的示范,然后举例让学生深入学习,最后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其次,学校应该提供足够的设备和显微镜来帮助学生熟悉显微镜的操作,而不是仅仅使用一台显微镜,而且设备和显微镜应当比较新,以便为学生们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最后,教师们需要不断改进显微镜使用的教学策略,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学生们还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网络贴士或者应用资源来了解显微镜的使用,进行更好的实践学习。
10 水滴里的生命
科学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都很强的课程,通过实践而得出的理论知识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记忆的更加深刻和牢固,而在探究的过程中,需要有正确,合理的探究材料指引其操作的步骤。所以,小学科学教学应该选择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和小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基础而富有意义的探究材料,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明确探究的目的,过程以及结论。比如:在学习六年级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中的第一节内容《水滴里的生物》,由于水滴中有很多的微生物,但靠肉眼是是观察不到什么的。所以,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拿出我事先准备好的显微镜,一杯纯净水和一杯自来水,然后让学生进行观察两杯水的不同之处,由于学生对显微镜都感到好奇,他们都表现出一副跃跃而试的样子,看着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我很是开心,并且为了进一步鼓励他们自主探究的精神,我让学生回去自己制作一个“小池塘,”材料有:一个干净的广口瓶,水;些许腐烂的叶子;些许干净的叶子;少量土;放大镜;制作步骤:先在干净的广口瓶中加入三分之二的冷水,然后把些许腐烂的叶子和新鲜的叶子撕碎放入水中,并且再放入一把土,最后把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子附近,大约三周之后,使用放大镜观察水里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听了我的阐述之后,开心的说道:“老师,我一定回去试试,”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探究材料,不仅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大有裨益,而且还能开启他们的逻辑分析能力,进而让课堂效率更上一层楼。
11 发霉了
为了上这节课,半月前我特意留了一块面包,让它发霉。本以为放置一段时间,自然会长出很多霉菌,所以,从放置在那里开始,直至上课前一天我才拿起来看。由于家里温度湿度都不够,面包上只长出了黑斑,导致上课时的实验材料不够典型。主要是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太少,孩子们在观察的时候,对于霉菌的整体形态、结构认识不够,直接影响了学生思维的激发和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以后实验材料的准备应当更加充分,激发孩子们的思考和探究的兴趣。
另外,对比实验——验证水分、温度对于霉菌生长速度的影响,都是我来口述这个实验的过程,如果能引导孩子们自主地提出问题,开发他们的思维,尝试着设计合理的方案,然后强调对比实验应该注意的条件。在引导孩子们说出该怎样控制这些条件的变化,如何操作应当放手让学生做进一步的探讨。
好在孩子们对实验的结果做出了预测,也有一大部分孩子跃跃欲试,想要自己动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另外孩子们的表达能力以及条理性,还需要随时关注并及时反馈,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12 微生物与我们
本次教学以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为主题,通过教学目标、内容、过程的论证,试图构建一个科学、完整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好地理解微生物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本次课程重点在于实验部分,此次教学采取了“情景教学法”和“观察法”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对微生物的作用进行观察、体验和认识。实验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既能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又能及时引导他们认识问题,从而深入理解微生物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但也要注意到实验存在的安全隐患,需要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实验物品的正常使用。
同时,课程设计重点在于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课堂互动性,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互相补充,使得课堂氛围更加积极、活跃,充满了探究知识的乐趣。
总之,此次教学体系构建完备,课堂教学氛围活跃,教学效果显著。但也需要不断反思和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
13 网上学习:身边的发酵食品
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几个环节:第一、复习引入。通过复习旧知识“食物腐烂”导入新课。让孩子们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表演,以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表现力。接着通过创设情境引出今天要探究的内容-一发霉与发酵。在实验操作时,指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外到里,先取少量食材放在透明玻璃杯里观察并记录有什么变化,再将剩余食材分别倒在透明玻璃瓶中,然后把两种液体混合均匀。结果看到两只玻璃瓶中都长出白色菌丝,说明大部分食材已经发霉。而我们平常吃的面包和馒头等就是属于不易被霉菌污染的食品。可见,食物的发霉就是微生物代谢活动的产物,发酵就是有机物质分解成为无机物质的过程。所谓发酵也叫发芽,指的是微生物繁殖或者化学反应使得某些固态的有机物转变为可以食用的状态。食物受热会被微生物迅速地分解成氨基酸和糖类,称之为“发酵”;同样食物遇冷也可能被细菌或真菌迅速繁殖而分解,称之为“发酸”,但这时往往形成有利于人体健康的乳酸。所以严格来讲,它并非由自身的化学性质决定,而是由其特殊的贮藏条件所决定的。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当食物的含水量降低,温度升高时,霉菌、酵母菌就会生长,食物就会发霉,即霉菌或酵母菌等微生物参与食物的腐败。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的很快,对发霉和发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尤其对于刚开始接触科学的七年级学生来说,激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努力去改正这一点。此外,本节课运用的教具比较多,而且大部分还是学生没有见过的,增加了上课难度,而且多媒体展示了视频资料给学生造成的印象也比较模糊,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因此,在以后的备课过程中,我尽量把各项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做到合理配置。另外,选择食物发霉图片的素材,我觉得有点欠妥,毕竟七年级的学生尚未涉及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焦点,这样的例子也太老套了。以后准备让学生观看奥运会期间“奥运牛肉”、假鸡蛋等事件的相关报道。希望通过此次评优,能够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促进专业成长!
11 发面的学问(旧)
以生活中发面团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引出“小小的面团为什么会发得那么大 ”的问题。教学中设计了“面团发酵条件”对比实验,使学生认识了酵母菌。 “酵母菌有一个特殊的本领,它可以把面粉中的一些淀粉分解。在这个过程中,会释发出二氧化碳气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发酵现象。” 接着,课文通过调查和阅读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真菌(霉菌和食用菌种类)及其生长环境;通过资料收集和网上讨论等活动,使学生了解细菌、真菌对人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丰富学生对微生物的认识,体会微生物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本课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是很容易掌握。大部分学生只懂得细菌的不利的一面,对好处认识不够。
第3单元 火山与地震
14 变化着的地壳
这节课注重了这几方面,老师通过有效的引导和及时的提示不断带动学生进行科学思考和猜想。在课堂中,也看到了学生在积极思考、敢于质疑,主动观察和动手实践。二、科学课与其他科目有所区别,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更强,因此学生的思考和提问就成了科学课里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节课开始,杨老师通过引导学生知道了本节课的主题之后,就引导学生对本课题进行思考和提问。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因此也提出了很精彩的问题,如火山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火山给人类带了了怎样的影响等。既帮助了教师更好更自然地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也给这节科学课添上了很绚丽的一笔。
三、这节科学课题是火山的喷发,杨老师设计的`环节很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课件到实验,都做了精心的准备。环节与环节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内容上,既丰富又不显累整。
15 火山的喷发
由于地震、火山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因此它们的形成过程是学生看不到的,学生也不容易理解,在教学中很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效结合起来,所以我应用了教学视频十模拟动画。在教学视频中,火山喷发时的声音以及岩浆的喷发、流动让学生感受到了火山喷发时的震撼,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再通过模拟实验十课件演示进行讲解说明,使学生更加清楚的了解了火山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通过实验探究来认识火山喷发的成因。我为学生准备了柠檬酸、陈醋、小苏打和烧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但是部分小组的实验效果不是很好,实验反应不够剧烈,没能很好的模拟火山喷发时的场景。可能是因为烧瓶的瓶口较长,而实验药品的量较少或没有完全溶解,并且加柠檬酸的效果比加醋好得多,后来我就改成了在展台下用塑料火山模具给学生做演示实验。
做完实验后有少部分同学知道这个实验的原理,但是这个原理好像不能说明火山喷发的成因。因此我接着给学生播放了教材实验的微课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每种材料代表什么,大多数同学能够把这个实验和火山喷发联系起来。然后我给学生展示了一个动画,更加直观的呈现了岩浆是如何从地壳下喷涌而出的,这样学生就能更清楚的理解火山喷发的成因了。
16 大地的震动
1、导入激趣部分:猜想要精简,速度要快。例如可以说,地震到底是不是这样形成的。
2、引出话题部分:拼图活动要有作品展示时间,让学生对着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解、结论;若拼图活动占用课堂太多时间,会削弱模拟地震的探究活动,此时应把此活动取消,改为短时间的讨论总结。
3、探究过程部分:探究活动的实验器材应提前通知学生准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一个大胶信封,把要准备的器材装信封里。模拟板块,我曾考虑用蛋糕、或夹心饼来模拟,但后来考虑方便性,最后决定用书本来模拟;为更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让学生准备了纸房子、小塑料人、纸树等;为了让学生感觉到最明显的震动,用弯筷子的形式让学生去让筷子震的同时,自己也能感受到明显的震动;实验记录方式,一开始只考虑用纸质记录,并且要学生写出具体步骤及现象;后发觉时间不够,也不利于学生总结,后采取要求学生写出简单做法和现象特点,并每小组安排一名数码相片拍摄员进行活动拍摄。
4、小结部分:要引导学生能说、会说、把想说的话说完整,要注意引导学生说的每一句话,不要轻易让他们放弃,要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解放思想,放下包袱,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
5、拓展部分:情感教育不要占用太多时间,不要削弱教学的重点,所以要严格控制占用的时间。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教学重点安排时间不足,点缀教学内容时间过多。
2、教学设计环节不够细致,学生的活动能力没有调动起来。
3、实验引导不够,学生实验结果不明显。
4、没有给学生结论部分多引导和提示,让学生多说,完整地说出结论。
第4单元 地球运动与宇宙
17 地球上的昼与夜
在进行本课的教学的过程,我首先以上节课的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为导课引语。这样学生就在回顾上节课的基础上,又进行科研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相关问題,隨着地球的问題的提出。我根据学生反应,引入本课额。地球有什么。这样的导入新课的方式,我想还是比较的顺手的。学生的反应不昔。
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从学生身边出发来讲地球上有什么。对于身边的事物,学生们非常的熟悉。学生们积极踊跃的进行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我又补充了相关的资料。这样学生就会更好的进行了解地球上有什么。这些资料当然不是我门身边经常能够看到的,之后学生又播放了自己的ppt,进一步展示地球的万事万物。这样本节课比较容易进行和效果较好的进行学习。在这部分的学习中,学生的一些不好的习惯表现出来。比如上课不注意听课,听课的时候不注意听同学的匯报,或者只是关注自己的汇报。这样对于学生来说只是表现了自己,而没有从其他的同学那里进行学习。效果对于他门来说是非常的不好的。我想在学生的听课的习惯上需要对于学生进一步的规范和教育。
然后很自然的就到了观察地图进行发现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发现有部分学生没有积极的携帶地图或地球仪的等相关的资料。这说明学生在最近的学习中懈怠了。这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与教育和思想引导,及激发学生的积极的兴趣。
在汇报的环节,学生发现的很多。只要学生进行了认真的发现,都有了较为好的收获。效果还是不错的。现在想来,在本课的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学生學习积极的性的激发和学生上课习惯的重塑。
18 昼夜与地球自转
从目标的达成来看,知识点到位,学生基本上能在课堂上掌握本堂课的内容。从教学流程来看,本堂课由浅入深,逐一讲解了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周期、角速度、线速度以及简单的讲解了一下自转的地理意义,思路清晰,重难点把握较适当。从师生互动来讲,本堂课通过讲授法、演示法、谈论法、练习法,借助地球仪、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参与课堂创造了较好的条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纵观本堂课,师生关系融洽,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流程顺畅。但是通过其他老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反思,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以及弥补不足的方法。
第一,知识的生成不够明确。在讲解自转周期和线速度的时候涉及到了物理和数学方面的知识,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将地理、物理、数学三块知识融合在一起,知识之间出现了割裂现象。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当中我应该注重知识的生成,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还要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第二,部分学生的学习被动性仍然很强。虽然设计了几个活动,但是还是没有把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据此我觉得我应该在今后的课堂上多多走动,特别是后面部分的学生,应该多督促他们把心思集中在课堂的学习以及互动上。
第三,缺乏自信,不够从容坦然。在本次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我有点过度依赖于课件,不是说对知识点的不熟悉而是内心不自信,怕自己出错,从而也难以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因此,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当中,我应该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多花时间准备一下,不断培养自己的自信,把自己自信从容的一面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每节课都能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收获知识。
19 四季与地球公转
1、整堂课以学生的探究为中心,课一开始我就提问:“同学们,我们每天能看到白天和黑夜,这是地球自转的结果。而我们在道镇能够感受到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你能说出这又是什么原因吗 ”现在的学生课外知识较丰富,很多学生说是由于地球公转形成的。我又接着质疑“地球公转是怎么转的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接着我们跟着老师一起来探究。他们通过观看演示,自行绘制,亲历了探究过程,获得了知识,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使新课改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性比较好,回答问题积极,每位同学都想急着回答问题,能给他们组加分,充分体现了小组评价的制度,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都的兴趣和信心。
3、课堂中能充分利用多媒体动态图和地图,直观且一目了然,能够把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中,帮助学生理解透彻,尤其表现在后面对知识巩固的环节中,增强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4、课堂练习题设计典型,学生必须清楚地观察课件展示地图,进行准确观察、判断,才能实现有效作答。及时地巩固了所学知识点,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20 四季星空
在室外活动时,学生看到四季星空的变化现象很多,有直观的感觉和简单认识。但很多学生对四季星空变化的现象、天文知识没有作深层次的分析和研究,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有效点拨。教师可以在课前组织学生在网上尽量多地查找一些有关四季星空变化的资料,也可以给学生介绍有关本课知识的书籍、杂志等,让他们认真阅读,并引导他们分析。对六年级学生来说,不仅要加强他们的习惯养成教育,而且要激发他们探究星空的兴趣,培养他们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本课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是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事物。让学生知道科学无处不在,我们在家里、节假口旅游、走亲访友时,只要能做一个有心人,就可以对我们生活的地球和星空用观察的方法,提出相关的问题,进行细致地分析和处理,随时可以学到科学知识,掌握很多科学道理。
二是引导学生学会做科学记录。引导学生不仅能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而且要动脑筋对事物的现象、发生的原因进行思考,做好详实记载,以备做科学实验和寻求结论用。
三是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初步掌握一些做模拟实验的方法和能力。学习本课时,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分别围绕楼房(讲台、升旗台等)转几圈,进行观察,或用相机拍摄讲台、升旗台等建筑物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景色,进行细致观察和讨论。
21 太阳家族
在开始我首先播放一个有关太阳系的视频。学生对于视频还是非常的感兴趣,通过视频的介绍,学生大概了解了太阳系。然后我提出问题:关于太阳系,你想了解什么呢 你想研究什么问题有关于太阳系呢 这个时候学生对自己的想知道的问题进行提出来。通过学生提问题,了解学生想要了解的问题,并且选择其中相关的问题进行研究。对于没有研究的问题,学生需要进行在课下进行收集资料进行了解,激发学生探究的太空的知识的兴趣。针对学生问题选择,然后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探究的主题,进行探究。这个活动布置的有些太开放,学生自己选择主题导致学生的研究问题项目过于集中。这样有部分的内容没有进行学习探究。在备课的时候我特别明确的将学生选择主题进行分配,但是在上课的时候忘去了,没有进行分配。我以后学习的学习任务的分配环节,我需要予以重视。再者学生在进行研究一项活动需要学生积极的进行配合,积极的在课下收集相关的资料,并且熟悉相关的资料以便能够较好的进行交流、分享、学习。但是我在巡视的过程中,学生没有进行收集相关的资料。这个时候学生的交流探究就会收到了限制。因此有的小组只能够根据课本提供的资料进行,这样效果就会大大的打了个折扣。有的小组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没有积极的进行活动,也就是说学生进行和本主题不相干的内容,这样效果也是非常差。这些现象,我主要学生对于老师的布置的作业不够重视,没有进行相关收集资料的活动,还有就是学生进行交流的意识还是没有,还有就是对于学生的要求上,我想需要更加的严格。学生的学习不能够仅仅够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兴趣的学生是有的,但是不感冒的同学还是不少。因此在学习需要严格的.要求,要求学生的进行收集,进行交流,进行汇报。这样在活动中,激发学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去学习,主动的去探索这样学生就能够较好的养成好的习惯。
本次上课的主要的问题是学生准备的资料不足。我想这个学生在收资料的任务布置需要加强。还有在学习本课们,对于本课的第三部分制作太阳系模型在课上没有完成。现在想一想如果布置成学生的手工作业回到家里去做,学生也会有不少的收获。这一点上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注意。注意不仅在布置作业的,而且需要回收作业对于学生的作业予以评价,这样会更加激发学生的兴趣。
22 星系
“星系”这个名称对于学生来说很陌生,要使学生学好这些知识,必须要自己先弄懂,才能够指导学生学习。本课是通过观察、阅读、收集整理资料达到教学目的的。
在教学的第一步,我用了谈话的方法引入。课上说道:“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银河系》一课,知道银河系大得惊人。那么,有谁知道银河系的外面还有没有其他天体系统呢 ”这个方法非常好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上课的主题“星系”。接着出示书本的银河系图,指导学生观察学生兴趣很高。
在学习《星系》时,我先要学生阅读书本的有关资料,学生的兴趣更浓。很快就知道在银河系之外的星系叫河外星系。天文家把银河系与所观察到的所有河外星系统称总星系。总星系只不过是宇宙的很小的一部分现在用射天文望远镜已经能够观察到150亿光年外的宇宙空间情况。可是仍然没有找到总星系的边缘。学习效果较好!
但在要求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时候。很多学生没完成,原因是回家家长不许上网。有些学生没有这方面的资料,所以学生不能全面参与。最后就是请几位收集整理的能力比较好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所收集的资料这样,没有收集的同学就有些就没有怎么积极。
指导学生观察、阅读的教学方法,学生很快就掌握知识,这点上教学效果较好。但在收集整理资料这个环节中不够好,今后要多想办法使学生学会收集资料。
23 探索宇宙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知道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变化,学生能收集人类探索太空的资料,意识到航天事业的价值。教学重点是了解人类是怎样探索宇宙的。
  在有效落实教学目标上,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以谈话导入,与学生聊西游记中能上天入地的神话人物,从而很自然而然地引出古人探索宇宙靠的是想像。也由此而引入从古至今人类从没停止过对宇宙的探索。教学也就一步一步地沿着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进行:望远镜——运载火箭——航天器——太空英雄。
  2、课堂讨论的设计切合学生心理特点。“你认为探索宇宙有什么困难?”、“探索宇宙,有时会牺牲生命,你认为值不值得?”等等,这些问题,既让学生对宇宙展开充分的想像力,又让学生思考探索宇宙需要什么准备,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收集人类探索太空资料的基础上,更好地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不足之处有以下:
  1、本课内容在一课时内完成,显得量太大,因而教学环节上该展开的讨论显得仓促。应该设计成两个课时,留下足够的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让学生学得尽致,教师教得尽兴。
  2、应该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本课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生活,相对抽象难想像难理解,虽然在课前收集了大量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及文字资料。但却难以呈现给学生,实在不失为一种遗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