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1直线与直线平行 导学案(含答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5.1直线与直线平行 导学案(含答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资源简介

8.5.1直线与直线平行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借助长方体,通过直观感知、了解空间中直线与直线平行的关系.
2.了解基本事实及定理(等角定理).
重点难点
重点:基本事实四,等角定理
难点:能用基本事实4和等角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相关问题.
课前预习 自主梳理
知识点一 基本事实4
(1)内容: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这一性质通常叫做平行线的传递性.
(2)符号表示:
知识点二 等角定理
如果空间中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自主检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
(1)若,则.( )
(2)若,则a,c无公共点,( )
(3)如果两个角相等,则它们的边互相平行,( )
(2022·高一课时练习)
2.(1)基本事实: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 .
(2)等角定理
文字语言 如果空间中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 或
图形语言
作用 判断或证明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微思考]如果两条直线和第三条直线成等角,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吗?
(2023·高一课时练习)
3.基本事实4
基本事实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 .
(2023下·高一课时练习)
4.已知,,,则( )
A. B.或
C. D.或
(2022高一课时练习)
5.若两个三角形不在同一平面内,它们的边两两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三角形
A.全等 B.相似
C.仅有一个角相等 D.全等或相似
新课导学
学习探究
环节一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实际情境】在长方体 中,,那么与平行吗?观察你所在的教室,你能找到实例吗?实际生活中还有没有这样的实例呢?
问题1:在平面中平行线具有传递性,这个性质在空间中是否仍然成立?
【预设的答案】仍然成立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平面图形中的两个结论推广到空间图形中,平面图形的性质不一定能全部推广立体图形,一般来说,要把平面图形的结论推广到空间,要经过证明.
问题2:在平面内,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在空间中,这一结论是否还成立呢?
【活动预设】引导学生从已知到未知,由平面上的问题思考空间中的问题.
我们知道,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直线,并且当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在空间中,是否也有类似的结论?举例说明.
要求: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做判断.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研探.
问题3: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有什么关系?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可商量,最终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观察:如图8.5-1,在长方体中,,,与平行吗?
观察你所在的教室,你能找到类似的实例吗?
环节二 观察分析,感知概念
可以发现,,再观察我们所在的教室(图8.5-2),黑板边所在直线和门框所在直线都平行于墙与墙的交线,那么,这说明空间中的平行直线具有与平面内的平行直线类似的性质.我们把它作为基本事实.
基本事实4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基本事实4表明,空间中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所有直线都互相平行.它给出了判断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基本事实4表述的性质通常叫做平行线的传递性.
环节三 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例1.如图8.5-3,空间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分析 要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只需证明它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而,分别是和的中位线,从而它们都与平行且等于的一半.应用基本事实4,即可证明.
证明:连接.是的中位线, ,且.
同理,且.,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在本例中,如果再加上条件,那么四边形是什么图形?
【设计意图】创设数学情境,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到平行关系在空间中也具有传递性,从而很自然的得出基本事实4..
环节四 辨析理解,深化概念
问题:4: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有什么关系?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可商量,最终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思考:在平面内,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在空间中,这一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呢
与平面中的情况类似,当空间中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对应平行时,这两个角有如图8.5-4所示的两种位置.
环节五 概念应用,巩固内化
对于图8.5-4(1),我们可以构造两个全等三角形,使和是它们的对应角,从而证明.
如图8.5-5,分别在和的两边上截取,和,,使得,
,连接,,,,.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同理可证,.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于图8.5-4(2)的情形,请同学们自己给出证明,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下面的定理:
定理 如果空间中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与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设计意图】证明空间中的等角定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环节六 归纳总结,反思提升
(1)梳理本节课的两个重点内容,理解平面图形的有关结论推广到空间图形,必须经过证明;
(2)求证两直线平行,目前有两种途径:一是应用基本事实4,即找到第三条直线,证明这两条直线都与之平行,要充分用好平面几何知识,如有中点时用好中位线性质等;二是证明在同一平面内,这两条直线无公共点.
(3)求证角相等:一是用等角定理;二是用三角形全等或相似.
(4)证明线线平行的常用方法:(1)利用三角形、梯形中位线的性质.(2)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3)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4)利用基本事实4.
(5)进行数学文化渗透,进一步体会数学逻辑的严谨性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环节七 目标检测,作业布置
完成教材:第135页 练习 第1,2,3,4题
备用练习
(2023上·江苏镇江·高二统考开学考试)
6.在长方体中,已知点P为线段的中点,且,,,则直线与AP所成的角为( )
A. B. C. D.
(2017·高一课时练习)
7.下列命题中,正确的结论有 (  )
①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②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
③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④如果两条直线同时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023·高一课时练习)
8.过平面外的直线l作一组平面与相交,若所得交线分别为a,b,c…,则这些交线的位置关系为( )
A.相交于同一点 B.相交但交于不同的点
C.平行 D.平行或相交于同一点
(2023下·四川凉山·高二统考期末)
9.在正方体中,分别为的中点,则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大小为( )
A. B. C. D.
(2023·高一课时练习)
10.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在空间中,若两条直线不相交,则它们一定平行;②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③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相交,那么它也和另一条相交;④空间中有四条直线a,b,c,d,如果ab,cd,且ad,那么bc.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正确 正确 错误
【分析】根据线线平行的性质可判断(1)、(2);由两直线平行的判断定理结合实例可判断(3).
【详解】根据平行线的传递性可知: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相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是互相平行的,
对于(1),,正确;
对于(2),故无公共点,正确;
对于(3)根据平行直线判定定理可知:若两直线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则两直线平行,
如果两个角相等,则他们的边不互相平行,如等腰三角形中位线与两腰所成角相等,但它们的边不平行,错误.
故答案为:正确;正确;错误.
2. 平行 相等 互补 比一定平行,可以相交、异面、平行
【解析】略
3.平行
【分析】由平行公理求解.
【详解】由平行公理得: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故答案为:平行
4.B
【解析】根据等角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的两边与的两边分别平行,
根据等角定理易知或.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等角定理,属基础题.
5.D
【详解】由等角定理知,这两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
故选:D.
6.B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直线与AP所成的角即为(或其补角),进而在中,运算求解即可.
【详解】因为∥,则直线与AP所成的角即为直线与AP所成的角,
如图,连接,可知直线与AP所成的角即为(或其补角),
则,
因为平面,平面,则,
在,可知,且为锐角,则,
所以直线与AP所成的角为.
故选:B.

7.B
【详解】①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故①错误;②中,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故②正确;③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在空间中,两角大小关系不确定,故③错误;④中,如果两条直线同时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故④正确;故选B.
8.D
【分析】对于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讨论,由此确定正确选项.
【详解】当时,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以及平行公理可知:所得交线平行.
当时,所得交线交于同一点.
所以所得交线平行或相交于同一点.
故选:D
9.B
【分析】
由题意可得∥,则异面直线与所成角(或其补角),进而可得出为等边三角形,从而得出所求角的大小为60°.
【详解】
如下图所示,连接,
因为分别为的中点,则∥,
又因为∥,且,
则为平行四边形,可得∥,
所以∥,
可知异面直线与所成角为(或其补角),
又因为,即为等边三角形
所以,即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大小为.
故选:B.

10.B
【分析】根据空间中直线间的位置关系逐项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①错误,两条直线可以异面;
②正确,平行的传递性;
③错误,和另一条直线可以相交也可以异面;
④正确,平行的传递性.
故选:B.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