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下)》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
授课年级 七年级 课时 1课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题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整 体 设 计 思 路 本单元前四课主要属于政治史,而本课则是经济文化史范畴,围绕都市和文化两个主题展开叙述。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存在联系。都市生活和开放的社会风气推动着文学艺术作品的繁荣,宋元时期政权并立的政治背景又进一步促进了史学的发展。文学、史学也以其不同的表达方式,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特点。 有了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作为基础,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一时期宋元大都市出现的原因。本课的第一子目,讲解都市生活时,应注重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可以创设情境,运用图片、视频等材料加深学生的直观感受。而第二子目文化领域重点在宋词元曲的分析,教师重点在于透过文本分析其背后所体现的人物性格及时代风貌,增加文化的历史感。第三子目史学的发展,教师要联系前几课政治史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史学繁荣的原因。 总体而言,本课学习理解难度不大,内容丰富,教师可以多多与学生交流,以问题创设情境,通过对话、交谈的方式推进课堂。同时,在课堂小结部分,教师要对本课内容进行拔高,将“唯物史观”这一史学理论通过对具体史实的讲授和理解渗透到教学中。
教 学 资 源 分 析 课 标 分 析 2022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对本课的要求为:“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城市和商业发展、文学艺术成就,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的重要时期,出现了闻名中外的大都市。这一时期都市的主要特征是:城市范围扩大,商品贸易繁荣,文化生活丰富。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文化领域的繁荣以及这一时期政治上的政权并立等现象,也使史学家产生更多思考,推动了宋元时期史学作品的繁荣。文化领域不仅出现了宋词和元曲等新的文学艺术形式,成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奇葩;还涌现出大量史学作品,其中尤以《资治通鉴》最具典型,成就最大。 因此,根据课标要求,本课需要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史学发展的成就,并进一步理解宋元时期都市繁荣与宋词、元曲、史学兴盛的关系。
教 学 内 容 分 析 基于宏观历史发展脉络分析: 从历史发展的纵向脉络来看,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繁荣,带来了这一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景象。宋元时期的都市文化与前代非常不同,发展出了面向民众、通俗的文化娱乐形式,也有了勾栏、瓦舍这样的市民娱乐场所。 从历史发展的横向脉络来看,北宋时期,由于中央集权制的加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社会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格局发生了巨变。以前“坊”、“市”封闭分离的格局被打破,“坊”、“市”互通,夜市兴盛,使城市商业活动空前活跃,这是都市生活繁荣的基础。市民阶层发展壮大,生活水平提高,市民有较多的闲暇时间,对业余生活的需求多样化,希望出现满足其文化需求的新作品,这是市并文化生活滋长的内在动力。当时的人们,一方面追求物质生活享受,另一方面又从精神上追求世俗的娱乐文化生活。应运而生的“瓦子”“勾栏”“杂剧表演”等,正是市民物质和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典型表现。另一方面,在两宋时期,始终存在着严重的社会危机,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烈交织,社会生活复杂多变,封建国家的内忧外患始终不能消除。这又为史学工作提出了许多不同于既往的新课题,从而促使史学家们不断进行新的思考、探讨和研究。《资治通鉴》的问世,既是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史家对前人历史的反思,也寄托了宋朝君臣对治国之道探索的期待。 总体而言,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互动,构成了本课的底层历史逻辑。 基于教材结构分析: 本课位于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2课,本单元前几课主要属于政治史,而本课则是经济文化史范畴,对宋元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作了补充和总结。 基于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分为三个子目:繁华的都市生活、宋词和元曲,司马光和《资治通鉴》。都市生活推动着宋词、曲的发展演变,使之成为时代文学艺术的主流,而宋词、元曲又以不同的方式反映着各自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时代风貌。二者之间相互关联,其同勾勒出宋元时期市井文化生活绚丽多姿的历史画卷。
学 情 分 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初一年级学生。经过教师教学经验探讨及学生所填学情问卷调研结果分析,确定本课授课对象学情如下: 在知识上,通过之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对宋元时期的政治特点及宋代经济的发展等基本史实有一定了解; 对本课所学宋词、元曲等内容,在语文课的学习中有所涉及,相对较为熟悉。在方法上,学生经过初一年级的历史课程学习,具备初步的史料分析和进行简单历史解释的能力,能够依托于易于理解的史料文本分析历史。在学习态度上,学生具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 但是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还存在表面化问题,对文学作品的赏析多局限于其内容本身,较难将其放置于相应的历史时空背景、发展脉络中去理解,分析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在态度上也仅停留在兴趣层面,尚未在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对历史的同理心。
教 学 目 标 1、结合图片、史料,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如瓦子、勾栏及传统节日的丰富等;了解宋元时期主要大都市的城市概况及市民生活,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是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及政治因素影响下的结果。(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了解宋词、元曲的发展概况及主要代表人物,通过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一剪梅》、辛弃疾《破阵子》及关汉卿《窦娥冤》等文本的具体内容分析,体会宋词元曲的风格特色,感受文学作品体现出的个人情感与经历,体会其中折射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特征,提高文学鉴赏的能力。(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了解宋元时期史学繁荣的具体表现,知道史学家司马光和史学名著《资治通鉴》的历史价值,理解通史的意义价值,分析宋元时期史学繁荣的原因。(唯物史观) 4、通过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理解这一时期是我国社会经济文化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对本课节日、宋词、元曲等知识内容的学习,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史学发展的成就
教学难点 宋元时期都市繁荣与宋词、元曲、史学兴盛的关系
教学资源选择 与方法运用 教学资源:教材、课件所展示的地图、图片及文字史料、板书 教学方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策略的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课程脉络与流程
教 学 过 程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农业、手工业领域各项技术创新与推广,取得巨大进步。商品经济繁荣发展,也达到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之高峰,甚至在整个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这样一个强盛的王朝、发展的时代,生活在当时的百姓呈现出怎样的生活样态?艺术源于生活,当时的文艺创作又有哪些新的发展? 带着这样的问题,让我们进入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感受那个时代的都市生活,欣赏时人的文艺创作。【板书】 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通过复习第9课所学宋代经济发展的具体知识,抛出旧知与新知之间的思维联系,导入新课。 教师抛出两个重要的问题,帮助学生构建起本课的知识框架,明确学生学习目标。
【新课学习】 一、市井意趣:繁华的都市生活 教师不断抛出问题,引导师生交流互动,解释都市及市民阶层两大重要概念。 何为都市?(都市的两个关键要素:规模和地位。一,人口和城市要达到一定规模;二,在国家的经济、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 何为市民阶层?(市民阶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达一定程度的产物。生活在都市当中的已经脱离农业生产,而主要从事手工业、商业为主的城市平民,构成市民阶层的主体部分。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发展到宋元时期,其力量日益壮大。) 宋元时期的重要都市有哪些?(北宋开封,南宋临安,元大都。) 以北宋开封城为代表性史实,展开详细讲解和介绍。 (一)北宋开封 介绍开封的地理位置、城市沿革和北宋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市中心的大相国寺为例,带领学生感受北宋开封城的都市日常生活及节日气象。 为了感受当时开封的都市生活,我们着重选取一个参照——位于开封市中心的大相国寺。它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始建于北齐时期。宋朝时,由于位置适中,大相国寺成了一个繁华的民间交易和游乐场所。大相国寺有大小院落60余座,殿堂屋宇四五百间,场地宽阔。该寺每月开放5次,供市民进行交易。 【提问】仔细观察大相国寺的复原图及各处所售商品,有什么特点?(寺内不仅有日常杂货的售卖,可以满足当时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还有织绣珠宝、古玩字画等等,也可以满足人们更高的生活质量追求,体现了北宋时期商品贸易的繁荣景象。)大相国寺不仅进行着日常贸易,每到元宵节,还会邀请皇家的乐队演奏,吸引众人前来观赏,可谓热闹非凡。这种既具有商业贸易功能,同时又具有娱乐性质的场所,就被称为是瓦子。 何谓瓦子?吴自牧的《梦梁录》这样形容:“来时瓦合,去时瓦解,易聚易散。” 这则材料体现出了瓦子怎样的特点?(极具灵活性,说明瓦子的出现正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生活繁荣所自然形成的结果。) 对瓦子和勾栏展开具体讲解,通过课堂活动,引导学生以风俗画的方式神入和想象当时瓦子勾栏的繁华景象。 (过渡)两宋时期不仅日常生活丰富,节日气象更是多姿多彩。 通过引用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对节日的描述,引领学生进入情境,感受宋代节日的氛围。 山楼上下,灯烛数十万盏。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用辘轳绞水上灯山尖高处,用木柜贮之,逐时放下,如瀑布状。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宋代在继承了唐代所有节日的基础之上,还创新了许多节日。从唐代的30多个节日,发展到宋代已经有将近70多个,尤其是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更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两宋时期很多的传统习俗,也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过渡)以北宋开封城为例,我们已经能够在其中感受到宋元时期都市生活之繁荣。当然,不只是北宋的开封,还有南宋临安和元大都。我们首先看南宋临安。 (二)南宋临安 介绍临安的地理位置、城市沿革和发展概况。 临安是我们今天的杭州。根据统计,当时的临安城大约占地15平方公里,人口120万左右。有史所记的桥梁有300多座,佛寺600余间。南宋临安的繁华程度比起北宋有过之而无不及。以瓦子为例,根据史料记载,北宋开封的瓦子见于《东京梦华录》的有10座,南宋临安的瓦子见于《武林旧事》的则有23座之多。 (三)元朝大都 介绍大都的地理位置、城市沿革和发展概况。 大都即今天的北京。公元1272年,忽必烈改此地名为大都,。都城由刘秉忠规划建设。占地面积约5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10万人,是一座世界级的大都市。大都的市场主要分布在城市北部,其中,处在积水潭沿岸的斜街市一带最是繁华,世界各地的使节、商人络绎不绝。公元13世纪,意大利的商人马可波罗来华,就在大都居住了将近13年。在他回国以后,写下了《马可波罗游记》一书,详细记载了当时大都的种种社会风貌,令无数欧洲人心驰神往。可以说,当时元代的社会繁华程度比起两宋时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过渡)讲完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我们可以看到,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可谓是丰富多彩、热闹非凡、充满了烟火气息的。表面上,我们看到的是衣食住行、喜怒哀乐、生活生产,但实质上,这正是宋元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的必然结果。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此丰富的生活,其在文化领域又会如何体现?接下来我们一起走入本课第二部分——宋词和元曲的发展。【板书】 二、文人风采:宋词和元曲 教师不断抛出问题,引导师生交流互动,介绍宋词元曲的基本特征、概况。 (一)宋词 何为宋词?(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宋词,宋朝时流行的诗歌。) 两宋时期词的发展概况如何?(《全宋词》中收录词人1330多家,宋词词作约20000首。宋词的风格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广泛。) 接下来一起走进宋词,感受几位优秀词人的代表作品。 依托于具体的词句赏析,通过不断抛出问题与学生互动,对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的词风作讲解。 提到XXX你最喜欢他的哪些词句? 体现了词人怎样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从词风看,有什么特点?(豪迈/婉约) 对宋词进行小结:三位诗人、两种风格,但也有共同之处——词的创作既来源于那个时代,又是对那个时代的反映。 (二)元曲 何为元曲?(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原本是民间流传的“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先后在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包括杂剧和散曲、南戏等,有时专指杂剧。 ) 元朝时元曲发展概况如何?(元代杂剧作家有200人左右,剧目600种左右,现存的有150多种。元代最优秀的杂剧家当属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和白朴,明以后又被喻为“元曲四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窦娥冤》、《汉宫秋》、《倩女离魂》、《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重点介绍元曲四大家之首——关汉卿。 讲述关汉卿的个人经历。(出生于金末的医户家庭,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因此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元统一全国以后,按其行医世家的出身,被政府编入“医户”,实际上是一个接近群众的普通下层医人。) 抛出问题: 关汉卿的人生经历如何影响了他的创作?(医户行走于民间,见证生老病死,体验下层百姓疾苦;相对较高的受教育程度,给了他表达自己感受和思想的机会。)因此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形成了他的主题深刻、形象活泼鲜明、语言泼辣质朴的杂剧特色,深刻地揭露了元代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 他的作品《窦娥冤》中有这样一句经典的唱词: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为天! 这段唱词有什么特点?(语言上通俗易懂,主题上却是明显拔高。) 何为天?何为地?(当时的社会秩序)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对社会不公的抗争) (三)本子目小结:文学艺术作品的发展趋势 与唐诗相比,宋词元曲的特点是什么? 字数越来越多,表现形式越来越生动,说明了什么?(社会生活日趋丰富复杂,需要更多的文字来表达;语言日趋通俗,读者群体是市民,文化下移,与市民阶层的崛起息息相关。 (过渡)宋词和元曲,用更艺术化的手段表现了市民繁荣的生活,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风貌。接下来我们再看文化领域的另一内容:史学的发展。【板书】 三、史家典范:资治通鉴 宋元时期史学发展概况 宋元时期是一个史学大繁荣的时代,最典型的一个表现就是通字头的史学作品大量涌现。 什么是通史?为什么要关注通史的价值?司马迁编撰《史记》的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中“通古今之变”就是要从一个更长的时段、更广的时间来看历史的变迁和发展。这也是历史研究的应有之义。但是自司马迁昙花一现之后,此后的史书更多还是以断代史的形式呈现,也大多是统治者政治资鉴和维护自身统治合法性的工具,失去了史家追求。而在宋元时期这个开放的时代,这一面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所以这是一个亮点。 这一时期,史学作品仍然具有政治资鉴作用,但同时,还有了通古今之变的史家诉求。最典型的就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什么这么说? 从其名字《资治通鉴》来看,“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可以看到史学依然有政治性的鉴戒价值。 但同时,从其体例来看,《资治通鉴》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294卷,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的历史,纵贯我国古代的16个朝代。因此也有着史学持续研究的重要价值。 司马光和司马迁,因其史学成就突出,后人又将他们二人称为“史学两司马”。 教师通过交谈、对话的方式对本课所涉及重点名词概念作出解释,层层深入,进入本课知识内容学习。 通过师生对话,引导学生回忆和复习之前所学内容,展开对新知的探讨。 抓住“大相国寺”这一具体的参照点,以小见大展开教学,介绍开封城的都市生活。 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大相国寺的平面图,分析图中所体现大相国寺内的商品贸易特点,锻炼学生的历史信息提取能力。 《梦粱录》是宋代吴自牧所著的笔记,是一本介绍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引用吴自牧《梦粱录》中对“瓦子”的描述,有利于渗透史料实证的素养指向,引导学生对史料文本进行分析,初步学会依靠可信史料了解和认识历史。 运用风俗画、文字描述等展现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的繁荣景象,这些教学资源直观、易懂、有画面感,有利于学生历史想象力的培养,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子目小结部分引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荣的原因,通过将抽象理论落于具体史实之中,引导学生理解唯物史观的主要观点。 教师通过不断抛出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宋词的发展概况及主要人物的代表作品。依托于具体的文本分析,深入挖掘感受文学作品背后所体现出的个人情感与经历,体会其中折射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特征。 体会苏词、李词、辛词各不相同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及鉴赏能力。 通过讲解关汉卿的人物经历,抛出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其写作特色及写作目的等。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文本分析和回答问题,主动地建构知识,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关汉卿 的人生经历直接影响了他的创作,这也是唯物史观的典型体现。 通过总结,对比宋词、元曲与此前唐诗等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并更进一步探究其原因,渗透唯物史观的素养教学。 学生自主分析表格,概括“通史”是什么?有何意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重点强调通史的价值和意义,突出宋元时期的史学特色,引导学生理解和关注通史的研究价值,培养其贯通的历史眼光。
【课堂小结】 总结本课所学各子目内容,在此基础上再次抛出问题,引导小组讨论,探究政治、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板书】 我们本节课在生活和文化的互动中,实现了对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整体理解。 如何理解社会生活以及文艺创作之间的关系?【小组讨论】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由当时的政治、经济所决定的。无论是苏轼的大气磅礴,还是李清照的悲哀婉转,亦或是窦娥所代表的底层人民的不甘控诉,都是当时的人,带着对时代的理解所创造出来的。另一方面,这些文化作品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生活,成为我们与历史对话、和那个时代相遇的一个载体。 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分析经济、政治与社会生活、文化之间的逻辑关系。教师最后对整课内容进行小结,深化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历史理解。
课后作业 结合我们本节课所探讨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任意找一首诗或者词,了解其创作背景,在此基础上赏析其内容,并说说它如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200字左右。)
板 书 设 计 设计意图:本板书在设计过程中重点体现了各子目之间的深层历史逻辑,结合教师讲授,有利于实现对“唯物史观”这一史学理论的抽象理论具体化、具体史实理论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配合板书的书写,可以在要点处起到强调作用,教学思路脉络清晰。同时也是一个思维显性和互动留痕的过程,能够较好地发挥板书在教学中的辅助性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