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无节奏(分别)流水 课件(共19张PPT)-《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3无节奏(分别)流水 课件(共19张PPT)-《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流水施工技术
1 流水施工的概念
2 流水施工组织
项目一流水施工技术
【教学要求】了解流水施工的概念、分类及组织形式,掌握流水施工的时间参数及等节拍流水、异节拍流水、分别流水的组织方法,熟悉横道图、斜线图的绘制方法。
【教学重点】重点阐述主要时间参数的特性及流水工期的计算,等节拍流水、异节拍流水及分别流水的施工组织方法。
项目一流水施工技术
【教学难点】流水施工参数及流水工期的计算;分别流水的施工组织方法。
【时间安排】1次课、共2课时。
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
2 流水施工组织
项目一流水施工技术
2.3 无节奏(分别)流水
实际施工中,大多数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工程量并不相等,各专业施工队的生产效率也相差悬殊,导致多数流水节拍彼此不相等,难以组织等节拍或异节拍流水施工。
这时只能按施工顺序要求,使相邻两专业队的开工时间最大限度搭接起来,组织各专业队都能连续施工的无节奏流水施工,亦称“分别流水”,它是流水施工的普遍形式。
大直径筒库的滑模施工
项目一流水施工技术
2.3.1 基本特点
⑴ 每个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不尽相等;
⑵ 多数情况下,流水步距彼此不相等,且流水步距与流水节拍之间存在函数关系;
⑶ 各专业队都能连续施工,个别施工段有空闲;
⑷ 专业施工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
2.3.2 建立步骤
⑴ 确定施工起点流向,分解施工过程;
⑵ 确定施工顺序,划分施工段;
⑶ 计算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ti ;
⑷ 确定相邻两个专业队之间的流水步距Ki;
⑸ 计算流水施工的计划工期 T。
项目一流水施工技术
2.3.3 流水步距的计算
无节奏流水的关键是相邻两专业队之间流水步距的计算(步骤中的前三项均同等节拍流水),使每个施工过程既不出现工艺超前,又能紧密衔接,使各专业队都能连续施工。
无节奏流水的工期T,在没有工艺间隙的情况下由流水步距总和ΣKi与最后一个施工过程的持续时间 tn 之和组成,即:
T = ΣKi + tn
如施工过程有工艺间隙则增加ΣZ1 ΣZ2。下面以常用的“累加斜减计算法”为例:
项目一流水施工技术
例:某钢筋砼框架结构标准层有6个施工过程,划分为四个施工段,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均不同,试计算无节奏流水的工期。
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的流水节拍ti(天)
施工过程编号 施工段编号 Ⅰ段 Ⅱ段 Ⅲ段 Ⅳ段
 ① 扎柱筋  4 6 6 4
 ② 支柱模 4 6 6 4
 ③ 浇柱砼 2 6 6 4
 ④ 支梁板模板 4 6 6 4
 ⑤ 扎梁板钢筋 4 6 6 4
 ⑥ 浇梁板砼 2 4 4 2
项目一流水施工技术
步骤及方法 行序 施工过程 施工段编号
0 1 2 3 4
第一步 填入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的持续时间ti (d) 1 ① 扎柱筋 0 4 6 6 4
2 ② 支柱模 0 4 6 6 4
3 ③ 浇柱砼 0 2 6 6 4
4 ④ 支梁板模板 0 4 6 6 4
5 ⑤ 扎梁板钢筋 0 4 6 6 4
6 ⑥ 浇梁板砼 0 2 4 4 2
第一步:将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持续时间填入表格(行序1~6行),为计算方便,增加一列零施工段。
项目一流水施工技术
步骤及方法 行序 施工过程 施工段编号
0 1 2 3 4
第二步 施工过程由加入流水起到完成该段工作的总持续时间(d) 7 ① 扎柱筋 0 4 10 16 20
8 ② 支柱模 0 4 10 16 20
9 ③ 浇柱砼 0 2 8 14 18
10 ④ 支梁板模板 0 4 10 16 20
11 ⑤ 扎梁板钢筋 0 4 10 16 20
12 ⑥ 浇梁板砼 0 2 6 10 12
第二步:计算各施工过程由进入流水到完成该段工作止的施工时间总和,填入表格(行序7~12行)。
项目一流水施工技术
步骤及方法 行序 施工过程 施工段编号
0 1 2 3 4
第三步 相邻斜减 7  ① 扎柱筋 0 4 10 16 20
8  ② 支柱模 0 4 10 16 20
9  ③ 浇柱砼 0 2 8 14 18
10  ④ 支梁板模板 0 4 10 16 20
11  ⑤ 扎梁板钢筋 0 4 10 16 20
12  ⑥ 浇梁板砼 0 2 6 10 12
第三步:将前一个施工过程由进入流水起到完成该施工段止的持续时间之和,减去后一施工过程由进入流水起到完成前一个施工段累加的持续时间之和(即相邻斜减)。
项目一流水施工技术
步骤及方法 行序 施工过程 施工段编号 最大时间间隔K
(d)
0 1 2 3 4 第四步 找出相邻施工过程的最大时间间隔K(d) 13 ① 至 ② 0 4 6 6 4 6
14 ② 至 ③ 0 4 8 8 6 8
15 ③ 至 ④ 0 2 4 4 2 4
16 ④ 至 ⑤ 0 4 6 6 4 6
17 ⑤ 至 ⑥ 0 4 8 10 10 10
第四步:将相邻斜减的差值填入表格(行序13~17行),并找出上一步斜减差值的最大值。这就是相邻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步距 K。
项目一流水施工技术
于是得到:
K2=6,K3=8,K4=4,K5=6,K6=10。
第五步:计算总工期:
T =ΣKi + tn =6+8+4+6+10+2+4+4+2 =46天
第六步:绘出施工进度计划(见下图)
宝钢厂区一瞥
项目一流水施工技术
施工过程 名称 施工进度(d)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40 44 48
扎柱筋
支柱模
浇柱砼
支梁板 模板
扎梁板 钢筋
浇梁板砼
2段
6
1段
4
K2=6
K3=8
K4=4
K6=10
K5=6
ΣKi tn
T = ΣKi + tn
1段
4
1段
2
1段
4
1段
4
1段
2
2段
4
2段
6
2段
6
2段
6
2段
6
3段
6
3段
6
3段
6
3段
6
3段
6
3段
4
4段
4
4段
4
4段
4
4段
4
4段
4
4段
2
项目一流水施工技术
无节奏流水计划的允许偏差
利用无节奏流水施工计划的斜线图,可求得各施工过程的允许偏差,即各施工过程在“不影响总工期、不造成工序搭接上的混乱”的基础上,允许延迟完成或提前开始时间。
允许偏差的确定,首先应找出各施工过程的上临界位置和下临界位置。
上临界位置——一个施工过程在某施工段的结束时间 等于下一施工过程 在该施工段的开始时间 的位置。
下临界位置——一个施工过程在某施工段的开始时间 等于前一施工过程 在该施工段的结束时间 的位置。
项目一流水施工技术
施工段 施工进度(d)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40 44 48
4段
3段
2段
1段
ΣKi tn
T = ΣKi + tn




扎柱筋
支柱模
浇柱砼
支梁板模
扎梁板筋
浇梁板砼
上临界位置
下临界位置
K2=6 K3=8 K4=4 K5=6 K6=10

施工过程在上临界位置以上各施工段的结束时间与后继施工过程在相应施工段上的开始时间之差,为该施工过程可延迟完成的允许偏差范围。
施工过程在下临界位置以下各施工段的开始时间与紧前施工过程在相应施工段上的结束时间之差,为后续施工过程可提前开始的允许偏差范围。
某一施工过程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上临界位置,则在最后一个上临界位置以上才可能有延迟完成的允许偏差。与此类似,某施工过程出现两个以上的下临界位置,则在最前一个下临界位置以上才可能有提前开始的允许偏差。
允许偏差对施工进度计划的优化有着重要意义。
流水施工的分类
流水施工参数
无节奏(分别)流水
教学复习总结
成倍(异)节拍流水
固定(等)节拍流水
施工组织的方式
流水施工
流水施工
的概念
流水施工
组织
依次施工
平行施工
流水施工
n、m、t、K、Z
分项工程流水
分部工程流水
单位工程流水
群体工程流水
划分施工段
确定施工顺序
确定流水节拍
确定流水步距
计算确定总工期
思 考 题
1、试比较依次施工、平行施工、流水施工各具有哪些特点?
2、流水施工组织有哪几种类型?
3、如何绘制流水施工水平指示图和垂直批示图表?
4、试述流水参数的概念,划分施工段和施工过程的原则。
5、如何确定流水节拍和流水步距?
6、试述固定节拍和成倍节拍流水的组织方法。
7、试述分别流水的组织方法,如何确定其流水步距。
推 荐 书 目
1、毛鹤琴.土木工程施工(第3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曹吉呜,林知炎.《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2.
3、李世蓉等.《流水施工和网络计划技术题解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4、于立君,孙宝庆主编.《建筑工程施工组织》.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5、赵顺福.《项目法施工管理实用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6、国家标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50326-200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