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Plane reinforcement identification drawing模块三 墙体 3.2墙体的细部构造ArchitectureArchitecture目录contents教学目标01教学引入02教学展开03教学总结04教学目标Educational objectivesEducational objectives知识目标掌握墙身防潮、勒脚、散水、过梁、圈梁、构造柱等墙体细部构造做法。能力目标实际应用中能认知常见墙体细部构造。思政目标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勇于探索的工匠精神,培养严谨的工作学习态度,增强实业报国决心。教学引入Teaching introduction02Number twoPART TWO墙体常见的细部构造包括哪些,做法如何 建筑设计总说明中有对墙体的材料、墙体的类型、墙体细部构造等内容的阐述,并且在建筑详图中有墙身细部构造做法的具体说明,用来指导施工。03PART THREENumber three教学展开Teaching development砖墙的细部构造包括墙身防潮、勒脚、散水、过梁、圈梁、构造柱等内容。一、墙身防潮1、墙身水平防潮层墙体的细部构造通常在勒脚部位设置连续的水平隔水层。防潮层的位置应在室内地面与室外地面之间,以在地面垫层中部为最理想。位于室内地面以下60mm处。防水砂浆防潮层①防水砂浆防潮:一种是抹一层20mm厚的防水砂浆。另一种是用防水砂浆砌筑3匹砖。墙身水平防潮层的几种做法墙体的细部构造卷材防潮层②卷材防潮:在防潮层部位先抹15mm厚的砂浆找平层,然后干铺一层卷材,卷材的宽度应比墙厚每边宽10mm 。卷材防潮较好,但抗震能力差,一般用于非地震地区。③混凝土防潮:即浇注一层厚60 mm的混凝土,内放纵筋为2Φ6、分布筋为Φ4@250的钢筋网。混凝土防潮层墙体的细部构造1)设置方法:墙体在两侧地面以下60mm处分别设水平防潮层,并在两防潮层间墙靠土的一侧加设垂直防潮层。2)垂直防潮层做法:水泥砂浆抹面,外刷一道冷底子油,两道热沥青。条件:当内墙两侧地面有高度差时应综合防潮。墙体的细部构造2、墙身综合防潮3、位置——外墙墙身下部靠室外地面的部位。二、勒脚4、高度——高于室外地面500 mm;室内外地面之差;与底层窗台平。5、做法——水泥砂浆抹面;石板、面砖贴面;石材砌筑。1、定义——外墙墙身下部靠近室外地面的构造处理。2、作用——防潮、防机械碰撞,装饰立面。墙体的细部构造勒脚抹灰勒脚毛石勒脚石板勒脚墙体的细部构造带咬口抹灰勒脚1、散水三、散水和明沟1)定义——沿房屋四周在室外地面上设置的排水坡。2)作用——将室外地面的雨水排向远处,保护墙基。4)构造尺寸——宽度600~1000mm,并应比屋檐的挑出尺寸大200mm,坡度3%~5%,外缘高出室外地面20-50mm。3)位置——房屋四周靠墙的室外地面。墙体的细部构造5)构造做法——有混凝土散水、砖铺、石散水等。混凝土散水应沿长每隔 6-12m设一道伸缩缝,缝宽约20mm,散水与外墙间设通长沉降缝,缝宽约10-20mm,缝内用油膏或沥青砂浆嵌固。墙体的细部构造2)作用——将建筑物附近地面雨水排入下水道。4)入口处理——明沟断开或做暗沟。2、明沟1)定义——沿建筑物外墙四周的排水沟。3)位置——外墙四周紧临墙根处。墙体的细部构造实际工程中,常将明沟和散水结合设置。注意:明沟多用于降雨量较大的南方地区。墙体的细部构造2)作用——支承并传递洞口上部荷载,装饰立面。四、过梁4)类型——分为砖砌过梁和钢筋混凝土过梁两类,其中砖砌过梁有砖拱过梁和钢筋砖过梁两种。1)定义——门窗洞口或其它洞口的上部的横梁。3)位置——门窗或其它洞口的上部。墙体的细部构造1、砖拱过梁砖拱过梁对砌筑技术要求高,整体性差,承载能力小。不宜用于上部有集中荷载、受震动荷载影响和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建筑中。墙体的细部构造这种过梁是将砖竖砌而成,有平拱和圆拱两种。砖不应低于MU7.5,砂浆不低于M2.5。最大跨度1.8 m。2、钢筋砖过梁钢筋砖过梁用砖应不低于MU7.5,砂浆不低于M2.5。洞口上部应先支模,上放直径为5-6 mm的钢筋,间距不大于120mm,伸入两边墙内应不小于240 mm,钢筋上下应抹砂浆层。最大跨度为2m。钢筋砖过梁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钢筋砖过梁构造简单,造价低,能保持墙面的一致性,也有利于外墙的保温。适用于跨度不大,上部无集中荷载的洞口。墙体的细部构造墙体的细部构造3、钢筋混凝土过梁2、搁置长度——过梁两端伸人墙内的长度应不小于240mm。1、截面尺寸——宽度一般等于墙厚;高度应根据跨度及荷载经计算确定,并应是砖厚的倍数,常用60mm、120mm、 180mm 、 240mm等。钢筋混凝土过梁按照施工方式分为现浇和预制两种。为加快施工进度,减少现场湿作业,应优先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过梁。墙体的细部构造现浇钢筋混凝土过梁现浇钢筋混凝土过梁一般适用于较大的门窗洞口,能较好地适应建筑立面造型的需求。窗洞周边做窗套窗顶做窗楣或遮阳板过梁与窗套结合的效果带遮阳板过梁立面效果墙体的细部构造预制钢筋混凝土过梁预制钢筋混凝土过梁有利于提高建筑速度,应用广泛。为了便于预制过梁的搬运和安装,可将过梁分件预制,现场组合安装,形成过梁的断面形状有矩形和L形。预制钢筋混凝土过梁预制钢筋混凝土过梁施工简便,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适用范围广泛。墙体的细部构造圈梁和构造柱增强了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抗震性能,是唐山大地震以后,我国在建筑物抗震方面的一大创新。思政小课堂不断创新勇于探索墙体的细部构造五、圈梁2)作用——在水平向将墙体和楼板箍住,加强房屋的空间刚度及整体性,防止由于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振动荷载等引起的墙体开裂,提高房屋抗震性能。1)定义——圈梁是沿房屋外墙、内纵墙和部分横墙在墙中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3)平面位置——房屋外墙、内纵墙和部分横墙中。墙体的细部构造4)竖向位置——一般设于地坪、楼盖、屋盖等位置。5)构造做法——圈梁有钢筋砖圈梁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两种,通常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宽度与墙厚相同,当墙厚h≥240mm时,其宽度不宜小于2h/3,高度不应小于120毫米,纵向钢筋不少于4φ10,箍筋间距不大于300mm。圈梁应连续地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封闭状。墙体的细部构造被洞口断开的圈梁如果圈梁被断开时,应设置附加圈梁补强。6)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一般设置在洞口的上方。其截面和配筋应与圈梁相对应,并应满足搭接补强要求。附加圈梁的构造墙体的细部构造六、构造柱1)定义——构造柱是设在墙体内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柱。2)作用——与圈梁共同形成空间骨架,以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提高抗震能力。3)设置位置——外墙四角、纵横墙交接处、楼梯间四角、较大洞口两侧、长墙的中部。墙体的细部构造4)构造做法:沿墙高每500mm设2Φ6钢筋与墙拉接,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1m 。断面尺寸不小于240mm×l80mm。竖筋不少于4Φ12,箍筋Φ6@250mm。04PART FOUR教学总结Teaching summaryNumber four本节课主要介绍墙身防潮、勒脚、散水、过梁、圈梁、构造柱等墙体细部构造做法。重点是墙身防潮、过梁、圈梁和构造柱的做法,难点是圈梁、构造柱的作用和做法,各组课后通过对照图纸认真识读墙体常见细部构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