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Plane reinforcement identification drawing模块二 基础 2.1基础概述ArchitectureArchitecture目录contents教学目标01教学引入02教学展开03教学总结04教学目标Educational objectivesEducational objectives知识目标1. 掌握地基和基础的概念;2. 掌握基础的埋置深度的概念;3. 了解基础埋深的影响因素。能力目标能区分地基和基础;能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考虑基础的埋深。思政目标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严谨的工作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学引入Teaching introduction02Number twoPART TWO上海中心大厦是上海市一座巨型高层地标式摩天大楼,它建造在一个土质松软且含有大量粘土的河流三角洲,地基深86米。利用混凝土进行加固,形成一个直径121米、厚6米的圆形钢筋混泥土平台,基础大底板的面积达11200平方米,有两层楼高的厚度,基础底板与955个主楼桩一起承载112层楼的负载,被称为定海神针。03PART THREENumber three教学展开Teaching development地基与基础的关系一、地基与基础概述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它们传给地基。而地基则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只是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壤层。1、地基与基础基础:在建筑工程中,位于建筑物最下部位,直接作用于土层上的承重构件。地基:基础下面支承建筑物全部荷载的那部分土层。地基按土层性质不同,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大类。天然地基是指具有足够强度的天然土层,能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地基。如岩石、碎石、砂石、粘土等。2、地基分类岩石碎石土人工填土人工地基是指天然土层没有足够的强度来承受建筑物的荷载,必须对这种土层进行人工加固以提高它的承载能力。人工加固地基通常采用压实法、换土法、打桩法以及化学加固法等。2、地基分类夯实法换土法打桩法3、基础的埋置深度基础埋置深度是指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基础分为深基础(≥5M)和浅基础(<5M)一般情况下,基础应埋在坚硬的土层上,冰冻线以下200mm,最高水位以上。同时,还应考虑基础至少埋深500mm,以防外界的影响而损坏。基础的埋深3、基础的埋置深度基础埋深和地下水位的关系影响因素:(1)土层的构造地下土一般是分层的,各层的承载能力不同,基础应埋在坚实的土层上,而不要设置在耕植土、淤泥土、杂填土等弱土层上。(2)地下水位的影响当地下水位较高,基础不能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时,宜将基础埋置在全年最低地下水位以下,且不少于200mm。3、基础的埋置深度基础埋深和冰冻线的关系(3)冰冻深度的影响冻结土与非冻结土的分界线称为冰冻线,冰冻线的深度为冻结深度。地基土冻结后对建筑物会产生不良影响,冻胀力将基础向上拱起,解冻后,基础又下沉,天长日久,会使建筑物产生变形甚至破坏。因此,一般要求基础埋置在冰冻线以下 200mm。(4)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影响同时新建建筑物的相邻基础宜埋置在同一深度上,并设置沉降缝。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临时加固支撑、打板桩、地下连续墙或加固原有建筑物地基等措施,以保证原有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5)其他因素的影响基础的埋置深度除考虑土层构造、地下水位、冰冻深度、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影响外,还要考虑拟建建筑是否有地下室、设备基础等因素的影响。3、基础的埋置深度04PART FOUR教学总结Teaching summaryNumber four本节课主要介绍地基和基础的区别与联系、设计要求以及地基的两种类型,基础埋深的概念以及影响因素。对于不同的建筑物,我们应该考虑多种因素,综合确定基础的埋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