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基础构造 课件(共19张PPT)-《建筑识图与构造》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基础构造 课件(共19张PPT)-《建筑识图与构造》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第九章基础知识1基础构造知识2地下室构造知识1基础构造一、基础与地基的区别二、基础与地基的要求三、地基的分类四、基础的埋深五、基础的分类一、基础与地基的区别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2、地基1、基础不是建筑物组成部分,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地基的应力应变随深度增加而减小,到达一定深度后可以忽略不计。地基包含持力层和下卧层。持力层是直接接触基础、承受荷载的土层,持力层下方是下卧层。地基与基础基础地基二、基础与地基的要求1、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基础位于建筑最下部,承受上部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地基承受基础传来的所有荷载,因此 它们都要有足够的强度。地基与基础不可避免会沉降,但为了均匀沉降,要有足够的刚度、整体性。基础和地基应进行稳定性验算,包括抗滑移、抗倾覆、抗浮验算。2、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基础长时间埋于地下,易受潮受腐蚀,难于观察和维修保养,因此要选择合适的材料与构造形式进行建造,保证耐久性。3、具有经济合理性基础部分造价约占总造价的10%-40%,为降低成本,应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和客观地质条件, 选择合格、够用的基础材料与形式。三、地基的分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可直接建造房屋。1、天然地基2、人工地基承载力不足或稳定性较差,需进行人工加固处理。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1)换填垫层挖除一定范围内的软土或不均匀土层,回填性能稳定、无侵蚀性、强度高的材料,并夯密。回填土换填垫层三、地基的分类在地基上进行堆载预压、真空预压,进行固结压密。(2)预压地基堆载预压真空预压三、地基的分类压实地基:利用碾压设备将填土分层密实处理。夯实地基:反复提高夯锤,使其自由落下锤击地基,形成密实墩体。(3)压实地基和夯实地基压实地基夯实地基三、地基的分类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形成由地基土和竖向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人工地基。(4)复合地基砂石桩复合地基旋喷桩复合地基三、地基的分类(5)注浆加固:将浆液注入地基土层中,增强土颗粒联结,提高强度、减小变形、降低渗透性。(6)微型桩加固:用机械设备在土中形成直径不大于300mm的树根桩、预制混凝土桩或钢管桩。注浆加固微型桩加固四、基础的埋深1、埋深的概念定义: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最小埋深规定: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500mm。四、基础的埋深2、埋深的影响因素(1)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 础和地下设施,基础的形式和构造。(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有条件时,应将基础底面置于最高水位以上。没有条件时,应将基础底面置于最低地下水位以下不小于200mm的深度。四、基础的埋深(4)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不宜大于原有建筑基础。新建建筑物埋深大于原有建筑基础时,两基础间应保持一定净距,其数值根据建筑荷载大小、基础形式和土质情况确定。(5)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一般将基础底面置于冰冻线以下200mm。五、基础的分类1、按材料及受力分类所用材料:砖、灰土、混凝土、毛石等。特点:抗弯剪能力弱,受刚性角限制。使用范围:荷载较大、地基较差时不宜采用。多用于中低层建筑。(1)刚性基础 (无筋扩展基础)(2)柔性基础(扩展基础)所用材料:钢筋混凝土。受力特点:抗弯剪能力强,不受刚性角限制。使用范围:荷载较大、地基较差时可使用。垫层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10,基础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20。刚性基础柔性基础上部结构荷载通过基础向下扩散传递方向与竖向的夹角五、基础的分类2、按基础埋深分类(1)浅基础:0.5m≤埋深≤5m(2)深基础:埋深>5m3、按构造形式分类(1)独立基础:独立承受柱荷载的基础。五、基础的分类(2)条形基础传递墙体荷载或间距较小柱荷载的条状的基础。柱下条形基础墙下条形基础五、基础的分类(3)筏形基础柱下或墙下连续的平板式或梁板式钢筋混凝土基础。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式筏形基础五、基础的分类(4)箱形基础由底板、顶板、侧墙及一定数量内隔墙构成的整体刚度较好的单层或多层钢筋混凝土基础。箱形基础五、基础的分类(5)桩基础按承载性状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端承桩摩擦桩五、基础的分类按按成桩方法分为非挤土桩、部分挤土桩和挤土桩。按按桩径(设计直径d)大小分为:小直径桩(d≤250mm)中等直径桩(250mm<d<800mm)大直径桩(d≥800mm)挤土桩——打入预制桩非挤土桩——螺旋钻孔灌注桩部分挤土桩——冲孔灌注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