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建筑变形缝 课件(共38张PPT)-《建筑识图与构造》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1 建筑变形缝 课件(共38张PPT)-《建筑识图与构造》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3.2.1 建筑变形缝
建筑抗震
建筑抗震基本知识
地震知识简介
一、常用名词术语含义
1地震:由于地下岩层构造状态突然破裂、或由于局部岩层塌落、火山喷发等原因产生振动,并以波的形式传到地面引起地面颠簸和摇晃,这种地面运动就叫地震。在建筑抗震烈度计中所指的地震是由于岩层构造状态突然发生破裂引起的地震。
地震波是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外辐射的弹性波
建筑抗震基本知识
建筑抗震基本知识
汶川地震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北川,发生8级强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已确认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2亿元人民币。
建筑抗震基本知识
建筑抗震基本知识
2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大小的等级。用符号M表示,一般称为里氏震级。1935年,美国地震学家里希特(C.F.Richter)首先提出了震级的概念。
3地震烈度: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类 型
震 级
类 型
震 级
超微震
震级<1
强烈地震
6≤震级<7
弱震和微震
1≤震级<3
大地震
震级≥7
有感地震
3≤震级<4.5
巨大地震
震级≥8
中强地震
4.5≤震级<6


建筑抗震基本知识
4抗震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可采用中国震烈度区划图标明的基本烈度。
5抗震设防标准:衡量抗震设防要求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和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确定。
6抗震措施:除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抗震构造措施。
7抗震构造措施:根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一般不需要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各部分必须采取的各种细部要求。
震级
2
3
4
5
6
7
8
8以上
烈度
1~2
3
4~5
6~7
7~8
9~10
11
12
震中烈度与震级的大致关系
建筑抗震基本知识
二、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目标
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按照安全和经济两个方面综合考虑,根据建筑物发生后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影响大小分为四类。(甲、乙、丙、丁四类)
2、抗震设防目标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3抗震设计标准
抗震设防烈度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7、8、9度地区建筑的抗震设计。大于9度地区的建筑,按有关专门规定进行抗震设计。
建筑抗震基本知识
建筑抗震基本知识
三、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1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地基和基础;
2建筑设计和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3结构体系应有利于抗震;
4非结构构件应考虑抗震构造;
5结构材料与施工应符合抗震要求。
建筑抗震基本知识
四、建筑结构抗震
1多层砌体房屋高度限制
多孔砖(240):6度 层数限值7层 总高限值21M;
7度 层数限值7层 总高限值21M;
8度 层数限值6层 总高限值18M;
9度 层数限值4层 总高限值12M。
2房屋砌体墙段的局部尺寸限值
建筑抗震基本知识
3房屋砌体墙段的局部尺寸限值
部位 6 7 8
9
承重窗间墙最小宽度 1.0 1.0 1.2 1.5
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口边的最小距离 1.0 1.0 1.2
1.5
非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口边的最小距离 1.0 1.0 1.0
1.0
内墙阳角至门窗洞口边的最小距离 1.0 1.0 1.5
2.0
无锚固女儿墙的最大高度 0.5 0.5 0.5 0.0
3.2.1建筑变形缝
建筑变形缝
建筑变形缝
变形缝是为防止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产生变形,导致开裂,
甚至破坏而预留的构造缝。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
变形缝
变形缝
伸缩缝
沉降缝
防震缝
建筑物长度过长时,设置温度缝
变形缝
高层与裙房之间设沉降缝
变形缝
体型复杂的建筑设抗震缝
变形缝
建筑物受温度变化产生变形,导致开裂。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通常沿建筑高度方向设置垂直缝隙,将建筑断开成几个独立部分,各部分可以自由胀缩的构造缝。
(1)伸缩缝
建筑物的墙体、楼板、屋顶等地面以上部分全部断开,基础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可以不断开。缝宽一般为20~30,其位置和间距与建筑物的结构类型、材料、施工条件及当地温度变化情况有关。
变形缝
结构类别 室内或土中 露天
排架结构 装配式 100 70
框架结构 装配式 75 50
现浇式 55 35
剪力墙结构 装配式 65 40
现浇式 45 30
挡土墙、地下室墙壁等类结构 装配式 40 30
现浇式 30 20
变形缝
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为防止建筑物因其高度、荷载、结构及地基承载力的不同而出现不均匀沉降,导致错动开裂,沿建筑物高度设置垂直缝隙,将建筑物划分成若干个可以自由沉降的单元,这种垂直缝称为沉降缝。
(2)沉降缝
沉降缝的设置,要求从基础到屋顶所有构件均断开,其宽度与地基的性质和建筑物的高度有关。
变形缝
(2)沉降缝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须设置沉降缝:
①房屋相邻两部分有高差;
②房屋相邻两部分荷载相差较大;
③建筑体型复杂,连接部位较为薄弱;
④结构形式不同;
⑤基础埋深相差较大;
⑥地基土的地耐力相差较大。
变形缝
(2)沉降缝
变形缝
建筑体型复杂或各部分的结构刚度、高度、重量相差较大时,应将建筑分为若干个体型规整、结构单一的单元,防止在地震波的作用下相互挤压、拉伸,造成变形破坏。这种缝隙就叫防震缝。
(3)防震缝
防震缝的设置一般基础可以不断开,但在平面复杂建筑中,需将基础断开。
变形缝
(3)防震缝:
房屋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防震缝:
①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
②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
③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
④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
⑤烟道、风道等若削弱墙体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⑥不应采用无锚固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挑檐。
变形缝
(3)防震缝:
变形缝
四、变形缝构造
(1)基础变形缝
基础变形缝的形式有:双墙式、交叉式、悬挑式。
变形缝
基础沉降缝
基础伸缩缝
四、变形缝构造
(2)墙体变形缝
变形缝
四、变形缝构造
(2)墙体变形缝
内墙
地面
变形缝
四、变形缝构造
(2)墙体变形缝
墙身镀锌铁皮盖缝
变形缝
四、变形缝构造
(2)墙体变形缝
变形缝
四、变形缝构造
(2)墙体变形缝
变形缝
(3)楼地面变形缝
楼地面变形缝应贯通楼地面各构造层次,并在构造上保证楼地面能够满足变形货物美观的要求。
楼面成品变形缝盖缝板
花纹钢板盖缝
变形缝
(3)楼地面变形缝
变形缝
铝合金盖缝板构造示意
(3)楼地面变形缝
变形缝
双列嵌平抗震型楼地面变形缝
(4)屋顶变形缝
屋顶变形缝破坏了屋面防水层的整体性,所以必须加强屋面
变形缝的处理。
变形缝
(4)屋顶变形缝
变形缝
(4)屋顶变形缝
变形缝
高低跨屋面变形缝构造示意
(5)地下室底板变形缝
变形缝
地下室变形缝构造通常有中埋式止水带与外贴防水层复合使用、中埋式止水带与嵌缝材料复合使用和中埋式止水带与可卸式止水带复合使用的构造方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