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CAD基础知识 课件(共26张PPT)-《建筑识图与构造》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6CAD基础知识 课件(共26张PPT)-《建筑识图与构造》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任务六 CAD基础知识
中望CAD
界面介绍
CAD基础知识
图层
CAD绘制三视图
CAD基础知识
房屋建筑基础知识
一、民用建筑构造
概述
基础
墙与柱
楼地层
楼梯
屋顶
门窗
构件-现浇柱基础
构件-屋面板
配件-子母门
构配件
1、概述
1、概述
房屋的组成及作用
一般民用建筑是由基础,墙或柱,楼地层,楼梯,屋顶,门窗等主要部分组成,图所示为一栋住宅构造组成。
组成作用基础、墙、梁、柱、板、屋盖等外墙、屋面、窗等门、窗、天窗等门、过道、走廊、楼梯、台阶等内墙、隔断等天沟、雨水管、散水、雨篷、明沟勒脚、防潮层等阳台、平台等支撑作用围护作用通风、采光作用内外联系及上下交通作用分隔作用排水作用护墙作用晾晒作用1、概述2、基础
柱下交叉条形基础
墙下条形基础
柱下单独基础
筏板基础:常用于地基软弱的多层砌体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的建筑,以及上部结构荷载较大且不均匀的情况;
箱形基础:用于上部建筑物荷载大、对地基不均匀沉降要求严格的高层建筑时;
桩基础:当浅层地基土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而又不适宜采取地基处理措施时,就要考虑桩基础形式。
箱形基础
2、基础
桩基础
筏板基础
外墙
外横墙
外纵墙
外横墙
横墙
内横墙
按墙体在房屋中所处位置分
承重墙
隔墙
非承重墙
幕墙
填充墙
按受力分
3、墙与柱
柱按截面形式分为:方柱、圆柱、管柱、矩形柱、工字型柱、H形柱、T形柱,L形柱、十字形柱、双肢柱,格构柱。建筑墙体各部位名称3、墙与柱勒脚
散水
3、墙与柱
明沟
踢脚
墙裙
防潮层
3、墙与柱
楼地层包括楼板层和地坪层。
楼板层,是划分房屋内部空间的水平构件,具有承重、竖向分隔和水平支撑的作用,并将楼板层上的荷载传递给墙(梁)或柱。
地坪层是建筑物底层与土壤直接接触或接近土壤的那部分水平构件,它承受作用在其上面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均匀地传递给地基。
4.1 楼板层的构造组成
为了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要求,楼板层通常由面层,结构层和顶棚三个基本部分组成,有时为了满足某些特殊要求,往往还需增设附加层,如下图
楼板层构造组成
4、楼地层
4.2 地坪层的构造组成
地坪层的构造组成
4、楼地层
楼梯的组成5、楼梯直行单跑楼梯 直行多跑楼梯 双跑楼梯 双分双合楼梯
仅用于层高不大的建筑 用于层高较大的建筑 最常用的楼梯形式之一
常用作办公类建筑的主要楼梯
5.2 楼梯的形式
折行双跑楼梯 剪刀梯 弧形梯 螺旋梯
折行双跑楼梯常用于仅上一层楼的影剧院、体育馆等建筑的门厅中; 两个直行单跑楼梯交叉而成的剪刀楼梯,适合层高小的建筑。 具有明显的导向性和优美轻盈的造型。但其结构和施工难度较大 螺旋形楼梯通常是围绕一根单柱布置,不能作为主要人流交通和疏散楼梯
屋顶是房屋最上部起覆盖作用的外部围护结构,它一般由承重层、防水层和保温(隔热)层三大部分组成,在结构上,屋顶又是建筑物顶部承重构件,主要作用是承重、保温隔热和防水排水,主要承受着风、霜、雨、雪的侵蚀、外部荷载以及自身重量。
6.1 屋顶的形式
平屋顶—屋面排水坡度不大于10%的屋顶;
坡屋顶—屋面排水坡度不大于10%的屋顶;
其它形式屋顶(曲面屋顶等)。
如下图所示:
6、屋顶
屋顶的形式7、门窗
门和窗均为非承重的建筑配件。门的主要功能是交通和分隔房间;窗的主要功能则是通风和采光及眺望,同时还具有分隔和围护作用。门窗面积占整个建筑面积的1/4左右,占建筑总造价的15%左右。
7.1 门窗的形式及尺度要求
门的具体尺寸应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使用和交通安全方面要求。
符合门洞口尺寸系列。应遵守《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GB5824-86)。门洞口宽和高的标志尺寸规定为600、700、800、900、1000、1200、1400、1500、1800(单位:mm)等。
一般房间门的洞口宽度最小为900mm,厨房、厕所等辅助房间,门洞的宽度最小为700mm,常用平开门的宽度范围可参考下表:单扇门子母门双扇门三扇或多扇门700-1000mm1000-1500mm1200-1800mm大于2000mm门洞尺寸门的形式民用建筑平开门尺度参考表双扇平开门多扇推拉门多扇平开门(a)平开门(b)弹簧门(c)推拉门(d)折叠门(e)转门(f)上翻门(g)升降门(h)卷帘门门按其开启方式通常有:平开门,推拉门,折叠门,专门,弹簧门等,见下图门的形式窗的尺度应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采光和通风要求安全方面要求节能要求符合窗洞口尺寸系列结构要求美观要求上悬窗固定窗立转窗百叶窗(a)固定窗(b)平开窗(c)上悬窗(d)中悬窗(e)下悬窗(f)立转窗(g)垂直推拉窗(h)水平推拉窗(i)百叶窗窗的形式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