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教学单元六项目施工成本管理项目施工成本管理6.1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概述6.2 施工项目成本预测与计划6.3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6.4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6.5 施工项目成本分析与考核项目施工成本管理6.5 施工项目成本分析与考核6.5.1 项目成本分析6.5.2 项目成本考核项目施工成本管理6.5.1 项目成本分析1.成本分析的内容和步骤2.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施工成本分析,就是根据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和统计核算提供的资料,对施工成本的形成过程和影响成本升降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另一方面,通过成本分析,可从账簿、报表反映的成本现象看清成本的实质,从而增强项目成本的透明度和可控性,为加强成本控制,实现项目成本目标创造条件。项目施工成本管理1.成本分析的内容和步骤成本分析的内容包括:(1)时间节点成本分析。(2)工作任务分解单元成本分析。(3)组织单元成本分析。(4)单项指标成本分析。(5)综合项目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方法应遵循下列步骤:(1)选择成本分析方法。(2)收集成本信息。(3)进行成本数据处理。(4)分析成本形成原因。(5)确定成本结果。项目施工成本管理2.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差额计算法、比率法等。(1)比较法比较法又称“指标对比分析法”,是指对比技术经济指标,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挖掘降低成本的方法。这种方法通俗易懂、简单易行、便于掌握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应用时必须注意各技术经济指标的可比性。比较法的应用通常有以下形式:1)将实际指标与目标指标对比2)本期实际指标与上期实际指标对比3)与本行业平均水平、先进水平对比项目施工成本管理(2)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置换法,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在进行分析时,假定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而其他因素则不变,然后逐个替换,分别比较其计算结果,以确定各个因素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因素分析法是成本分析过程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项目施工成本管理因素分析法的计算步骤1)确定分析对象,并计算出实际数与目标数的差异。2)确定该指标是由哪几个因素组成的,并按其相互关系进行排列(排列规则是:先实物量,后价值量;先绝对值,后相对值)。3)以目标数为基础,将各因素的目标数相乘,作为分析替代的基数。4)将各个因素的实际数按照上面的排列顺序进行替换计算,并将替换后的实际数保留下来。5)将每次替换计算所得的结果,与前一次的计算结果相比较,两者的差异即为该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6)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和,应与分析对象的总差异相等。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案例背景: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为31200元,实际成本为38316元,比目标成本增加了7116元,资料如下表所示。分析成本增加的原因。因素 单位 目标 实际 差额产量 m3 100 120 +20单价 元 300 310 +10损耗率 % 4 3 -1成本 元 31200 38316 +7116备注:成本=产量×单价×(1+损耗率)=100×300×1.04=31200项目施工成本管理因素 单位 目标 实际 差额产量 m3 100 120 +20单价 元 300 310 +10损耗率 % 4 3 -1成本 元 31200 38316 +7116分析:1)分析对象是商品混凝土的成本,实际与目标成本的差额为7116元。2)成本是由产量、单价、损耗率三个因素组成的,其排序如上表。3)以目标数31200元(=100×300×1.04)为分析替代的基础。第一次替代产量因素,以实际产量120替代100:120×300×1.04=37400元第二次替代单价因素,以实际单价310替代300,并保留上次替代后的值:120×310×1.04=38688元第三次替代损耗率因素,以1.03替代1.04,并保留以上两次替代后的值:120×310×1.03=38316元项目施工成本管理4)计算差额:第一次替代与目标数的差额=37400-31200=6200元;第二次替代与第一次替代的差额=38688-37400=1288元;第三次替代与第二次替代的差额=38316-38688=-372元;5)判断各因素对成本影响程度:产量的增加使成本增加了6200元,单价的提高使成本增加了1288元,而损耗率的下降使成本减少了372元。6)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和=6200+1288-372=7116元,与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总差额相等。项目施工成本管理(3)差额计算法差额计算法是因素分析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它利用各个因素的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差额来计算其对成本的影响程度。(4)比率法比率法是指用两个以上的指标的比例进行分析的方法。它的基本特点是:先把对比分析的数值变成相对数,再观察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常用的比率法有以下几种:相关比率法构成比率法动态比率法项目施工成本管理项目施工成本管理6.5.2 项目成本考核1. 项目成本考核的依据2. 项目成本考核的内容3. 项目成本考核的实施成本考核是衡量成本降低的实际成果,也是对成本指标完成情况的总结和评价。应根据项目成本管理制度,确定项目成本考核目的、时间、范围、对象、方式、依据、指标、组织领导、评价与奖惩原则。施工项目成本考核应包括两方面的考核,即项目成本目标(降低成本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和成本管理工作业绩的考核。这两方面都属于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经理部成本监督的范畴。成本降低水平与成本管理工作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又同时受偶然因素的影响,但都是对项目成本评价的一方面,其水平高低都是企业对项目成本进行考核和奖罚的依据。6.5.2 项目成本考核项目施工成本管理1. 项目成本考核的依据施工项目成本考核的依据包括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的资料。成本考核的主要依据是成本计划确定的各类指标。成本计划一般包括以下三类指标(1)成本计划的数量指标,如1)按子项汇总的工程项目计划总成本指标。2)按分部汇总的各单位工程(或子项目)计划成本指标。3)按人工、材料、机具等各主要生产要素划分的计划成本指标。(2)成本计划的质量指标,如项目总成本降低率1)设计预算成本计划降低率=设计预算总成本计划降低额/设计预算总成本。2)责任目标成本计划降低率=责任目标总成本计划降低额/责任目标总成本。(3)成本计划的效益指标,如项目成本降低额1)设计预算总成本计划降低额=设计预算总成本-计划总成本。2)责任目标总成本计划降低额=责任目标总成本-计划总成本。项目施工成本管理2. 项目成本考核的内容(1)企业对项目经理考核的内容:1)项目成本目标和阶段成本目标的完成情况。2)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成本管理责任制的落实情况。3)成本计划的编制和落实情况4)对各部门、各作业队和班组责任成本的检查和考核情况。5)在成本管理中贯彻责、权、利相结合原则的执行情况。(2)项目经理对所属各部门、各作业队和班组考核的内容1)对各部门的考核内容2)对各作业队的考核内容(3)对生产班组的考核内容(平时由作业队考核)项目施工成本管理3. 项目成本考核的实施施工项目的成本考核采取评分制。具体方法为:先按考核内容评分,然后按七与三的比例加权平均,即责任成本完成情况的评分为七,成本管理工作业绩的评分为三。这是一个假设的比例,施工项目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施工项目的成本考核要与相关指标的完成情况相结合。具体方法为:成本考核的评分是奖罚的依据,相关指标的完成情况为奖罚的条件。也在根据评分计奖的同时,还要参考相关指标的完成情况加奖或扣罚。与成本考核相结合的相关指标,一般有进度、质量、安全和现场标化管理。以质量指标的完成情况为例说明如下:质量达到优良,按应得奖金加奖20%:质量合格,奖金不加不扣:质量不合格,扣除应得奖金的50%。项目施工成本管理3.施工项目成本考核的实施(1)月度成本考核一般是在月度成本报表编制以后,根据月度成本报表的内容进行考核。(2)阶段成本考核。项目的施工阶段,一般可分为基础、结构、装饰、总体四个阶段。如果是高层建筑可对结构阶段的成本进行分层考核。阶段成本考核的优点在于能对施工告一段落后的成本进行考核,可与施工阶段其他指标(如进度、质量等)的考核结合得更好,也更能反映施工项目的管理水平。(3)竣工成本考核施工项目的竣工成本,是在工程竣工和工程款结算的基础上编制的,它是竣工成本考核的依据。真正能够反映全貌而又正确的项目成本,是在工程竣工和工程款结算的基础上编制的。项目施工成本管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