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流水施工基本组织方式 课件(共30张PPT)《建筑施工组织》同步教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 流水施工基本组织方式 课件(共30张PPT)《建筑施工组织》同步教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横道图进度计划
——流水施工的基本组织方式
流水施工
有节奏流水施工
无节奏流水施工
等节奏流水施工
(全等节奏流水)
异节奏流水施工
等步距异节拍流水施工
(成倍节拍流水)
异步距异节拍流水施工
3.2 流水施工的基本组织方式
3.2.1 等节奏流水施工
同一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都相等,并且不同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节拍也相等的一种流水施工方式。即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均相等,故也称为全等节拍流水或固定节拍流水。
特征
1
计算
2
练习
3
1.等节奏流水施工的特征
(1)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t都相等。
(2)流水步距K相等,且等于流水节拍。即Ki,i+1=t(常数)
(3)各施工班组在能够连续作业,施工段之间没有空闲。
(4)施工班组数(n1)等于施工过程数(n)。
2.等节奏流水施工的计算
例1:某工程有Ⅰ、Ⅱ、Ⅲ三个施工过程,分六个施工段,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都为2天,试绘制横道图并计算工期。
(1)确定流水步距K。K=t 。
(2)确定施工段数m。
①当无层间关系时, 按划分施工段的基本要求确定即可。
②当有层间关系时,
(3)确定工期T。
(4)画出施工进度计划,并校核计划结果。
∑Zi,i+1——各施工过程间的间歇时间之和
Zr,r+1——层间间歇时间
K=t=2天
M=6
n=3
T=(6+3-1)2+0=16天
M=?
例2:某二层现浇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工程,包括支模、扎筋、浇混凝土三个过程,采用的流水节拍均为2天,且知混凝土浇完养护1天后才能支模,试组织流水施工。
(1)确定流水步距K。K=t 。
(2)确定施工段数m。
①当无层间关系时, 按划分施工段的基本要求确定即可。
②当有层间关系时,
(3)确定工期T。
(4)画出施工进度计划,并校核计划结果。
∑Zi,i+1——各施工过程间的间歇时间之和
Zr,r+1——层间间歇时间
K=t=2(天)
T=(4×2+3-1)×2+(0+0)=20(天)
3.课内训练
有一幢2层砖混结构的主体工程分砌墙、浇圈梁、楼板安装三个施工过程,他们的节拍均为6天,圈梁需3天养护。如分3段能否组织有节奏流水施工?组织此施工则需分几段?试组织流水施工。
团队合作
看谁最快
特点
适用
1)k=t
2)时间、空间都连续;
3)
小结
常用于组织分部工程的流水施工,特别是施工过程较少的分部工程。
3.2.2 异节奏流水施工
同一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彼此相等,不同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节拍不一定相等的流水施工方式。
异节奏流水施工
等步距异节拍流水施工
(成倍节拍流水)
异步距异节拍流水施工
1.等步距异节拍流水施工 (成倍节拍流水)
同一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相等,不同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节拍不全相等,但各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均为其中最小流水节拍的整数倍数的流水施工方式。
特征
1
计算
2
练习
3
(1)等步距异节拍流水施工的特征
(1)同一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t相等,不同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之间存在整数倍或公约数关系。
(2)流水步距K相等,且等于流水节拍的最大公约数。
(3)各施工班组在能够连续作业,施工段之间没有空闲。
(4)施工班组数(n1)大于施工过程数(n),即n1>n。
(2)等步距异节拍流水施工的计算
【例2.8】某工程由砌墙A、浇圈梁B、楼板安装C三个施工过程组成,分六段施工,流水节拍分别为tA=9天,tB=3天,tC=6天,试组织流水施工。
(1)确定流水步距K。K=Kb。
(2)确定施工班组数bi。bi=ti/K,n1=Σbi
(3)确定施工段数m。
①当无层间关系时, 按基本要求确定即可,一般取m=n1。
②当有层间关系时,
(3)确定工期T。
(4)画出施工进度计划,并校核计划结果。
∑Zi,i+1——各施工过程间的间歇时间之和
Zr,r+1——层间间歇时间
练习
案例题
1.某工程由三个施工过程组成;它划分为六个施工段,各分项工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依次为:6天、4天和2天。为加快流水施工速度,试编制工期最短的流水施工方案。
【解】
可采用成倍节拍流水方式。
⑴确定流水步距:
⑵确定专业工作队数目:

⑶确定计划工期:
⑷绘制横道图图表:
分项工程名称 工作队编号 施工进度(天)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Ⅰ Ⅰa
Ⅰb
Ⅰc
Ⅱ Ⅱa
Ⅱb
Ⅲ Ⅲ


















【例2.9】某二层现浇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工程,包括支模、扎筋、浇混凝土三个施工过程,采用的流水节拍分别为t模=4天,t筋=4天,t混=2天,且知混凝土浇完养护1天后才能在其上支模。试组织流水施工。
(1)确定流水步距K。K=Kb。
(2)确定施工班组数bi。bi=ti/K, n1=Σbi
(3)确定施工段数m。
①当无层间关系时, 按基本要求确定即可,一般取m=n1。
②当有层间关系时,
(3)确定工期T。
(4)画出施工进度计划,并校核计划结果。
∑Zi,i+1——各施工过程间的间歇时间之和
Zr,r+1——层间间歇时间
m=6
(3)训练
某两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工程,框架平面尺寸为17.4m×144m,沿长度方向每隔48m留一道伸缩缝。且知t模=4天,t筋=2天,t混=2天,混凝土浇好后在其上立模需2天养护,试组织流水施工。
特点
1)K=t的最大公约数
2)时间、空间都连续;
3)T=(mr+n1-1)K
小结
2.异步距异节拍流水施工
同一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相等,不同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节拍不全相等的流水施工方式。
特征
1
计算
2
练习
3
(1)异步距异节拍流水施工的特征
1)同一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t相等,不同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不一定相等。
2)各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步距K不一定相等。
3)各施工班组在能够连续作业,但有的施工段可能有空闲。
4)施工班组数等于施工过程数。
(2)异步距异节拍流水施工的计算
【例2.10】某分部工程包括A、B、C、D四个分项工程,采用的流水节拍分别为tA=3天,tB=4天,tC=3天,tD=3天,现分为四个施工段,且知B做好后须有1天技术间歇时间。试组织流水施工。
(1)确定流水步距Ki,i+1。
(2)确定工期T。
(3)画出施工进度计划,并校核计划结果是否正确。
ti——第i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
ti+1——第i+1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
tn——最后一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
上例具体步骤
某分部工程包括A、B、C、D四个分项工程,采用的流水节拍分别为tA=3天tB=4天,tC=3天,tD=3天,现分为四个施工段,且知B做好后须有1天技术间歇时间。试组织流水施工。
(1)确定流水步距。
(2)确定总工期。
(3)训练
某工程项目由Ⅰ、Ⅱ、Ⅲ三个施工过程组成,分3段组织施工,其流水节拍分别为:tⅠ=2天、tⅡ=4天、tⅢ=3天,试组织流水施工。
3.2.3 非节奏流水施工
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流水节拍不完全相等的一种流水施工方式。
特征
1
计算
2
练习
3
1.非节奏流水施工的特征
(1)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不尽相等。
(2)在多数情况下,流水步距彼此不相等。
(3)各专业队都能连续施工,但有的施工段可能有空闲。
(4)专业工作队等于施工过程数。
2.非节奏流水施工的计算
【例】某分部工程施工有关资料如下表,且知B做好须有1天的技术间歇时间。试组织流水施工。
(1)确定流水步距Ki,i+1。
采用“累加数列法”确定。
(2)确定工期T。
(3)画出施工进度计划,并校核计划结果是否正确。
Σtn—最后一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之和
m n 一 二 三 四
A 3 2 2 3
B 2 2 2 2
C 1 2 2 1
D 2 1 2 2
练习
案例:某工程由挖土方、做垫层、砌基础和回填土等四个分项工程组成;在砌基础和回填土工程之间,必须留有技术间歇时间Z=2天;现划分为四个施工段。其流水节拍如下表所示,试编制流水施工方案。
分项工程 名称 持续时间(天) ① ② ③ ④
挖土方 3 3 3 3
做垫层 4 2 4 3
砌基础 2 3 3 4
回填土 3 2 4 3
【解】
按分别流水组织施工。四个施工过程建立四个相应的专业工作队。
⑴确定流水步距:
①KⅠ,Ⅱ:
3,6,9,12
4,6,10,13

3,2,3, 2,-13
②KⅡ,Ⅲ:
4,6,10,13
2, 5, 8,12

4,4, 5, 5,-12
③KⅢ,Ⅳ:
2,5,8,12
3,5, 9,12

2,2,3, 3,-12
∴ KⅠ,Ⅱ=3(天)
∴ KⅡ,Ⅲ=5(天)
∴ KⅢ,Ⅳ=3(天)
⑵确定计划工期:
⑶绘制水平图表:
分项工程名称 施工进度(天)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挖土方
做垫层
砌基础
回填土
















KⅠ,Ⅱ=3
KⅡ,Ⅲ=5
KⅢ,Ⅳ=3
Z=2
3.训练
某施工项目有关资料如下表,且知Ⅲ做好须有2天的技术间歇时间。试组织流水施工。
n m Ⅰ Ⅱ Ⅲ Ⅳ
1 3 2 3 3
2 2 3 4 4
3 4 2 3 3
4 3 3 3 3
5 2 3 4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