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施工组织总设计基本内容 课件(共15张PPT)-《建筑施工组织》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施工组织总设计基本内容 课件(共15张PPT)-《建筑施工组织》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施工组织总设计基本内容
(一)项目总体施工的宏观部署
1.项目施工总目标
序号 单位工程名称 建筑面积 (㎡) 控制工期(月) 控制成本 (万元) 控制质量
开工日期 竣工日期 工期 1
2
3

合 计
2.项目分阶段(期)交付计划
3.项目分阶段(期)施工目标
4.协调项目各方关系
总体施工部署
总体施工部署
(二)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明确项目管理的工作流程、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对项目施工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做出部署,比如目前采用的装配式和BIM技术,需要从构配件的供应、运输、施工以及BIM技术的应用做出整体部署。
与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方法所要求的内容和深度不同。拟定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技术和资源的准备工作,同时也为了施工顺利进行和现场的合理布局。它的内容包括确定施工顺序、确定施工工艺流程、选择施工机械设备、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对于施工方法的确定要考虑技术工艺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对施工机械的选择,应使主导机械的性能既满足工程的需要,又能发挥其效能,对于辅助机械,其性能应与主导施工机械相适应,以便发挥主导施工机械的工作效率。
主要施工方法
施工总平面图
施工总平面图是拟建项目施工场地的总平面布置图。它是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总进度计划的要求,将施工现场的交通道路、材料仓库、附属设施、临时房屋、临时水电管线等作出合理的规划布置,从而正确处理全工地施工期间所需各项临时设施和永久建筑以及拟建项目之间的空间关系。
延时符
前言
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内容
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原则
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下, 应紧凑布置,减少不必要的临时占地;
合理布置各种仓库、机械加工位置、减少场内运输距离, 尽可能避免二次搬运,减少运输费用,保证运输的方便、通畅;
施工区域划分用地的确定,应复合施工要求,尽量减少专业工种和各承包单位之间的相互干扰;
充分利用已有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各种管线,凡拟建永久性工程能提前完工,并能为施工服务的,应尽量提前完工,在施工中代替临时设施,临时设施尽量采用拆移式结构;
各种临时设施的布置要有利于生产和方便生活,合理分隔;
各种设施的布置要满足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相关要求。
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原则
引入场外交通道路→布置仓库→布置加工厂和搅拌站→布置内部运输通道→布置临时房屋→布置临时水、供电管网和其他动力设施→绘制正式施工总平面图
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步骤
(一) 把场外交通引入现场
在确定大型构配件、材料和机械设备运输方式的基础上,确定场外道路和场内路网的关系,便于实现运输进场 。
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编制步骤
(二) 仓库与材料堆场的布置
1.仓库的形式
根据堆放材料的特点确定仓库形式,根据材料堆放的数量确定仓库的面积,在布置仓库时,尽量利用永久性设施,同时考虑位置的合理性,比如:沙石水泥的堆场要布置在搅拌站和道路附近,预制构件堆场要尽量在起吊设备工作范围之内,避免二次搬运,大型设备构配件的堆场要考虑路网,便于运输车辆的运转。
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编制步骤
(三)搅拌站和加工场的布置要求
(四)场内运输道路的布置
尽量利用原有和拟建的永久性道路,避免重复施工,综合考虑施工道路和场内地下管网的施工顺序,保证场内道路的畅通,合理确定场内道路的宽度,形成运输环状路网
加工厂要方便生产加工、方便运输,利于环境保护,尽量集中布置在场地的边缘处,并且与材料堆场和仓库接近设置,对于设置搅拌站的施工场地,
位置要靠近垂直运输设备,同时和砂石水泥的堆场综合确定
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编制步骤
(五)临时设施的布置
根据施工现场的工作人数确定临时设施的数量和面积,生活区和生产区应分开设置且距离不宜过大。
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编制步骤
(六)临时水电管网的布置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用水和用电量,布置用水管网时要避开拟建建筑位置,尽量利用永久性管网,管道铺设越短越好,同时考虑消防栓位置,要靠近路口和路边,便于使用,供电线路宜沿路边布置,并且不能影响施工,避免二次拆装。
施工总平面图的绘制
图幅大小和绘图比例图幅大小和绘图比例应根据建设项目的规模,工地大小及布置内容多少来确定,一般可选用1-2号图纸,比例选用1:1000或1:2000,布置完成后进行综合技术指标对比分析,调整修改后形成最终的施工总平面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