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充血 课件(共14张PPT)-《病理学基础》同步教学(人卫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充血 课件(共14张PPT)-《病理学基础》同步教学(人卫版)

资源简介

(共14张PPT)
当人激动或害羞时,为什么会面红耳赤?你知道这个时候血管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二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充血
CONTNTS
目录
01
02
03
04
充血的概念
充血的原因及类型
充血的病理变化
充血的结局
充血的概念
01
PART
充血:因动脉输入血量增多而引起的器官或局部组织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
正常血液循环
充血
概念
充血
充血的原因及类型
02
PART
类型:生理性充血和病理性充血
各种原因
血管舒张神经兴奋性↑
血管收缩神经兴奋性↓
细动脉扩张
动脉血灌注↑

神经-体液
原因及类型
充血
生理性充血
激动或害羞时面红耳赤
运动时肌肉充血
妊娠期子宫充血
餐后胃肠道充血
充血
原因及类型
充血
1.炎症性充血
2.减压后充血
3.侧支性充血
结膜炎
抽出腹水
病理性充血
原因及类型
充血的病理变化
03
PART
充血
肉眼观:组织器官体积增大,颜色鲜红色,局部温度升高。
镜下观:细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病理变化
充血的结局
04
PART
充血是短暂性的血管反应,原因消除后,血量恢复正常,通常影响不大。
有利:改善血液循环。
不利:引起血管破裂出血。
结局
充血
小 结
充血
概念:因动脉输入血量增多而引起的局部组织器官血液含量增多
类型
病理变化:组织器官体积增大,颜色鲜红色,局部温度升高
组织器官的细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结局
生理性充血
病理性充血
炎症性充血
减压后充血
侧支性充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