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糖 尿 病 课件(共27张PPT)《病理学基础》同步教学(人卫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2糖 尿 病 课件(共27张PPT)《病理学基础》同步教学(人卫版)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糖 尿 病
中国糖尿病的现状
与世界各国一样,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在逐渐上升,糖尿病对我国人民健康的影响日趋严重,我国虽属世界上糖尿病低患病率国家,但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已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增加速度惊人。据初步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约3600万人,其中Ⅰ型糖尿病的患者占5%,总数约200万人,我国Ⅱ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增长较快,目前20~75岁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约为3%左右。
我国糖尿病呈迅猛增长之势
一、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与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导致的,以人体代谢障碍、血糖增高为共同特征的慢性全身性代谢内分泌疾病。
致病原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各占50%)
致病条件:长期作用
基本病理:血糖增高+其他代谢紊乱
主要问题:胰岛素分泌不足+抵抗
疾病分类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继发性糖尿病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是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作出攻击而成的。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
 
1型糖尿病特点
青少年多见
发病较急,症状明显
容易发生急性酮症酸中毒
多为免疫介导发生
口服药治疗无效
需终身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
 
2型糖尿病的特点
成年人多见,但目前有年轻化趋势
起病缓慢,症状常不明显多为遗传因素加不良生活方式引起
初期口服药治疗有效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遗传易感 HLA有关联 强
环境 病毒感染 危险因素
自身免疫 ICA、IAA、GAD65 未发现
机制 胰岛素绝对不足 胰岛素抵抗、分泌缺陷
胰腺病理 残存10%B细胞 残存30%B细胞以上
胰岛素 低 释放延迟;高;低
年龄 青少年 成年人
症状 三多一少明显 不明显
体型 少肥胖 肥胖/脂分布异常
酮症 易发生 不易发生
治疗 胰岛素 口服药;胰岛素
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指妇女在怀孕期间患上的糖尿病。临床数据显示大约有2~3%的女性在怀孕期间会发生糖尿病,患者在妊娠之后糖尿病自动消失。妊娠糖尿病更容易发生在肥胖和高龄产妇。有将近30%的妊娠糖尿病妇女以后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
继发性糖尿病
  由于胰腺炎、癌、胰大部切除等引起者应结合病史分析考虑。病员有色素沉着,肝脾肿大,糖尿病和铁代谢紊乱佐证,应注意鉴别,但较少见。其他内分泌病均各有特征,鉴别时可结合病情分析一般无困难。应激性高血糖或妊娠糖尿病应予随访而鉴别。一般于应激消失后2周可以恢复,或于分娩后随访中判明。
临 床 表 现:
三多一少
临 床 表 现
  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
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
  
三多一少
多尿: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
消瘦:体重减少: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
  
2010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
  1.糖化血红蛋白A1c≥6.5%*。
  2.空腹血糖FPG≥7.0 mmol/l。空腹定义为至少8h内无热量摄入*。
  3.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h血糖≥11.1 mmol/l*。
  4.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随机血糖≥11.1 mmol/l。
  *在无明确高血糖时,应通过重复检测来证实标准1~3。
跟过去相比有两个方面的进步:
1.增加糖化血红蛋白指标,
2.弱化了症状指标,更多人纳入糖尿病范畴,得到早期诊治
糖尿病偏爱哪些人
糖尿病
年过40岁者
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肥胖者
分娩过8斤以上大胎儿者
有高血压、冠心病或血脂、血尿酸异常者
有过胰腺
疾病者
吸烟
酗酒者
缺乏体
力活动者
长期积累发生的慢性并发症
1、大血管并发症
冠心病
中 风
下肢动脉闭塞
糖尿病足坏疽
糖尿病与冠心病
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生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4倍
无心肌梗死病史的糖尿病患者,在未来8-10年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高达20%,约等同于已患心肌梗死者再发心肌梗死的危险
(二)病理变化:
1.胰岛病变 I型呈典型的退行性病变,β细胞明显减少,α细胞相对增多。II型早期β细胞不减少,后期可见减少及胰岛淀粉样变性。
2.动脉病变 细动脉发生玻璃样变性,大、中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动脉病变引起的合并症有:
糖尿病性肾病:肾小动脉硬化→肾小球硬化、肾盂肾炎 肾功能衰竭。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增生性视网膜病。
3.神经系统病变 肢体疼痛,感觉障碍、神经细胞变性等。
4.糖尿病性昏迷 酮症酸中毒,高血糖所致。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表现:
  一、糖尿病症状加重 烦渴、尿量增多,疲倦乏力等,但无明显多食。
  二、消化系统症状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饮水后也可出现呕吐。
  三、呼吸系统症状 酸中毒时呼吸深而快,呈Kussmonl呼吸。动脉血PH值低于7.0时,由于呼吸中枢麻痹和肌无力,呼吸渐浅而缓慢。呼出气体中可能有丙酮味(烂苹果味)。
 
  四、脱水 脱水量超过体重5%时,尿量减少,皮肤粘膜干燥,眼球下陷等。如脱水量达到体重15%以上,由于血容量减少,出现循环衰竭、心率快、血压下降、四肢厥冷、即使合并感染体温多无明显升高。
  五、神志状态 有明显个体差异,早期感头晕,头疼、精神萎靡。渐出现嗜睡、烦躁、迟钝、腱反射消失,至昏迷,经常出现病理反射。
  六、其他 广泛剧烈腹痛,腹肌紧张,偶有反跳痛,常被误诊为急腹症。可因脱水而出现屈光不正。
5.其他:
肢体坏疽 皮肤溃烂,
关节肿胀等。
67岁,女,糖尿病,穿带瓷片的鞋行走,引起足底大面积溃疡。
47岁,男性,糖尿病,打火机丢失,行走3小时后在鞋中发现,为此他失去了大脚趾。
糖尿病患者,电疗时烧伤足部皮肤,因为他没有感觉。
竟不知疼痛!
千万不能忽视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患者失明的发生率是一般人的 25 倍。
糖尿病眼病主要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
警惕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造成肾功能衰竭者比非糖尿病者高 17 倍,糖尿病患者中有糖尿病肾病的占1/3以上
最有效的控糖手段--“五驾马车”
教 育
运 动
饮 食
监 测
药 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