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3张PPT)病 理 学 基 础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二、流脑的病因及传染途径一、流脑概述三、流脑的发病机制五、流脑的临床病理联系四、流脑的病理变化六、流脑的结局和并发症一、流脑概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1.病变性质:急性化脓性炎症3.好发年龄:10岁以下儿童2.病变部位:脑膜、脊髓膜5.临床表现:败血症、脑膜刺激征、颅内压升高症状4.好发季节:冬春季1.病原菌:脑膜炎双球菌本菌裂解可释放毒力较强的内毒素,为其致病的重要因素。3.传染途径:呼吸道2.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脑膜炎双球菌存在于鼻咽部)二、流脑的病因及传染途径脑膜炎双球菌菌毛粘附鼻咽部黏膜入血菌血症少数败血症血脑屏障脑脊髓膜化脓性脑膜炎三、流脑的发病机制四、流脑的病理变化病变特点:脑脊髓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1.脑脊髓膜血管扩张充血;2.蛛网膜下腔充满灰黄色脓性渗出物,覆盖着脑沟脑回,以致结构模糊不清;3.脑室不同程度扩张(一)肉眼:四、流脑的病理变化四、流脑的病理变化1.蛛网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2.蛛网膜下腔增宽,大量中性粒细胞及少量纤维素、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渗出;3.脑实质一般不受累。(二)镜下:四、流脑的病理变化五、流脑的临床病理联系1.败血症:高热、寒战及皮肤淤点、淤斑等全身中毒症状(淤点血液涂片可找到脑膜炎双球菌);2.颅内压升高症状:头痛、喷射性呕吐、小儿前囟饱满等症状;3.脑膜刺激征:表现为颈项强直和屈髋伸膝征(Kerning征)阳性五、流脑的临床病理联系4.颅神经麻痹症状:Ⅲ、Ⅳ、Ⅴ、Ⅵ、Ⅶ对颅神经5.脑脊液的变化 :压力升高,混浊,含大量脓细胞,蛋白增多,糖减少,涂片或细菌培养可查见病原菌。脑脊液检查结果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六、流脑的结局和并发症1.及时治疗和抗生素的应用,大多数患者可痊愈。2.如治疗不当,可由急性转为慢性,并可发生以下后遗症:①脑积水:脑膜粘连,脑脊液循环障碍所致;②颅神经受损麻痹:如耳聋、视力障碍面神经瘫痪等;③脑底脉管炎致管腔阻塞导致脑梗死。小 结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脑、脊髓膜的急性化脓性炎,多发生于以下10岁儿童,好发于冬春季节。2.流脑的传染源是患者和带菌者,病菌存在于鼻咽部,借飞沫经呼吸道传染。3.细菌首先在上呼吸道黏膜生长,之后入血并在血中大量繁殖,释放内毒素引起败血症,最后细菌到达脑、脊髓膜引起化脓性炎症。4.流脑的病变特点是脑脊髓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大量脓性渗出物,镜下主要是中性粒细胞渗出。5.临床上患者会出现败血症、颅内高压症、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混浊等表现。6.治疗及时得当,大多数患者可痊愈。治疗不当可转为慢性,并可出现脑积水等后遗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