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1肺 癌 课件(共13张PPT)-《病理学基础》同步教学(人卫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4.1肺 癌 课件(共13张PPT)-《病理学基础》同步教学(人卫版)

资源简介

(共13张PPT)
病 理 学 基 础
肺 癌
肺 癌
一、概述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三、病理变化
四、扩散
五、临床病理联系
一、概述
组织来源:支气管黏膜上皮、腺上皮和肺泡上皮
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第一位, 35.23/10万(占恶性肿瘤的19.59%)
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第一位,27.93/10万(占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24.87%)
发病年龄:40岁以上占90%
性别:男女比例1.5:1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吸烟:引起肺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肺癌的发病率与吸烟的数量、烟龄成正比。烟雾中3,4-苯并芘→环氧化物→致癌
2. 大气污染:污染的空气中含PM2.5、3.4-苯并芘、砷等致癌物。
3. 职业因素: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或长期吸入石棉、镍、铬等可引起肺癌。
4. 内在因素:家族、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及免疫功能降低等。
三、病理变化
1. 大体类型
(1)中央型:最常见,始自主支气管或叶支气管→肺门部形状不规则的巨大癌块;
(2)周围型:始自肺段及以下支气管→肺周边境界不清肿块,直径多在2~8cm之间;
(3)弥漫性:少见;癌组织由末梢肺组织发生,沿肺泡弥漫性、浸润性生长→多数粟粒大小结节;
中央型肺癌
周围型肺癌
肺癌(弥漫型)三、病理变化
早期肺癌:
中央型早期肺癌:癌组织仅限于支气管壁生长,无淋巴结转移,包括管内型和管壁浸润型;
周围型早期肺癌:肺组织内癌块直径小于2cm且无淋巴结转移。
隐性肺癌:细胞学检查痰癌细胞呈阳性;临床及X线检查为阴性;手术切除标本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原位癌或早期浸润癌且无淋巴结转移者。
二、病理变化
2. 组织学类型
(1)鳞状细胞癌:最常见,多为中央型;以老年男性最多见,常有吸烟史。
(2)腺癌:多为周围型;女性多于男性,可能与被动吸烟有关。特殊类型:肺泡细胞癌
(3)小细胞癌(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燕麦细胞癌) :少见,多为中央型;多见于吸烟的中老年男性;生长快、转移早,恶性度极高。
(4)大细胞癌:属于未分化癌;生长快、恶性程度高,容易早期侵犯血管发生远处转移。
鳞癌
腺癌
小细胞癌
大细胞癌
四、扩散途径
1. 直接蔓延
中央型肺癌→纵膈、心包及周围血管;
周围型肺癌→胸膜、胸壁
2.转移
(1)淋巴道转移:较早且较快
肺门淋巴结→纵膈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颈部淋巴结
(2)血道转移:较晚;可转移至脑、骨、肾上腺以及肝、肾、胰腺等。
五、临床病理联系
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预后较差。
1.中央型肺癌→对气管刺激或压迫→干咳、痰中带血及胸痛等
2.癌肿阻塞支气管→远端肺不张、阻塞性肺炎
3.侵犯喉返神经→声音嘶哑
侵犯喉食管→气管食管瘘
侵犯胸膜→癌性胸膜炎、胸腔积液
侵犯纵膈→压迫上腔静脉→面颈部水肿、胸部静脉曲张(上腔静脉综合征)
侵及交感神经→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
小 结
1.肺癌是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腺上皮和肺泡上皮的恶性肿瘤。
2.肺癌的病因有吸烟、大气污染、职业因素、内在因素等。
3.肺癌大体分为中央型、周围型、弥漫型三种类型;组织学类型有鳞状细胞癌、腺癌、小细胞癌和大细胞癌。
4.肺癌的扩散方式包括直接蔓延和转移;
淋巴道转移首先至支气管肺门淋巴结,晚期至锁骨上淋巴结及颈部淋巴结;
血道转移常见于脑、肾上腺、骨、肝、肾、胰等处。
5.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中央型肺癌患者常出现刺激性干咳或痰中带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