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楼梯和电梯(五) 课件(共38张PPT)-《建筑识图与构造》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章 楼梯和电梯(五) 课件(共38张PPT)-《建筑识图与构造》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楼梯与电梯构造
台阶
1.室外台阶的形式和设置
台阶的平面形式种类较多,应当与建筑的级别、功能及基地周围的环境相适应。常见的台阶形式有单面踏步、两面踏步、三面踏步、单面踏步带花池(花台)等,如图7-49所示。部分大型公共建筑经常把行车坡道与台阶合并成为一个构件,强调了建筑入口的重要性,提高了建筑的地位。如图7-50所示。
为使台阶能满足交通和疏散的需要,台阶的设置应满是:
(1)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步。
(2)台阶的坡度宜平缓些,台阶的适宜坡度10°~23°,通常台阶每一级踢面高度一般为100~150mm,踏步的踏面宽度为400~300mm。
(3)在人流密集场所台阶的高度超过1.0m时,宜有护栏设施。
(4)台阶顶部平台的宽度应大于所连通的门洞口宽度,一般至少每边宽出500mm。
(5)室外台阶顶部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1.0m,影剧院、体育馆观众厅疏散出口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1.40m。
(6)台阶和踏步应充分考虑雨、雪天气时的通行安全,台阶宜用防滑性能好的面层材料。
2.室外台阶的构造
台阶的构造分实铺和架空两种,大多数台阶采用实铺。实铺台阶的构造与室内地坪的构造相似,包括基层、垫层和面层。基层是夯实土;垫层多采用混凝土、碎砖混凝土或砌砖,其强度和厚度应当根据台阶的尺寸相应调整;面层有整体和铺贴两大类,如水泥砂浆、水磨石、剁斧石、缸砖、天然石材等。在严寒地区,为保证台阶不受土壤冻胀影响,应把台阶下部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土换掉,改设砂石垫层如图7-50(e)、(f)、(g)、(h)所示。
坡道
1.坡道的分类
坡道按照其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行车坡道和轮椅坡道两类。行车坡道分为普通行车坡道与回车坡道两种,如图7-51(a)、(b)所示。普通行车坡道布置在有车辆进出的建筑入口处,如车库、库房等。回车坡道与台阶踏步组合在一起,可以减少使用者的行走距离。回车坡道一般布置在某些大型公共建筑的入口处,如重要办公楼、旅馆、医院等。轮椅坡道是专供残疾人使用的坡道,在公共服务的建筑中应设置轮椅坡道。如图7-52所示。
2.坡道的尺寸和坡度
(1)行车坡道
普通行车坡道的宽度应大于所连通的门洞口宽度,每边至少宽出500mm以上。坡道的坡度与建筑的室内外高差及坡道的面层处理方法有关。光滑材料面层坡道的坡度不大于1:12;粗糙材料面层的坡道(包括设置防滑条的坡道)的坡度不大于1:6;带防滑齿坡道的坡度不大于1:4。
回车坡道的宽度与坡道的半径及通行车辆的规格有关,一般坡道的坡度不大于1:10。
(2)轮椅坡道
轮椅坡道是供残疾人使用的,囚此应符合一些特殊要求。规定如下:
1)坡道的起点及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1.50m的轮椅缓冲地带。
2)坡道的宽度不应小于0.9m。每段坡道的坡度、允许最大高度和水平长度,应在坡道中部设休息平台。其深度不应小于1.20m。
3)坡道在转弯处应设休息平台,休息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1.50m。
4)坡道两侧应在0.9m高度处设扶手,两段坡道之间的扶手应保持连贯。坡道起点及终点处的扶手,应水平延伸0.3m以上。
3.坡道的构造
一般采用实铺,构造要求与台阶基本相同。垫层的强度和厚度应根据坡道长度及上部荷载的大小进行选择,严寒地区的坡道同样需要在垫层下部设置砂垫层,如图7-53所示。
1看图纸,说出本项目台阶和坡道的构造尺寸。
2绘制台阶和坡道的草图。
识图练习
无障碍楼梯设计
1.楼梯形式及相关尺度
供借助拐杖者及视力残疾者使用的楼梯,应采用直行形式,例如直跑楼梯、对折的双跑楼梯或成直角折行的楼梯等,如图7-54所示,不宜采用弧形梯段或在休息平台上设置扇步,如图7-55所示。
楼梯的坡度应尽量平缓,其坡度宜在35°以下,踢面高不宜大于160mm,且每步踏步应保持等高。楼梯的梯段宽度不宜小于1200mm。
在建筑物室内外有高差的部位,虽然可以采用诸如楼梯、电梯、坡道等设施解决其高差的过渡,但这些设施在为某些残疾人使用时仍然会造成不便,特别是下肢残疾和视觉残疾的人。
下肢残疾的人往往会借助拐杖和轮椅代步,而视觉残疾的人则往往会借助导盲棍来帮助行走。无障碍设计中有一部分内容就是指为帮助上述两类残疾人顺利通过有高差部位的设计。下面主要介绍无障碍设计中一些有关楼梯、电梯、坡道等的特殊构造。
2.踏步设计注意事项
供借助拐杖者及视力残疾者使用的楼梯踏步应选用合理的构造形式及饰面材料,注意无直角突沿,以防发生勾绊行人或其助行工具的意外事故,如图7-55所示,注意表面不滑,不得积水,防滑条不得高出踏面5mm以上。
3.楼梯、坡道的栏杆扶手设计
楼梯、坡道的扶手栏杆应坚固适用,且应在两侧都设有扶手。公共楼梯可设上下双层扶手。在楼梯的梯段(或坡道的坡段)的起始及终结处,扶手应自梯段或坡段前缘向前伸出300mm以上,两个相邻梯段的扶手应该连通;扶手末端应向下或伸向墙面,如图7-56所示。扶手的断面形式应便于抓握,如图7-57所示。
4.导盲块的设置
导盲块又称地面提示块,一般设置在有障碍物、需要转折和存在高差等场所,利用其表面上的特殊构造形式,向视力残疾者提供触摸信息,提示行走、停步或需改
变行进方向等,如图7-58所示
,为常用的导盲块的两种形式。
5.构件边缘处理
鉴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凡有凌空处的构件边缘都应该向上翻起,包括楼梯段和坡道的凌空一面、室内外平台的凌空边缘等。这样可以防止拐杖或导盲棍等工具向外滑出,对轮椅也是一种制约。如图7-59所示。
无障碍电梯设计
1.无障碍电梯设计要求
无障碍电梯应设在入口大厅附近到达处,并设明显的无障碍标志。轿门和层门应为动力驱动的水平滑动门,能容纳轮椅或担架,出入口净宽大于等于800mm,井道尺寸应根据所选电梯型号确定。如图7-60所示。
2.无障碍电梯轿厢设施要求
(1)轿门与层门均为自动水平滑动门,开门后应保持全开启时间6s~20s。
(2)有特殊要求时可设折叠座椅,其椅座面距地高度500mm,椅深300mm~400mm,椅宽400mm~500mm,椅子的支撑能力大于等于100kg。
(3)对于不能满足轮椅转向的轿厢内,面对轿门的轿壁上距地900 mm起,应安装安全玻璃反光镜,轿厢内四壁距地350mm设置防撞金属护壁板,如图7-61所示。
(4)轿厢内的操作装置应增设专用呼叫按钮和专用选层按钮,最高按钮的中心距地900mm~1100 mm,按钮中心线距轿厢或层站拐角之间最小侧面间距为400 m m~500 m m,如图7-62所示。
(5)轿厢内装饰应为光滑、清洁、不易聚集灰尘的表面材料,为不反射的亚克表面。
(6)轿厢内应设内线电话与报警灯,内线电话宜为对讲式。
无障碍坡道设计
坡道是最适合残疾人轮椅通过的设施,它还适合于借助拐杖和导盲棍通过的残疾人。其坡度必须较为平缓,还必须保证―定的宽度。如图7-63所示。
(1)坡道的坡度
我国对便于残疾人通行的坡道的坡度标准定为不大于1/12,同时还规定与之相匹配的每段坡道的最大高度为750mm,最大坡段水平长度为9000mm。
(2)坡道的宽度及平台宽度
为便于残疾人使用轮椅顺利通过,室内坡道的最小宽度应不小于1000mm,室外坡道的最小宽度应不小于1500mm。如图7-64所示,室外坡道所应具有的最小尺度。
本书所讲的楼梯设计是在已知楼梯间的层高、开间和进深的前提下进行的平行双跑楼梯设计。
1.设计步骤
1)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初选踏步高h,确定踏步数N
N=H/h, 尽量采用等跑楼梯 ,故N宜为偶数,如所求出的N为奇数或非整数,取N为偶数,反过来调整步高。
根据 2h+b=600 620mm ,确定梯段宽度b。
b=(600 620)mm-2h
2)根据步数N和步宽b,计算梯段水平投影长度。
L=(0.5N-1)b
3)确定梯井宽度C,梯井宽C=60~200mm
根据楼梯间开间确定梯段宽度B
B=(开间-C-墙厚)/2
4)初步确定中间平台宽D1 ,D1 ≥梯段宽B
5)根据中间平台宽度D1及梯段长度L
计算楼层平台宽度D2, D2 =进深-墙厚- D1 -L。
对于封闭平面的楼梯间, D2 ≥梯段宽B。
对于开敞式楼梯,当楼梯间外为走廊时,D2可以略小。
6)进行楼梯净高的验算,有时也会重新调整楼梯的踏步数及踏步的高、宽。
7)绘出楼梯的平面图及剖面图,如图P108,5-15所示。
楼梯的尺寸计算图
举例
某5层住宅楼,层高3300mm,楼梯间开间3000mm,进深5900mm,室内外高差600mm,墙体为240墙,要求在底层楼梯平台下做出入口,试设计一个平行双跑楼梯。如下图:
解:根据上图可知,本楼梯为一封闭的平面。
1.本楼梯为住宅楼梯,坡度可陡一些。
根据表5-2,初选踏步尺寸:踏步高h=160mm。
2.每层踏步数 N=(2900/160)=18.125级,取N=18级。
3.踏步高h=2900mm/18=161.11mm
按照2h+b=600mm,得出
b=(600-2×161.11)mm=277.8mm≈280mm,符合表5-2 的范围。
4.每一梯段的水平投影长度
L=(18×0.5-1)×280mm=2240mm    
5.确定梯井宽。
取梯井宽=100mm
6.梯段宽B=(2700-2×120-100)mm/2=1180mm
7. 中间平台宽的确定
中间平台宽D1,D1 ≥B,确定 D1=1200mm
8.确定楼层平台宽度D2
D2 =(5700-1200-2×120-2240)mm=2020mm>B=1180mm,
且满足入户门的开启要求。
9.底层平台下做出入口时净高的验算:
平台梁高一般取350mm净高
H=(9×161.1-350) mm=1099.99mm<2000mm
不满足净高要求。
解决办法:
Ⅰ.降低底层平台下局部地坪的标高,使其为-0.45m,净高
H=(9×161.1-350+450) mm=1549.99mm<2000mm
不满足要求。
Ⅱ.将第一层楼梯设计成长短跑
第一跑为长跑,其踏步数为N1,则
N1×161.11-350mm≥2000mm
得 N1≥14.59级,取N1 =15级
第一跑梯段长L1及楼层平台宽度D2:
L1=(15-1)×280mm=3920mm,
D2 =5700mm-L1-D1-240mm
=(5700-3920-1200- 240)mm=340mm
入户门无法开启, 不可行。
Ⅲ.将前两种做法结合起来
设:第一跑踏步数为N1 ,平台梁高350mm,降低底层平台下的地坪标高,使其为-0.45m,则
N1×161.11-350mm+450mm≥2000mm
得 N1 ≥11.79级,取N1 =12级。
第一跑梯段长
L1=(12-1)×280mm=3080mm
底层平台下的净高
H=(12×161.11-350+450)mm=2033.32mm>2000mm
满足净高要求。
D2 =(5700-120-120-1200-3080)mm=1180mm≥B=1180mmm,
满足入户门开启要求.
N2 =(18-12)级=6级
绘制楼梯平面图及剖面图,如左图所示。
楼梯平面图与剖面图
返回
知识点总结
1楼梯尺度包含的内容
2楼梯设计步骤
3楼梯设计计算及绘图
1
2
4
5
3
1.楼梯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各组成部分有何要求
2.楼梯的坡度为多少 楼梯踏步尺寸如何确定
3.楼梯段宽度由哪些因素决定 楼梯的净空高度有何规定
4.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哪些 各有何特点
5.明步楼梯和暗步楼梯各自具有什么特点
6.楼梯踏步的防滑措施有哪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