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第11章 建筑房屋构造学习目标1.了解建筑构造的组成及具体内容。2.掌握基础的分类与构造形式。3.掌握墙体的类型与构造。4.掌握楼梯、门窗、屋顶的分类与构造形式。建筑构造的定义:建筑构造是专门研究建筑物各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组合原理和构造方法的科学,是建筑设计(建筑平、立、剖面设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建筑的功能要求、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通过构造技术手段,提供合理经济的构造方案和措施,作为建筑设计中解决技术问题及进行施工图设计的依据。。11.1 建筑构造概述建筑物建筑物的结构组成:建筑结构是构成建筑物并为使用功能提供空间环境的支承体,承担着建筑物的重力、风力、撞击、振动等作用下所产生的各种荷载;同时又是影响建筑构造、建筑经济和建筑整体造型的基本因素。为此,就要研究:建筑物的结构体系和构造形式的选择;影响建筑刚度、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因素;结构与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关系等。民用建筑或工业建筑,一般是由基础、墙或柱、楼板层及地坪层、楼梯、屋顶和门窗等部分所组成。建筑物的结构组成:基础的定义:基础是建筑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是建筑的下部结构。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下来的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连同本身的重量一起传到地基上。基础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地基则是承受由基础传下的荷载的土层,承受着基础传来的全部荷载。地基不属于房屋组成部分。11.2 基础基础的分类:1.按基础的构造形式分类按基础的构造形式可以将基础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联合基础(井格式基础、片筏式基础、板式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2.按基础受力特点分类按基础的受力特点可将基础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刚性基础指用砖、石、灰土、混凝土等抗压强度大而抗弯、抗剪强度小的材料做基础(受刚性角的限制)。刚性基础常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好、压缩性较小的中小型民用建筑。当建筑物荷载放大,或地基承载能力较差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柔性基础是指用抗拉、抗压、抗弯、抗剪均较好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做基础(不受刚性角的限制)。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差、上部荷载较大、设有地下室且基础埋深较大的建筑。3.按基础所使用的材料分类按基础所使用的材料可将基础分为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灰土基础、三合土基础、毛石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等。建筑材料基础的埋置深度:基础埋深是指室外地坪到基础底面的距离。一般基础的埋深应考虑建筑物上部荷载的大小、地基土质的好坏、地下水位的高低、土的冰冻的深度以及新旧建筑物的相邻交接关系等。从经济和施工角度考虑,基础的埋深,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越浅越好,但最小不能小于0.5m。天然地基上的基础,一般把埋深在4m 以内的叫浅基础。它的特点是: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廉且不需要特殊施工设备。只有在表层土质极弱或总荷载较大或其他特殊情况下,才选用深基础。但基础的埋置深度也不能过小,应大于500mm。因为地基受到建筑荷载作用后可能将四周土挤走,使基础失稳,或地面受到雨水冲刷及机械破坏而导致基础暴露,影响建筑的安全。墙体的类型:(1)墙体按所处位置可以分为外墙和内墙。(2)墙体按布置方向又可以分为纵墙和横墙。(3)根据墙体与门窗的位置关系,平面上窗洞口之间的墙体可以称为窗间墙,立面上窗洞口之间的墙体可以称为窗下墙。(4)根据结构受力情况不同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5)按所用材料不同,墙体可分为砖墙、石墙、土墙及砼墙等。(6)根据构造和施工方式的不同分:有实体墙、板筑墙和装配式板材墙之分。11.3 墙体砖墙的组砌方式:(1)全顺式。(2)每皮丁顺相间式。(3)一顺一丁式。(4)两平一侧。(5)多顺一丁式。阳台概述:阳台是楼房各层与房间相连并设有栏杆的室外小平台,是居住建筑中用以联系室内外空间和改善居住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阳台主要由阳台板和栏杆扶手组成。(1)阳台板是阳台的承重结构,栏杆扶手是阳台的围护构件,设于阳台临空一侧。(2)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低于1.05m,高层建筑不应低于1.1m。(3)阳台地面低于室内地面30~60mm,沿排水方向作排水坡,布置排水设施使排水通畅。(4)阳台按其与外墙的相对位置分,有凸阳台、凹阳台和半凸半凹阳台。凹阳台实为楼板层的一部分,构造与楼板层相同,而凸阳台的受力构件为悬挑构件,其挑出长度和构造做法必须满足结构抗倾覆的要求。11.4 阳台、雨篷及楼地层构造阳台细部构造:(1)阳台结构布置方式。(2)细部构造连接。(3)栏杆压顶。(4)阳台的排水。雨篷的作用:雨篷通常设在房屋出入口的上方,为了雨天人们在出入口处作短暂停留时不被雨淋,并起到保护门和丰富建筑立面的作用。通常,雨篷设在房屋出入口的上方,多为悬挑式,悬挑0.9m~1.5m。顶部抹防水砂浆20mm。雨篷的形式:(1)挑板式。(2)梁板式。(3)吊挂式。楼地层的组成:楼层主要由面层、结构层和顶棚层三个基本层次组成。楼地层的类型:楼板层按其结构层所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木楼板、砖拱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及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楼板等多种形式。楼梯的分类:(1)直行单跑楼梯;(2)直行多跑楼梯;(3)平行双跑楼梯;(4)平行双分双合楼梯;(5)折行多跑楼梯;(6)交叉跑(剪刀)楼梯;(7)螺旋形楼梯;(8)弧形楼梯。11.5 楼梯楼梯的组成:楼梯一般由梯段、平台、栏杆扶手三部分组成。(1)梯段。俗称梯跑,是联系两个不同标高平台的倾斜构件。通常为板式梯段,也可以由踏步板和梯斜梁组成梁板式梯段。为了减轻疲劳,梯段的踏步步数一般不宜超过18级,但也不宜少于3级,因为步数太少不易为人们察觉,容易摔倒。(2)楼梯平台。按平台所处位置和高度不同,有中间平台和楼层平台之分。两楼层之间的平台称为中间平台,用来供人们行走时调节体力和改变行进方向。而与楼层地面标高齐平的平台称为楼层平台,除起着与中间平台相同的作用外,还用来分配从楼梯到达各楼层的人流。(3)栏杆扶手。栏杆扶手是设在梯段及平台边缘的安全保护构件。当梯段宽度不大时,可只在梯段临空面设置。当梯段宽度较大时、非临空面也应加设靠墙扶手。当梯段宽度很大时,则需在梯段中间加设中间扶手。楼梯构件尺寸:1.踏步尺寸楼梯的踏步尺寸包括踏面宽和踏面高,踏面是人脚踩的部分,其宽度不应小于成年人的脚长,一般为250mm~320mm。踏面高与踏面宽有关。踏步的高宽比需要根据人流行走的舒适度、安全和楼梯间的尺度、面积等因素进行综合权衡。常用的楼梯坡度比1:2左右。楼梯踏步的踏步高和踏步宽尺寸一般根据经验数据确定,踏步的高度,成人以150mm左右较适宜,不应高于175mm。为了满足人们行走安全舒适,又少占面积,在不增加梯段长度的情况下,对踏步可采取下列措施增加踏步的宽度,将踏步面出挑20mm~40mm,使踏步的实际宽度大于其水平投影宽度。2.梯段尺寸楼梯段的宽度是指楼梯段临空侧扶手中心线到另一侧墙面(或靠墙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楼梯段的宽度应根据楼梯的设计人流股数、防火要求及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等因素确定。每股人流按550mm~600mm宽度考虑;双人通行时为1100mm~1200mm;三人通行时为1650mm~1800mm。在满足以上这些要求的同时,需要满足各类建筑设计规范中对梯段宽度的最低限度要求,如住宅>1100mm,公共建筑>1300mm等。3.平台宽度平台宽度分中间平台宽度和楼层平台宽度。为了保证通行顺畅和搬运家具设备的方便,楼梯中间平台的宽度应不小于楼梯段的宽度且不小于1.1m。直行多跑楼梯,其平台宽度等于梯段宽。如住宅建筑、医院建筑中,平行和折行多跑楼梯的中间平台还应当保证家具以及担架在平台出能转向通行,一般情况下平台宽度不小于1800mm;直行多跑楼梯,中间平台宽度不小于1000mm。对于不改变行进方向的中间平台(双跑直梯式)及通向走廊楼层的楼层平台不受此限制。4.梯井宽度梯井是相邻楼梯段和平台所围成的上下连通的空间。此空间从顶层到底层贯通。为了安全,其宽度以60mm~200mm为宜,公共建筑楼梯井的净宽不应小于150mm。在平行多跑楼梯中,可以不设置梯井,但为了梯段安装和平台转变缓冲,可以设置梯井。当梯井宽度大于500mm时,常在平台处设水平保护栏杆或其他方坠落措施;有儿童经常使用的楼梯,必须采取安全措施。5.栏杆扶手尺寸扶手高度是指踏步前缘到扶手顶面的垂直距离。一般建筑物楼梯扶手高度为900mm;平台上水平扶手长度超过500mm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000mm;幼托建筑的扶手高度不能降低,可增加一道600mm~700mm高的儿童扶手。6.楼梯净空高度楼梯的净空高度包括楼梯段上的净空高度和平台上的净空高度。(1)楼梯段上的净空高度是指踏步前缘到上部结构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2200mm。确定楼梯段上的净空高度时,楼梯段的计算范围应从楼梯段最前和最后踏步前缘分别往外300mm算起。(2)平台上的净空高度是指平台表面到上部结构最低处之间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2000mm。?门的常用种类:(1)平开门;(2)弹簧门;(3)推拉门;(4)折叠门;(5)转门。11.6 门和窗窗的常用种类:(1)平开窗;(2)固定窗;(3)悬窗;(4)推拉窗;(5)百叶窗;(6)立转窗。窗的常用尺寸:(1)通常平开窗单扇宽不大于600mm,双扇宽度900mm~1200mm;三扇宽1500mm~1800mm;高度一般为1500mm~2100mm;窗台高度900mm~1000mm。上下悬窗的窗扇高度为300mm~600mm,中悬窗窗扇高不宜大于1200mm,宽度不宜大于1000mm;推拉窗高宽均不宜大于1500mm。对一般民用建筑用窗,各地均有通用图,各类窗的高度与宽度尺寸通常采用扩大模数3M数列作为洞口的标志尺寸,需要时只要按所需类型及尺度大小直接选用。(2)窗洞口宽度常用尺寸为。洞口宽度小于1000mm:1000mm,600mm、700mm、800mm、900mm。洞口宽度大于1000mm:1200mm、1500mm、1800mm、2100mm、2400mm。(3)窗洞口高度常用尺寸为。洞口高度小于1000mm:1mm,600mm、700mm、800mm、900mm。洞口高度大于1000mm:1200mm、1500mm、1800mm、2100mm、2400mm。屋顶的分类:(1)平屋顶;(2)坡屋顶;(3)其他形式的屋顶。11.7 屋顶建筑变形缝的形式:(1)抗震缝;(2)伸缩缝;(3)沉降缝。11.8 建筑变形缝屋顶的功能及作用:屋顶是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应能抵御自然界各种环境因素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首先是能抵御风、霜、雨、雪的侵袭,其中,防止雨水渗漏是屋顶的基本功能要求,也是屋顶设计的核心。其次,屋顶应能抵御气温的影响。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相差悬殊,通过采取适当的保温隔热措施,使屋顶具有良好的热工性能,以便给建筑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也是屋顶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屋顶主要有三个作用:一是承重作用;二是围护作用;三是装饰建筑立面。1.建筑一般有那几部分组成?2.基础按构造形式分类由哪几部分组成?3.楼梯一般有哪几部分组成?4.常用门的形式有哪些?5.屋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复习思考题感谢观看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