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屋顶概述-屋面排水设计 课件(共40张PPT)-《建筑识图与构造》同步教学(北京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7屋顶概述-屋面排水设计 课件(共40张PPT)-《建筑识图与构造》同步教学(北京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屋顶构造
项目6
屋面的排水方式
屋顶排水可分为无组织排水和有组织排水两类,
1.无组织排水
无组织排水又称自由落水,是使屋面的雨水由檐口自由滴落到室外地面,这种作法构造简单、经济、因此只要条件允许应尽可能采用。但是雨水自由落下时,会溅湿勒脚。有风时雨水还会冲刷墙面,一般适用于低层和雨水较少的地区。建筑标准要求较高的房屋,绝大多数采用有组织排水。
2.有组织排水
有组织排水是将屋面划分成若干排水区,按一定的排水坡度把屋面雨水有组织地排到檐沟或雨水口,通过雨水管排泄到明沟中,再通往城市地下排水系统。
有组织排水又可分为有组织外排水和有组织内排水两种。在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外排水,因为有组织内排水构造复杂,极易造成渗漏。但在多跨房屋的中间跨、高层建筑及寒冷地区为防止水管冰冻堵塞时,可采取内部排水方式,使屋面雨水流入室内雨水管,再由地下水管流至室外排水系统。有组织外排水是民用建筑最常用的方式之一,一般采用檐沟外排水及女儿墙内檐排水两种排水形式。
(1)檐沟外排水屋面,可以根据房屋的跨度和外形需要,做成单坡、双坡或四坡排水,同时在相应的各面设置排水檐沟,如图6-5所示。雨水从屋面排至檐沟,沟内垫出不小于0.5%的纵向坡度,把雨水引向雨水口经水落管排泄到地面的明沟和集水井。
(2)女儿墙内檐排水
设有女儿墙的平屋顶,可在女儿墙里面设内檐沟,或近外檐处垫坡排水,雨水口可穿过女儿墙,在外墙外面设落水管。如图6-6a)、b)所示。
大面积、多跨、高层以及特种要求的平屋顶常做成内排水方式,如图3-102c)、d)所示。。雨水经雨水口流入室内水落管,再由地下管道把雨水排到室外排水系统。
各自特点:
1)无组织排水
优点:构造简单和造价低廉
缺点:影响外墙和行人交通
2)有组织排水:优缺点与无组织排水相反
一. 屋顶——平屋顶的构造
内排水屋顶平面图
有组织排水
排水坡度
排水方式
排水系统
排水平面图
形成
大小
材料找坡
结构找坡
材料找坡2%
结构找坡3%
无组织排水
内排水
檐沟
天沟
雨水口
雨水斗
雨水管
外排水
挑檐沟外排水
女儿墙外排水
女儿墙带挑檐沟外排水
挑檐沟外排水平面图
女儿墙外排水平面图
女儿墙带挑檐沟外排水平面图
排水内容(点击播放)
平屋顶排水方式的选择
高度较低的简单建筑,为了控制造价,宜优选无组织排水
积灰多的屋面应采用无组织排水
有腐蚀性介质的工业建筑不宜采用有组织排水
在降雨量大的地区或房屋较高的情况下,应采用有组织排水
临街建筑的雨水排向人行道时宜采用有组织排水
高层建筑,雨水自由滴落,会造成随意飘落,宜采用有组织排水
为了建筑形象美观,需设置女儿墙或复杂檐口时,宜采用有组织排水
寒冷地区,雪雨季,无组织排水易于结成冰柱,融化时易砸伤行人,故宜采用有组织内排水
采用有组织排水的依据 表4.5.1
划分排水分区:目的是便于均匀的布置雨水管(雨水口负担200平方米屋面面积的雨水,屋面面积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确定排水坡面的数目:依据进深大小分为单坡\双坡和四坡
有组织排水
(a) 外排水;(b)内排水
屋面排水组织设计
平屋顶排水组织设计
③ 确定天沟断面大小和天沟纵坡坡度值:
一般建筑的天沟净宽不应小于200mm,天沟落水口至分水线的距离不应大于20m,檐沟纵坡不宜小于0.5%,也不可大于1%.
确定落水管的大小和间距:
落水管直径最常用的是100mm,雨水管的数目与雨水口相等,在工程实践中,一般在年降水量大于900mm的地区,每一直径为100mm的雨水管,可排集水面积150m2的雨水;年降雨量小于900mm的地区,每一直径为100mm的雨水管可排集水面积200m2的雨水。雨水口间距不宜超过18m,防止垫置纵坡过厚而增加屋顶或天沟的荷载。
排水口布置
柔性防水屋面是将柔性的防水卷材或片材用胶结材料粘贴在屋面上,形成一个大面积的封闭防水覆盖层。这种防水层具有一定的延伸性,能较好地适应结构的温度变形,故称柔性防水屋面,也称卷材防水屋面。
(1)防水卷材的类型
防水卷材的类型有沥青卷材防水、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等。如图6-16、6-17所示。根据相关建筑材料资料总结,见表6-3所示。
柔性防水屋面
平屋顶的防水——柔性防水屋面
构造组成(以正置式保温屋顶为例)
卷材防水(正置式保温)基本构造
结构层
保温层
找平层
防水层
保护层
顶棚层
铝箔保护层
SBS卷材防水层
冷底子油结合层
水泥砂浆找平层
膨胀蛭石保温层兼找坡层
沥青卷材隔汽层
水泥砂浆找平层
钢筋混凝土屋面板结构层
冷底子油结合层
(2)卷材防水屋面的基本构造
卷材防水屋面由保护层、隔离层、防水层、找平层、保温层、找平层、找坡层、结构层组成,它适用于防水等级为Ⅰ~Ⅳ级的屋面防水。
1)保护层
保护层是为了延长油毡防水层的使用期限而设置的,即防老化。
不上人屋面的保护层,一般撒粒径3~6mm的小石子,称为绿豆砂保护层。上人屋面一般做板块保护层。可在防水层上浇筑30~40mm厚的细石混凝土面层,也可用热沥青粘贴400mm×400mm×30mm C20预制细石混凝土板,或20mm厚1:3水泥砂浆铺贴细石混凝土板:,或25mm享粗砂铺细石混凝土板。油毡平屋面常用作法,如图6-18所示。
2)防水层
防水层由防水卷材和相应的卷材黏结剂分层黏结而成,层数或厚度由防水等级确定。卷材的铺贴方法有冷粘法、热熔法、热风焊接法、自粘法等。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顶铺贴。屋面坡度小于3%时,卷材以平行屋脊铺贴;屋面坡度大于15%,沥青防水卷材应垂直屋脊铺贴。
3)找平层
油毡防水层要求铺设在平整的基层面上,否则会使油毡断裂,当屋面板表面不平时,即应设找平层。找平层一般为1:3水泥砂浆,厚度为15~20mm。当在现浇屋面板上铺油毡防水层时,可以不做找平层。
卷材、涂膜的基层宜设找平层,找平层厚度和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4所示的要求。
4)保温层
保温层应根据屋面所需传热系数或热阻选择轻质、高效的保温材料,保温层及其保温材料应符合表6-5的规定。
5)结构层
结构层多采用刚度好、变形小的各类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3)卷材防水屋面的细部构造
1)泛水
泛水是屋面防水层与垂直墙交接处的防水处理,如图6-19所示。一般用砂浆在转角处做弧形或45°斜
面,卷材粘贴至垂直面不少于250mm,
以免屋面积水超过卷材而造成渗漏。
最后在垂直墙面上应把卷材上口压住
,防止卷材张口,造成渗漏。
女儿墙泛水
2、屋面出入口:如图所示为屋面出入口构造图。图中构造有:(a)泛水要求同前;(b)出入口处的门槛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并粉滴水;(c)砖砌台阶每级150×300。
3、檐口:卷材防水平屋面的檐口构造视屋面排水方式而定。它分无组织排水和有组织排水两种。
① 无组织排水平檐口要求:卷材在离檐口边约100mm处收口,收口处用密封膏嵌牢,下面做滴水线。
防水卷材
封缝材料
油膏堵头
滴水
保温层
水泥钉固定
滴水
3、檐口:
② 有组织排水平檐口要求:檐沟板作成槽形,与圈梁连结成整体。沟内1:2.5水泥砂浆找坡1%(最薄处20厚),然后做附加防水层,上再做防水层(如卷材、涂膜防水),下表面做滴水线。
防水卷材
保温层
滴水
滴水
封缝材料
封缝材料
4、雨水口:雨水口是屋面防水的最薄弱环节。屋面的雨水口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用于檐沟的雨水口,另一种是用于女儿墙外排水的雨水口。前者为直管式,后者为弯管式。
雨水口
雨水管
雨水斗
雨水蓖子
雨水口
雨水斗
涂膜防水屋面
概念:涂料防水屋面又称涂膜防水,将可塑性和粘结力强的高分子防水涂料,直接涂刷在屋面的基层上,形成一层满铺的不透水层,以达到防水的目的。
类型:① 是用水或溶剂溶解后的基层上涂刷,通过水或溶剂蒸发而干燥硬化;
② 是通过材料的化学反应而硬化。这些材料具有防水性好、粘结力强、延伸性大和耐腐蚀、耐老化、无毒、冷作业、施工方便等优点。但价格较贵,成膜后要加保护,以防硬杂物碰坏。
构造做法:
涂膜防水的基层为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涂膜施工时屋面基层表面干燥程度应与涂料特征相适应,采用沥青基防水涂膜,溶剂型高聚物改性沥青涂料或合成高分子涂膜,均应在屋面基层表面干燥后,方可进行涂膜施工操作。如有空鼓、缺陷和表面裂缝应整修后用聚合物砂浆修补。
在转角、雨水口四周、贯通管道和接缝等易产生裂缝处,修整后需用纤维材料加固。
涂刷防水材料应分多次进行。
涂膜的表面一般需撒细砂作保护层,为了减少太阳的辐射以及满足屋面颜色的需要,可适量加入银粉或颜料作着色保护涂料。上人屋顶和楼地面一般在防水层上涂抹一层5~10mm厚粘结性好的聚合物水泥砂浆,干燥后再抹水泥砂浆面层。
涂膜防水屋面
刚性防水屋面是以防水砂浆抹面或密实混凝土浇捣而成的刚性材料屋面防水层,其施工方便、节约材料、造价经济和维修较为方便。但是对温度变化和结构变形较为敏感,施工技术要求较高,较易产生裂缝而渗漏水,要采取一定的构造措施。
刚性防水屋面
防水构造层次: 1、防水层 2、隔离层 3、找平层 4、结构层
平屋顶的防水——刚性防水屋面
结构层
顶棚层
防水层
找平层
刚性防水基本构造
隔离层
刚性防水构造举例
配筋细石混凝土防水层
低强度水泥砂浆隔离层
水泥砂浆找平层
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构造组成:
① 结构层:结构层应整体性良好,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或预制板,由结构设计决定,并宜采用结构找坡3%。结构层板缝中浇灌的细石混凝土上应填放背衬材料(聚乙烯泡沫塑料棒),上部嵌填密封材料。
找平层:当结构层为预制混凝土板时,应作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
隔离层: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与基层间宜设置隔离层。隔离层可用0.3厚聚乙烯薄膜、2厚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等做法,隔离层的作用是减少结构层变形对防水层的不利影响,以避免防水层开裂。
防水层:刚性防水屋面是利用混凝土的密实性作防水层的,为防止防水层收缩时产生裂缝,常采用40厚C30细石混凝土防水层,表面压光,混凝土内配Ф4钢筋双向中距150。钢筋网片在分格缝处应断开,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施工时应注意骨料级配,控制水灰比、加强振捣和养护,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抗裂和抗渗性能。此外,也可采用加膨胀剂、减水剂和防水剂等做法。
平屋顶的防水——刚性防水屋面
2)细石混凝土防水层
细石混凝土防水层是通过调整混凝土级配、严格控制水灰比以及加强振动捣实而成。或者在混凝土中掺入一些外加剂(如加气剂、防水剂及膨胀剂等),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不透水性,从而达到防水的目的。这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屋面防水层。细石混凝土防水层通常有两种作法:一种是无隔离层的作法,即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上直接浇捣35~4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内可配φ4,双向200mm×200mm钢筋网;另一种是有隔离层的作法,使基层与防水层脱离,避免因屋面基层变形对防水的影响。可用砂、黏土砂浆、废机油或水泥纸袋等做隔离层,如图6-7所示。
(2)设置分仓缝
分仓缝亦称分格缝,是防止屋面不规则裂缝以适应屋面变形而设置的人工缝。分仓
缝应设置在屋面温度
年温差变形的许可范
围内和结构变形的敏
感部位,如图6-8所示。
由此可见,分仓缝服务的面积宜控制在15~25m2,间距控制在3000~5000mm为好。在预制屋面板为基层的防水层,分仓缝设置在支座轴线处和支承屋面板的墙和大梁的上部较为有利,长条形房屋,进深在10000mm以下者可在屋脊设纵向缝;进深大于10000mm者,最好在坡中某一板缝上再设一道纵向分仓缝,如图6-9所示。
分仓缝宽度可做20mm左右,为了有利于伸缩,缝内不可用砂浆填实,一般用油膏嵌缝,厚度约20~30mm,为不使油膏下落,缝内用弹性材料泡沫塑料或沥青麻丝填底如图6-10a)所示。
横向支座的分仓缝为了避免积水,常将细石混凝土面层抹成凸出表面30~40mm高的梯形或弧形的分水线,如图3-10 b)所示。为了防止油膏老化,可在分仓缝上用卷材贴面,如图6-10c)、d)所示,亦有在防水层的凸口上盖瓦而省去嵌缝油膏的做法,如图6-10 g)、h)所示。但要注意盖瓦坐浆方法,不能坐浆太满,以防止出现“爬水”现象。如图6-10 f) 所示。
刚性防水屋面的纵向分仓缝构造,如图6-11所示。在屋面有高差处,与墙体也应分开留有分仓缝。
(3)刚性防水屋面的节点构造
1)泛水构造
泛水是指屋面防水层与突出构件之间的防水构造。凡屋面防水层与垂直墙面的交接处均须做泛水处理,如山墙、女儿墙和烟囱等部位,一般做法是将细石混凝土防水层直接引申到垂直墙面上。应尽量使泛水和屋面板上的防水层一次浇成,不留施工缝,泛水部位混凝土应拍打密实,加强养护,否则会使立墙与泛水的粘结面以及泛水本身产生裂缝,引起渗漏,如图6-12所示。
迎水面泛水高度应不小于240mm,非迎水面不小于180mm。对高出屋面的管道其泛水高度不小于150mm即可。
2)檐口构造
a.自由落水挑檐
可采用挑梁铺面板,将细石混凝土防水层做到檐口,但要做好板和挑梁的滴水线,如图6-13所示。也可利用细石混凝土直接支模挑出,除设滴水线外,挑出长度不宜过大,要有负弯矩钢筋并设浮筑层。
b.檐沟挑檐
有现浇檐沟和预制屋面板出挑檐沟两种。采用现浇檐沟要注意其与屋面板之间变形不同可能引起的裂缝渗水,如图6-14所示。在屋面板上设浮筑层时,防水层可挑出50mm左右做滴水线,最好用油膏封口。当无浮筑层时,可将防水层直接做到檐沟,并增设构造钢筋。预制屋面板出挑檐口,搁置点须做滑动支座。
c. 包檐外排水
有女儿墙的外排水,一般采用侧向排水的雨水口,在接缝处应嵌油膏,最好上面再贴一段卷材或玻璃布刷防水涂料,铺入管内不少于50mm,如图6-15 a) 所示。也可加设外檐沟,女儿墙开洞,如图6-15b) 所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