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变形缝的类型在工程实践中,常会遇到不同大小、不同体型、不同层高,建在不同地质条件上的建筑物,某些建筑由于受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等因素影响,结构内部产生附加应力和变形,轻则产生裂缝,重则倒塌,影响使用安全,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除了加强房屋的整体刚度以外,在设计时有意在建筑物的敏感部位留出一定的缝隙,把它分成若干独立的单元,允许其自由变形而不造成建筑物的破损,这些缝隙即变形缝。如图9-1 所示。变形缝是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总称。根据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三种。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建筑物长度过长时,设置温度缝建筑物长度过长时,设置温度缝变形缝的设置原则建筑构件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会产生胀缩变形,称伸缩缝。为此,通常在建筑物适当的部位设置垂直缝隙,自基础以上将房屋的墙体、楼板层、 屋顶等构件断开,将建筑物分离成几个独立的部分。为克服过大的温度差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从基础顶面至屋顶延结构断开。缝宽一般为20~30mm。1.伸缩缝的设置原则伸缩缝的设置间距与结构所用材料、结构类型、施工方式、建筑所处环境和位置有关。伸缩缝应设在因温度和收缩变形可能引起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可能性最大的地方。表9-1和表9-2对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伸缩缝最大设置间距做出了规定。注 1.对烧结普通砖、多孔砖、配筋砌块砌体房屋取表中数值;对石砌体、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和混土砌块房屋取表中数值乘以0.8的系数。当有实践经验并采取有效措施时,可不遵守本表规定;2.在钢筋混凝土屋面上挂瓦的屋盖应按钢筋混凝土屋盖采用;3.按本表设置的墙体伸缩缝,一般不能同时防止由于钢筋混凝土屋盖的温度变形和砌体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局部裂缝;4.屋高大于5m的烧结普通砖、多孔砖、配筋砌块砌体结构单层房屋,其伸缩缝间距可按表中数值乘以1.3;5.温差较大且变化频繁地区和严寒地区不采暖的房屋及构筑物墙体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按表中数值予以适当减小。6.墙体的伸缩缝应与结构的其他变形缝相重合,在进行立面处理时,必须保证缝隙的伸缩作用。注 1.装配整体式结构房屋的伸缩缝间距宜按表中现浇式的数值取用;2.框架—剪力墙结构或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的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的具体布置情况取表中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之间的数值;3.当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时,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的伸缩缝间距宜按表中露天栏的数值取用;⒋现浇挑檐、雨罩等外露结构的伸缩缝间距不宜大于12m;5.排架结构柱高(从基础顶面算起〉低于8m时,宜适当减小伸缩缝间距;经常处于高温作用下的结构、采用滑模类施工工艺的剪力墙结构,宜适当减小伸缩缝间距。2.伸缩缝的结构处理(1)砖混结构砖混结构的墙和楼板及屋顶的伸缩缝结构布置可采用单墙也可采用双墙承重方案,如图9-2 所示。(2)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的墙和楼板及屋顶的伸缩缝结构一般采用悬臂梁方案,如图9-3 a)所示,也可采用双梁双柱方式,如图9-3b) 所示,但施工较复杂。用双柱方案设缝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候机楼3.伸缩缝的构造(1)砖墙伸缩缝的构造伸缩缝因墙厚的不同,可做成平缝、错口缝和凹凸缝,如图9-4所示。主要视墙体材料、厚度及施工条件而定。(2)楼地板层伸缩缝构造楼地板层伸缩缝的位置和缝宽大小应与墙体、屋顶变形缝一致。如图9-6所示。缝内常用可压缩变形的材料(如油膏、沥青麻丝、橡胶、金属或塑料调节片等)做封缝处理,上铺活动盖板或橡、塑地板等地面材料,满足地面平整、光洁、防滑、防水及防尘等功能。顶棚的盖缝条只能固定一端,以保证两端构件能自由伸缩变形。防震缝防震缝是地震区设计多层砖混结构房屋,为防止地震使房屋破坏,应用防震缝将房屋分成若干形体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部分。为减轻或防止相邻结构单元由地震作用引起的碰撞而预先设置的间隙。在地震设防地区的建筑必须充分考虑地震对建筑造成的影响。1.防震缝的设置原则为了避免因地震造成建筑的破坏,我国制定了相应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多层砌体房屋,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混合承重的结构体系。凡在6级设防地区的建筑物,下列情况之一应设置防震缝:(1)建筑立面高差在6m以上。(2)建筑有错层,而错层楼层高差较大。(3)建筑物相邻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在多层砖混结构建筑中,防震缝的宽度按设防烈度不同采用50~70mm。在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中,当其高度小于15m时,缝宽为70mm;建筑高度大于15m时,按不同设防烈度随建筑高度增高,见表9-3表设缝宽。防震缝两侧均匀设置墙体,以加强两侧建筑物的刚度。防震缝在地面以下的基础可不设缝。防震缝在与伸缩缝、沉降缝同时设置时,可将缝合并,其缝设置的构造应满足各种缝的要求。2.防震缝的构造防震缝的构造及要求与伸缩缝相似,前者比后者缝宽,如图9-7、9-8所示。在施工时,必须确保缝宽符合要求。防震缝应与伸缩缝、沉降缝统一布置,并满足防震缝的设计要求。要充分考虑盖缝条的牢固性以及应变能力。在施工过程中不能让砂浆、碎砖或其他硬杂物掉入防震缝内,不能将墙缝作成错口或凹凸口。外墙变形缝应做到不透风、不渗水、其嵌缝材料必须具有防水、防腐、耐久等性能以及一定的弹性。沉降缝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称为沉降缝。1. 沉降缝的设置(1)沉降缝的设置原则沉降缝是为了预防建筑物各部分由于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破坏而设置的变形缝,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应考虑设置沉降缝:1)当建筑物建造在不同的地基上时。2)当同一建筑物相邻部分高度相差在两层以上或部分高度差超过10m以上时。3)当建筑物部分的基础底部压力值有较大差别时。4)原有建筑物和扩建建筑物之间。5)当相邻的基础宽度和埋置深度相差悬殊时。6)在平面形状比较复杂的建筑中,应将建筑物平面划分成规则简单的几何单元,在各个部分之间设置沉降缝。7)当相邻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变化较大时。为了使沉降缝相邻两部分建筑能自由沉降,沉降缝部位的墙体、楼地层、屋顶以及基础等所有构件都需设缝断开,如图9-9所示。某建筑高层与裙房之间设沉降缝华东电管局结构高差及荷载悬殊虹桥金桥大厦结构高差及荷载悬殊相邻部分结构差异大某建筑在原来内庭园中加建—新老建筑相邻(2)沉降缝的设置宽度沉降缝的宽度与地基情况和建筑物的高度有关,见表9-4表设沉降缝的宽度。2. 沉降缝的构造(1)基础沉降缝基础沉降缝应断开以避免因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相互干扰。常见砖墙条形基础处理方案有三种:1)双墙偏心基础如图9-10a)所示,此法基础整体刚度大,但基础偏心受力,在沉降时产生一定的挤压力。双墙承重方案易造成基础偏心1-12)挑梁基础如图9-10b)所示,对沉降量大的一侧墙基不做处理,而另一侧用悬挑基础梁,梁上做轻质隔墙,挑梁两端设构造柱。当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较大或新旧建筑毗连时,宜用该方案。用悬臂方案设缝时基础的状况2-23)双墙交叉基础如图9-10c) 所示,基础不偏心受力,因而地基受力与双墙偏心基础及挑梁基础相比较,将大有改进。(2)墙身、楼底层、屋顶沉降缝墙身沉降缝与相应基础沉降缝方案有关:1)采用偏心基础时,其上为双承重墙,如图9-10a)所示。2)采用挑梁基础时,其上为一承重墙和一轻质隔墙,如图9-10b)所示。3)采用交叉基础时,墙体为承重或非承重双墙,如图9-10c) 所示。墙身及楼底层沉降缝构造与伸缩缝构造基本相同,如图9-11所示,但要求建筑物的两个独立单元能自由沉降,所以金属盖缝调节片不同于伸缩缝。屋顶沉降缝的构造应充分考虑屋顶沉降对屋面防水材料及泛水的影响,如图9-12所示。楼顶变形缝作法、楼面盖缝作法实例,如图9-13、9-14所示。小总结——沉降缝与伸缩缝的区别 1. 二者的作用不同 沉降缝是为了避免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结构内将产生附加的应力,使建筑物某些薄弱部位发生竖向错动造成开裂而设置的缝隙。 伸缩缝是为了避免当建筑物长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因温度变化造成开裂而设置的缝隙。2. 二者在构造上也有所不同。 沉降缝要求从基础到屋顶所有构件均须设缝分开,使沉降缝两侧建筑物成为独立的单元,各单元在竖向能自由沉降,不受约束。 伸缩缝要求将建筑物的墙体、楼层、屋顶等地面以上构件全部断开,基础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不必断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