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秘书工作转型时期 课件(共22张PPT)《中国秘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九章 秘书工作转型时期 课件(共22张PPT)《中国秘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九章 秘书工作转型时期
-----民国时期
要点:
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秘书工作首开我国近代国家秘书工作之先河。在秘书工作中体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各项制度多有开拓创新,并为后世所沿袭。
2、北洋政府时期的秘书工作多承袭南京临时政府,并有所发展。秘书机构的设置趋向一致,部分秘书业务技术有所提高。
3、国民党政府时期的秘书工作则承袭南京临时政府有及北洋政府,并有所发展。其秘书机构的设置较为健全,人员的选拔比较严格,业务工作也有一定的发展,并开始进行秘书工作的学术研究和吸收外国的经验。
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秘书工作
一、临时政府的秘书机构和官职
(一)临时大总统府秘书处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秘书长一人,承总统之命,负责整个秘书处的工作。
秘书处的工作大致分为四个方面:
一是撰拟及收发公牍文件;二是保存命令、法规及公牍文
件;三是编录各部会议事项;四是接待总统来宾。
秘书处是唯一的直接为总统工作服务的办事机构。
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秘书工作
(二)行政九部的秘书机构与官职
各部内的秘书机构,还没有统一的名称,有的沿袭清末
官制改革后的名称,叫“承政厅”,有的改称“秘书处”。
秘书长一员,承总长之命,总理厅务,并掌管机要文书。
秘书四至六人,协助秘书长处理要务。
文牍员、书记员、监印员、收发员、抄写员、应接员等
秘书人员,都是以工作性质为名。
职责:掌管印信,组织会议,收集信息,掌管机要。
(三)参议院秘书科
参议院是最高立法机关,成立初期即设有秘书机构。
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秘书工作
(四)其他秘书机构
三局指法制局(初称法制院)、印铸局、公报局。
从职责来看,三个局均带有秘书性质。
三局内部也设有秘书官职,负责本机关的秘书工作。
“督都”总领军政,成立督都府或军政府为地方政府,
如湖北军政府、山西军政府、云南军政府
各省的秘书机构名称有:秘书处、秘书局、秘书厅、文书
局、 文书部、总务厅、参事处等。
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秘书工作
特点: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秘书机构与官职名目众多,原因在
于时局动荡,来不及统一。
但其在以下两个方面具有开先河的进步意义:
其一,各机关普遍创设了名实相符的秘书机构和官职,
建立了近代意义上的秘书队伍。
其二,秘书机构的设置开始有了法规依据,其职能渐趋
明晰。各机关开始以近代官制章程来建立、规范秘书机构,
秘书机构也逐步从政务机构中独立出来,其职能普遍以文书
工作为主,兼及日常庶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秘书机
构的稳定性。
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秘书工作
二、秘书人员
(一)秘书人员的类别与地位
一类是顾问和参事
地位较高,主要起参谋、智囊作用,是辅助首长决策的
高级秘书人员。
二类秘书长、秘书
是各机关长官的助手,且多兼任部门负责人。秘书长全面
辅助长官工作所处地位十分重要。秘书主要负责重要的文书工
作,直属秘书长领导。
三类是其他秘书人员,其名目众多,大多工作性质比较单
一,专业性较强,人数也最多。
前两类可称为高级秘书人员,第三类是普通秘书人员。
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秘书工作
(二)秘书人员的来源
一是从同盟会员等革命党人中聘任
二是从旧政权的秘书人员中选用
未能建立健全的选拔任用制度
三、文书工作
(一)创建新的公文文体
《公文程式令》,规定了临时政府的七种新公文文体,随后
内务部又补充了两种法定文体。
呈、令、谕、批、示、公布、状、咨、照会
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秘书工作
(二)规定新的公文格式
南京临时政府在实践中革新了公文格式,公文用纸皆
用白色,普遍采用折式,纸幅大小趋同一致。
在公文书写方面,临时政府统一了公文的文式、行式、
字式,简化公文程式,废除抬头避讳,公文不论上行下行,
皆用楷体书写,端正用印,发文官署长官皆全署姓名,一律
靠下书写。
临时政府废除了公文中的封建称呼,一律改以官职相称。
公文落款日期一律采用新历(阳历),民国纪年。
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秘书工作
(三)建立新的文书处理制度
(四)创设新的公文下达方式
运用投送、邮发外,还创设了两种新方式:其一,设
立揭事处批答呈件。其二,利用公报发布通行公文。
由于临时政府存在的时间很短,它的各级政府中还未建
立专门的档案机构,其档案工作一般由文书工作部门兼理。
第二节 北洋军阀政府时期的秘书工作
一、中央秘书机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一)总统府的秘书机构
总统府秘书机构是重要的中央秘书机构
秘书厅,为总统工作服务办事机构
秘书,分掌秘书厅具体事务
总统府秘书厅事务的繁简,视各任总统的实际权力而定
第二节 北洋政府的秘书工作
一、中央秘书机构
(一)总统府的秘书机构
总统府(包括临时执政府、大元帅府)的秘书机构是秘
书厅。
(二)国务院的秘书机构
国务院的秘书机构为秘书厅
秘书厅设秘书长一人。
职掌为宣达法令,撰拟及保管机要文书,典守印信,
编纂记录,翻译电文,核对文稿、收发文件,保管文书图籍
等。
秘书厅分课(科)办事。
第二节 北洋政府的秘书工作
(三)国会的秘书机构
参、众议院均设秘书厅,各由其议长任命秘书长一人,
掌理院内一切事务。
(四)中央政府各部的秘书机构
北洋政府大多数时间设置外交、内务、财政、陆军、海
军、司法、教育、农商、交通等九个部。依据《各部官制通
则》,九部均设总务厅作为办事机构,负责秘书工作及其他
事项。
各部总务厅为综合性的办事机构,以秘书工作为主,兼
职本部门的人事、财政、庶务、会计等事务。其性质与现代
各机关的办公厅相同。
第二节 北洋政府的秘书工作
北洋政府时期政权频繁更迭,政府军事化,秘书机构的
设置也受此影响,很多做法还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但在以下几方面还是有进步意义的:
第一,北洋政府普遍比较重视秘书法规的建设,秘书机
构和职官的设置基本都有法可依。虽然这些规定和实际具体
情况多少有些差距,但终究把秘书机构的建设纳入了法制化
轨道。
第二,秘书机构被定位为服务性办事机关,权限明确,
保证了秘书机构和秘书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第三,秘书机构分科办事,各科也有办事细则,职员各
司其职,体现了新型的行政管理规范。
第二节 北洋政府的秘书工作
二、秘书人员
(一)秘书人员的名目和职级地位
北洋政府行政机关设置的秘书人员主要有秘书长、秘书、
佥事、科长、主事、科员、录事等。
(二)普通秘书官员的任用
对普通秘书官员的任用,北洋政府借鉴了西方的文官制
度,按《文官任用法》等法规,或从现任文职中甄别,或通
过考试来选拔。
第二节 北洋政府的秘书工作
(三)高级秘书官员的任用
北洋政府秘书长与秘书的任用,根据《秘书任用法草
案》,并不按文官制度执行,其资格也不受《文官任用法》
等法规的限制。其任用主要是根据长官的意志,由长官决
定,也没有实习期,任用后享受荐任官的薪俸等级待遇。
三、文书工作
(一)公文文体
《公文程式令》规定了十三种法定公文:
大总统令、院令、部令、委任令、训令、指令、处分令、
布告、任命状、批、咨、公函、呈
第二节 北洋政府的秘书工作
(二)文书工作制度
公文用纸制度
发文编号制度
副署制度
四、档案工作
(一)机关档案机构的普遍建立和健全
国史馆、清史馆和故宫博物院文献部
(二)档案工作制度
(三)档案工作中的腐败现象
一是袁世凯大量销毁复辟帝制档案。
二是教育部公开拍卖档案的“八千麻袋事件”。
第三节 国民党政府的秘书工作
一、秘书机构和人员
(一)中央政府的秘书机构
(二)待从室
机要秘书机构
(三)其他秘书机构
(四)秘书人员的选用
据《国民政府秘书及科员任用规则》规定,秘书须是国
民党员,有国内外大学或专门学校以上的学历,要具备担任文
职三至四年的阅历,由国民政府委员二人推荐或主管长官批准。
至于侍从室的秘书,则须由蒋介石直接审查、亲自召见后
而定。
第三节 国民党政府的秘书工作
二、对秘书工作的改革
(一)1927年至1933年的改革
(二)1933年至1935年的改革
(三)1938年至1945年的改革
(四)1947年的改革
三、文书工作
(一)公文处理程序
收文处理程序为:验收、拆封、编号登记、摘由、呈阅、
分送、拟办、检查、归档。
(二)公文格式
(三)公文文体
第三节 国民党政府的秘书工作
(四)文书工作的弊端
四、档案工作
(一)档案工作的发展
国民党政府对档案的管理大多数采用集中保管本机关档
案的形式,时称“集中制”,制定有较系统的管理条例。
(二)档案工作的弊病
五、学术研究和秘书人才培养
(一)学术研究
(二)学校培养秘书人才
第三节 国民党政府的秘书工作
第一,秘书机构的越权现象不再出现。
第二,对文书档案工作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使秘书人员
的个体业务水平明显提高,文书档案工作趋于规范化。
第三,向国外学习文书档案工作经验,使我国几千来处
于封闭状态的秘书工作首次吸收国外先进方法,有助于我国
秘书工作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第四,对文书档案工作进行的学术研究及其取得的成果,
使秘书工作中的这两类重要业务开始学科化。
第五,学校培养专业秘书人才,使秘书人员的素质有所
提高,拓宽了秘书人员的来源。
思考题:
1.简述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秘书人员的来源。
2.简述北洋政府秘书机构的特点。
3.简述北洋政府高级秘书人员任用的条件。
4.简述国民政府时期秘书工作的改革内容。
5.分析国民政府秘书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