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中国 秘书史课件上 海 外 国 语 大学杨 剑 宇 教 授绪 论第一节 中国秘书史课程的概况一,本课程的地位、性质及特点(一)本课程的地位是秘书学专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它,秘书学专业的体系才能充实、丰富,臻于完善.是秘书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秘书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占重要地位。(二)本课程的性质是秘书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它使学生了解我国历代秘书工作的现象、理解其发展脉络、规律和经验教训,以取其精华,古为今用,为做好现实秘书工作服务。它和秘书学概论构成了本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这是它的课程性质。(三)本课程的特点:1。一门专门史中国秘书史是研究我国历代秘书工作现象和规律的专史,是历史学和秘书学相互交叉、渗透的一门学问。2。 知识性、理论性强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一)取其精华、古为今用,促进现实的秘书工作。(二)加深对秘书工作重要性的理解(三)继承优良传统(四)完整秘书学专业知识体系(五)为建立中国秘书学提供依据。三、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基本框架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历代秘书机构——即历代各级各类秘书机构的设置、职能、地位、作用和演进过程,重点研究中央秘书机构,旁及中央政府各部门内和各级地方政府、军队的秘书机构。历代秘书人员——包括他们的来源、培训、选拔任用、考核监督、素质和优良传统。历代秘书工作制度——包括文书档案工作制度、公文文体、信访制度、保密制度、社会调查制度等。第二节 本课程教和学的方法(略,自学)第三节 本课程教学前的预备知识一、“秘书”一词的古今区别1.现代“秘书”一词的来源和涵义秘书一词源出于拉丁文“secretarius”,意思是“可靠的职员”。秘书是“职务名称之一。协助领导综合情况、研究政策、密切各方面工作联系,办理文书档案、人民来信以及其他日常行政事务和交办事项。”2.古籍中的“秘书”并非秘书古籍中“秘书”一词有四种涵义:第一,指宫禁中的秘藏之书。第二,指谶纬图录等类书。第三,指官职名称。第四,指官署名称二、界定古代秘书工作第一,记录帝王、长官言行、政事,拟制、处理文书,保管档案。第二,了解下情、传达命令,起上通下达作用。第三,接待吏民上访,向皇帝或长官汇报,并向上访者传达处理结果。第四,处理官衙内日常事务及交办事项。三、界定古代秘书官署承担全部工作的如西周的太史寮,西汉武帝以后的书台,宋朝的通进银台司,明朝的通政使司,清朝的南书房、军机处等; 承担部分秘书工作的,如西周的肺室,唐朝匦使院,宋朝的鼓院、检院,明朝专掌保管皇帝印玺的尚宝司等。四、界定古代秘书官职第一,承担前述划定的古代秘书工作范围内一项或多项业务的官吏。第二,他们属于帝王或长官的辅助官吏,一般上无决策之权,下无指挥之权,只起帝王或长官和下属执行部门之间的中介、纽带作用。第三,他们有一定的文化修养,系从事智力型的事务者。五、界定古代秘书官职第一,官职名称不变,而承担的秘书工作的内容和作用地位起了变化;第二,官职、名称虽没变,却已由秘书官吏演变为掌有决策、指挥之权的实职;第三,原是秘书官职,后演变为执掌事务兼管一些秘书事务的官员。第一章 秘书工作起源时期--------夏、商要点:秘书工作产生的社会条件:有了社会组织的领导部门;有了文字和公务文书。我国秘书工作的起源:孕育于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萌发于夏朝,形成于殷商。第一节 孕育于部落联盟昌盛时期一、秘书工作产生的社会条件秘书工作是领导部门的辅助性工作,因此,只有出现了领导部门,才会随之而产生秘书和秘书工作。这是秘书工作发源必不可少的社会条件之一。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表意的工具,也是书写文书的先决条件。文书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材料,它只有在文字出现后才可能产生。公务文书需要有人拟制、处理、传颁、保管,由此产生了以文书工作为主要业务之一的秘书人员和秘书工作。因此,文字和公务文书的出现,是秘书工作起源的又一个社会条件。二、社会组织领导部门的形成原始人群 无领导、无领导部门氏族公社 出现首领、无文书部落联盟 领导部门、原始文字、文书三、原始文字的演进陶文---甲骨文---金文伏羲造字、仓颉造字原始文字开始被运用于公务活动中,首先被用于记事。《尚书》 《尧典》在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先民已经使用原始文字记事,记录首领言行,有了原始的公务活动记录。四、有关秘书活动的记载《通典·职官志》载: ① “黄帝置六相”;《史记·五帝本纪》载, ②黄帝设史官“黄帝之初始立史官,仓颉、沮涌居其位。”舜在位时设立九官 纳言进善旌、诽谤木、敢谏鼓是我国信访工作的原始形态和早期表现。第二节 萌发于夏朝一、国家的建立(一)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二)贡赋制度出现夏代出现了最初的国家赋税——贡专司征税的官员——啬夫(三)强制机关和法律的出现关押犯人的监狱, “圜土”或“均台”,“禹刑” 杀、墨、宫、刖、劓专职司法机构——大理(四)国家官吏队伍的形成六事之人 牧正、庖正、车正第二节 萌发于夏朝二、夏朝的文字和公务文书陶文《尚书》《甘誓》、《胤征》《汤誓》“誓”, 已是一种比较规范的古代公文。图法公务文书和宫廷档案,并有了以此为主要业务的官员第三节 形成于殷商一、商朝的史官(一)史官的名目与分工就作用而言,贞卜史官、作册史官偏重于在政务方面为商王服务。祭祀史官、记事史官则偏重于处理事务,而作册史官和记事史官的职能与现代秘书人员最为相近。第三节 形成于殷商(二)史官的来源贵族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代代世袭.原因:第一,由于奴隶社会等级森严,贵族和奴隶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第二,史官的职掌需要有广博的知识、专门的业务技能。第三节 形成于殷商二、中央秘书机构太史寮诞生主官称太史,下隶有层次不同、职掌各异的史官。主要职责是负责商王的册命及祭祀等事宜。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诞生的中央秘书机构。第三节 形成于殷商三、甲骨文与甲骨文书(一)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成熟的古文字。(二)甲骨文书的认定前辞——某日某人卜问,史官姓名。命辞——卜问何事。占辞——“兆”显示的答案。验辞——日后是否应验。第三节 形成于殷商四、甲骨档案的保管(一)收贮于都城宗庙、社稷(二)出现了简单的分类收藏法(三)有了简单的编号(四)有了简单的“归档”思考题:1.秘书工作产生需要哪两大条件,为什么 2. 简述我国秘书工作起源的过程。3.史官为何是世袭的 4.什么是甲骨文书 5.商代史官有哪些分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