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世界多极化与中国外交 学案微点构建二、核心解读1、全面理解世界多极化2、坚定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3、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4、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6、外交政策常见雷区①综合国力决定外交政策;②中国与其他国家结盟;③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⑤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公认的准则;⑦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⑧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导或决定性力量。正确理解国家利益:①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②维护(本国)国家利益是一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各国根本利益:国家性质不同,国家根本利益不同。各国既存在某些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差别甚至对立,既合作又竞争④各国根本利益≠各国人民的利益:国家具有阶级性,国家利益首先体现了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而不是人民的利益。在我国相一致的。三、题型特训1、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每一次排放都达到7800吨左右。该行为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对和质疑,引起全球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安全的担忧。中国已经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海洋生态安全影响全球人民的利益②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愿意携手各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③国家实力是解决生态问题的基础,世界各国需要不断提高综合国力④中国坚定捍卫本国国家利益,维护食品安全和中国人民的健康权益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 当今世界,动荡、战乱此起彼伏,国际社会迫切希望从根本上消除冲突和战争,找到世界长治久安的根本之策。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以团结精神和共赢思维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中国外交政策中的和平与安全理念,提供了促进和解的全新路径。中国的外交理念是基于( )①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化的国际趋势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③坚持合作共赢、反对零和博弈是世界各国的共识④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3. 2023年11月中国担任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期间,推动安理会于15日通过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以来的首份决议,决议呼吁在整个加沙地带紧急实施有足够天数的人道主义暂时停火,以便提供基本物品和服务,开展紧急救援和恢复工作。中国推动该决议的通过,是因为( )①该决议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②中国要积极承担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责任③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应该得到联合国重视④暂时停火有助于推动长期停火、维护人民利益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4.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北起昆明、终抵老挝万象的中老铁路3日迎来开通运营两周年。两年来,这条“钢铁丝路”承载中老两国人民梦想,让两国乘客、货物“双向奔赴”,促进沿线商业、人文交融共赢,成为一条与山川同美、不断造福沿线人民的国际黄金大通道。作为中老共建“一带一路”标杆项目,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两年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成为中老人民的幸福路、发展路、友谊路,书写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佳话。如果给以上新闻拟一个标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 中老携手,为全球范围的南北合作树立良好典范B. 共担使命、共谋未来,中老加快推进世界多极化C 中国智慧惠及世界,中国方案助力中老互利共赢D 从对本国负责到对世界负责,钢铁丝路改善民生5. 2023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1963年4月,中国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第一支医疗队,从此开启医疗援外的历史。通过60年的探索,援阿医疗队以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为基本原则,以服务基层、扶贫济困为优先方向,以提升受援国自主能力为根本目标,以实际行动践行“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可见中国( )①主动承担大国责任,是造福非洲人民的主导性力量②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③奉行和平外交,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利益④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传递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6. 2023年以来,缅北针对我国电信诈骗活动愈发猖獗,并由此衍生了人口贩运、绑架、非法拘禁等一系列犯罪活动,严重侵害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对此,中缅老泰四国警方开展联合打击行动,截至2023年11月底,缅北共向我方移交电诈犯罪嫌疑人3.1万名,其中幕后“金主”、组织头目和骨干63名,打击工作取得显著成果。这表明( )①我国通过行使自卫权,积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②我国通过行使管辖权,保护我国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③电信诈骗作为涉网新型犯罪形式,已成为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④四国警方开展联合打击活动,是根除缅北地区电信诈骗的治本之策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7.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举办3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立了20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合作平台。“一带一路”合作已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阶段”,这主要得益于中方( )①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②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③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立足各国共同利益④积极与沿线国家结盟,推动沿线国家共同繁荣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8、 2023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自1963年向阿尔及利亚派出首支援外医疗队以来,我国累计向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员3万余人次,援建医疗卫生设施共130余所,诊治患者近3亿人次,挽救了无数宝贵生命。60年来,先后有超过2000人次荣获受援国国家级荣誉,50余名队员牺牲在异国他乡。中国派遣援外医疗队( )①彰显了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②展示了历史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③建立了适应力量对比变化的全球治理体系④表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坚定力量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9.当地时间2024年2月20日,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再次独家否决加沙停火协议,把加沙局势推到了更加危险的境地,包括中方在内的有关各方均对此表示强烈失望和不满。我们将继续同国际社会各方一道,为早日平息加沙战火、缓解人道局势、实现中东地区长治久安作出不懈努力。这表明我国( )①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基本立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②顺应当今时代主题变化,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事务争端③勇担大国责任反霸权主义,积极支持联合国主导的各项行动④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维护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当地时间2024年1月16日,以“共同向未来”为题的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在巴黎举办。60年来,中法关系历经风雨考验,始终走在中西方关系前列,成为不同制度、不同文化、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典范。中法关系始终走在中西方关系前列是因为( )①中国始终以长远战略眼光看待和处理中法两国关系②中法双方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③法国是第一个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④中法经贸合作能助推两国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主题(部分) 2019年: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 2021年: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世界百年变局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 2023年:百年变局下的中国新作为——扩大利益汇合点,构建命运共同体十年来,“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每届会议主题在“变”,为世界读懂中国、认识和理解中国道路打开不同的观察交流视角;“不变”的是,每届会议都能让世界深刻感受到新时代中国的坚定决心和行动。为世界读懂中国的“变”与“不变”,我们要( )①有历史感,在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中书写新时代答卷②有全球视野,立足各国国家利益,审视和构建国与国之间关系③有大国担当,继续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④保持战略定力,消除矛盾,共同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2. 2023年12月,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在联合国中央应急基金高级别认捐会上发言表示,中国一直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全球人道主义事务,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人道救援中的协调作用,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等重大挑战,并承诺中方将继续向联合国中央应急基金提供捐款。可见,中国( )①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派 ②在国际人道主义事业中发挥主导作用③贯彻多边主义理念,致力于国际安全 ④践行了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奉献与担当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3、 2023年8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金砖+”领导人对话会上发表题为《劲力同心携手同行迈向发展共同体》的讲话。讲话指出中国将始终同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让全世界聚焦发展,为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助力,引发多国人士强烈共鸣。材料表明( )①追求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③中国是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坚力量④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4、12. 2024年1月25日,习近平主席向中法建交60周年招待会发表视频致辞强调,60年来,中法关系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前列,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为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作出贡献。面向未来,中法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发展双边关系,以中法关系的稳定性应对世界的不确定性。由此可见( )①维护共同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②中法两国践行真正的双边主义,维护世界和平③中国和法国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④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促进共同发展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5.2023年9月6日至7日,第26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第26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相继举行。在当前复杂形势下,中方坚定支持今年会议提出的“东盟举足轻重:打造经济增长中心”的主题,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合作,共同推动地区经济复苏与增长。材料表明我国①积极倡导国际合作,是负责任的大国②立足共同利益,推动地区经济复苏与增长③推进地区团结,是促进共同发展的积极力量④顺应时代主题变化,积极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题型特训答案及解析1、 【答案】B【解析】①:此事件引起了全球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安全的担忧,表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海洋生态安全涉及全球人民的利益,①符合题意。②:材料中中国的行动是宣布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未提及愿意携手各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不符合题意。③:国家实力可能会影响生态问题的解决,但国家实力不是解决生态问题的基础,而且材料也不涉及提高综合国力,③排除。④:中方对该事件的态度表明中国坚定地捍卫本国国家利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2、【答案】C【解析】①: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外交理念符合我国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但是并不是根本利益一致化,①说法错误。②④:当今世界,动荡、战乱此起彼伏,国际社会迫切希望从根本上消除冲突和战争,找到世界长治久安的根本之策。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以团结精神和共赢思维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中国外交政策中的和平与安全理念,提供了促进和解的全新路径。从材料中可以推知,中国的外交政策是基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也因为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②④符合题意。③:坚持合作共赢、反对零和博弈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识,还不是世界各国的共识,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3、【答案】C【解析】①:“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分别代表本国统治阶级利益,“符合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错误,应是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①错误。②: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推动该决议的通过是中国要积极承担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责任的要求,②符合题意。③:本项说法正确,但不是中国推动该决议通过的原因,③不符合题意。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中国推动暂时停火是因为暂时停火有助于推动长期停火、维护人民利益,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4、 【答案】C【解析】A:“南北合作”指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等领域内的广泛合作,而中国和老挝都是发展中国家,材料强调中老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携手合作,体现的是为全球范围的南南合作树立了良好典范,A项不符合题意。B: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两年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成为中老人民的幸福路、发展路、友谊路,强调的是区域经济合作,与“世界多极化”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C: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两年来,促进沿线商业、人文交融共赢,成为一条与山川同美、不断造福沿线人民的国际黄金大通道,这说明中国智慧惠及世界,中国方案助力中老互利共赢,C项正确。D: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对本国负责到对世界负责”的说法夸大了中国的作用,D项错误。故本题选C。5、【答案】C【解析】①:我国是造福非洲人民的建设性力量,而非“主导性”力量,①说法错误。②④:中国积极开展对外医疗援助,这表明我国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传递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②④符合题意。③: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利益,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6、【答案】C【解析】①:材料体现了我国通过行使管辖权,保护我国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不是自卫权,①不符合题意。②③:中缅老泰四国警方开展联合打击行动,截至2023年11月底,缅北共向我方移交电诈犯罪嫌疑人3.1万名,其中幕后“金主”、组织头目和骨干63名,打击工作取得显著成果。这表明电信诈骗作为涉网新型犯罪形式,已成为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我国通过行使管辖权,保护我国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②③正确。④:四国警方开展联合打击活动,有利于打击缅北地区电信诈骗,但不是根除缅北地区电信诈骗的治本之策,④错误。故本题选C。7、【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一带一路”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阶段,取得了显著成效,其重要原因在于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的发展,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①②正确。③:任何国家的对外活动都首先是维护本国自身利益,③错误。④:我国不与任何国家结盟,④错误。故本题选A。8、【答案】B ①④:自1963年开始,中国派遣援外医疗队,帮助一些国家和地区援建医疗卫生设施、诊治患者,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荣获诸多受援国国家级荣誉。这充分彰显了我国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坚定力量,①④符合题意。②:材料没有涉及历史文化多样,故②不选;③:材料没有体现建立了适应力量对比变化的全球治理体系,该选项也与实际不符,③不选。故本题选B。9、【答案】B【详解】①④:中方对美国独家否决加沙停火协议表示强烈失望和不满,中方将继续同国际社会各方一道,为早日平息加沙战火、缓解人道局势、实现中东地区长治久安作出不懈努力。这表明我国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基本立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维护者,①④符合题意。②: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今时代主题并未发生变化,②说法错误。③:我国积极支持联合国符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各项活动,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0、【答案】C【详解】①③:说法表述正确,但不能成为中法关系始终走在中西方关系前列的原因,①③不选。②④: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法关系始终走在中西方关系前列是因为两国有共同利益,中法双方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中法经贸合作能助推两国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因此中法关系始终走在中西方关系前列,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1、【答案】B【解析】【详解】①:为世界读懂中国的“变”与“不变”,我们要有历史感,在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中书写新时代答卷,①说法正确。②:立足本国国家利益,不是各国国家利益,②说法错误。③:“不变”的是,每届会议都能让世界深刻感受到新时代中国的坚定决心和行动。为世界读懂中国的“变”与“不变”,我们要有大国担当,继续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③说法正确。④:矛盾具有普遍性,不能消除矛盾,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2、【答案】B【解析】【详解】①:中国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人道救援中的协调作用,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等重大挑战,并承诺中方将继续向联合国中央应急基金提供捐款。可见,中国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派,①正确。②:中国在国际人道主义事业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不是主导作用,②错误。③:材料强调中国在国际人道主义事业中发挥建设性作用,没有体现贯彻多边主义理念,致力于国际安全,③不符合题意。④:中国支持全球人道主义援助,并承诺将继续向联合国中央应急基金提供捐款,这彰显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奉献与担当,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3、【答案】D【解析】【详解】①:“追求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不符合实际,①排除。②:材料没有涉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②排除。③:中国将始终同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让全世界聚焦发展,为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助力,表明中国是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坚力量,③符合题意。④:各国参加“金砖+”领导人对话会,商议共同发展事宜,中国讲话引发多国人士强烈共鸣,表明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4、【答案】D【解析】【详解】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①表述错误。②:中国践行多边主义而不是双边主义,②表述错误。③:中法关系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这说明中国和法国的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③正确。④:中法关系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中法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发展双边关系,这说明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促进共同发展,④正确。故本题选D。15.A中方坚定支持今年会议提出的“东盟举足轻重:打造经济增长中心”的主题,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合作,共同推动地区经济复苏与增长。表明我国积极倡导国际合作,是负责任的大国,推动地区团结,是促进共同发展的积极力量,①③符合题意。维护本国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不是共同利益,②排除。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没有变化,④排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