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行进之歌《拉德茨基进行曲》教材分析一、本节课是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行进之歌中的欣赏曲目,本单元主要内容皆为进行曲体裁的音乐作品,包括《一二三四歌》、《拉德茨基进行曲》、《葬礼进行曲》、《婚礼进行曲》。本单元以进行曲题材音乐为主,延伸到进行曲相关音乐知识。本节课内容是欣赏由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拉德斯基进行曲》,了解乐曲的特点以及适用于不同场景下进行曲的音乐特点。二、《拉德茨基进行曲》是由老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一首管弦乐曲。拉德茨基是奥地利的陆军元帅,民族英雄。作曲者所写的这首进行曲正是炫耀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武力和拉德茨基在军队里和阅兵时的威风形象。乐曲有三个部分组成,是复三部曲式,第一部分用快节奏把拉德茨基将军的威武、又不失诙谐幽默的形象用艺术手段表现得淋漓尽致,用音乐元素模拟出战马的声音,表现出将军骁勇善战的英武形象。第二部分速度为中速稍快,力度比第一部分稍弱,营造出愉悦、轻松、幽默的将军形象。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律动、体验等音乐活动,能够了解进行曲体裁的音乐,并乐于主动了解开拓音乐视野。知识与技能1、通过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学会音乐审美,提高音乐审美能力。2.通过对比欣赏《婚礼进行曲》和《葬礼进行曲》,能够辨别其音乐要素特点,了解不同场景下进行曲的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欣赏、探究引导学生辨别《拉德茨基进行曲》的风格特点,感受、体验进行曲体裁音乐情绪,并从中学会合作学习、培养音乐审美能力。教学重点1、学会通过辨别音乐元素的不同,分析乐曲。2、掌握不同场景下进行曲的音乐特点及作用。教学难点在音乐欣赏活动中,体验《拉德斯基进行曲》的音乐魅力,并能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1.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两段音乐,你听过这首乐曲吗?并指出这两段音乐适合什么场景?试着为乐曲拍打节奏。老师指出这是两首进行曲体裁的音乐,并简单了解什么是进行曲。2.教师出示节奏练习。带领学生拍手,熟悉二拍子的音乐律动。同学们拍的非常整齐有力,相信在节奏律动中,大家已经感受到了运动员进行曲昂扬向上的行进步伐。接下来,老师想带着同学们走向世界,去体会一首世界名曲。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你知道这是哪里吗?你听过这首乐曲吗?教师介绍金色大厅,导入新课《拉德茨基进行曲》。二、初识歌曲,了解背景1.《拉德茨基进行曲》是由老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一首管弦乐曲。拉德茨基奥地利的陆军元帅,民族英雄。作曲者所写的这首进行曲正是炫耀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武力和拉德斯基在军队里和阅兵时的威风形象。2.介绍作者约翰施特劳斯。三、初听歌曲,感受歌曲1.聆听歌曲,思考:乐曲情绪是怎样的?找学生自由回答。(欢快、轻松、诙谐、幽默)四、聆听:乐曲第一部分。1.这样一首具有特色的歌曲,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音乐,感受音乐。请同学们聆听第一部分,思考乐曲的速度、力度、节奏是怎样的,这一部分的情绪是怎样的?大致可以分为几个主题?2.再次聆听:思考,在第一部分a主题中,有一个节奏,贯穿了整个主题部分,你能唱出这个节奏吗 思考这个节奏在音乐中有什么作用。xx xo |xx xo|(打节奏、听马蹄声音频)。这个节奏型,模拟出战马的马蹄声,描写了将军骑马时威风凛凛的英勇形象。3.通过聆听,同学们对第一部分音乐有了初步了解,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标注的地方,用拍手的方式为歌曲伴奏,在主题反复时,换成拍桌子伴奏。五、聆听:乐曲第二部分。1.聆听第二部分,思考,音乐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这段音乐的旋律和情绪是怎样的,他描写了拉德茨基怎样的形象?2.再次聆听,思考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不同。小组合作完成连线。六、聆听:第三部分。1.聆听第三部分,思考问题,与第一部分的关系,和第三部分有什么不同,二者情绪上有什么不同,你认为这部分描写了拉德茨基怎样的形象。七、完整聆听,感受歌曲的整体意境。1.在学生聆听之前,简单讲解复三部曲式结构,引导学生了解曲子的完整结构。2.请学生观看金色大厅的演出视频,感受音乐现场《拉德茨基进行曲》的欢快气氛,并在观看的过程中,根据乐队指挥为歌曲打节拍。八、音乐拓展,自主探究。1.《拉德茨基进行曲》在国际上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进行曲音乐作品,作品中,把拉德茨基将军的威武、又不失诙谐幽默的形象用艺术手段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是这首乐曲经久不衰永久流传至今的原因。聆听《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请学生从音乐特点分析,这两首乐曲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从音乐元素节奏、速度、力度、情绪分析乐曲特点。学生分小学合作,完成对比表格。2.思考,这首乐曲与《拉德茨基进行曲》有哪些不同?进行曲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声乐曲或器乐曲,形式多样。在不同场合中,根据场景需要,有不同音乐要素创作出不同风格的进行曲,符合其步伐进行的作用。九、课堂小结。总结进行曲音乐特点。《拉德茨基进行曲》课后反思本课的教学以新《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材分析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达到了预先设想的教学效果。通过运用多媒体,视听结合,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理解、感受、体验音乐。根据初中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始终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教学理念。七年级的学生对于进行曲音乐比较熟悉,我从节奏律动启动课堂,并以大家常见的节奏型作为导入,学生能在律动拍手的活动中,熟悉基础节奏型,感受音乐。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首先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积极培养学生乐于聆听、自主探究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欣赏、鉴赏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为《拉德茨基进行曲》旋律的独特性,在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时,我通过让学生听、动、体验,感受歌曲旋律的特点,从而更好的了解歌曲情绪表达,并能够分析音乐。让学生自己与音乐旋律共振,从而与音乐产生情感共鸣。但是由于歌曲速度比较快,学生律动感较欠缺,导致学生在为歌曲伴奏时,无法与歌曲融合,拍子打的不够整齐。这是我需要改进和注意的部分。接下来在设计音乐活动时,我会更加注意学生伴奏能力的提升。在本节课主要部分,学生从音乐要素自主分析《拉德茨基进行曲》的特点,我运用了聆听、听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首先引导学生通过欣赏,直观感受《拉德茨基进行曲》音乐的风格特点。通过对比音乐要素的不同表现,体会歌曲内容和所描绘的意境等方面的异同,进而分析音乐特点,了解进行曲音乐特点。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更加深入的感知《拉德茨基进行曲》的音乐风格特色,使学生自主归纳总结音乐风格特点并掌握了进行曲音乐特点,激发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时他们兴趣,拓展音乐视野。本节欣赏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基本完成后,我在拓展环节,引导学生聆听了《婚礼进行曲》和《葬礼进行曲》。通过对比聆听,简单的了解进行曲不同的风格特点,以及进行曲在不同场合下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拓宽音乐知识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有许多需要提升的部分。在引导学生时,我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注意语句的亲和力,使自己和学生更好地融入到音乐中去。在引导学生思考时,要让学生更清哳明了的学握重点。在欣赏的环节,我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更加充分发散他们的思维。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希望学生掌握《拉德茨基进行曲》的音乐魅力,希望学生体会到不同风格进行曲的特点,学会分欣赏音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我在这节课中,也收获很多,对于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