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学校备课稿纸2024 年 上学期 九 年级 道德与法治 科课 题 一轮复习 八上二单元 三四课 主 备课时 班 级教 材 概 述 本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讲道德、做守法的公民三个部分。主要引导学生增强规则意识,强化思想道德素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做守法的公民,增强法治思想,辨别违法犯罪的区别联系。教 学 目 标 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个人品德,养成文明礼貌、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等个人美德和优良品行,践行助人为乐、遵纪守法的道德要求。教学重点 1. 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和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2. 了解社会规则的主要类型和作用,理解社会规则与自由的辩证统一关系,自觉遵守规则,坚定维护规则,积极改进规则,创建美好生活。考点分析 秩序与规则(5年2考);尊重他人(5年1考);文明有礼(5年1考);诚实守信(5年3考)主 备 教 案 二次备课一、激趣导入 播放视频:《中国好人发布会》 师:结合视频,说说中国好人吕学芹奶奶的故事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生:……。 师:相信大家应该认识到了道德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复习本课的内容 二、知识梳理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学本单元的内容,根据思维导图和知识梳理的内容回顾知识。 重点考点解析: 1.社会秩序的含义与内容是什么? (1)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2)内容: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2.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1)总概括: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2)对社会: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对个人: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3.社会规则的产生和种类是什么? (1)产生: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2)种类:道德(约定俗成、风俗)、纪律(单位或集体制定)、法律(国家制定或认可)等。 ★4.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为什么说维护秩序靠规则?/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法律、纪律等强制性措施和道德、风俗等非强制性手段),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5.社会规则与自由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自由与规则密不可分?)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①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对自由的理解)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建立规则的重要性) ★6.我们应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7.我们应如何坚定维护规则? (1)要自觉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2)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3)要积极改进规则。跟随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积极为规则的制定、废除、调整和完善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补充:积极改进规则的原因及做法。(教材P31) (1)原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2)做法:①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②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8.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1)对个人:①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③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 (2)对社会:①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②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③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9.怎样尊重他人? (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和热情的帮助。 (2)平等对待他人。①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②不能以家境、身体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平等待人的要求) (3)学会换位思考。①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②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换位思考的要求) (4)学会欣赏他人。①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②学会彼此欣赏,共同进步。 名言哲语 (1)敬人者,人恒敬之。(P34) 知识点:要尊重他人。 (2)①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35)。 知识点:学会换位思考。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P36) 知识点:学会欣赏他人。 ★10.文明有礼的重要性(意义) 对个人: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对社会: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对国家: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11.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 名言哲语 (1)①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②不学礼,无以立(P37);③人而无礼,焉以为德(P37);④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P40);⑤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P39)。 知识点: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2)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释义:遇事懂得谦让,就是礼貌的开端。 知识点:文明有礼的做法。 ★12.诚信的地位 (1)道德层面: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法律层面: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强调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讲信用、守诺言、诚实不欺。 ★★13.诚信的意义(重要性) (1)对个人: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2)对企业: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3)对社会、国家: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①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②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③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14.如何践行诚信? (1)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我们不要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如果我们的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就应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的谅解。 (2)运用诚信智慧。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名言哲语 (1)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P42);②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③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P42);④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知识点:诚信的重要性。 (2)①以信守身,以诚处世;②以诚待人,以信交友;③言必信,行必果。 知识点:践行诚信的做法。 高频用语填空 观点明晰 1.社会规则会限制自由,建立社会规则会使我们无法自由地享受生活。 理由:×。 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2.只要尊重他人就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理由:×。要赢得他人的尊重,需要尊重他人: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同时,还需要注重自尊。 3.出国了要注意文明礼貌,在国内可以不拘小节。 理由:×。文明有礼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道德修养。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在国内也应注意文明有礼,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文明有礼的良好习惯。 4.大事需要讲诚信,在小事上失信没有关系。 理由: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无论事大事小,都要讲诚信。 5.诚信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对他人坦诚,不能有任何隐瞒。 理由:×。践行诚信要学会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做到既恪守诚信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三:真题演练 师:那么梳理完本单元的知识,让我们来看看近些年中考,都对本单元做了哪些考察。 1.1.(2019长沙4)漫画《马路杀手》(下图)警示我们 ( C ) ①遵守规则维护规则 ②行使权利捍卫权利 ③珍爱生命敬畏生命 ④调节情绪控制情绪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2023·北京)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有同学说,规则像道路上的斑马线,像悬崖边上的护栏,像过山车上的安全带。这一说法启示我们 ( ) ①规则划定自由的边界,是自由的保障 ②违反规则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规则是在人们达成共识基础上形成的 ④每个人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3·广西)下列对个别初中生的行为点评正确的是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3·重庆B)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选自《出师表》)阅读名著选段,析英雄人物 ( ) ①刘备求贤若渴、坚持不懈、礼贤下士 ②诸葛亮认为自己地位卑微,随意看轻自己 ③诸葛亮忠心耿耿、笃守诺言,赢得了刘备的信任 ④刘备、诸葛亮彼此欣赏,以信为本,以诚待人,共谋大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1长沙14)【木受绳直 敬畏规则】 为严格管控学生使用电子产品,某中学规定: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这引起了同学们的热议,以下是小明和班长的对话: 请运用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将班长的话补充完整。(8分) 【答案】①不赞同;(2分)②我们要遵守规则,敬畏规则;(2分)③不讲诚信;(2分)④和老师沟通,向学校提出建议,改进规则。(2分)(其它合理表述,亦可酌情给分) 变式训练: 运用“规则与自由”的相关知识,请你对小明“手机是我的,想带就带”的说法进行辨别与分析。(8分) 【答案】小明的说法是错误的。(2分) 理由:①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是为了维护校园秩序;(2分)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建立规则是为了促进社会有序运行;(2分) ③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的约束。(2分) 四、巩固提升 回顾教本: 回顾教本: 阅读八上教材第二单元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夯实基础: 背记《讲义本》P49高频用语 拓展思维: 完成《练测本》P18-20板书设计: 同思维导图教学后记:(共21张PPT)2024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课件上课准备:《讲义本》、八上教材、双色笔课时18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第三、四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讲道德激趣导入结合视频,说说中国好人吕学芹奶奶的故事给你什么样的启示。知识梳理知识结构社会秩序的含义与内容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社会规则的产生和种类为什么说维护秩序要靠规则维护秩序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如何自觉遵守规则如何坚定维护规则遵守规则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讲道德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原因做法原因做法地位重要性做法遵守社会规则知识梳理核心概念1维护秩序1.社会秩序的含义与内容是什么?★2.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秩序?3.社会规则的产生和种类是什么?★4.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为什么说维护秩序靠规则?/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1)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2)内容: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1)总概括: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2)对社会: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3)对个人: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1)产生: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2)种类:道德(约定俗成、风俗)、纪律(单位或集体制定)、法律(国家制定或认可)等。(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法律、纪律等强制性措施和道德、风俗等非强制性手段),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知识梳理核心概念2遵守规则★5.社会规则与自由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自由与规则密不可分?)★6.我们应如何自觉遵守规则?★7.我们应如何坚定维护规则?(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①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对自由的理解)(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建立规则的重要性)(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要自觉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2)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3)要积极改进规则。跟随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积极为规则的制定、废除、调整和完善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补充:积极改进规则的原因及做法。(教材P31)(1)原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2)做法:①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②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知识梳理核心概念3尊重他人8.为什么要尊重他人?★9.怎样尊重他人?(1)对个人:①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③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2)对社会:①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②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③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和热情的帮助。(2)平等对待他人。①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②不能以家境、身体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平等待人的要求)(3)学会换位思考。①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②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换位思考的要求)(4)学会欣赏他人。①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②学会彼此欣赏,共同进步。(1)敬人者,人恒敬之。(P34)知识点:要尊重他人。(2)①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35)。知识点:学会换位思考。(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P36)知识点:学会欣赏他人。名言哲语知识梳理核心概念4以礼待人★10.文明有礼的重要性(意义)11.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对个人: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对社会: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对国家: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1)①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②不学礼,无以立(P37);③人而无礼,焉以为德(P37);④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P40);⑤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P39)。知识点:文明有礼的重要性。(2)辞让之心,礼之端也。释义:遇事懂得谦让,就是礼貌的开端。知识点:文明有礼的做法。名言哲语知识梳理核心概念5诚实守信★12.诚信的地位★★13.诚信的意义(重要性)★★14.如何践行诚信?(1)道德层面: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法律层面: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强调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讲信用、守诺言、诚实不欺。(1)对个人: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2)对企业: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3)对社会、国家: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①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②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③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1)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我们不要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如果我们的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就应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的谅解。(2)运用诚信智慧。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1)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P42);②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③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P42);④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知识点:诚信的重要性。(2)①以信守身,以诚处世;②以诚待人,以信交友;③言必信,行必果。知识点:践行诚信的做法。名言哲语知识梳理高频用语1.社会规则 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 社会秩序的实现。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 和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 ,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 ,将规则 。3. 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 的重要特征。4. 是一个人 的前提。文明有礼是一个人 、 1 和 的外在表现。5.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 ,是一种 ,是中华民族的 。诚信也是一项 。6. 是一个人 之本,是 的无形资产,促进 。明确保障他律自律敬畏规则准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尊重文明社会文明有礼立身处世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交际能力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和品质传统美德民法原则诚信安身立命企业社会文明、国家兴旺诚信知识梳理观点明晰1.社会规则会限制自由,建立社会规则会使我们无法自由地享受生活。理由:2.只要尊重他人就能赢得他人的尊重。理由:3.出国了要注意文明礼貌,在国内可以不拘小节。理由:4.大事需要讲诚信,在小事上失信没有关系。理由:5.诚信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对他人坦诚,不能有任何隐瞒。理由: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要赢得他人的尊重,需要尊重他人: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同时,还需要注重自尊。文明有礼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道德修养。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在国内也应注意文明有礼,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文明有礼的良好习惯。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无论事大事小,都要讲诚信。践行诚信要学会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做到既恪守诚信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真题演练1.(2019长沙4)漫画《马路杀手》(下图)警示我们 ( )①遵守规则维护规则②行使权利捍卫权利③珍爱生命敬畏生命④调节情绪控制情绪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C马路杀手真题演练2.(2023·北京)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有同学说,规则像道路上的斑马线,像悬崖边上的护栏,像过山车上的安全带。这一说法启示我们 ( )①规则划定自由的边界,是自由的保障 ②违反规则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③规则是在人们达成共识基础上形成的 ④每个人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3·广西)下列对个别初中生的行为点评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B划定了自由的边界,需要我们敬畏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遵守规则不讲诚信,有损集体荣誉和利益真题演练4.(2023·重庆B)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选自《出师表》)阅读名著选段,析英雄人物 ( )①刘备求贤若渴、坚持不懈、礼贤下士②诸葛亮认为自己地位卑微,随意看轻自己③诸葛亮忠心耿耿、笃守诺言,赢得了刘备的信任④刘备、诸葛亮彼此欣赏,以信为本,以诚待人,共谋大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求贤若渴、坚持不懈、礼贤下士笃守诺言彼此欣赏,以信为本,以诚待人,共谋大业真题演练5.(2021长沙14)【木受绳直 敬畏规则】为严格管控学生使用电子产品,某中学规定: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这引起了同学们的热议,以下是小明和班长的对话:请运用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将班长的话补充完整。(8分)【答案】①不赞同;(2分)②我们要遵守规则,敬畏规则;(2分)③不讲诚信;(2分)④和老师沟通,向学校提出建议,改进规则。(2分)(其它合理表述,亦可酌情给分)真题演练变式训练:运用“规则与自由”的相关知识,请你对小明“手机是我的,想带就带”的说法进行辨别与分析。(8分)【答案】小明的说法是错误的。(2分)理由:①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是为了维护校园秩序;(2分)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建立规则是为了促进社会有序运行;(2分)③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的约束。(2分)回顾教本:阅读八上教材第二单元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夯实基础:背记《讲义本》P49高频用语拓展思维:完成《练测本》P18-20巩固提升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4年中考一轮复习 课时18 八上二单元 (一) 规则 道德.pptx 教学设计 一轮复习 八上第二单元 三四课.docx 诚实守信.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