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知识点 同步精练(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四年级科学下册同步教学(教科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知识点 同步精练(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四年级科学下册同步教学(教科版)

资源简介

3.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知识点
1.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方法
(1)准备岩石、矿物标本、放大镜、小盒等材料。
(2)给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编号。
(3)观察每一块已编号的岩石,对照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图鉴,识别采集到的标本。
(4)为岩石和矿物添加标签。
(5)将岩石和矿物按照编号顺序放置在小盒的格内,标签对应放好。
(6)展示制作完成的标本并交流。
2.准备材料时,要将岩石和矿物擦拭干净。
3.给岩石和矿物添加的标签要包含标本名称、采集地和采集者等信息。
同步精练
一、选择题
1.下列物体中,反光能力最强的是( )。
A.透明玻璃 B.金属 C.泥土
2.小王后期打算制作该岩石标本标签,制作标签内容不包括(  )。
A.岩石名称 B.洗净晾干 C.采集时间
3.制作岩石标本的步骤是(  )。
①为岩石和矿物做标本;②采集岩石和矿物;③对照标本图鉴识别;④编号
A.②④③①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4.我们一般使用( )来观察矿物标本的透明度。
A.手电筒 B.放大镜 C.小刀
5.制作岩石标本添加标签时,下列标签标注正确的是( )。
A. B. C.
6.当制作岩石标本而不知道岩石的名称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随意写上岩石的名称 B.请教老师或专业人士 C.放弃给岩石贴标签
7.要真实观察到矿物的条痕颜色,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直接观察岩石和矿物的表面
B.用手电筒照射来观察岩石和矿物的表面
C.将矿物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摩擦出条痕
8.小明从山壁上敲下了一些石块,小红到河边拾取了一些鹅卵石,小刚到建筑工地上收集了一些砖块和水泥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明和小红收集的是岩石
B.小明和小刚收集的是岩石
C.小明、小红和小刚收集的都是岩石
二、填空题
9.认识岩石的步骤是:先观察岩石的 、形状和条痕,再测试岩石的 ,最后观察岩石遇到 的反映。
10.我们将古代动植物的遗体或痕迹叫做 。
11.我们将矿物在无釉瓷板上划出粉末,这是为了观察矿物的 。
12.矿物的硬度分为硬、 、软 。
三、连线题
13.下面器材可以研究岩石或矿物的哪些特征连起来。
手电筒 观察颗粒
放大镜 观察光泽
铜钥匙 观察软硬
四、实验题
14.根据要求完成实验。
现有一块岩石,用眼观察发现其为花斑状条纹,不透明,有黑、白、肉红等颜色的颗粒组成;用手摸,感觉粗糙且颗粒较粗;闻上去没有气味;用小铁棍轻轻敲打会发出低沉的声音;用指甲、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划出痕迹;用放大镜没有看到岩石里有空隙;放入水中没有冒出气泡。
(1)观察这块岩石已经用到的感觉器官有: 、 、 、 。
(2)除上述观察记录岩石特点的项目之外,我们还可以从 等方面观察岩石的特征。
(3)根据观察记录,这块岩石的软硬度属于 ,这块岩石应该是我们比较常见的 岩。
五、综合题
学校组织去双龙洞春游研学,小明在研学之后对双龙洞的自然景观赞叹不已,回家查阅了其形成的原理,他是这样描述的“里面的岩石大多呈青灰色,颗粒较细,光滑,长期受到地下水的溶蚀,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
15.根据小明的描述,可以判断这种岩石属于( )。
A.砂岩 B.石灰岩 C.花岗岩
16.小明发现用铜钥匙不能在岩石上画出痕迹,但是用小刀可以,说明这种岩石的硬度,属于( )。
A.硬 B.较硬 C.较软
17.如果在这类岩石上滴加稀盐酸,会出现 的现象。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物体反光的能力与物体的颜色深浅和表面光滑程度等有关。物体表面越光滑,反光能力越好;物体表面越粗糙,反光能力越差,金属、玻璃、泥土相比,反光能力最强的是金属,玻璃透光性强,反光能力较差,泥土表面粗糙,反光能力最差。
2.B
【详解】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颗粒大小、手感、光泽、软硬、条痕、气味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制作标签内容包括采集地、采集时间、岩石名称等,不包括洗净晾干。
3.A
【详解】制作岩石标本,首先采集岩石和矿物,然后砸新断面,洗净晾干,分类编号,对照标本图鉴识别,把岩石贴上标明岩石名称的标签,为岩石和矿物做标本,所以制作岩石标本的步骤是②→④→③→①。
4.A
【详解】我们要通过观察和认识矿物的形状、颜色、软硬等。观察矿物的颜色时,还应分清风化面和新鲜面。观察矿物标本的透明度,并把它们分成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类,我们一般使用手电筒来观察矿物标本的透明度。
5.C
【分析】制作岩石标本的步骤一般包括采集岩石、砸新断面、洗净、晾干。岩石标本的标签内容包括编号、岩石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时间、采集人。
【详解】A.标注了岩石名称、岩石大小和采集者。无需标注“岩石大小”;
B.标注了岩石名称、岩石质量和采集者,无需标注“岩石质量”;
C.标注了岩石名称、采集地、采集者,比较全面。
故选C。
6.B
【详解】采集岩石标本:搜集岩石和矿物,将它们做成标本保存起来,既能丰富知识、开阔眼界,还能增加生活情趣,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和有情趣的事情。制作岩石标本,首先采集岩石,然后砸新断面,洗净晾干,分类编号,把岩石贴上标明岩石名称的标签,最后把岩石装进盒子里。当我们制作岩石标本而不知道岩石的名称时,可以查阅资料,也可以请教老师或专业人士,但是不可以瞎写或放弃给岩石贴标签。
7.C
【详解】条痕是矿物原本的颜色,而矿石表面由于在自然界中暴露的时间较长会发生颜色的改变,在识别矿物时,矿物的条痕颜色比矿物外表的颜色更可靠。矿物条痕是矿物在无釉白色瓷板上摩擦时所留下的粉末痕迹。
8.A
【详解】砖块是用一些泥土经过(火烧)而来的,不是岩石,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成为岩石,石膏可以用来制造水泥,水泥块、鹅卵石是岩石。所以小明和小红收集的是岩石。
9. 颜色 硬度 盐酸
【详解】不同的矿物有不同的条痕,可以在瓷板上摩擦。在识别矿物时,条痕的颜色比外表的颜色更可靠。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岩石可以按不同的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别。认识岩石的步骤是:先观察岩石的颜色 和花纹,再测试岩石的硬度,最后观察岩石遇到盐酸 的反映。
10.化石
【详解】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借助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一点点复原出各种生物的样貌、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研究生物是怎样变化的。
11.条痕
【详解】物体有不同的软硬,矿物也有不同的软硬,不同的矿物有不同的条痕,可以在瓷板上摩擦。在识别矿物时,条痕的颜色比外表的颜色更可靠。
12. 较硬 较软
【详解】根据我们所学的对矿物硬度划分的知识,可知矿物的硬度可以分为四个程度:软、较软、较硬、硬。根据我们所学有关矿物硬度的划分标准,可知硬度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软指的是能够用指甲刻画出痕迹;较软是指不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较硬指的是不能用铜钥匙(或回形针)刻画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画出痕迹;硬指的是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划出痕迹。
13.
【详解】观察岩石的方法很多,如:手摸、鼻闻、轻轻敲打、用小刀刻(或指甲、铜钥匙等刻)、滴盐酸等。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方法观察岩石的不同特征,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比如用手电筒可以观察岩石的光泽,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岩石的颗粒,勇敢铜钥匙刻画可以观察岩石的软硬。
14. 眼 手 鼻 耳 软硬 气孔 硬 花岗
【分析】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例如:眼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鼻是嗅觉器官,舌是味觉器官,感受酸、甜、苦、咸、辣等味道;皮肤是触觉器官,感受冷、热、痛、触、压等感觉。
【详解】(1)根据题干可知,观察这块岩石已经用到的感觉器官有:眼、手、鼻、耳;
(2)观察方法是学生开展矿物探究活动的必要技能,我们可以从矿物的颜色、条痕、软硬、透明度、光泽和形状来观察和描述。所以除了上述观察记录岩石特点的项目之外,我们还可以从软硬、气孔等方面观察岩石的特征。
(3)物体的硬度可以根据划痕痕迹来判断。根据观察记录,用指甲、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划出痕迹,所以这块岩石的软硬度属于硬;根据题干描述克制,这块岩石是花岗岩。
15.B 16.B 17.气泡
【分析】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
15.石灰岩简称灰岩,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碳酸盐岩。有时含有白云石、粘土矿物和碎屑矿物,性脆,硬度不大,小刀能刻动,与稀盐酸有剧烈的化学反应。根据小明的描述,可以判断这种岩石属于石灰岩。
16.我们可以用指甲、回形针、小刀等工具采用刻画方法检验矿物的软硬。敲开岩石后,用手指甲、小刀在新断面上划可以测试岩石的硬度。用手指甲划后留有划痕的岩石软;铜钥匙刻不动而小刀能刻动的硬度为较硬;
17.石灰岩是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碳酸盐岩,与稀盐酸有剧烈的化学反应。如果在石灰岩上滴加稀盐酸,会产生气泡。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