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教案

资源简介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图表、地图、史料阅读等方式,渗透时空观念,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培养时空观和史料实证能力。
2.通过解读《共产党宣言》节选部分,概括《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提升阅读能力,进而利用文字资料获取所需信息,培养历史解释能力。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尤其是对世界工人运动和民族民主运动发展的推动作用。
4.延展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建立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增强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标志、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世界意义
【新课导入】
[PPT展示]:
1999年,在西欧——资本主义的故乡,爆出两条震动世界的新闻:世界两大著名媒体英国广播公司(BBC)和路透社各自独立评选“千年伟人”和“千年思想家”,结果却是惊人的一一致。你知道名列第一-名的是谁吗?--马 克思悠悠千年,英豪无数,为什么马克思能被评选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也许马克思墓志铭中的话能给我们启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那么:他为什么想要改变世界?他想怎样改变世界?世界又有什么改变呢?
【新课讲解】
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1、概况
[PPT展示]:同学们结合图片,归纳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自主学习
①根本原因: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逐渐显现,阶级矛盾尖锐。
②阶级基础:三大工人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需要科学理论指导③思想基础: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德国的古典哲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④实践基础:马克斯、恩格斯的个人实践
[问题思考]
为什么空想社会主义被称为空想?
因为他们没有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不公正的根源。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和真正动力。
寄希望于富人的道德情感来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知识拓展]
工业革命与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关系
[史料探究]
材料一 这一变革将世界 上那种旧的、不合适的,以及散播无知、贫穷、个人竞争,内讧和民族战争的丑恶制度连根铲除并彻底消灭。将以合乎理性的社会制度来代替......
——欧文
材料二 恩格斯说,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教师:(1)材料一中所说的“丑恶制度”“理性的社会制度”分别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恩格斯所说的“思想材料”“经济的事实”又是指什么?
学生:(1)“丑恶制度”指资本主义制度,“理性的社会制度”指社会主义制度。
(2)“思想材料”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思想来源,即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经济的事实”指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指工业革命。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PPT展示]:同学们结合图片和教材,归纳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内容和意义
1、标志及意义:①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②意义: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①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共产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
②阶级斗争学说: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③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④无产阶级的使命:暴力夺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3、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①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的理论研究
②1867年,马克思撰写《资本论》,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问题思考]
为什么《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系统完善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革命的基本力量(主力)——无产阶级
实现目标的手段(方式)——暴力革命
革命的理论依据一-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知识拓展]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与联系联系:
①都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②对未来社会有优秀的构想;
③在社会历史观上有共同的思想。
区别:
①对待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和态度不同;
②在实现理想社会的历史道路上存在着区别(和平/革命专政);
③建立的理论基础不同(科学社会主义:唯心史观;空想社会主义:唯物史观)
[史料探究]
材料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一《共产党宣言》
教师:根据材料,概括《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为什么把《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学生:内容:暴力夺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原因:《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系统完善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PPT展示]:同学们结合图片和教材,归纳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革命的概况
1、第一国际
①成立时间:1864 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②意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2、巴黎公社革命
(1)背景:发生是偶然: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
(2)成立:时间:1871.3.18-5.28 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 政权性质:第一个新型的工人政权。
(3)措施(1)政治(2)经济(3)文化教育
(4)失败原因:
①主观原因:缺乏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未建立工农联盟。
②客观原因(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无产阶级 夺取政权的客观条件不成熟。
(5)历史意义
①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②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无产阶级革命与专政的学说);
③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知识归纳]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知识拓展]
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
(1)经验
①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必须进行暴力革命。
②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最主要的)
③对国家进行民主化改造(公职人员选举产生:限薪;监督)
(2)教训
①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有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②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③必须建立广泛的:L农联盟。.
[史料探究]
材料一公社是现在唯一的政权,兹命令:第一.条:一切公务部门的职工今后必须确认凡尔赛政府或其拥护者所发出的命令或通知为无效,无法律效力。
第二条:凡不服从本法令的任何官吏或职工,将被立即开除。
——1871年3月29日巴黎公社法令
材料二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教师:(1)依据材料一,巴黎公社的法令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2)用史实说明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学生:(1)巴黎公社坚决反对旧政府和旧法令,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
(2)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资产阶级反动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规定公社委员会是经普选产生的最高权力机关,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维护工人权利,规定国家公职人员的最高年薪不得超过一般技术工人的工资,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等。
【师】随着资本主义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伴随着经济危机的影响,欧洲各地普遍出现了贫富分化严重、工人阶级苦难沉重的状况。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学习早期工人运动爆发的背景。
【板书】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1.早期工人运动:三大工人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空想社会主义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资本论》的出版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1.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2.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3.马克思主义在欧洲、亚洲和美洲的进一步传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