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识别地图、阅读史料,了解西方列强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扩张的基本史实,培养时空观念的历史核心素养。2.通过文本阅读,认识殖民扩张对世界的双重作用,学会运用唯物主义理论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唯物史观的历史核心素养。3.通过课堂学习,认识殖民主义的罪恶,感受建立和谐世界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重点: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西方列强瓜分非洲;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难点: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及其评价。【新课导入】PPT图片展示(“租界”与“租借”)租界一般都位于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列强建立租界的初衷,是从经济角度考虑的,带有资本主义的特征。租借地几乎都位于军事或政治的战略要地。列强抢占租借地的初衷,是从军事和政治角度考虑的,带有帝国主义的时代特征。无论“租界”还是“租借”都是列强以武力为后盾,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都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的重要标志。那么,第一道思考题: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哪些事件可以符合列强侵略的“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特征呢?“资本主义”的侵略方式主要是商品输出,帝国主义的侵略方式主要是资本输出,你能想到吗?(学生:《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使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沦为列强商品倾销的市场;《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允许在华出资设厂标志列强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侵略方式有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中国进一步沦为世界市场的附庸。近代中国是如何一步一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作为一道复习思考题,课后我们同学试着默写到作业本上。第二道思考题: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是什么,其中有哪些代表性事件?(雏形——开辟新航路;初步——第一次工业革命;最终——第二次工业革命)那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有着怎样的关联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新课讲解】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1.过程PPT展示:[西班牙到达美洲后,率先开始了对拉丁美洲的侵略。]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拉丁美洲原是印第安人劳动生息的地方。自1492年西班牙、葡萄牙的冒险家踏上拉丁美洲以后,很快就沦为这两个国家的地。十六世纪末,英、法、荷等国从西班牙手里夺去了西印度群岛的一些岛屿,南美洲大陆边缘和中美洲地峡的少数地区。2.殖民罪恶a.西班牙:美洲为主一甘蔗生产、黑奴贸易、疯狂掠夺贵金属美洲:墨西哥、中美洲、除巴西外南美洲亚洲:菲律宾b.葡萄牙:亚非为主一建军事据点、商站,垄断商路美洲:巴西非洲:非洲西海岸、东海岸一些据点亚洲:印度西海岸、马六甲、澳门等,控制非洲到印度、太平洋地区交通咽喉[概念阐释]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指被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庸国。开始于新航路开辟,初步形成于工业革命,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全形成。至20世纪初,亚洲除日本外,大部分地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非洲基本上沦为殖民地,拉美除原有的殖民地外,独立的国家实际上成了英美等国的附庸国。这样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半殖民地:半殖民地是指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受帝国主义国家不同程度控制的国家或地区。[问题思考]教师:殖民扩张与掠夺的双重影响学生:对殖民国①从殖民地掠夺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作出了贡献,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提供了资本和市场)。对殖民地①破坏性:是灾难,给殖民地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造成亚非拉地区长期的贫困和落后。②建设性:殖民扩张传播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冲击殖民地传统的社会经济体制,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对世界①大大拉开了东西方历史进程的差距,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②促进了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强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促进了整体世界出现;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和世界市场格局的重大变化;西欧资本主义获得发展。[史料探究]材料一 在三个世纪里,西班牙从拉丁美洲掠取了255万公斤的黄金和1亿公斤的白银,葡萄牙仅从巴西就掠夺了至少价值6亿美元的黄金和3亿美元的钻石。材料二 戈雷岛,大西洋的一一个岛屿。殖民者把它作为贩运、关押黑人奴隶的场所,成为西非最大的奴隶转运站。据统计,至少有2000万黑人奴隶从戈雷岛被转卖出去有500万黑人死于途中。到达目的地(美洲)之后,黑人再次被卖到矿山或种植园做奴隶。材料三 西班牙王室为 了维护宗主国的贵族、地主和商人的利益。在农业方面,西班牙不许拉丁美洲种植宗主国所出产的橄榄、葡葡和桑树等,强迫种植在西班牙和国际市场上特别需要的产品,如棉花、可可、蓝靛烟草等,这样就使拉美许多地区走上畸形的种植单一农作物的道路。教师:依据材料,归纳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罪恶。学生:经济掠夺、贩卖黑奴、限制殖民地经济发展。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1.葡萄牙、西班牙侵略亚洲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人到达东方。他们最初在亚洲的殖民形式主要是建立商站,以控制商路。到16世纪中叶,葡萄牙已经在亚洲建立了包括中国澳门在内的几十个商站。几乎与此同时,西班牙入侵菲律宾,将其变成了殖民地。2.英国、荷兰侵略亚洲17世纪开始,英国、荷兰和法国成为殖民侵略活动的主角,加快了亚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化。英国在印度建立东印度公司,成为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的代理机构。采取直接抢掠、侵占土地、强征巨额土地税、种植并向中国走私鸦片、低价收购印度产品在欧洲高价卖出等手段,掠夺了大量财富和巨额利润。荷兰通过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尼西亚实行殖民统治。东印度公司解散后,荷兰政府直接管理印度尼西亚殖民地。拿破仑曾委任亲法的总督管理印度尼西亚。19世纪,不断兼并周围岛屿,扩大其殖民范围。经过长期的征服和蚕食,到20世纪初荷属东印度的范围扩大到了南太平洋长达5000公里的印度尼西亚岛链上。展示地图:3. 英、法、美、俄等国侵略亚洲十八世纪晚期开始,欧美的一些国家陆续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资本要求不断扩大再生产,而要扩大在生产就必须有充足的市场和原料供应,欧美国家仅仅依靠自身的市场和原料供应,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是村里发展的需要,拓展海外殖民地势在必行。于是,欧洲殖民者急需把亚洲变成其原料供应低和销售市场,发动侵略战。十九世纪末特别是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集中,一方面老殖民者竭力保住自己原有的殖民地,另一方面新兴的殖民列强却要重新瓜分殖民地。在这样的背景下,欧美国家开始对亚洲的掠夺。展示地图:教师出师表格。教师出示材料,与学生分析殖民者的掠夺对殖民地和印度分别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材料一 殖民者从拉丁美洲殖民地掠夺了巨额财富。据统计,16、17世纪时,西班牙在殖民地开采的黄金白银超过当时世界总产量的2/3。1500—1650年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黄金多达180吨,白银多达16000吨。材料二 18世纪中后期,英国加紧了对印度的侵略,蚕食土地,抢掠财富,扩大殖民地。1757年,克莱武指挥英国军队侵占了孟加拉,放手让部下抢劫,他自己一人就从当地土王的金库中抢夺了价值23万英镑的金银财宝。事后他曾说:“我出入于只为我敞开的金库……此刻,我对自己那时的节制大为惊奇。”英国议会因克莱武“对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对他予以表彰。据统计,1757—1815年间,英国从印度攫取的财富不下10亿英镑。——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对殖民地:殖民掠夺加深了拉美和印度人民的灾难和痛苦,也激起了拉美和印度人民的反抗斗争。对欧洲:为工业革命开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条件。材料三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材料四 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但是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如果亚洲的社会状态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实现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犯下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摘自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2)材料三中,马克思是用什么观点去分析殖民活动的?指出“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含义是什么。用辩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的观点。破坏性:是指冲击(破坏)了印度的封建社会(封建落后的经济体制)建设性:是指客观上给印度输入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经济和文化)(3)联系材料并结合所学,你如何理解材料四的内容?英国在印度的扩张和统治给印度带来极大灾难;但同时在客观上又冲击了其落后的经济体制,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起了印度经济的深刻变化,“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学习,学生了解亚洲被西方国家变成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过程,以及西方国家的殖民方式,通过文本解读,认识到西欧殖民主义者入侵亚洲以后,给当地各族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也造成了这些地区的贫困和落后。过渡:最后我们来看列强对非洲的殖民侵略。(一)西方列强瓜分非洲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1.工场手工业时代首先殖民欧洲的是葡萄牙,随后荷兰、英国、法国也入侵非洲,活动局限在东、西海岸,圈占据点,在这些据点修筑堡垒,设置贸易站,从事奴隶贸易。殖民者一般还没有开拓大片殖民地,更谈不上深入非洲内陆。因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热带森林茂密,海岸线较平直,河流曲折多石滩不宜航行,以及当时还难以防治的热带病,使非洲成为最难进入的一个大陆。所以直到十九世纪初,对欧洲人来说,非洲只是“一条海岸,而不是一个大陆”,非洲大陆90%的地方仍为外界所不知。2.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1)殖民占领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的迅速开展,西方殖民者开始加紧侵略非洲,以便把非洲大陆变或他们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西方殖民者对非洲的掠夺方式逐渐从奴隶贸易转向领土占有和殖民奴役。其具体表现是,在这一阶段,一方面西方殖民国家积极加强了对北非国家的侵略,逐步把北非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国家变成了他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2)深入欧洲腹地探险殖民者积极策划侵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内陆地区,进行大规模为所谓“调查考察”,并扩大领土占有,为帝国主义瓜分非洲,铺平道路。时间:18世纪晚期--19世纪晚期次数:200多次最积极的国家:英国、法国著名探险家:利文斯顿(英国人) 斯坦利(美籍英人)作用:了解非洲内地,为帝国主义瓜分非洲,铺平道路。3. 帝国主义形成时期各帝国上义国家为争夺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投资场所,为争夺在未来战争中的军事战略要地,开始了瓜分殖民地的新狂潮。“因为在亚洲和美洲,未被占据的土地,即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土地已经没有了”。这时除了原来在非洲殖民的英、法、荷、西、葡以外,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德国也加入了争夺和瓜分非洲的行列。英国妄图建立一个北起开罗,南至开普敦,纵贯非洲大陆的庞大殖民地;法国要把它的非洲殖民地从西非的佛得角一直延伸到东非的索马里;德国则希望在赤道两侧建立自己的殖民地。为解决对整个非洲的瓜分,1884年11月至1885年2月,在柏林召开了有英、法、德、比、意、葡、俄、美等十五个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今后列强在非洲沿岸占领土地或建立保护国时,必须通知其他在本协议书上签字的各国,以便它们必要时提出自己的要求同时要保证建立足以保护现有各种权利的统治权力,并在必要时保证遵守规定条件的贸易自由与过境自由,只有这样才能被认为是有效占领,才会被其他列强确认。柏林会议使各列强在非洲的势力范围得到初步确认,为日后帝国主义列强完全瓜分非洲提供合法性。此后,西方国家开始瓜分非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教师出示图表,归纳西方国家瓜分非洲史实。(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地图,图表使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瓜分非洲的史实,每一次对非洲的殖民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下完成。20世纪初,非洲基本被瓜分完毕,西方国家在非洲也建立了很多殖民地,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是纳米比亚,与导入的内容前后呼应。(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PPI展示:1.形成时间及表现①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②表现:A.亚 洲的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除日本、俄罗斯亚洲部分),B.非洲的绝大部分成为殖民地,C.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实际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2.原因a.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开放性和扩张性。b.具体原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必然导致世界联系加强。在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中,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朝;扩大自己的殖民帝国,导致更大规模地瓜分世界。3.影响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马克思[殖民扩张带来了什么?掠夺财富、种族灭绝、贩卖黑奴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到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不断成长而不断成型。][第二次工业革命,再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中,各国要求独占更大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扩大自己的殖民帝国,导致了更大规模的瓜分世界。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起来。]伴随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世界各地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世界各地联系日益增强,但是这个体系是不稳定的,在形成的同时也在解体。(1)资——殖民地殖民掠夺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沉重灾难,形成了人类历史上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不合理状态,东方从属于西方,这激发了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高涨。(2)资——资阅读上述资料,分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蕴含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不平衡引发一战。学生:(1)对殖民者:西方列强矛盾加剧。(2)对世界:世界联系更紧密。世界格局上,西方支配东方,西方中心地位。(3)对殖民地半殖民地:①破坏性:打破了当地传统的经济结构;殖民统治和掠夺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高涨。②建设性:传播先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与进步。[知识拓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知识归纳][史料探究]材料1880 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19世纪80年代,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英]霍布斯鲍姆著,贾士蘅译《帝国的年代:1875-1914》教师(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推动“全球体系”形成的因素有哪些?(2)你是如何认识材料中的“两个世界”理论的?学生:(1)推动因素:①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②西 方国家的殖民扩张;③先进交通 和通讯工具的进步;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等。(2)认识:①“两个世界”理论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历史事实:②“第一世界”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宰“全球体系”;“第二世界”依赖“第一世界”,“第一世界”奴役和控制“第二世界”,欧洲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中心;③“两个世界”下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师】请同学们结合地图阅读教材69页和70页内容,学习西班牙和葡萄牙占领了拉丁美洲哪些地区,是怎样进行殖民统治的?产生了哪些影响?【板书】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1.西班牙的殖民扩张:占领除巴西之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2.葡萄牙的殖民扩张:在巴西建立殖民地,设立总督制度。3.殖民措施:农奴制、种植园经济、种族屠杀、黑奴贸易。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1.南亚:英国侵占印度2.东南亚:西、荷、英、法、美入侵东南亚3.西亚:奥斯曼帝国、伊朗被分割4.东亚: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日本吞并朝鲜半岛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1.早期:局限于沿海地区2.工业革命后全面入侵3.柏林会议:“有效占领”原则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1.19世界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形成2.对世界、殖民国家和殖民地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