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过程,巩固分析意大利、日本和德国法西斯组织和法西斯政党的建立,亚欧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过程,理解法西斯上台就意味着战争的萌芽。2.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通过学习本节中的欧洲战场和亚洲战线及其发生的著名战役,结合课本地图,帮助学生时空观念的形成。3.了解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通过学习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原因、主要内容等,知道雅尔塔体系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的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教学重难点】重点: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局部战争的爆发;战争全面爆发的过程;《联合国家宣言》;雅尔塔体系的建立;联合国的建立;两极格局的形成。难点:二战爆发的原因;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新课导入】新闻导入多国举行活动纪念二战胜利75周年避免悲剧重演 捍卫多边主义2020-05-10 来源:新华社当地时间9日,俄罗斯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活动。1945年5月8日当地时间午夜,法西斯德国在柏林郊区的卡尔斯霍斯特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此时,地处柏林以东的苏联已是5月9日凌晨。苏联将5月9日定为“卫国战争胜利日”。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国家沿袭了这一传统。现在,“卫国战争胜利日”是俄罗斯最隆重的节日之一。而法国、英国、波兰等欧洲国家,则于8日举行活动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5周年,悼念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士和罹难民众。出席活动的各国领导人强调在新冠疫情阴霾笼罩下,世界应该团结一致,警惕新形式的民族主义,避免悲剧重演。20世界上半叶,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安排了战后世界,对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列宁和法国元帅福熙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凡尔赛和约》不过是强盗和掠夺者的条约,靠《凡尔赛和约》维系的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列宁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法国元帅福煦(设计意图) 通过新闻把学生快速带入到20世纪的时空中,通过列宁和法国元帅福煦对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时间轴方式简要概述一战后促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事件发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时空观,更快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时间安排选择其中一种方式导入。【新课讲解】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一、战争为何而起-------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图片问题设置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图片知识,指出什么是法西斯主义?德、意、日法西斯是如何形成的?有何主要特征?自主学习1.法西斯主义的含义2. 法西斯主义的形成(1)意大利:1919年墨索里尼成立的“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是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主义政党,后更名为“国家法西斯党”。1922年,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政权。(2)德国:1920年,希特勒组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简称“纳粹党”,是德国法西斯运动的开始。(3)日本:1921年,冈村宁次、东条英机等日本军人订立密约,是日本军部法西斯运动的开始。3.法西斯主义的特征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合作探究德、日两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1)相同点①德国、日本封建残余严重,民主基础薄弱,专制主义、军国主义气氛浓厚②民族主义情绪强烈,存在着力图摆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束缚的势力。③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统治阶级支持法西斯上台以维护其利益。(2)不同点德国法西斯专政的特点是建立一党专政,主要表现为纳粹党通过议会选举获胜并实行一党专政,其取得政权的途径是合法的,而日本法西斯势力则是通过武装暴动取得政权的。视频情境播放视频——有关德意法西斯主义的问题设置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亚欧战争策源地是如何形成的?自主学习(1)背景:面对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法西斯国家通过战争寻找出路。(2)过程①在亚洲,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6年,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以扩大对外侵略为基本国策。②在欧洲,1933年,纳粹党攫取德国政权,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意、德结成轴心国。(3)慕尼黑阴谋: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并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英法实行绥靖政策,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把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更加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慕尼黑协定》签字现场 志得意满的张伯伦思维点拨:绥靖政策是英法两国为维护自身利益而采取的一种姑息纵容的政策,它们打算祸水东引,把矛头指向苏联,这使得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公然受到鼓励,助长了希特勒发动战争的野心,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唯物史观和所学史实进行总结:二战爆发的原因1、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矛盾3、导火线: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4、法西斯势力的兴起和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5、绥靖政策的纵容第二次世界大战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所谓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列强完成了一次对世界的重新瓜分。这个划分适应于当时的实力对比。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实力对比变化得很快,它们打破了战后形成的相对均势,重新瓜分世界的问题必然要再次提上日程。德国实力的迅速恢复是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表现。德国的实力虽然因为战败而被严重地削弱了,但它还是个欧洲大国,拥有6000多万人口,而且德国科学技术仍然高度发展,其经济潜力依然巨大。——姚丽《二战全史》通过阅读材料概括根本原因,通过第一子目的学习概括战争爆发的其他原因:(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历史原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二战爆发埋下了隐患;(3)直接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加速德日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和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4)英法的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2.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1)局部战争①亚洲: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的标志。②欧洲:◇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德国迅速占领欧洲大部分地区,法国投降,英国坚持抵抗。◇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联战场成为抵抗纳粹德国的主战场。(2)全球阶段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原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严重威胁②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标志:1942年1 月,美、苏、英、中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他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联合国家宣言》③作用:同盟国家协同作战,加速了法西斯的灭亡。(4)战争的胜利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抗战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切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罗斯福(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和第一子目的学习,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唯物史观。通过动态地图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视频提高学生兴趣,增加学生感性认识。过渡: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是侵略与反侵略的博弈,在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共同努力下,赢得了战争的胜利。战争引发国家实力此消彼长的变化,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衰弱,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政治和军事强国。苏联军事力量强大,在战争中的巨大贡献赢得很高的国际威望。美苏主宰下的战后国际秩序也随之建立。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三、人类依何而生----------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后雅尔塔体系是如何形成的?有何内容?如何评价?自主学习(1)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等地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2)内容①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的版图,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②日本领土限制在四个岛屿及若干小岛。③承认朝鲜最终独立。④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⑤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⑥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⑦成立联合国。(3)评价①积极:雅尔塔体系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②消极:它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图片情境合作探究《联合国家宣言》与雅尔塔会议史料一 (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他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联合国家宣言》史料二 我们不屈不挠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要确保德国决不能够再扰乱世界的和平……我们相信:经由所有一切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的密切而继续的合作,以防止侵略并消除政治上、经济上和社会上的战争原因,都是必要的。——雅尔塔会议公报思考:(1)从史料一来看,签字国政府共同表达的要求是什么?这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什么?(2)根据史料二,概括雅尔塔会议的主要精神。提示:(1)要求:联合起来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以及保全各国的人权和正义。这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2)主要精神: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战后继续合作;维护世界和平。问题设置请同学们结合图片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后联合国是如何成立的?有何宗旨和作用?自主学习(1)成立:1945年10月24日成立的联合国,作为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2)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3)原则:实行形成实质性事项的决议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大国一致”原则。(4)作用: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图片情境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如何看待二战的影响?自主学习(1)对欧洲: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致命打击,各国的国力也受到严重消耗。(2)对美国: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政治和军事强国。战后初期,美国拥有全球财富的50%左右,掌握制海权和制空权,一度垄断核武器。(3)对苏联:苏联虽然经济逊于美国,但军事和政治十分强大,特别是由于它在战争中的巨大贡献而赢得很高威望。(4)对国际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就成为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走向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的真正转折点。【板书】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三、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