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单元10 季节性施工子单元1 冬期施工10.1.1冬期施工的特点、原则和施工准备1、冬期施工的特点(1)冬期施工期是质量事故的多发期。(2)冬期施工发现质量事故呈滞后性。(3)冬期施工技术要求高,能源消耗多,施工费用要增加。(4)冬期施工的计划性和准备工作时间性强。2、冬期施工的规定冬期施工期限划分原则是:根据当地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5℃即解除冬期施工。3、冬期施工的原则保证质量,节约能源, 降低费用,确保工期。4、冬期施工的施工准备10.1.2土方工程的冬期施工1、地基土的保温防冻面积较小的基槽(坑)的防冻,可直接用保温材料覆盖,表面加盖一层塑料布。常用保温材料有炉渣、锯未、膨胀珍珠岩、草袋、树叶等,其做法见图10-1、图10-2。图10-1 已挖基坑保温法hFC–覆盖材料厚度;Z0–最大冻结深度图10-2 未挖基坑1—保温材料; 2—未开挖的基坑; Z0 —最大冻结深度2、冻土的开挖开挖方法有人工法、机械法、爆破法三种。(1)人工法(2)机械开挖冻土法(3)爆破冻土法3、冬期回填土施工冬期回填土应尽量选用未受冻的、不冻胀的土壤进行回填施工。10.1.3砌体的冬期施工1、砌体冬期施工的特点冬期砌砖要严格控制砂浆用水量,并采取避免或延缓砂浆中水冻结的措施,以保证砂浆正常硬化,使砌体达到设计要求。冬期砌砖应减小灰缝厚度,一般不宜超过10mm。冬期砌筑的墙体较高且横向拉结较少时,对墙体应采取加固措施,以防在解冻期发生事故。2、冬期施工对砌筑材料的要求砖和石材应清除冰霜;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石灰膏应防止受冻,冻结后应融化再使用;砂不得含有冰块和直径大于10mm的冻渣块;拌和水温不得超过80℃,砂不得超过40℃ 。3、砌砖工程的冬期施工方法(1)掺盐砂浆法1)砂浆:必须配置水泥,拌制应在暖棚内进行,砂浆温度不低于5℃。2)砖浇水:0℃以上应随浇湿润,负温下可不浇水湿润,但必须适当增加砂浆的粘度。3)砌筑方法:应采用“三一砌砖法”,组砌方式优先采用一顺一丁法;4)每日砌筑后,应在砌体表面覆盖草袋等保温材料。下列工程不得采用掺盐砂浆法:1)对装饰有特殊要求的工程。2)接近高压电线的建筑物(如变电所、发电站等)。3)配筋、钢埋件无可靠的防腐处理措施的砌体。4)房屋使用时,湿度大于80%的建筑物。5)经常处于地下水位变化范围内,以及在水下未设防水层的结构。(2)暖棚法10.1.4混凝土的冬期施工1、混凝土冬期施工的原理混凝土遭受冻结前已经具备抵抗冰胀应力的强度, 混凝土内部结构不致受冻结的损害,这种能抵抗冰胀应力的最低的强度, 称为混凝土冬施的”临界强度”。一般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临界强度为30%,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为40%设计强度。2、冻结导致强度损失的原因⑴混凝土中水结冰后体积膨胀,使混凝土密实度降低。⑵混凝土冻结时钢筋表面形成冰膜粘接力降低。3、混凝土冬期施工的工艺要求⑴对材料的要求 1)水泥:应优先使用活性高、水化大的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蒸汽养护时用的水泥品种经试验确定。 2)骨料:要洁净,并覆盖防雨雪材料,适当采取保温措施,防止骨料内夹有冰碴和雪团。3)水和外加剂:饮用水。对钢筋无腐蚀及不降低混凝土抗渗性的外加剂。 4)保温材料:选用导热系数小、密闭性好、轻质耐久、价格低、并多次使用的材料。(2)材料加热要求1)加热的顺序:水、砂、石子,水泥不加热,但使用时的温度≥5℃。水的比热大,是砂石骨料的5倍左右。2)加热的方法:水—直接加热(容器燃料)、间接加热(电、蒸汽)砂、石—烘烤、直接(蒸汽)或间接(蒸汽管道)加热。3)加热的温度:按热工计算所需热量确定加热水时,应考虑加热的最高温度,以免水泥直接接触过热的水而产生“假凝”现象。水泥假凝: 指水泥遇高温水时,水泥“凝聚”使水泥水化不充分,和易性下降,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拌合水及骨料的最高温度项目 水泥强度等级 拌合水(°C) 骨料(°C)1 ≤52.5MPa普通、矿渣硅酸盐水泥 80 602 ≥52.5MPa普通、矿渣硅酸盐水泥 60 40(3)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要求1)混凝土的搅拌混凝土的搅拌应在搭设的暖棚内进行,应优先采用大容量的搅拌机,以减少混凝土的热量损失。2)混凝土的运输:应保证混凝土不离析,并减少运输中的热量损失,缩短运输路线,减少装卸和转运次数;使用大容积的运输工具;运输的容器四周必须加保温套和保温盖,尽量缩短装卸操作时间。3)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浇筑前,要对各项保温措施进行一次全面查;制定浇筑方案时,应考虑集中浇筑,避免分散浇筑;开始浇筑混凝土时,要做好测温工作,从原材料加热直至拆除保温材料为止。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采用加热养护时,养护前混凝土温度不得低于2℃。4、混凝土冬期施工方法的选择冬期施工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使增加的措施费用最少;所消耗的能源最少;所需的热源及技术措施材料有可靠的来源,并使工期能满足规定要求。应考虑环境温度、结构类型、水泥品种、工期、施工条件等。所选方法应保证混凝土尽快达到临界强度,并保证承重结构的混凝土迅速达到出模强度。常用的方法有: 蓄热法、外加剂和早强水泥法、外部加热法和综合蓄热法等。(1)蓄热保温法利用混凝土组成材料加热的热量和水泥的水化热量,并覆盖保温材料,使混凝土从正温开始养护至0℃时,混凝土达到临界强度。特点:经济、简便、节能,但强度增长较慢。适用范围:气温不太寒冷地区或是初冬和冬末季节。室外气温≥-15℃,地下工程或结构表面系数(即结构冷却表面积与其全部结构体积的比值)≤15的结构。混凝土的搅拌温度:T0 = [0.92(mceTce+msaTsa+ mgTg)+4.2Tw(mw-ωsamsa-ωgmg)+c1(ωsamsaTsa+ωgmgTg) -c2(ωsamsa+ωgmg)]÷[4.2mw+0.92(mce+msa+mg)]混凝土拌合料经运输至入模时,考虑模板和钢筋吸热影响,混凝土成型完成时的温度计算式为:如混凝土施工方案不能满足允许受冻临界强度,可采取下列措施:①提高混凝土的热容量,即提高水、砂、石的加热温度,但不得超过规范规定的要求。②改善蓄热法用的保温措施,更换或加厚保温材料,使混凝土热量散发较慢,以提高混凝土的平均养护温度。③采用综合蓄热法。④混凝土浇筑后短时加热,提高混凝土热量和延长其冷却至0℃的时间。(2)综合蓄热法综合蓄热法可分为低蓄热养护和高蓄热养护两种方式。(3)掺外加剂法1)混凝土冬期施工中常用外加剂:减水剂、早强剂、引气剂、防冻剂、阻锈剂。早强剂:能加速水泥硬化速度,提高早期强度,且对后期强度无显著影响。防冻剂:能显著降低混凝土中液相的冰点,使其游离态的水不 冻结,保证混凝土不遭受冻害;减水剂:在不影响混凝土和易性条件下,具有减水增强特性的外加剂。可以降低用水量,减小水灰比。引气剂:在混凝土中引入无数微小气泡,这些气泡能缓冲拌合水结冰时产生的体积膨胀。阻锈剂: 可以减缓或阻止混凝土中钢筋及金属预埋件锈蚀作用的外加剂。2)混凝土中外加剂的应用(4)人工加热养护1)蒸汽加热养护法蒸汽加热养护分为湿热养护和干热养护两类。湿热养护是让蒸汽与混凝土直接接触,利用蒸汽的湿热作用来养护混凝土,常用的有棚罩法、蒸汽套法以及内部通汽法;而干热养护则是将蒸汽作为热载体,通过某种形式的散热器,将热量传导给混凝土使其升温,如热模法。特点:热量高、湿度大,成本低,但稳定性较难保证,管道宜发生冷凝和冰冻。适用范围:厚度较大的构件。图10-3 柱梁留孔型式(a)柱留孔型式;(b)梁留孔型式1-蒸汽管;2-胶皮连接管;3-湿锯末;4-冷凝水排出管2)电热法电热法是在混凝土结构的内部或外表设置电极,通以低电压电流,由于混凝土的电阻作用, 使电能变为热能加热养护混凝土。特点:加热速度快、功效高,但耗电量高。3)暖棚法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时,在建筑物或构件周围搭设暖棚,棚内设置热源,使混凝土在正温环境下达到临界强度。特点:施工操作与常温相同,费工、费料、成本较高。适用范围:面积不大、工程集中及地下工程中。5、混凝土冬期施工的温度测定⑴测温点:应设置在最有代表性的部位。如蓄热法设在易冷却的部位;加热养护时,设在距离热源不同的部位;厚大结构应设在表面和内部。⑵测温次数:环境温度每天四次(2、8、14、20点);材料、出机、浇筑、硬化每班四次。⑶测温仪器:温度计、传感器、热电偶等。?测温工作应由专人负责,认真填写测温记录,发现测试温度与热工计算温度不符,立即采取相应措施。6、混凝土质量检查检查除按常规检查外,还应符合冬季施工的规定;严格检查外加剂的质量和浓度;检查水、砂骨料及混凝土出机的温度和搅拌时间;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试块留置除与常温下施工相同外,还应增设两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分别检查受冻前和转入常温养护28d的强度。10.1.5地面工程的冬期施工1、冬期低温条件下抹水泥地面,要防止受冻。2、水泥宜采用早期强度较高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低于325。3、水泥地面压光后,及时用草袋子、锯沫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昼夜。10.1.6抹灰工程的冬期施工抹灰工程冬期施工分为热作法和冷作法。10.1.7油漆、涂料工程冬季施工油漆工程冬季施工时应选择晴天、干燥、无风的天气施工。禁止用热风吹油漆面,以免油漆面凝结水珠,油漆基层应干燥,湿度不超过5%,不得有冰霜;受冻的木材如湿度大于15%,则应先涂干油,并满刮腻子后刷油漆。油漆工程冬季施工时,气温不能有剧烈变化,施工完毕后至少保养两昼夜以上,直到油膜和涂层干透为止。冬季室内涂料施工,材料不应受冻,刷时涂料温度应保持在15℃左右,基层湿度不大于8%,不得有冰霜。基层最低温度不低于5℃,同一施工段温差不超过5~6℃,内外刷浆应在晴天进行,一昼夜内环境温度不得低于3℃。10.1.8屋面工程防水层采用卷材时,可用热熔法或冷粘法施工。热熔法施工时气温不应低于-10℃,冷粘法施工时气温不应低于-5℃。当采用涂料做防水层时必须使用溶剂型涂料,施工时气温不应低于-5℃。子单元2 雨期施工10.2.1雨期施工特点1、雨期施工的开始具有突然性。2、雨期施工带有突击性。3、雨期往往持续时间很长,阻碍了工程顺利进行,拖延工期。10.2.2雨期施工的原则1、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2、合理组织, 统筹规划的原则3、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原则4、信息反馈原则10.2.3雨期施工的技术准备1、施工现场的技术准备2、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保护3、施工设施的检修及维护10.2.4雨期施工的主要技术措施1、土方和基础工程:雨季开挖要注意边坡稳定;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分期完成;开挖时,坑内做好排水沟、集水井,防止基坑浸泡;基础施工完毕,应抓紧基坑四周回填工作。2、砌体工程:砖在雨季必须集中堆放,不宜浇水,湿度大时不可上墙;每天砌筑高度不超过1.2m;遇大雨必须停工;稳定性较差的窗间墙、独立柱,应加设临时支撑或及时浇圈梁;内外墙尽量同时砌筑;雨后继续施工,须复核已完砌体的垂直度和标高。模板隔离层防雨水冲掉;遇大雨要停止浇筑混凝土,已浇部位应加以覆盖;加强对混凝土粗细骨料的含水量的测定;大面积混凝土浇筑前,要了解2~3d的天气预报;支撑模板的地基要密实,雨后及时检查有无下沉。3、混凝土工程:4、吊装工程:构件堆放地点要严整坚实,四周做好排水;塔式起重机路基必须高出地面15cm,严禁雨水浸泡路基;雨后吊装时要先试吊。5、屋面工程:卷材屋面尽量在雨前施工,并同时安装屋面水落管;雨天严禁油毡屋面施工;雨季屋面工程宜采用“湿铺法”施工工艺。6、抹灰工程:雨天不准进行室外抹灰,至少应预计1~2d的天气情况;室内抹灰尽量在做完屋面后进行;雨天不宜作照面油漆10.2.5雨期施工的安全措施雨期施工应做好防雨、防风、防雷、防电、防汛等工作。雨季施工现场内的起重机、井字架、龙门架等机械设备,应安装防雷装置。?施工现场的防雷装置由避雷针、接地线和接地体组成。避雷针安装在高出建筑物的起重机(塔吊)、人货电梯、钢脚手架的最高顶端上。子单元3 高温天气施工10.3.1高温施工准备工作 1、成立施工紧急情况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协调工作。2、夏季高温到来之前,组织有关人员按照施工方案要求进行技术交底,提出夏季高温计划,为施工提供技术准备。3、及时调整炎热季节的上下班时间,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10.3.2高温施工的主要技术措施1、砌体工程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砂浆应在2h内使用完毕。采用铺浆法砌筑砌体,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2、混凝土工程当日平均气温达到30℃及以上时,应按高温施工要求采取措施。3、防水工程4、建筑装饰装修工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