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绘制多段线和多线 课件(共15张PPT)-《建筑CAD》同步教学(科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绘制多段线和多线 课件(共15张PPT)-《建筑CAD》同步教学(科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项目2 基本的绘图命令
学习目标
掌握建筑施工图中常用的直线类、曲线类、点等图形绘制 命令的操作
掌握图案填充、图块等命令的操作;
能够熟练运用绘图命令绘制常见建筑构件图形。
2.2 绘制多段线和多线
任务二:绘制多段线和多线
2.2.1 多段线
1.功能
可连续绘制可变宽度的直线段、弧线段或两者的组合线段。
2.命令启动方式
(1)选项卡:“默认”选项卡→“绘图”面板→“多段线”按钮 。
(2)下拉子菜单:单击“绘图”面板中“多段线”。
(3)命令行:pline(pl)↙
2.2.1 多段线
3.pline 命令各选项含义
圆弧(A):转换为绘制圆弧的状态。
半宽(H):确定多段线的半宽值。选择该选项后,需要分别设定“起点”和“端点”两个位置的半宽值。执行完此操作,若不再改变半宽值,则后续的线段(或圆弧)的宽度将与此处“端点”的半宽值相同。
宽度(W):确定多段线的宽度值。操作方法同半宽选项。
长度(L):沿直线方向(或圆弧的切线方向)绘制指定长度的直线段。
放弃(U):删除最近一次绘制的线段(或圆弧),退回到上一步。
2.2.1 多段线
例9 绘制宽度为2,半径为15的半圆弧,如图8所示。
命令行提示及操作如下: 命令:PLINE↙
指定起点:在屏幕上任选一点作为起点
当前线宽为 0.0000
指定下一个点或 [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w↙ 设置宽度
指定起点宽度 <0.0000>: 2↙ 输入起点宽度
指定端点宽度 <2.0000>: 2↙ 输入端点宽度
指定下一个点或 [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a↙选择绘制圆弧选项
指定圆弧的端点或[角度(A)/圆心(CE)/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点(S)/放弃(U)/宽度(W)]: a↙选择角度方法绘制圆弧
指定包含角: 180↙输入角度值
指定圆弧的端点或 [圆心(CE)/半径(R)]: r↙
指定圆弧的半径: 15↙输入半径值
指定圆弧的弦方向 <21>:90↙选择圆弧的弦方向
指定圆弧的端点或[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点(S)/放弃(U)/宽度(W)]:回车结束命令
图8
2.2.1 多段线
例10 绘制如图9所示的钢筋 命令行提示及操作如下:
命令: _pline↙
指定起点:在屏幕上单击绘制A点
当前线宽为 0.0000
指定下一个点或 [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w↙设置线宽
指定起点宽度 <0.0000>: 0.5↙设置起点的线宽
指定端点宽度 <0.5000>: 0.5↙设置端点的线宽
指定下一个点或 [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打开正交,鼠标向右滑动,单击,绘制B点
指定下一点或 [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a↙
指定包含角: 180↙
指定圆弧的端点或[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点(S)/放弃(U)/宽度(W)]:在屏幕上单击,绘制C点
指定圆弧的端点或[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点(S)/放弃(U)/宽度(W)]: l↙
指定下一点或 [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打开正交,鼠标向左滑动,捕捉D点
指定下一点或 [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回车结束命令
图9
2.2.1 多段线
例11 绘制如图10所示的箭头,箭杆长30㎜,箭头长10㎜,宽3㎜。
命令行提示及操作如下: 命令: _pline↙
指定起点:在绘图区域任意点单击,作为直线的起点
当前线宽为 0.0000
指定下一个点或 [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30↙打开正交在水平方向绘制长为30的直线
指定下一点或 [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w↙修改线宽,绘制箭头
指定起点宽度 <0.0000>: 3↙输入箭头左侧的线宽
指定端点宽度 <3.0000>: 0↙输入箭头右侧的线宽
指定下一点或 [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10↙输入箭头的长度
指定下一点或 [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回车结束命令
图10
2.2.1 多段线
小贴士:
FILLmode命令控制多段线的填充,当FILLmode的值为1时,多段线填充,为实心;当FILL的值为0时,多段线不填充,为空心。执行FILLmode命令后,需再执行REGEN命令以后才可以看到填充结果。
2.2.2 多线
1.功能
绘制由多条平行线组成的图形。
2.命令启动方式
(1)下拉子菜单:单击“绘图”面板中“多线”。
(2)命令行:mline(ml)↙
2.2.2 多线
3.mline 命令各选项含义
对正(J):用于确定多线与绘制时的光标点之间的关系,执行该选项后,命令行提示:
输入对正类型 [上(T)/无(Z)/下(B)] <上>:
上(T):表示绘图时,光标点在多线的上端线上。
无(Z):表示绘图时,光标点在多线的中心位置。
下(B):表示绘图时,光标点在多线的下端线上。
比例(S):指定多线的绘制比例,此比例控制平行线间距大小,即最顶端直线到最底端直线的距离,默认值为20。
样式(ST):选择绘制多线使用的多线样式。默认为“STANDARD”,双平行线样式。若需要新的样式,需先定义新的多线样式。
放弃(U):取消刚刚绘制的多线,返回上一步操作。
闭合(C):使已绘制的两段以上的多线形成封闭图形,并结束命令。
2.2.2 多线
例12 以1:100的比例绘制如图11所示的建筑平面图的局部,墙厚240㎜。
(1)定义多线样式 单击“格式”下拉菜单选择“多线样式”。点击“新建”多线样式,弹出“创建多线样式”对话框,输入多线样式名称“wall”,单击继续按钮,将新的多线样式做如图12所示的设置,并将新建的多线样式置为当前。然后,启动命令绘制平面图。
图11
2.2.2 多线
图12
2.2.2 多线
命令行提示及操作如下: 命令: MLINE↙
当前设置: 对正 = 无,比例 = 20.00,样式 = WALL
指定起点或 [对正(J)/比例(S)/样式(ST)]: s↙设置多线比例
输入多线比例 <20.00>: 2.4↙
当前设置: 对正 = 无,比例 = 2.40,样式 = WALL
指定起点或 [对正(J)/比例(S)/样式(ST)]:在绘图区域任选一点作为起始点A
指定下一点: @72,0↙输入B点相对于A点的坐标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0,36↙输入C点相对于B点的坐标
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C)/放弃(U)]: @-72,0↙输入D点相对于C点的坐标
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C)/放弃(U)]: c↙输入C,闭合多线,结束命令
命令: MLINE↙
当前设置: 对正 = 无,比例 = 2.40,样式 = WALL
指定起点或 [对正(J)/比例(S)/样式(ST)]: @30,0↙输入E点相对于D点的坐标
指定下一点: @0,-36↙输入F点相对于E点的坐标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回车结束命令
思考与提高
1. 利用多段线命令绘制图13所示图形,下端直线线宽为0,上端直线线宽为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