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习任务单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二 学期 春季课题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教科书 书 名:普通高中教科书 历史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学生信息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学习目标1、通过课前知识整理与课堂任务学习,了解学校教育、书刊出版、图书馆和博物馆等文化传承载体的发展历程与作用。 2、通过文字、表格等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教育形式和内容,掌握中国古代教育与近代教育的不同。 3、归纳各类载体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发展的总体趋势,认识到文化传承的关键是“人”本身,引起学生对新时代中华文明传承的责任担当意识。课前学习任务1.复习初中已经学过蔡元培、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2.阅读教材,梳理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的发展历程。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结合课本梳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发展概况 办学形式官学中央汉朝汉武帝时设立的太学 西晋设立的国子监(元明清国家最高学府兼教育行政机构)地方自汉朝开始设立私学春秋私学产生,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开始“学在民间”) 其中儒家的代表孔子影响最大,“有教无类” 的办学思想唐以后私人设立的学塾、村学、蒙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宋书院制度建立,推动私学的发展 宋代是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学习任务二】结合课本说说中国近代学校教育概况 教育概况北京大学【1898】戊戌维新运动所建的京师大学堂: 【1912】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 【1916】蔡元培接任校长,将大学定位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 清华大学【1911】创办清华学堂 【1912】更名“清华学校” 【1925】设立大学部 【1928】组建国立清华大学留学教育【1872-1875】容闳倡议,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学生赴美留学 【1915-1923】新文化运动时期兴起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学习任务3:梳理印刷书发展的历程。 类别表现书籍的出现 地位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 雏形BC30世纪,埃及出现的纸草书卷中国 早期书籍春秋战国—秦汉:简策(竹片或木板)、帛书(缣帛)书籍的普及造纸业的发展 【BC2世纪】中国已出现植物纤维纸 【105】东汉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改进制成“蔡侯纸” 书写材料由竹木、缣帛逐渐过渡为纸,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①唐朝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书籍: 【868】唐朝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②辽代雕版印刷书《蒙求》(山西应县木塔发现)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①北宋毕昇发明胶泥制的活字,是印刷技术一次质的飞跃 ②15世纪中叶,德国谷登堡将多项技术整合在一起,采用金属活字印刷,成为现代印刷术发展具有象征意义的重大事件,直接催生了被视为“新一代的书籍”的印刷书,进一步推动报纸、杂志的普及推荐的学习资源1.朱有瓛《近代学制资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马学强、朱雯《存古开新——从绍郡中西学堂到绍兴市第一中学(1897-2017)》,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3.王世儒《蔡元培日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