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习任务单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二 学期 春季课题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教科书 书 名:普通高中教科书 历史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学生信息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学习目标1、通过课前知识整理与课堂任务学习,了解学校教育、书刊出版、图书馆和博物馆等文化传承载体的发展历程与作用。 2、通过文字、表格等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教育形式和内容,掌握中国古代教育与近代教育的不同。 3、归纳各类载体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发展的总体趋势,认识到文化传承的关键是“人”本身,引起学生对新时代中华文明传承的责任担当意识。课前学习任务1.复习初中已经学过张謇的相关史实; 2.阅读教材,梳理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的发展历程。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从张謇的求学经历看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 私学产生于何时? 张謇就读的学校属于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哪种形式?当时的学校教育主要教授哪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又有怎样的作用?【学习任务二】从通州师范学校的课程设置看近代教育发展。 1.相较于张謇青少年时期所学的内容,通州师范学校所开设的课程有何特点?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特点? 2.从世界范围来看,严格意义上的大学起源何时何地? 3.在蔡元培看来,大学应该有着怎样的精神? 【学习任务三】从翰墨林印书局分析印刷书带来的影响。 1.张謇如果要油印一本书出来,背后需要哪些技术作为支撑? 2.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概述印刷书的出现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学习任务四】从天一阁与南通图书馆的比较分析图书馆的成长。 1.从古至今,图书馆首要的功能是什么? 2.宁波天一阁和南通图书馆在功能上有何相似之处?表格又从哪些层面概述了两者的不同? 【学习任务五】从南通博物苑看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1.从名字看为什么张謇把这一机构叫“苑”而不是“馆”呢? 2.南通博物苑在整体设计上有哪些鲜明的特征?这些特征体现了张謇怎样的理念?推荐的学习资源1.朱有瓛《近代学制资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章开沅《开拓者的足迹——张謇传稿》,北京:中华书局,1986。 3.倪怡中《张謇和南通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学刊,200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