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文 科 综 合 模 拟 真 题(三)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个小题,1~19小题每题2分,20~23小题每题3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沉着应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提供根本政治保证”(习近平)。由此我们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②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 ④国家最高权力机关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回望不平凡的2023年,无数劳动者擦亮中国制造、中国建造的荣光,无数驻村干部托起乡村振兴的明天,无数教育工作者用知识点亮孩子的梦想,无数快递小哥奔走在路上服务超大市场……是无数劳动者勤勤恳恳、辛苦耕耘,共同创造了中国发展的奇迹……这启示我们创造中国奇迹的成功“密码”之一是 ( )A.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C.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 D.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3.2022年国家修订后的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课”正式设置为一门独立课程。劳动课程以劳动精神为引领,……进一步强调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 磨砺意志。其价值追求是让孩子 ( ) ①为家长分担家务②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③获取劳动报酬 ④养成良好劳动品质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④4.开展政治协商、立法协商、社会协商、基层协商;创新座谈、论证、听证、公示、评估、咨询、网络等协商方式……整体理解这段话,可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 )①文明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②维护公平正义是法治的价值追求③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 ④我国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进步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是国家的根本法,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对宪法两个“根本”最准确的理解是( )①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坚持宪法至上 ③普通法是制定宪法的基础④树立宪法意识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6.“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体理解这段话,可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 )①人民至上 ②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得到满足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④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序号 内 容① 依法主动审查行政法规16件、监察法规1件、地方性法规1467件……废止法规和司法解释1069件。② 审结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6002件,依法严惩制售“病猪肉”、“毒草莓”、“毒面膜”等犯罪行为,守护百姓餐桌安全、用药安全。③ 建议监督纠正民事审判和执行活动中的违法情形9.9万件。④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下表内容摘自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不同国家机关的工作报告。回答7~8题。7.上表内容中摘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应是 ( )A.① B.② C.③ D.④8.综合理解上表内容,可知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宪法实施 ②法治守好民生安全底线③法治中国文化建设全面推进 ④2021年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的目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无论是黄河长江“母亲河”,还是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逶迤磅礴的雅鲁藏布江;无论是南水北调的世纪工程,还是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地图”;无论是云南大象北上南归,还是藏羚羊繁衍迁徙……(习近平2022新年贺词)这些都昭示着 ( )①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②我国生态环境在不断改善③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 ④我国生态环境在持续恶化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10.连年举办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统筹推进21个自贸试验区建设,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下列能正确诠释以上重大举措的是 ( )①中国将自身发展同各国共同发展结合起来 ②中国同世界共享发展新机遇③中国成为全球抗击新冠肺炎斗争的领导者 ④中国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1.西方列强通过一个比一个苛刻的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取得许多重要特权。如设立港口、租界,开矿设厂,修筑铁路,设立银行、商行,建造教堂,驻扎军队,划分势力范围,享有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等。近代第一个“设立港口”的条约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条约》 D.《马关条约》12.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主席万鄂湘在发言中强调:“我们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更加不能忘记他们反对分裂国家、维护领土完整的坚定信念,以及破除障碍、力促统一的不懈努力。”材料中“反对分裂国家、维护领土完整”的最主要事件是 ( )A.领导武昌起义 B.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C.建立中华民国 D.开展洋务运动13.日军认为,“皇军在外国首都入城乃有史以来盛事”。为“使中国军民敬仰皇军之威武而归服之”,日军一方面组织盛大的入城仪式,另一方面以“屠城”的方式震慑中国军民。这期间,日军抢掠公私财产、纵火焚城、屠杀普通市民和俘虏、强奸和蹂躏中国妇女,暴行持续时间长达40多天……材料中“屠城”指的是 ( )A.火烧圆明园 B.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C.旅顺大屠杀 D.南京大屠杀14.右侧的委任状影印件可以用来直接佐证 ( )A.百团大战 B.孟良崮战役C.淮海战役 D.青化砭战役15.土地制度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它让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他们利益的坚决维护者,因而自觉地在党的周围团结起来,这就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最深厚的群众基础。其中“改革”发布于 ( )A.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 B.抗日战争期间 C.解放战争期间 D.新中国成立初期16.战争换来的独立,并没有实现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于是,在宣布独立11年后的1787年,来自各州的代表终于在费城坐在了一起。这间只有一百多平米的独立厅,曾经签署过著名的《独立宣言》,如今,代表们要在这里协商新国家的未来。美国历史上有名的制宪会议开始了。材料中“协商新国家的未来”指的是 ( )A.制定了“第一个人权宣言” B.制定了分权制衡原则C.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D.维护了国家统一17.为了稳定印度局势,1858年11月1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发布文告,宣称尊重印度人民的宗教信仰和印度王公的权利,之后,英国殖民者调整了统治政策。导致英国“调整统治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A.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C.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印度民族大起义18.1862年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南部叛军在著名将领罗伯特·李的指挥下一路北上。北部陆军总司令麦克莱伦优柔寡断,坐失不少良机,北部联邦政府一度告急。正在这时,林肯果断取消麦克莱伦的军事指挥权,并且在北部实行了一系列解放奴隶的革命立法,逐渐扭转了被动局势。材料中“立法”指的是 ( )A.《独立宣言》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人权宣言》 D.《废除农奴制法令》19.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对于1941年8月14日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与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首相所作联合宣言称为大西洋宪章内所载宗旨与原则的共同方案业已表示赞同,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这说明签署“宣言”的意义是 (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C.使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D.使各签字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20.这次战争使欧洲国家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大国;苏联的军事力量和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战后,美国和苏联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进行了长期的冷战。该史实纳入最准确的学习主题是 ( )A.一战后的国际关系 B.一战后的科技发展C.二战后的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D.二战后的国际政治格局21.随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广泛传播,这些革命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迅猛发展。一个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另一个是革命使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人们从此站立起来了,其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据此推断,“这些革命”是 ( )A.俄国十月革命 古巴社会主义革命 B.俄国二月革命 巴黎公社C.俄国十月革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D.苏联成立 新中国成立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意识,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回答22~23题。22.习近平总书记阐述的四个“与共”两个“共同”,强调的是各族群众要牢固树立 ( )A.共同发展繁荣意识 B.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C.共同富裕意识 D.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3.牢固树立这一意识,我们必须 ( )①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超越经济发达地区 ②实现各族人民的同步富裕③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④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A.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③总分 核分人2024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文 科 综 合 模 拟 真 题(三)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个小题,24题9分,25题10分,26题9分,27题12分,28题30分,共70分)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人脸识别第一案】 郭先生购买了杭州野生动物世界的年卡并且拍照录入了指纹,之后,野生动物世界将年卡入园方式由指纹识别调整为人脸识别,但是郭先生不同意人脸识别,由此引发了纠纷,郭先生将“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告上法庭。郭先生是某大学法学教授,当记者采访郭先生,问到打此“官司”的初衷时,郭先生说:“我打此官司不光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想为像我一样的更多人讨个公道,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最终法院判决野生动物世界删除郭先生办卡时所拍摄的面部的照片和指纹。在案件发生时,还没有相关具体的法律,此案件发生后,2021年的7月份最高法发布了一个人脸识别的司法解释。(1)法院最终判决的结果会是什么,理由是什么?(3分)(2) “人脸识别第一案公正判决”,对促进社会建设有哪些积极影响?(3分)(3)结合材料回答郭先生用诉讼方式解决“人脸识别”侵权问题,体现出郭先生哪些意识的增强?(3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一体化;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步伐坚定。(1)材料一表明推进我国高质量发展,应贯彻落实哪两大新发展理念?(2分)材料二: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总量由改革开放初期全球排名第11位跃居第2位,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中国经济总量由改革开放初期在全球占比1.8% 到目前的18%以上,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贡献率高达30%;我国的科技创新成就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大踏步向着创新强国迈进;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促进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有哪些。(3分)材料三:我们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我们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我们积极发展养老、托幼、助残等福利事业,人民群众不分城乡、地域、性别、职业,在面对年老、疾病、失业、工伤、残疾、贫困等风险时都有了相应制度保障。(3)我国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追求的目标是什么?(3分)(4)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建立和实施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实施这一切举措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中美合作可以办成很多大事。世界已迈进互联互通时代,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不是下降了而是上升了。今年是中美“乒乓外交”51周年,半个世纪以来双方携手合作,实现了从“破冰”到关系正常化的飞跃发展,其成就有目共睹,给两国人民和世界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材料二: 事实证明,中美合作,两国和世界都会受益。20年前的“9·11”事件发生后,中美就反恐问题加强合作,有力地维护了国际安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中美紧密合作,成功挽救了世界经济。中美在应对埃博拉疫情上也进行了良好合作。当前全球性问题和挑战层出不穷,后疫情时期的世界需要修复,经济需要重建,其任务异常艰巨,中美合作至关重要。而任何单边主义、以邻为壑的做法都只能适得其反,蜷缩在意识形态的“茧房”里无异于自缚手脚,得不偿失。(1)材料一中,中美“关系正常化”距今多少周年?(2分)(2)据材料二,概括中美两国“加强合作”的历史事件。(4分)(3)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阻碍中美关系发展的核心问题。(3分)27.探究问题。(12分)材料一时 间 主 要 史 实16~19世纪 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迅速发展,刺激了国家之间经济交往日益密切,才使国际关系从古代中世纪那种松散、双边的、地区性的联系,发展到建立一个体现主要强国力量对比的全面的国际格局,即欧洲格局。20世纪初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的协约国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巴黎会议,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会议由英、法、美三国操纵,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及其他一系列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1921—1922年召开了由美国主导的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等条约,它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华盛顿体系。20世纪中期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讨论战后安排,即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分区占领等。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成立,是马歇尔计划在军事领域的延伸和发展;1955年成立的华约,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为对抗北约组织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材料二 2022年初,俄乌军事冲突突然爆发,至今已持续78天……这场发生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之际的热战,对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冲击,其深远影响或将超过“9·11”事件和西方反恐战争,成为冷战结束以来影响最大的国际事件,冲突将极大加速世界格局的演进,甚至将由此开启世界历史上一个新的阶段。(1)材料一表述了国际秩序经历过两次历史性演变,其演变各是什么?(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次演变确立了20世纪初的国际新秩序。(2分)并说明这个新秩序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的重大影响。(2分)(2)据材料二,指出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因素,(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今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发展趋势是什么?(2分)28.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30分)材料一【歌曲1】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歌曲2】 怒吼吧,黄河!发出你的狂叫!向着全世界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啊——! 五千年的民族,苦难真不少!铁蹄下的民众,苦痛受不了! 新中国已经破晓;四万万五千万民众已经团结起来,誓死同把国土保!(1)据材料一,指出歌曲1和歌曲2的名称分别是什么?(4分)它们的创作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直接相关(4分)归纳两大历史事件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各起的作用。(4分)(2)据材料一和问题(1),概括歌曲1和歌曲2共同反映当时社会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3分)材料二:已有3000多年历史的汉字,是表意文字的典型代表。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大都可以用汉字来表述。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均以中国文字为载体,是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先进文化、中华优秀文化与世界当代文化融合的结晶。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 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材料三: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取得51金、21银、28铜,金牌榜第一的历史最好成绩;本届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勇夺9金、4银、2铜,取得了我国参加冬奥会的历史最好成绩;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取得18金、20银、23铜共61枚奖牌的佳绩,历史上首次位列冬残奥会金牌榜和奖牌榜的双榜首!“人生能有几回搏,拼搏是值得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参赛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运动健儿们一次次打破奥运会纪录,不断突破个人极限,一次次创造佳绩。“成绩不仅仅在于能否拿到或拿到多少块奖牌,更在于体现奥林匹克精神,自强不息,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习近平语)(3)北京“双奥会”会徽,体现了中华文化怎样的特点 (4分) 材料三中国运动健儿弘扬了怎样的中华传统美德? (2分)材料四:奥林匹克精神之所以闪耀,因为中国人们搭建了一个出色而安全的奥运舞台;本届冬奥会的奥运村独具匠心,场馆令人叹为观止,冬奥村和场馆设施完善、服务温馨完备,各项组织工作非凡卓越。国际冬奥会主席巴赫在北京冬奥会闭幕会上致辞高度评价北京冬奥会,“这是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4)探究北京两届奥运会取得圆满成功的原因?(6分)(5)请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的感悟。(3分)2024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文科综合模拟真题(三)答案一、单选题(1~19题每题2分,20~23题每题3分,共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C D D B C A C A B A A C D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答案 B C B D B D D C B A二、非选择题(共五个小题,24题9分,25题10分,26题9分,27题12分,28题30分,共70分)24.(1)法院最终判决郭先生胜诉(或,杭州野生动物世界败诉)(1分);理由是“杭州野生动物世界”侵犯郭先生合法权利(或,“杭州野生动物世界”侵犯郭先生的人格尊严权;或,“杭州野生动物世界”侵犯郭先生的人身权利)。(2分)(2)①用法治维护了公民的合法权利(或,用法治维护了公民的人身权利;或,用法治维护了公民的人格尊严权);②用法治力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③彰显了法治力量,维护了法治的权威(或、尊严) ④有利于推进我国法制的不断完善;⑤有利于推进我国法治的不断进步。(3)权利意识(或维权意识)、法治意识(或法律意识)、忠实崇尚法治的意识、坚定捍卫法治权威的责任意识、民主意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2分)25.(1)协调、绿色。(2分) (2)改革开放、科技创新、人民奋斗。(3分)(3)共同富裕、社会公平。(3分)(4)示例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2分)示例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2分)26.(1)45年。(2分) (2)①反恐合作;②金融合作;③防疫合作。(任选其二,4分)(3)台湾问题。(3分)27.(1)演变:①第一次:由“欧洲格局”演变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分)②第二次: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演变为“两极格局”。 (2分)哪次:第一次。(2分)重大影响: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2分)(2)因素:地区冲突威胁着世界安全。(2分) 趋势:世界多极化;(2分)28.(1)名称:歌曲1——《北伐军军歌》或《国民革命军军歌》;歌曲2——《黄河大合唱》。(4分)事件:歌曲1——北伐战争;歌曲2——抗日战争。(4分)作用:歌曲1——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歌曲2——取得了近代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4分)(2)国家统一。(3分)(3)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的包容力。(4分) ② 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2分)(4)①以习近平为核心党中央的英明领导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③运动健儿、包括志愿者在内所有奥运会参与者的拼搏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评分说明:(每点2分,共6分)(5)示例一:坚定文化自信 ;示例二: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示例三:弘扬奥运精神(或,弘扬奥运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示例四:为祖国的强大倍感骄傲自豪 ;示例五:中国是一个负责人的大国 ;示例六: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任何一点即可,答出其他符合题设要求的答案,也可给分。(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