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单元6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 6.2 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安装6.2.2结构安装1、起重机的选择起重机的选择包括:选择起重机的类型,型号和数量。(1)起重机类型的选择起重机的类型主要是根据厂房的结构特点、跨度、构件重量、吊装高度、吊装方法及现有起重设备条件等来确定。(2)起重机型号的选择在具体选用起重机型号时,应使所选起重机的三个工作参数:起重量、起重高度、起重半径R,均应满足结构吊装的要求。1)起重量选择的起重机的起重量,必须大于所安装构件的重量与索具重量之和,即:Q≥Q1十Q2 (6-1)式中:Q——起重机的起重量(KN); Q1——构件的重量KN;Q2——索具的重量(kN)。2)起重高度选择的起重机的起重高度,必须满足所吊装的构件的安装高度要求,(图 6-43)即:H≥h1+h2+h3+h4 (6-2)式中:H——起重机的起重高度,从停机面算起至吊钩中心;h1——安装支座表面高度,从停机面算起;h2——安装间隙,视具体情况而定,但不小于0.2米;h3——绑扎点至起吊后构件底面的距离(米);h4——索具高度,自绑扎点至吊钩中心的距离,视具体情况而定。图6-43 起重高度计算示意图3)起重半径吊装柱时起重机的起重半径R计算方法(图6-44):Rmin=F+D+0.5b (6-3) 式中:F——吊杆枢轴中心距回转中心距离(m); D——吊杆枢轴中心距所吊构件边缘距离,可用下式计算:D=g+(h1+h2+h'3-E)ctanα(m); (6-4)g——构件上口边缘与起重杆之间的水平空隙,不小于0.5~1.0m;E——吊杆枢轴中心距地面的高度(m);α——起重杆的倾角;h1——安装支座表面高度(米),从停机面算起;h2——安装间隙,视具体情况而定,但不小于0.2米;h'3——所吊构件的高度(m); b——构件的宽度(m)。图6-44 起重机起重半径R的计算吊装屋架时起重机的最小臂长可用数解法,也可用图解法求出。 ①数解法图6-45(a)为数解法求起重机最小臂长计算方法示意图。最小臂长Lmin可按下式计算:(6-5)式中:h——起重臂下铰至吊装构件支座顶面的高度,m,h=h1-E;h1——支座高度,m (从停机面算起);a——起重钩需跨过已安装好构件的水平距离,m;g——起重臂轴线与已安装好构件间的水平距离,至少取lm;——起重臂的仰角。解上式得:(6-6)将求得的 值代入式(6-5)即可求得起重臂最小长度L,据此,可选择适当长度的起重臂,然后根据实际采用的起重臂及仰角α计算起重半径R: R=F+L (6-7)根据计算出的起重半径R及已选定的起重臂长度L,查起重机的性能表或性能曲线,复核起重量Q及起重高度H,如能满足吊装要求,即可根据R值确定起重机吊装屋面板时的停机位置。 图6-45 吊装屋面板时起重机起重臂最小长度计算简图(a) 数解法; (b) 图解法②图解法(图6-45b)根据图解法求出臂长、起重半径,最后对照机械性能表选定起重机吊装屋面板时的臂杆实际长度,并校核起重半径和起重量。2、起重机的开行路线图6-46 起重机吊装柱时的开行路线及停机位置3、构件的平面布置(1)构件的平面布置原则现场预制构件不仅需要考虑吊装阶段的平面位置,还要考虑预制阶段的平面位置。因此,对现场构件的平面布置有如下几点要求:1)要满足安装工艺的要求;2)对由预制厂运来的构件,为避免二次搬运,宜按节间要求将构件分别布置在节间内;3)构件之间布置的间距不少于1m,以免相互影响。特别是对后张法施工,屋架布置应使抽芯管和穿钢筋方便;4)要满足起重机开行路线畅通。(2)预制阶段构件的平面布置图6-47 柱子斜向布置方法(一)图6-48 柱子斜向布置方法(二)(杯口与柱脚两点共弧)图6-49 柱子斜向布置方法(三)(吊点与杯口中心两点共弧)1)柱子的布置①柱子斜向布置柱子采用旋转法起吊,可按三点共弧斜向布置。②柱子纵向布置图6-50 柱子纵向布置2)屋架的布置图6-51 屋架预制布置(a)斜向布置;(b)正反斜向布置;(c)正反纵向布置3)吊车梁的布置(3)吊装阶段构件的排放布置1)屋架的扶直排放屋架扶直后应立即吊放到预先设计好的地面位置上,准备起吊。按排放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同侧排放和异侧排放。屋架的排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靠柱边斜向排放;另一种是靠柱边成组纵向排放。①屋架的斜向排放图6-52 屋架同侧斜向排放注:虚线表示屋架预制时的位置②屋架的成组纵向排放图6-53 屋架的成组纵向排放注:虚线表示屋架预制时的位置2)吊车梁、连系梁及屋面板的运输、堆放与排放4、结构安装1)分件安装法(亦称大流水法)图6-54 分件安装时的构件吊装顺序1~12-柱;13~32-单数是吊车梁,双数是联系梁;33、34-屋架;35~42-屋面板 分件吊装法(图6-33)是指起重机每开行一次,仅吊装一种或几种构件。一般厂房分三次开行吊装完全部构件,第一次开行吊装柱,应逐一进行校正及最后固定;第二次开行吊装吊车梁、连系梁及柱间支撑等;第三次开行以节间为单位吊装屋架、天窗架和屋面板等构件。第三次开行第二次开行第一次开行2)综合安装法(又称节间安装)一个节间全部吊装完后再吊下一个节间。主要用于已安装了大型设备等,不便于起重机多次开行的工程,或要求某些房间先行交工等。图6-55 综合吊装时构件吊装顺序 1、2、3……,14为吊装顺序1、一种起重机械同时吊装多种类型的构件,起重机的工作性能不能充分发挥2、吊具更换频繁,施工速度慢3、校正时间短,给校正工作带来困难4、施工现场构件繁多,构件布置复杂,构件供应紧张1、起重机的开行路线短,停机点位置少,对地面的破坏性小。2、可为后续工程及早提供工作面,使各工种交叉平行流水作业综合安装法1、履带式起重机开行路线长,三次开行,对地面的破坏性较大2、形成结构空间的时间长,在安装阶段稳定性较差,不能为后续工作及早创造施工条件。1、分件吊装法起重机每开行一次基本上吊装一种或一类构件,能够充分发挥起重机的工作性能2、在吊装过程中,吊具不需要经常更换,操作易熟练,吊装速快。3、能给构件临时固定、校正及最后固定等工序提供充裕的时间。4、构件的供应及平面布置比较简单分件安装法缺点优点3)两种安装方法的比较柱的预制一般采用平卧叠层预制,预制的位置与柱的吊装方案有关。吊车梁一般在吊装位置附近预制,直立预制。平卧叠层预制柱预制吊车梁屋架属大型预制构件,其预制位置由安装施工方案决定,特别与吊机的就位和吊装行走路线和停机位置有关。一般屋架也采用平卧叠层浇筑预制。平卧叠层预制屋架预制屋架时,屋架下弦预应力孔道的留设可采用钢管抽芯成型。在跨中留设套管,将两抽芯钢管连接在一起,混凝土浇筑时及浇筑后,定时转动钢管至混凝土达终凝强度并不塌孔后将钢管抽出。连接套管抽芯钢管屋架预制位置及方向应根据就位和吊装方法决定。屋 架柱与牛腿叠层平卧预制屋架的预应力张拉采用由上而下的逐层超张拉程序。预制时应注意减小叠层面间摩擦力。固定端的挤压锚张拉端的夹片锚屋架的就位可采用纵向就位和斜向就位,这与屋架吊装方案有关。屋架纵向就位为提高吊装效率,屋面板可采用叠吊,图为两块屋面板的叠吊。屋面板吊装预制混凝土构件单层工业厂房吊装时,一般先吊装预制柱,可同步吊装吊车梁。吊装屋架时必须同步安装必要的屋架间连系撑,形成必要的稳定区格。厂房端部屋架间跨中竖向连系桁架下弦系杆屋架间水平剪刀撑屋架间端部竖向连系桁架大型屋面板的安装应注意对称,防止屋架承受偏心荷载,引起非对称荷载下的坍塌。屋面板对称安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