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7防水工程施工_2 课件(共62张PPT)《建筑施工技术 第四版》同步教学(化工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单元7防水工程施工_2 课件(共62张PPT)《建筑施工技术 第四版》同步教学(化工版)

资源简介

(共62张PPT)
7.2  屋面防水工程施工
屋面防水工程一般包括屋面卷材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刚性防水、瓦屋面防水、屋面接缝密封防水。屋面防水层严禁在雨天、雪天和五级及以上大风时施工。其施工的环境、气温条件要求应与所使用的防水层材料及施工方法相适应。
图7-22 卷材防水屋面构造层次示意图 (a)正置式屋面;(b)倒置式屋面
单元7 防水工程施工
7.2.1卷材防水屋面施工
1、基层(找平层)处理
基层处理剂是为了增强防水材料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力,在防水层施工之前,预先涂刷在基层上的涂料。基层处理剂的选用要与卷材的材料性能相容,基层处理剂可以采用喷涂、刷涂施工。喷涂、刷涂应均匀,待第一遍干燥后再进行第二遍喷涂与刷涂,等最后一遍基层处理剂干燥后,才能铺贴卷材。
2、隔汽层施工
隔汽层设置在结构层和保温层之间,应选用气密性、水密性好的材料;在屋面与墙的连接处,隔汽层应沿墙面向上连续铺设,高出保温层上表面不得小于150mm。隔汽层采用卷材时宜空铺,卷材搭接缝应满粘,其搭接宽度不应小于80mm;隔汽层采用涂料时,应涂刷均匀。
3、保温层施工
根据所使用的材料,保温层可分为松散保温层、板状保温层和整体保温层。
1)松散保温层施工
施工时,松散保温材料应分层铺设,每层虚铺厚度应不大于150mm,且边铺边压实,压实后不得直接在保温层上行车或堆放重物。保温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铺抹找平层。铺抹找平层时,可在松散保温层上铺一层塑料薄膜等隔水物,以阻止找平层砂浆中的水分被保温材料吸收。
2)板状保温层施工
板状材料保温层采用干铺法施工时,保温材料应紧靠在基层表面铺平、垫稳,分层铺设的板块上下层接缝应相互错开,板间缝隙应采用同类材料的碎屑嵌填密实。采用粘贴法施工时,胶粘剂应与保温材料的材性相容,并应贴严、粘牢;板状材料保温层的平面接缝应挤紧拼严,不得在板块侧面涂抹胶粘剂,超过2mm的缝隙应采用相同材料板条或片填塞严实。采用机械固定法施工时,应选择专用螺钉和垫片;固定件与结构层之间应连接牢固。
3)整体保温层施工
整体保温层施工常用的材料有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及硬泡聚氨酯等。水泥膨胀珍珠岩、水泥膨胀蛭石宜人工搅拌,随拌随铺,铺后拍实抹平至设计厚度,压实抹平后应立即抹找平层。沥青膨胀珍珠岩、沥青膨胀蛭石宜机械搅拌,拌至色泽一致、无沥青团,沥青的加热温度不高于240℃,使用温度不低于190℃,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的预热温度为100~120℃。硬泡聚氨酯现浇喷涂施工时,气温应在15~35℃,风速不要超过5m/s,相对湿度应小于85%,否则会影响硬泡聚氨酯质量。
4、卷材铺贴
(1)卷材铺贴方向
卷材铺贴的方向应根据屋面坡度或屋面是否受振动来确定,当屋面坡度小于3%时,卷材宜平行于屋脊铺贴;屋面坡度在3%~15%之间时,卷材可平行或垂直于屋脊铺贴;屋面坡度大于15%或屋面受振动时,沥青防水卷材应垂直于屋脊铺贴,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可平行或垂直于屋脊铺贴。在叠层铺贴油毡时,上下层油毡不得互相垂直铺贴。
卷材铺贴搭接方向
卷材平行于屋脊方向铺贴时,长边搭接不小于70mm;短边搭接,平屋面不应小于100mm,坡屋面不小于150mm,相邻两幅卷材短边接缝应错开不小于500mm;上下两层卷材应错开1/3或1/2幅度。
(2)卷材的铺贴方法
卷材防水层上有重物覆盖或基层变形较大时,应优先采用空铺法、点粘法、条粘法或机械固定法,但距屋面周边800mm内以及叠层铺贴的各层卷材之间应满粘;防水层采取满粘法施工时,找平层的分格缝处宜空铺,空铺的宽度宜为100mm;在坡度大于25%的屋面上采用卷材作防水层时,应采取防止卷材下滑的固定措施。
空铺法:铺贴卷材防水层时,卷材与基层仅在四周一定宽度内粘结,其余部分采取不粘结的施工方法。条粘法:铺贴卷材时,卷材与基层粘结面不少于两条,每条宽度不小于150mm。点粘法:铺贴卷材时,卷材或打孔卷材与基层采用点状粘结的施工方法。每平方米粘结不少于5点,每点面积为100mm×100mm。
(3)卷材铺贴顺序
防水施工时,应先做好节点、附加层和屋面排水比较集中部位(如屋面与水落口连接处、檐口、天沟、檐沟、屋面转角处、板端缝等)的处理,然后由屋面最低标高处向上施工。铺贴天沟、檐沟卷材时,宜顺天沟、檐口方向,减少搭接。铺贴多跨和有高低跨的屋面时,应该按先高后低、先远后近的顺序进行。等高的大面积屋面,先铺贴离上料地点较远的部位,后铺贴较近的部位。划分施工段施工时,其界限宜设在屋脊、天沟、变形缝等处。
卷材附加层铺贴
在贴大面积防水卷材前,应在女儿墙、檐沟墙、天窗壁、变形缝、烟囱根、管道根与屋面的交接处及檐口、天沟、雨水口、屋脊等部位,按设计要求先作卷材附加层。
高低跨屋面变形缝
屋面檐沟
屋面泛水(一)
屋面泛水(二)
变形缝防水构造示意图
屋面檐口
屋面水落口构造
伸出屋面管道
(4)卷材搭接
铺贴卷材应采用搭接法,平行于屋脊的搭接缝应该顺水流方向搭接,垂直于屋脊的搭接缝应该顺年最大频率风向(主导风向)搭接。
叠层铺贴的各层卷材,在天沟与屋面的交接处,应采用叉接法搭接;搭接缝宜留在屋面或天沟侧面,不宜留在沟底。
(5)卷材收头
天沟、檐沟、檐口、泛水和立面卷材收头的端部应裁齐,塞入预留凹槽内,用金属压条钉压固定(图7-23),最大钉距不应大于900mm,并用密封材料嵌填封严。
图7-23 金属压条钉压固定
5、蓄水试验。
蓄水的高度根据工程而定,在屋面重量不超过荷载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使水没过屋面、蓄水时最浅水位不能低于20mm,蓄水24h以上,屋面无渗漏为合格。对有坡度的屋面应做淋水试验,时间不少于2h,屋面无渗漏为合格。对有坡度的屋面应做淋水试验,时间不少于2h,屋面无渗漏为合格。屋面卷材防水层施工完毕,经蓄水试验(图7-24 )合格后应立即保护层施工。
蓄水试验
6、保护层施工
(1)块体材料保护层
用块体材料做保护层时,宜设置分格缝,分格缝纵横间距不应大于10m,分格缝宽度宜为20mm。
(2)水泥砂浆及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用水泥砂浆做保护层时,表面应抹平压光,并设表面分格缝,分格面积宜为1m 。用细石混凝土做保护层时,混凝土应振捣密实,表面应抹平压光,分格缝纵横间距不应大于6m。
7、质量验收
检验项目 检验方法
主 控 项 目 防水卷材及其配套材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进场检验报告
卷材防水层不得有渗漏和积水现象 雨后观察或淋水、蓄水试验
卷材防水层在檐沟、檐口、天沟、水落口、泛水、变形缝和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 观察检查
一 般 项 目 卷材的搭接缝应粘结或焊结牢固,密封应严密,不得扭曲、皱折和翘边 观察检查
卷材防水层的收头应与基层粘结,钉压应牢固,密封应严密 观察检查
卷材防水层的铺贴方向应正确,卷材搭接宽度的允许偏差为-10mm 观察和尺量检查
屋面排汽构造的排汽道应纵横贯通,不得堵塞;排气管应安装牢固,位置应正确,封闭应严密 观察检查
7.2.2涂膜防水施工
1、基层处理
涂膜防水层的找平层宜设宽20mm的分格缝,并嵌填密封材料。分隔缝应留设在板端缝处,其纵横缝的最大间距为: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层,不宜大于6m;沥青砂浆找平层,不宜大于4m。基层转角处应抹成圆弧形,其半径不小于50mm。
2、涂布防水涂料及铺贴胎体增强材料
涂料的涂布顺序为:先高跨后低跨,先远后近,先立面后平面。同一屋面先涂布水落口、天沟、檐口等节点部位,再进行大面积涂布。涂层应厚薄均匀、表面平整,不得有露底、漏涂和堆积现象。
前后两遍涂料的涂布方向应相互垂直,涂层间可夹铺胎体材料;需铺设胎体增强材料时,当屋面坡度小于15%,可平行屋脊铺设;当屋面坡度大于15%,应垂直于屋脊铺设,并由屋面最低处向上进行。胎体增强材料长边搭接宽度不得小于50mm,短边搭接宽度不得小于70mm。采用两层胎体增强材料时,上下层不得相互垂直铺设,搭接缝应错开,其间距不应小于幅宽的1/3。
特殊部位增强处理
图7-31 屋面天沟、檐口的细部处理
图7-32 屋面檐口的细部处理
图7-33 屋面泛水处理
图7-34 屋面变形缝处理
3、保护层施工
保护层材料可采用细砂、云母、蛭石、浅色涂料、水泥砂浆、块体材料或细石混凝土等。采用水泥砂浆、块体材料或细石混凝土时,应在涂膜与保护层之间设置隔离层。采用混凝土保护层,应在3天后浇捣强度等级不小于C20的细石混凝土。以水泥砂浆作保护层,应在做最后一道防水层后,即撒上洁净的干燥中粗砂粒,3天后再抹1:2.5(重量比)的水泥砂浆,水泥砂浆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20mm。当用细砂、云母、蛭石时,应在最后一遍涂刷后随即撒上,并用扫帚清扫均匀,轻拍粘牢。当用浅色涂料作保护层时,应在涂膜固化后进行。
4、施工质量验收
检验项目 检验方法
主控项目 防水涂料和胎体增强材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进场检验报告
涂膜防水层不得有渗漏或积水现象 雨后观察或淋水、蓄水检验
涂膜防水层在檐沟、檐口、天沟、水落口、泛水、变形缝和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 观察检查
涂膜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80% 针测法或取样量测
一般项目 涂膜防水层与基层应粘结牢固,表面应平整,涂刷应均匀,不得有流淌、皱折、起泡和露胎体等缺陷 观察检查
涂膜防水层的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 观察检查
铺贴胎体增强材料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应准确,应排除气泡,并应与涂料粘结牢固;胎体增强材料搭接宽度的允许偏差为-10mm 观察和尺量检查
清理基层
涂刷基层处理剂
铺贴附加层
7.2.3屋面细部防水构造要求
1、天沟、檐沟
(1)沟内附加层在天沟、檐沟与屋面交接处宜空铺,空铺的宽度不应小于200mm。
(2)卷材防水层应由沟底翻上至沟外檐顶部,卷材收头应用水泥钉固定,并用密封材料封严。
(3)涂膜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或用密封材料封严。
(4)在天沟、檐沟与细石混凝土防水层的交接处,应留凹槽并用密封材料嵌填严密。
2、檐口
(1)铺贴檐口800mm范围内的卷材应采取满粘法。
(2)卷材收头应压入凹槽,采用金属压条钉压,并用密封材料封口。
(3)涂膜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或用密封材料封严。
(4)檐口下端应抹出鹰嘴和滴水槽。
3、女儿墙泛水
(1)铺贴泛水处的卷材应采取满粘法。
(2)砖墙上的卷材收头可直接铺压在女儿墙压顶下,压顶应做防水处理;也可压入砖墙凹槽内固定密封,凹槽距屋面找平层不应小于250mm,凹槽上部的墙体应做防水处理。
(3)涂膜防水层应直接涂刷至女儿墙的压顶下,收头处理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封严,压顶应做防水处理。
(4)混凝土墙上的卷材收头应采用金属压条钉压,并用密封材料封严。
4、水落口
(1)水落口杯上口的标高应设置在沟底的最低处。
(2)防水层贴入水落口杯内不应小于50mm。
(3)水落口周围直径500mm范围内的坡度不应小于5%,并采用防水涂料或密封材料涂封,其厚度不应小于2mm。
(4)水落口杯与基层接触处应留宽20mm、深20mm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
5、变形缝
(1)变形缝的泛水高度不应小于250mm。
(2)防水层应铺贴到变形缝两侧砌体的上部。
(3)变形缝内应填充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上部填放衬垫材料,并用卷材封盖。
(4)变形缝顶部应加扣混凝土或金属盖板,混凝土盖板的接缝应用密封材料嵌填。
6、伸出屋面的管道
(1)管道根部直径500mm范围内,找平层应抹出高度不小于30mm的圆台。
(2)管道周围与找平层或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之间,应预留20mm×20mm的凹槽,并用密封材料嵌填严密。
(3)管道根部四周应增设附加层,宽度和高度均不应小于300mm。
(4)管道上的防水层收头处应用金属箍紧固,并用密封材料封严。
7.2.4屋面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处理
1、卷材屋面开裂
(1)现象
卷材屋面开裂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装配式结构屋面上出现的有规则横向裂缝。当屋面无保温层时,这种横向裂缝往往是通长和笔直的,位置正对屋面板支座的上端;当屋面有保温层时,裂缝往往是断续的、弯曲的,位于屋面板支座两边10~50cm的范围内。这种有规则裂缝一般在屋面完成后1~4年的冬季出现,开始细如发丝,以后逐渐加剧,一直发展到1~2mm以至更宽。另一种是无规则裂缝,其位置、形状、长度各不相同,出现的时间也无规律,一般贴补后不再裂开。
(2)原因分析
1)产生有规则横向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变化,屋面板产生胀缩,引起板端角变。此外,卷材质量低、老化或在低温条件下产生冷脆,降低了其韧性和延伸度等原因也会产生横向裂缝。
2)产生无规则裂缝的原因是:卷材搭接太小,卷材收缩后接头开裂、翘起,卷材老化龟裂、鼓泡破裂或外伤等。此外,找平层的分格缝设置不当或处理不好,以及水泥砂浆不规则开裂等,也会引起卷材的无规则开裂。
(3)治理
对于基层未开裂的无规则裂缝(老化龟裂除外),一般在开裂处补贴卷材即可。有规则横向裂缝在屋面完工后的几年内,正处于发生和发展阶段,只有逐年治理方能收效。治理方法有:
1)用盖缝条补缝:盖缝条用卷材或镀锌薄钢板制成。补缝时,按修补范围清理屋面,在裂缝处先嵌入防水油膏或浇灌热沥青。卷材盖缝条应用玛蹄脂粘贴,周边要压实刮平。
2)用干铺卷材作延伸层:在裂缝处干铺一层250~400mm宽的卷材条作延伸层。
3)用防水油膏补缝:补缝用的油膏,目前采用的有聚氯乙烯胶泥和焦油麻丝两种。用聚氯乙烯胶泥时,应先切除裂缝两边宽各50mm的卷材和找平层,保证深为30mm。然后清理基层,热灌胶泥至高出屋面5mm以上。用焦油麻丝嵌缝时,先清理裂缝两边宽各50mm的绿豆砂保护层,再灌上油膏即可。油膏配合比(质量比)为焦油:麻丝:滑石粉=100:15:60。
2、卷材屋面流淌
(1)现象
1)严重流淌:流淌面积占屋面50%以上,大部分流淌距离超过卷材搭接长度。卷材大多折皱成团,垂直面卷材拉开脱空,卷材横向搭接有严重错动。在一些脱空和拉断处,产生漏水。
2)中等流淌:流淌面积占屋面20%~50%,大部分流淌距离在卷材搭接长度范围之内,屋面有轻微折皱,垂直面卷材被拉开100mm左右,只有天沟卷材脱空耸肩。
3)轻微流淌:流淌面积占屋面20%以下,流淌长度仅2~3cm,在屋架端坡处有轻微折皱。
(2)原因分析
1)胶结料耐热度偏低;
2)胶结料粘结层过厚;
3)屋面坡度过陡,而采用平行屋脊铺贴卷材;或采用垂直屋脊铺贴卷材,在半坡进行短边搭接。
(3)治理
严重流淌的卷材防水层可考虑拆除重铺。轻微流淌如不发生渗漏,一般可不予治理。中等流淌可采用下列方法治理。
l)切割法:对于天沟卷材耸肩脱空等部位,可先清除保护层,切开将脱空的卷材,刮除卷材底下积存的旧胶结料,待内部冷凝水晒干后,将下部已脱开的卷材用胶结料粘贴好,加铺一层卷材,再将上部卷材盖上。
2)局部切除重铺:对于天沟处折皱成团的卷材,先予以切除,仅保存原有卷材较为平整的部分,使之沿天沟纵向成直线(也可用喷灯烘烤胶结料后,将卷材剥离);新旧卷材的搭接应按接槎法或搭槎法进行。
3)钉钉子法:当施工后不久,卷材有下滑趋势时,可在卷材的上部离屋脊300~450mm范围内钉三排50mm长圆钉,钉眼上灌胶结料。卷材流淌后,横向搭接若有错动,应清除边缘翘起处的旧胶结料,重新浇灌胶结料,并压实刮平。
3、屋面卷材起鼓
(1)现象
卷材起鼓一般在施工后不久产生。在高温季节,有时上午施工下午就起鼓。鼓泡一般由小到大,逐渐发展,大的直径可达200~300mm,小的约数十毫米,大小鼓泡还可能成片串连。起鼓一般从底层卷材开始,其内还有冷凝水珠。
(2)原因分析
在卷材防水层中粘结不实的部位,窝有水分和气体;当其受到太阳照射或人工热源影响后,体积膨胀,造成鼓泡。
(3)治理
1)直径l00mm以下的中、小鼓泡可用抽气灌胶法治理,并压上几块砖,几天后再将砖移去即成。
2)直径100~300mm的鼓泡可先铲除鼓泡处的保护层,再用刀将鼓泡按斜十字形割开,放出鼓泡内气体,擦干水分,清除旧胶结料,用喷灯把卷材内部吹干。随后按顺序把旧卷材分片重新粘贴好,再新贴一块方形卷材(其边长比开刀范围大100mm),压入卷材下;最后,粘贴覆盖好卷材,四边搭接好,并重做保护层。上述分片铺贴顺序是按屋面流水方向先下再左右后上。
3)当屋面空鼓面积较大时,则需将卷材全部铲除翻新,重做防水层。
4、山墙、女儿墙部位漏水
(1)现象
在山墙、女儿墙部位漏水。
(2)原因分析
1)卷材收口处张口,固定不牢;封口砂浆开裂、剥落,压条脱落。
2)压顶板滴水线破损,雨水沿墙进入卷材。
3)山墙或女儿墙与屋面板缺乏牢固拉结,转角处没有做成钝角,垂直面卷材与屋面卷材没有分层搭搓,基层松动(如墙外倾或不均匀沉陷)。
4)垂直面保护层因施工困难而被省略。
(3)治理
1)清除卷材张口脱落处的旧胶结料,烤干基层,重新钉上压条,将旧卷材贴紧钉牢,再覆盖一层新卷材,收口处用防水油膏封口。
2)凿除开裂和剥落的压顶砂浆,重抹1:(2~2.5)水泥砂浆,并做好滴水线。
3)将转角处开裂的卷材割开,旧卷材烘烤后分层剥离,清除旧胶结料,将新卷材分层压入旧卷材下,并搭接粘贴牢固。再在裂缝表面增加一层卷材,四周粘贴牢固。
7.3  厨卫间防水施工
采用各种防水卷材施工时,因防水卷材的剪口和接缝较多,很难粘结牢固、封闭严密,难以形成一个有弹性的整体防水层,比较容易发生渗漏水的质量事故。大量的试验和实践证明,以涂膜防水代替各种卷材防水,可以使厨卫间的地面和墙面形成一个没有接缝、封闭严密的整体防水层,从而确保厨卫间的防水工程质量。
7.3.1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
聚氨酯防水涂料是指以聚氨酯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的双组份化学反应固化型的高弹性防水涂料。它的主要组成材料包括甲组份(预聚体)、乙组份和无机铝盐防水剂等,辅助材料有二甲苯、醋酸乙酯和磷酸等。
(1)基层处理
抹找平层时,应使管道根部周围略高于地面,在地漏的周围,应做成略低于地面的洼坑。找平层的坡度以1%~2%为宜,并坡向地漏,凡遇到阴、阳角处,应抹成半径不小于10mm的小圆弧。基层必须基本干燥,一般在基层表面均匀泛白无明显水印时,才能进行涂料防水层施工。
(2)施工工艺
①清理基层
施工前要把基层表面的尘土、杂物彻底清扫干净。
②涂布底胶
待底胶干燥固化4h以上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③涂布防水层
防水涂料应随配随用,一般应在2h内用完。聚氨酯的甲、乙组份必须密封存放,甲料开盖后,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会起反应而固化,如在施工中,混有水分,则聚氨酯固化后内部会有水泡,影响防水能力。涂完第一层涂膜后,一般需固化5h以上,当其基本不粘手时,再按上述方法涂布第二、三、四层涂膜。后一层与前一层涂膜的涂布方向应相互垂直,对管道根部、地漏周围以及墙转角部位,必须认真涂刷,涂刷厚度不小于2mm。
(3)质量要求
①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的技术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标准规定,并应附有质量证明文件、现场取样的检测报告及其他有关质量的证明文件。
②涂膜厚度应均匀一致,总厚度应不小于1.5mm。
③涂膜防水层必须均匀固化,不应有明显的凹坑、气泡和渗漏水现象。
7.3.2氯丁胶乳沥青防水涂料施工
(1)基层处理
(2)施工工艺
氯丁胶乳沥青防水涂料的施工工艺流程(二布六油防水层施工):基层找平处理→满刮一遍氯丁胶沥青水泥腻子→满刮第一遍涂料→做细部构造加强层→铺贴第一层玻纤布同时刷第二遍涂料→刷第三遍涂料→铺贴第二层玻纤布,同时刷第四遍涂料→涂刷第五遍涂料→涂刷第六遍涂料并及时撒砂粒→蓄水试验→按设计要求做保护层和面层→防水层二次试水,验收。
(3)质量要求
①防水涂料应有产品质量说明书及现场取样的复检报告。
②水泥砂浆找平层做完后,应对其平整度、坡度和干燥度进行预验收。
③施工完成后,氯丁胶乳沥青涂膜防水层不得有起鼓、裂纹和孔洞等缺陷。末端收头部位应粘贴牢固,封闭严密,形成一个整体的防水层。
7.3.3蓄水试验
蓄水深度在地面最高处应有20mm的积水,蓄水24h无渗漏为合格。防水涂层施工完毕保护层施工前要做第一次蓄水试验,厕浴间装饰工程全部完工后,要进行第二次蓄水试验。
图7-25 卫生间蓄水试验 图7-26 防水向卫生间门口外延伸
7.3.4保护层施工
已完工的涂料防水层,必须经蓄水试验无渗漏现象后,方可进行刚性保护层的施工。进行刚性保护层施工时,切勿损坏防水层,以免留下渗漏隐患。保护层可采用 15~25mm 厚1:3的水泥砂浆,其上做地面砖等饰面层,材料由设计选定。防水层最后一遍施工中,在涂膜未完全固化时,可在其表面撒少量干净粗砂,以增强防水层与保护层之间的粘结;也可采用掺建筑胶的水泥浆在防水层表面进行拉毛处理后,再做保护层。
7.3.5厨卫间涂料防水施工注意事项
施工用材料有毒性,存放材料的仓库和施工现场必须通风良好,无通风条件的地方必须安装机械通风设备。
在施工过程中,严禁上人踩踏未完全干燥的涂料防水层。操作人员应穿平底胶布鞋,以免损坏涂料防水层。
凡需做附加补强层的部位应先施工,然后再进行大面防水层施工。卫生间防水找平层应向卫生间门口外延伸250~300mm,防止卫生间内水通过卫生间外楼板渗漏,图7-26。
地面四周与墙体连接处,防水层应往墙面上返250mm以上,图7-27;有淋浴设施的厕浴间墙面,防水层高度不应小于1.8m,宜设防到墙顶,图7-28。
图7-27 墙面防水层上返250mm以上 图7-28 厕浴间墙面,防水层高度不底于1.8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