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5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BBACADAAB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BDCCDBCBD题号2122232425答案 ADBD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大题,共50分)26.(10分)(1)说明美国大国崛起(美国成为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1分) 南北战争(美国内战)、第二次工业革命(各1分,2分)(2)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同盟国、协约国)(2分)(3)材料三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1分)因此,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渴望重新瓜分世界,激化了矛盾,导致一战的爆发。(1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4)一战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一场人类的浩劫。(2分)反对战争,珍爱和平。(言之有理即可)(1分)21教育网27.(10分)(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4分)(2)经济:洋务运动诞生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政治: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思想:新文化运动使人们思想获得空前大解放。(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3分)(3)特点:从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2分) 注意的问题:要根据国情来确定自己的近代化之路;在近代化探索中,要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等(1分)21cnjy.com28.(10分)(1)1921年7月23日(1分) 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2分)21·cn·jy·com(2)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答对两点即可,2分)(3)中国共产党发挥了巨大作用;国共两党的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2分)(4)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形式上“统一”了全国。(3分)2·1·c·n·j·y29.(10分)(1)溥仪(或宣统帝);孙中山;清帝退位或清朝被推翻。(各1分,共3分)(2)辛亥革命(1分);)政治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2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3)发式由长辫变成短发,称呼由“老爷”“奴才”变成“先生”,见面礼由跪拜变成握手,服装由长袍变为西装。(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新文化运动(1分);意义: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或动摇了封建思想,宣传了民主科学,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1分)30.(10分)(1)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2分)21·世纪*教育网(2)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及发展。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3分)www-2-1-cnjy-com(3)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纠正了长征以来的“左”倾错误,在关键时刻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分)www.21-cn-jy.com(4)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党的革命道路充满艰辛;等等。(2分)2015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答题卷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答案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大题,共50分)26.(10分)(1)(2)(3)(4)27.(10分)(1)(2)(3)28.(10分)(1)(2)(3)(4)29.(10分)(1)(2)(3)30.(10分)(1)(2)(3)(4)2015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期中试卷考试时间:8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到:“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这里所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指 ( )A.拿破仑执政 B.一战爆发 C.希特勒上台 D.两大军事集团形成2.下列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的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②三国同盟形成③萨拉热窝事件发生 ④波兰等国独立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3.1919年1月,在巴黎和会上最想肢解德国的国家是 ( )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日本4.一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的原因是 ( )A.巴黎和会在法国召开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C.人们对一战心有余悸 D.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5.右边材料中,孙中山先生把“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分别概括为 ( )21·世纪*教育网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B.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主主义C.民族主义——民生主义——民权主义D.民权主义——民族主义——民生主义6.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主要是指( )A.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形成 B.积极发动人民参加革命 C.与保皇派展开了激烈论战 D.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纲领 7.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 )A.都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8.清朝统治的结束,意味着中国 ( ) A.封建帝制的结束 B.专制统治的结束 C.封建统治的结束 D.君主立宪制的结束9.在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尊礼炮齐鸣28响。展开联想,判断“28”的深刻含义源于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爆发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新文化运动兴起 D.五四运动的爆发10.1915年,酷爱文学、思想进步的张鹏想在右图杂志上发表文章。你若是当时杂志的编辑,会建议他选择下列哪一方面的内容 ( )A.社会需要儒家思想???? ?B.君主立宪是时代的潮流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出路11.观察下图,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 ( ) 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C.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12.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 ( )A.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 B.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D.开始宣传民主科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13.清末“新政"未能挽救清朝灭亡命运的根本原因是 ( )A.“新政”只是骗局,没有真正实行B.清政府借“新政”之名增加税收,引起人民反抗C.列强反对中国实行“新政”,制造障碍D.“新政”不能触及腐朽的封建制度,解决当时的各种社会矛盾14.“北大是因为三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三人年有长序,但都属兔)。”“三只兔子”的共同历史贡献是 ( )A.宣传马列主义,参与筹建共产党 B.创建黄埔军校,参加北伐战争 C.参加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与科学 D.参与洋务运动,创办民族企业15.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洪流的最强音。下列宣传标语最能体现这一时代“最强音”的是( )A.外争国权 内除国贼 B.自强求富 民主科学 C.打倒列强 ,除军阀 D.众志成城 共赴国难16.有学者在研究经济发展模式时发现:20世纪20年代,苏俄曾实行“新经济政策”;30年代美国推行了罗斯福新政;90年代邓小平又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上信息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D.实事求是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17.近代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依次是学习西方的( )A.军事技术——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B.军事技术——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C.君主立宪制——军事技术——民主共和制D.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军事技术18.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坚强的领导力量,指的是( )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中国国民党的成立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19.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新在( )A.城市中心论 B.农村包围城市 C.非暴力不合作 D.武装夺取政权20.广州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得出的深刻教训是(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B.必须建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C.必须建立新型的人民军队 D.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2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革命年代,毛泽东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来形容当年革命的大好形势。这“星星之火”指的是哪一革命革命根据地( )21教育网 A.井冈山根据地 B.陕甘宁根据地 C.左右江根据地 D.中央根据地22.1927年,毛泽东写道:“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诗赞颂的是( )2·1·c·n·j·y A.井冈山会师 B.红军长征 C.武昌起义 D.秋收起义23.回顾党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井冈山。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这主要是因为井冈山( )www-2-1-cnjy-com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B.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军的旗号 C.第一次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D.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始发地24.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发生后,应对危机最成功的国家是( )A.德国 B.日本 C.意大利 D.美国25.罗斯福新政的结果是( )A.消灭了经济危机的根源 B.改变了美国社会的性质C.化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 D.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并逐渐复苏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大题,共50分)2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位法国经济学家保罗·德·卢西埃在1892年出版的《美国生活中》一书中写道:“美国已经从一个令人好奇的东西变成了一个令人恐惧的东西”。材料二:欧洲对美国的担忧一直持续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然而长期以来,美国并未对欧洲发动进攻,也没有在经济上将欧洲挤垮,是欧洲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www.21-cn-jy.com项目英国法国美国德国1860年世界工业产量12341910年世界工业产量34121910年殖民地面积位次1245材料三:右表《20世纪初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殖民地占地情况》材料四:下图《一战资料统计表》战争名称参战国持续时间卷入人口参战人员伤亡人员经济损失一战30多个4年多约15亿0.7亿3000多万3000多亿美元(1)结合材料一与材料三,“美国从一个令人好奇的东西变成了一个令人恐惧的东西”说明了什么?在19世纪后半期有哪两件大事促成美国这样的变化?(3分)(2)材料二中“欧洲内部矛盾日益激化”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2分)(3)材料二与材料三反映的现象之间有什么联系?(2分)(4)概括材料四一战所造成的影响。你认为应怎样避免战争悲剧的重演?(3分)27.(10分)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材料一:材料二: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1)依据材料一的历史事件发展进程图,分别写出A、B、C、D四处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4分)(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三个方面各举一例有关中国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3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3)根据材料二,说说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特点,谈谈我们在近代化探索中应当注意什么问题?(3分)28.(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张海鹏教授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21cnjy.com(1)材料一中所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由“谷底”到“上升”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请回答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何时?它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3分)材料二:本党郑重向全国民众宣言曰:中国人民的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中国人民之唯一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及其卖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21·cn·jy·com(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的目的是什么?(2分)材料三:北伐战争是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也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来源:21·世纪·教育·网】(3)根据材料三,概括北伐战争能迅速取得胜利的国内因素。(2分)材料四:廖承志认为:“国共合作,对国家、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4)以北伐战争的成果或意义,说明材料四中的观点。(3分)29.(10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段对话 材料二:一组图片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中有这样一段对话:鹿三:皇粮被抢了。 嘉轩:被谁抢了?鹿三:当兵的。子霖:皇帝都没了,皇粮交给谁呀,清家完了!嘉轩:新皇帝年号叫啥?子霖:叫大总统,年号民国。(1)材料一对话中的“皇帝”具体指的是哪位皇帝?“大总统”具体指的又是谁?“清家完了”指的是什么?(3分)2-1-c-n-j-y(2)对话体现的是近代史上哪一革命事件?这次革命在政治上有何重要意义?(3分)(3)材料二图片反映了清末民初中国人在社会习俗方面的哪些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除了材料一政治上的革命以外,更有思想上的革命。这场思想革命指什么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4分) 21*cnjy*com30.(10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90年前的今天,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第一枪”“星火燎原”“力挽狂澜”……这几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1)材料二中的“第一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意义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的“星火燎原”指什么?它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是什么?(3分)(3)材料二中的“力挽狂澜”是指遵义会议的召开。为什么称遵义会议“力挽狂澜”?(3分)(4)你从上述内容中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15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参考答案).doc 2015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答题卷).doc 2015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