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4.2依法履行义务课件(共3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4.2依法履行义务课件(共31张PPT)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对此,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坐地铁听歌看剧很正常”都是个人的事情和权利,政府不应该禁止?对此你怎么看?
地铁新规:被迫追剧、被迫听神曲……乘坐公交地铁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个别乘客旁若无人开手机外放的情况。对此,很多乘客表示“敢怒而不敢言”。目前,多地已新修订了《轨道交通乘客守则》,明确规定禁止在轨道区域内使用电子设备外放。
新课导入
部编版
第四课 公民义务
4.2 依法履行义务
1.政治认同:认同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义务;体会基本义务的重要性。
2.道德修养:增强义务意识,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3.法治观念: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正确对待公民义务,增强履行义务的能力。
4.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提升公民素养,自觉承担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权利义务相统一;法定义务须履行。
教学难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01
如何理解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关系?
02
什么是法定义务?
04
公民违反法律应承担哪些责任?
自学思考
03
如何履行法定义务?
权利义务相统一
课堂上,总是有同学小声说话、做小动作、打闹,扰乱了课堂秩序,以至于我们无法集中精神听课。
个别同学的行为,侵犯了其他同学的什么权利?
问题一
我们权利的行使,和其他公民自觉履行义务有没有关系?
问题二
受教育权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权利义务我来说
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需要他人付出怎样的努力?
父母的养育
老师的教诲
国家财政的支持
c
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c
劳动的义务
c
公民纳税的义务
权利
义务
受教育权
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劳动的义务
公民纳税的义务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
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①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c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注意文字大小和文字段落
1456+
合作探究:根据以下同学的言论,说一说权利和义务还有怎样的关系?
在我未成年时,父母要抚养教育我,等他们老了,我也要赡养扶助他们。
在网上发表言论时,我不能对他人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同时我也享受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
我观察宪法发现,劳动权和教育权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我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合作探究:根据相关规定,说一说权利和义务还有怎样的关系?
①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公民
义务
享受
需要
促进
履行
权利

权利
义务
劳动、受教育

小结: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女白领陶女士向公司请了病假,表示自己需要休息两个星期左右。公司方面虽然怀疑病情的真实性,但还是准了假,结果发现病假期间,陶女士去了坦桑尼亚旅游,公司当即解除了和陶女士的劳动关系。陶女士辩称去坦桑尼亚治病,认为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违法,把公司告上了法院,索赔15万元。但是陶女士没有提出去坦桑尼亚接受治疗的证据。
一审法院认为,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做法并没有违反相关法律,不支持陶女士的诉讼请求。陶女士不服,提起了上诉,二审法院维持了原判。
新闻速递:女子谎称生病却去旅游被辞退
请你从陶女士的事例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如何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①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②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你赞同哪一幅图片?

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
有关权利和义务的几种错误认识
错误认识 指正
等同论:权利即义务,义务即权利 二者有严格界限,不能等同
割裂论: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的,可以分离的 二者相对应而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先后论:先享受权利,后履行义务 实质是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侧重论:享有权利比履行义务更重要 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能说哪个更重要
均等论:享有多少权利就履行多少义务 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不可能完全等量
知识拓展
镜头一:军人履行了保家卫国的职责,车站为其设置了军人优先通道或窗口。
公民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意义
①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可以激发公民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履行义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镜头二:公民乱停放车辆,不规范摆摊,导致出行困难。
②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为其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创造更好条件。
公民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意义
法定义务须履行
02
为什么必须履行法定义务?
①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
②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探究:归还失物能要报酬吗?(道德和法律角度)
从法律的角度看,捡到失物归还失主是法定义务,作为公民应该自觉履行。不归还已构成违法,严重会构成犯罪。
B
从道德的角度看,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公民应该自觉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A
探究与分享
法治链接:《民法典》有关“拾得遗失物”的规定
第三百一十四条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第三百一十七条 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费用,也无权请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拾得财物
归还
法律要求:必须做
拾得财物
不归还
法律禁止:坚决不做
第二百七十条:“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处
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法治链接:《刑法》对遗失物的相关规定
依法纳税
保护野生动物
遵守交通规则
患有恶性传染病的,应接受隔离、及时就医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教
育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否则可能构成违法
合作探究:结合实际及所学,请你说说法律要求公民有哪些行为?
思考:这些行为必须做吗?不做行不行?
不赡养老人
贩卖毒品
偷税漏税
不让孩子上学
泄露国家秘密
感染新冠病毒不主动隔离
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实施法律禁止会被法律制裁
合作探究:结合实际及所学,请你说说法律禁止公民做哪些行为?
思考:这些行为一定不能做吗?做了会怎样
如何履行法定义务?
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03 违反义务须担责
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
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
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类?
温故知新
判一判:下列人员属于什么违法行为,要承担什么责任?
01
一名乘客在11号车厢厕所内吸烟,引发烟雾报警器报警,导致列车降速行驶。18时09分,该趟列车到站后,派出所民警到场将该名乘客传唤至派出所接受调查。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责任
02
一男子驾车冲向人群,造成重大交通事故,造成5死13伤。接报警后,交警迅速派员赶赴现场处置,并协助医务人员救治伤者。目前,涉事司机已被警方控制。
刑事违法行为
刑事责任
03
浙江的张女士发现,一淘宝店铺售卖的“去老人味除臭剂家用香水”商品,首页主图是自己已故父亲的照片。目前,该店铺向张女士致歉。
民事违法行为
民事责任
权利义务相统一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
法定义务必须履行的原因
如何履行法定义务
法定义务须履行
违反法定义务行为的含义
违反法定义务的法律责任
违反义务须担责
依法履行义务
课堂小结
1.下图说明( )
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完全对等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④权利与义务是矛盾的,有权利没义务,有义务没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B
课堂练习
《民法典》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小强在放学路上捡到一个皮包,内有一台九成新的电脑。小强在原地等了很长时间才等来失主,但小强向对方索要500元报酬才归还。你认为小强的做法(  )
A.应该的,索要报酬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B.应该的,失物的价值远远超过500元
C.不应该,捡到物品归还失主是履行法定义务
D.不应该,要履行法定义务就不要维护自己权利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