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元认知和认知策略的发展 课件(共31张PPT)《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元认知和认知策略的发展 课件(共31张PPT)《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四版)
第二节 元认知和认知策略的发展
一、 学习策略
一、 学习策略
1. 复述
要求学前儿童记住特定的一组玩具时,他们的做法往往是多看、说说玩具的名称和用手摸摸或理一理这些玩具,然而这些行为对他们的记忆似乎没有什么作用。
在6岁时,可训练孩子通过重复系列项目来帮助他们记住这些项目。
7、8岁时,孩子们经常自发地复述信息,这可以通过在学习任务中他们的嘴唇动作和喃喃细语来证明。
到9岁或10岁时,孩子们会把各项目合并成一个列表加以复述。
2. 组织
使用习惯化—去习惯化进行的婴儿研究发现,3个月大的婴儿就有能力对他们的经历进行分类;接近1岁生日时,婴儿开始在触摸物体的方式上表现出分类,例如,他们可能按照知觉相似的顺序触摸物体,比如球、积木或洋娃娃;2岁时,他们可能会按照主题或功能进行分组,也许会使用诸如“用于穿的东西”或“厨房用品”等进行分类。
更一致和有意识地使用组织策略来促进学习和记忆,出现于稍后。
3. 精细加工
精细加工,即在你已经知道的基础上向新信息中添加额外的想法,其通常有助于学习和记忆,有时候效果非常显著。精细加工策略就是一种通过在新旧知识之间形成联系,使新信息更有意义,从而促进对新信息的理解和记忆的深层加工策略。
早在学龄前,儿童就开始对其经历进行详细的描述。然而,作为一种有意用来帮助学习的策略,精细加工的出现相对较晚,通常出现于青春期,并在整个青少年时期逐渐发展。
4. 环境和文化对学习策略发展的影响
环境似乎在决定儿童策略种类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当得到老师和其他成人的指导和鼓励时,孩子们更可能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
文化也会对学习策略产生影响。比如与西方学校的学生相比,中国和日本的学生似乎更加依赖复述策略,或许是因为中国与日本的学校往往更加强调死记硬背和操练练习。
二、 问题解决策略
12个月大的时候,婴儿们已经有了一些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一些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个早期出现的解决问题策略是利用一个客体(本质上是一个工具)来获取另一个客体。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再局限于行为水平,而是变得越来越心理化,同时也变得更加强大和有效。
孩子们的问题解决过程有时涉及将某些规则应用于特定类型的问题,并且这些规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变得更为复杂和有效。
三、 策略发展的叠波(overlapping waves)模型
四、 元认知意识
1. 意识到思维的存在
3. 关于记忆局限性的认识
4. 关于有效学习和记忆策略的认识
2. 关于自己的思维过程的认识
四、 元认知意识
1. 意识到思维的存在
儿童到3岁时,他们意识到思维是独立存在的。然而他们对思维的最初理解相当简单,他们可能会说,一个人只有在积极参与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才会“思考”,而且这个人的面部表情是深思熟虑的或者困惑的;他们也认为思考和学习是相对被动的活动(例如获取和持有信息,但不再做更多事情),而不认为思考和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建设性的过程。
2. 关于自己的思维过程的认识
年幼的孩子对自己思考和知识的内省能力十分有限。虽然很多学前儿童在他们的词汇中已有了“知道”“记住”和“忘记”这三个词,但他们并没有完全掌握这些心理现象的本质。
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儿童青少年能够更好地反思他们自己的思维过程,因此越来越意识到他们思考和学习的实质。
3. 关于记忆局限性的认识
幼儿往往对他们能记住多少东西过于乐观。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遇到更多类型的学习任务,并发现有些内容比其他一些内容更难学习。他们也因此开始意识到他们的记忆并不完美,不可能记住他们看到或听到的所有事情。
儿童对自己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持过于乐观的估计,实际上可能有利于他们的认知发展。特别是,这可能会给他们更多的信心去尝试各种新的困难任务。
4. 关于有效学习和记忆策略的认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会更多地使用内在的学习和记忆策略,比如复述、组织和精细加工。随着经验的积累,他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在不同情形下什么策略是有效的。
例如,当你第一次尝试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时,你需要再次学习它。一个8岁的孩子可能会使用这种策略,但是6岁的孩子不会。同样,10年级的学生比8年级的学生更清楚使用精细加工策略学习新信息的好处。即便如此,儿童青少年似乎还是相对不清楚哪种学习策略在哪些情况下最有效。
五、 自我调节学习
五、 自我调节学习
1. 注意控制
作为成人,你可能会做一些事情来让自己的注意力能集中在你想学习的主题内容上。也许你会确定一个时间点,这时你知道要想比较警觉并且容易集中注意,需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阅读,然后在学习的时候,试着让你的大脑清除无关的想法。这种控制自己注意过程的努力,对有效的自我调节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许多孩子,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很容易因周围的景象和声音分心,因此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然而,孩子们可以通过自我对话来学会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2. 目标进展监控
学习的时候,你会做些什么来确保你的主题学习进展?也许你会问自己关于这些材料的问题,然后试着回答它们。这些活动都是理解监控的例子,即在学习过程中定期检查内容理解过程。
贯穿整个学龄期,儿童理解监测能力在持续提高,因此,儿童和青少年越来越意识到他们是在什么时候真正知道某些事情的。年幼的孩子(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通常在他们实际做某事之前就认为他们已经知道或理解某事,因此,他们不会尽可能多地学习需要学习的东西,而且当他们收到信息并不完整或尚存困惑时,他们通常也不会提出问题。
3. 学习策略有效性评价
儿童和青少年不仅经常错误地判断他们所学到的东西的程度,而且也经常无法评估正在使用的学习策略的有效性,因此,他们并不总是能够正确选择对自己最有效的学习策略。
如果家长和老师多鼓励他们反思,并比较不同学习方法具有不同成功率时,他们更能选择并使用较好的学习策略。
4. 共同调节与自我调节学习
按照维果茨基的观点,我们可能有理由怀疑社会调节学习先于自我调节学习,并且后者根源于前者。
从发展的角度来说,在他人调节学习和自我调节学习之间的一个合理桥梁是共同调节学习,在这一过程中,一个成人和一个或多个儿童共同负责指导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例如,成人和儿童可就学习努力的具体目标达成共识,或者成人可描述成功学习的标准,然后让儿童根据这些标准评估自己的表现。
六、 认识论信念
人们每天都在学习新事物,并且都对什么是“知识”和“学习”有自己的看法。这种关于知识的实质和知识习得的认识或信念被统称为认识论信念,具体包括人们对以下内容的看法: 知识的确定性、知识的简洁性和结构性、知识的来源、学习的速度以及学习能力的本质等。
随着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他们在各个领域的观念大多都会发生变化,典型的变化如表5-1所示。
学生的认识论信念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学习方式。例如,如果认为知识是由无可争议的正确或错误的离散事实组成的,一个人要么有知识要么没有,并且学习是一个相对快速的过程,那么学生就可能会专注于死记硬背学科知识,而如果他们发现自己很难理解知识时,则很快会放弃。
不过,不那么复杂的认识论信念对幼儿可能是有好处的。如果孩子们认为有绝对的不变的事实,他们很容易学会并记住,那么他们可能在一开始就更有动力去学习。而且对他们而言,依靠家长、老师和图书馆等作为所需信息的权威来源,往往是非常有效的。
七、 元认知和策略发展的影响
七、 元认知和策略发展的影响
1. 示范和教导有效的问题解决和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可以很明确地进行教导。而且在下列情形中进行策略指导,效果最佳:
① 在特定的学业主题情境内进行策略指导,而不是与实际学习任务相分离。
② 学生不仅学习各种不同的策略,而且学习各种策略适用的情境。
③ 学生经常在各种各样的学习和问题解决任务中联系使用新策略。
小组学习和问题解决活动,特别是结构化地鼓励特定认知过程的活动,也可以促进更复杂的策略。促进更有效学习的一个方法是教会孩子们如何就他们正在学习的材料互相提出促发思考的问题。
2. 经常给孩子反馈他们的进步,并帮助他们看到策略使用与学习成功之间的关系
只有当儿童认识到他们以前的策略是无效的时候,他们才有可能获得和使用新的且更有效的策略。
例如,老师可能会要求学生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学习两套类似的内容,譬如一套用复述的方法学习,另一套用精细加工的方法学习。然后,老师可能会评估学生对这两套内容的回忆,发现更有效的策略将促进更好的学习和记忆。通过反复、具体地比较不同策略的有效性,儿童将会逐渐放弃那些效果较差的策略,而选择那些对他们有好处的策略,并且帮助他们学习解决在未来的岁月里遇到的更具挑战性的任务。
3. 为儿童提供评价自己学习的机会,并帮助他们建立有效的学习评价机制
① 指导儿童就正在学习的材料给自己提问题,然后回答问题。
② 让儿童为每个学习阶段设定具体的目标,然后描述他们是如何实现这些目标的。
③ 为儿童提供可用来判断其表现的具体标准。
④ 在某些情形下,延迟反馈,让孩子们首先有机会评价自己的表现。
⑤ 鼓励孩子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的表现,并在他们的评价与他人评价或标准相符时实时给予强化和鼓励。
⑥ 让孩子们编制包括自己作品样本的作品集,并对各个样本的质量和意义做书面反思。
4. 随着时间的推移,期待并鼓励越来越多的自主学习
自我调节学习是一项复杂的事情,涉及许多能力(诸如目标设定、注意控制、灵活使用认知策略、理解监控等),需要多年时间才能真正掌握。贯穿整个小学和中学阶段,教师和其他成人都必须以适合年龄的方式鼓励和支持这种教育。
5. 促进更复杂的认识论信念
促进更先进的认识论信念的一种可能方式是专门讨论知识和学习的实质。
让孩子们与其他人互动也可能会影响他们对知识和学习本质的看法。热烈讨论有争议的话题(例如死刑的利弊、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解释或对科学现象的理论解释),有助于儿童进一步了解一个问题并不总是只有一个简单的“正确”答案。
简而言之,在学校和课外活动中讨论这些令人费解的现象或有争议的话题,可为这些孩子填补认知经验上的一个重大空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