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19—24个月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课件(共24张PPT)《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第1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19—24个月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课件(共24张PPT)《0—3岁婴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第1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六章 19—24个月婴儿认知发展与教育
 
理解19—24个月婴幼儿认知教育的意义。
2. 掌握19—24个月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3. 能有效运用促进19—24个月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策略。
第一节
19—24个月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第一节 19—24个月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一、19—24个月婴幼儿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一)视觉
2岁时,婴儿的视神经髓鞘化完成,所有的视觉技能都是流畅和协调的;婴儿能认识一些基本颜色,如红、黄、蓝、绿,认识这些基本色要比混合色和近似色更容易;能根据单一的特征(比如颜色或形状)匹配相同的客体,能在一本书里找到特定的图片。
第一节 19—24个月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二)听觉
清晰、稳定的言语听觉表象是婴幼儿发音清楚的关键性因素。在日常生活中,成人跟 婴幼儿说话带有明显的“情境色彩”,音节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喜欢使用叠音词,语速较快,这给婴幼儿的语音感知带来很大困扰,不利于清晰、稳定的言语听觉表象的形成。
第一节 19—24个月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三)知觉
1岁半以前,婴儿已经认识圆形、方形和三角形,此后,婴儿能通过拼合切开的圆形认识半圆形,拉长正方形认识长方形。到2岁时,婴儿已能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半圆形、椭圆形、长方形。
此外,婴儿在1岁到2岁这一年,视力大幅度发展,他们只要看一眼,就可以正确判断: 物体距离远或者近,在里面还是在外面。
第一节 19—24个月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二、19—24个月婴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一)心理表征能力的出现
18—24个月婴幼儿处于皮亚杰感觉运动阶段的第六个子阶段: 心理表象阶段。这个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的终结和向前运算阶段的过渡。这一阶段的主要成就在于心理表征或者象征性思维能力的获得。
心理表征是指对过去事件或客体的内部意象。皮亚杰认为,到了这个阶段,又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第一节 19—24个月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2、以顿悟的方法解决问题
1、客体永久性认识进一步发展
这一阶段的婴儿能够想象出看不到的事物可能在哪里,他们甚至能够在自己的脑海中描绘出看不到的物体的运动轨迹。因此,如果一个球滚到某个家具下面,他们能判断出球可能出现在另一边的什么地方。
这一阶段的婴儿会用外部动作来寻找新的方法,而且也能用头脑内部的动作达到突然的理解或顿悟。
第一节 19—24个月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二)概念的发展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是对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概念掌握是指个体掌握社会已形成的概念的过程。
1、类概念的发展
属性相同的许多事物共同组成一个群集称为“类”,如碗、勺子、刀叉等可以称为餐具。
2、 数概念的发展
自然数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基数,它是指一个集合所含的元素数,即一组物体的个数;二是序数,它是指一个数相对于其他数来说所居的顺序位置。数概念是指个体对自然数这两方面的认识。
第一节 19—24个月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三、19—24个月婴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一)延迟模仿
延迟模仿(deferred imitation)是皮亚杰关于表征发展的观点中所提到的,是指婴幼儿对不在面前的动作原型进行模仿。
延迟模仿可以说是儿童早期记忆的一种形式。这种延迟模仿的游戏是婴幼儿回忆能力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婴幼儿发展自己想象力、社会认知能力等的一种形式。家长和教师应该尽可能去支持婴幼儿的这种延迟模仿游戏。
第一节 19—24个月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二)自传体记忆
自传体记忆(autobiographical memory)是关于个人所经历的生活事件的记忆,是对个人信息或个人所经历的生活事件的回忆,是自我记忆系统的核心部分。
从某种意义上说,自传体记忆是婴儿期遗忘的反面。自传体记忆标志着婴儿期遗忘的结束。对于婴儿自传体记忆的发展,成人的引导性对话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婴儿通过与成人的对话,主动参与他们自己的记忆发展。
第一节 19—24个月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糖糖快19个月了。早上糖糖看到妈妈在镜子前涂口红,她很好奇就一直站在卫生间门口看。上午,奶奶看到糖糖拿着一个玩具的棒棒一直在嘴上抹来抹去。奶奶很好奇,以为糖糖的嘴巴痒,问她嘴巴痒不痒,她又摇头。后来奶奶才知道原来她是在模仿妈妈涂口红的样子。
分析 糖糖的行为属于延迟模仿,是对不在面前的动作原型进行模仿。
第一节 19—24个月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四、19—24个月婴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
(一)想象的萌芽及特点
想象的发生和婴幼儿大脑皮质的成熟有关,也和婴幼儿表象的发生、表象数量的积累以及婴幼儿语言的发生发展有关。1岁半到2岁婴幼儿出现想象的萌芽,主要是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出来的。
这种想象是一种类似情形的记忆再现或者联想,可以说是记忆材料的简单迁移。
第一节 19—24个月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二)出现假装游戏
表征能力是一种通过词语、数字和心理图像等抽象符号在记忆中对物体和事件进行心理表征的能力。使用符号的能力将婴儿从直接经验中解放出来,他们学会了“伪装”,并且他们的表征能力增强了他们的伪装程度。表征能力的发展也促进了婴儿想象力的发展,这个阶段,婴儿开始进行假装游戏,他们能够根据符号开展想象活动。
第一节 19—24个月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小宇11个月时只会做机能游戏,总是把积木扔到地上,成人把东西捡起来送到他的手里,他又立刻把积木扔到地上,眼睛追随积木的运动轨迹。20个月时,当小宇听见奶奶说“打电话”时,他会将积木放在耳朵旁边,一边走一边嘴巴念念有词地模仿大人的口气说:“喂喂,尿不湿,一包一包”,他正假装在和妈妈打电话。
分析 :由此案例可见,小宇已逐渐发展出表征能力,出现了假装游戏。
第一节 19—24个月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五、19—24个月婴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
(一)注意发展的特征
1岁以后,婴儿开始逐步掌握语言,表象开始发生,客体永久性概念日臻完善,记忆与模仿能力迅速发展,这一系列的认知发展促使幼儿注意力的持续发展。
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新生儿在觉醒状态时可因周围环境中的巨响、强光等刺激而产生无条件的定向反射。
第一节 19—24个月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二)细微事物注意的敏感期
在1岁半到2岁左右,婴儿开始进入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这一敏感期一直会持续到4岁。在这一阶段,他们经常会对一些很小的东西,比如蚂蚁、小石子、线头、小纸屑等东西很是关注。在这个敏感期,婴儿的观察视角往往会关注许多细枝末节。
第一节 19—24个月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1、不要随便打断孩子的观察兴趣
对于小线头、小纸屑一类的小玩意儿,成人只要随孩子自由去处理就好。成人不要随便打断他们的观察兴趣,甚至去阻止他们继续进行某些行为。因为一旦打断了他们的观察兴趣,他们内心深处的某种需求得不到满足,就有可能会造成心理伤害。
第一节 19—24个月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2、别随意丢弃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儿
当孩子对一些小东西格外感兴趣的时候,他们就会去收集。有时候成人会很不理解他们的这种收集行为,因为他们收集的东西既没有收藏价值也没有学习意义。
其实,孩子的这种收集行为只是心智发展的需要。因为感觉到自己的弱小,但却又无法改变这一事实,于是他们就会关注一些和自己同样弱小的事物,甚至会把爱转移到这些事物上来。
第一节 19—24个月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3、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些小玩意儿
像小线头、小纸屑等一类东西对孩子来说是不具有危险性的,而孩子又对它们这么感兴趣,所以成人可以为他们创造一些类似的小玩意儿,让他们自由地去玩耍。如果条件允许,成人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耍,这样一来,孩子既体会到了快乐,也加深了亲子间的感情。
第一节 19—24个月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4、成人也要警惕一些小东西
虽然孩子对小东西的关注是需要成人去保护的,但是成人自己也要提高警惕,因为一些小东西也许存在潜在的危险。
比如,玩具里的小塑料球不要让孩子误吞下去,很小粒的药丸也要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衣服里的干燥剂、地上的老鼠药或蟑螂药更要引起成人的重视,不要让孩子误食等。总之,成人要让孩子既能感受到关注小东西的乐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又要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与安全。
第一节 19—24个月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妈妈带着18个月的明明逛街,突然明明身体下蹲,拉着妈妈不肯走了。妈妈问了明明才知道,原来明明想要刚才从他们身边走过去的小朋友手里拿的冰淇淋。妈妈都没有看到是个什么样的冰淇淋。为什么孩子会注意到那么小的冰淇淋呢?妈妈偷偷涂了一个肉色指甲油,因为怕明明看见,所以特意涂在了小拇指的指甲上。可是,妈妈一下班回到家,明明就过来翻妈妈的手指甲看,还问妈妈指甲上是什么。妈妈的同事李阿姨到明明家做客,明明对李阿姨的小耳钉很感兴趣,从桌子上爬到李阿姨身边去摸李阿姨的耳钉。
分析:为什么孩子会对细小的东西感兴趣呢?孩子的注意是怎么样发展的呢?
第一节 19—24个月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22个月的碧儿有一段时间喜欢收集头发丝,不管是妈妈的、爸爸的,还是她自己的,她都像宝贝一样地捡起来,然后藏在自己的小枕头里,有时候她还会自己对着小枕头说悄悄话。
一天,妈妈给碧儿洗枕套的时候,扔掉了这堆头发。碧儿晚上睡觉时,忽然发现自己的“宝贝”不见了,妈妈告诉她那些东西不卫生所以扔了。碧儿听到这里“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而且哭了许久,直到睡觉做梦都在哭。妈妈有些不知所措,那些头发对碧儿有这么重要吗?
分析:小线头、小纸屑,甚至是细小的头发丝,这些东西在成人看来完全就是要归入垃圾的,但对于处于关注细小事物敏感期的孩子来说,这些东西就是他们的宝。所以,成人不要刻意阻止孩子对这些小东西的关注。
谢 谢 聆 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