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与教育 课件(共34张PPT)《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与教育 课件(共34张PPT)《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学前儿童
发展与教育
XUEQIANERTONGFAZHANYUJIAOYU
主讲人: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与教育
07
目标指引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七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与教育
1. 了解想象的概念、加工方式及分类。
2. 理解想象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3. 掌握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特点。
4. 有效运用促进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策略。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七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与教育
在幼儿园手工制作活动“会变的光盘”中,一样的废旧光盘经过儿童巧妙的构思与细心制作,变成了完全不一样的自行车、表盘、娃娃脸、拨浪鼓、方向盘、奥运五环、棒棒糖、向日葵等。在制作的时候,有的儿童将废旧报纸卷成纸棒,穿入光盘中心圆孔,制作成了碾制中药的药碾;还有的儿童将废旧报纸卷成圆柱状,用光盘做底,做成了漂亮的水杯;有的儿童为满足自己当海军的愿望,巧妙地用光盘做成了航轮的舵……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一节 想象概述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未感知过的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是以表象为基础的,表象是主体通过感知觉获得并保存在大脑中的事物形象。
想象的新形象是主体通过对已有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而形成的事物形象。所谓新形象,是主体从未接触过的形象。这种新形象可能是现实中存在但个人未接触过的事物形象。
想象与客观现实密切相关,想象来源于客观现实。
一、想象的概念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一节 想象概述
二 、想象的加工方式
(一)粘合
把客观事物中从未结合过的属性、特征、部分在头脑中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形象。这种创造把客观事物的某些特征提取出来,然后按照人们的要求将这些特点重新组合,综合起来形成新形象以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二)夸张
夸张是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者突出某些特点、略去另一些特点而形成新的形象。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一节 想象概述
二 、想象的加工方式
(三)典型化
典型化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是文学、艺术创造的重要方式。
(四)联想
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从而创造新的形象。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一节 想象概述
三 、想象的分类
(一)无意想象与有意想象
1. 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一种不自觉的,没有预设目的的想象。它是人们在某种刺激下,不自主想象某些事物的过程。其实质是一种自由联想,不需要意志的努力,意识水平也较低。梦就是比较极端的无意想象的例子。
2. 有意想象
与无意想象相反,有意想象是一种自觉的、有预设目的的想象。在实践活动中,为实现某个目标、完成某项任务所进行的想象都属于有意想象。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一节 想象概述
(二)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
1. 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指的是根据图形、图解或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或语言文字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再造想象不是他人想象的简单重现,而是依据个体以往的经验再造出来的,每个人由于知识经验、兴趣爱好的差异,再造出来的形象是有所不同的。
2. 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根据自身的想法,独立在头脑中构造新形象的过程。不同于再造想象,创造想象的形象是之前并不存在的,它比再造想象更有难度,也更复杂。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一节 想象概述
(一)想象能够促进学前儿童认知水平的发展
1. 想象帮助学前儿童运用已有表象
学前儿童的想象要以头脑中已有的表象为基础,这些表象是儿童之前感知过的事物在其头脑中留下的具体形象。
2.想象能够促进学前儿童记忆能力的提升
想象需要以记忆为基础。想象有利于儿童对信息的理解和加工,从而益于其对信息的保持和回忆。
3.想象为学前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
与想象类似,思维也是建立在感知和记忆的基础上的认知活动。不同的是,思维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和改造,从而间接概括地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活动。
四 、想象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一节 想象概述
(二)想象能够提高学前儿童的情绪能力
学前儿童的情绪往往是通过想象引发的。想象能够引发情绪,而情绪和兴趣也会影响学前儿童的想象。情绪不仅能够影响想象过程,还能够改变想象方向。
四 、想象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一节 想象概述
(三)想象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游戏水平和学的提高
1. 想象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游戏水平的提高
游戏,尤其是象征性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想象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是因为想象是象征性游戏的主要心理成分,无论是角色的扮演、游戏材料的使用,还是游戏的整个过程均离不开儿童的想象,想象能够促进儿童游戏水平的提高。
四 、想象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一节 想象概述
(三)想象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游戏水平和学的提高
2. 想象可以帮助学前儿童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想象是学前儿童学习活动不可或缺的因素。有了想象,儿童更容易理解、学习和掌握新经验。
四 、想象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一 、无意想象占主导,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一)儿童无意想象的特点
1.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无意想象往往是在学前儿童游戏的过程中随刺激的出现而发生的,没有预设目的。学前儿童一般是在活动中看到某个玩具或是由于自己的动作引发了某种结果,才产生了想象。由于无意想象需要一定的刺激才能产生,而无意想象又是儿童想象活动的主要形式。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一 、无意想象占主导,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一)儿童无意想象的特点
1.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无意想象往往是在学前儿童游戏的过程中随刺激的出现而发生的,没有预设目的。学前儿童一般是在活动中看到某个玩具或是由于自己的动作引发了某种结果,才产生了想象。由于无意想象需要一定的刺激才能产生,而无意想象又是儿童想象活动的主要形式。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一)儿童无意想象的特点
2.主题不稳定
外部刺激不仅能引发学前儿童的无意想象,还能影响其无意想象的过程。换言之,学前儿童的想象过程和方向时常会随着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其想象主题缺乏稳定性,易改变。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一)儿童无意想象的特点
3.内容不系统
正因为学前儿童无意想象的发生和过程都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也没有预设目的,所以其无意想象的内容通常比较零散、不系统,想象内容或形象之间没有形成有机联系。
4.在想象中获得满足
学前儿童在想象过程中能够获得满足感,他们不追求通过想象达成特定的目的,却很享受想象的过程。
5.易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儿童的想象除了受外界刺激影响外,还会受到其自身情绪和兴趣的影响。正如前面讲过的,想象能够唤起儿童的情绪,而情绪也能引发或改变想象的方向。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二) 有意想象的萌芽和发展
与无意想象相反,有意想象是一种自觉的、有预设目的的想象。虽然学前阶段儿童有意想象的水平还比较低,但是在学前后期,有意想象已经开始萌芽了。这种萌芽主要表现为:在儿童活动中开始出现有目的、有主题的想象,想象的主题也趋于稳定。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二 、再造想象占主导,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一)学前儿童再造想象的发展
1.学前儿童再造想象的特点
学前儿童的想象通常需要以成人的语言描述为基础。在幼儿前期,儿童的想象常常是在外界刺激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
实际行动是学前儿童进行再造想象的必要条件,这一特点在幼儿前期尤其明显。由于游戏中可操作和可改变的材料尤其丰富,因此,儿童在游戏活动中更容易展开再造想象。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再造想象的发展
2.再造想象在儿童生活中占主要地位
幼儿期的想象主要是再造想象,再造想象在儿童生活中占主要地位的原因在于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相比,是较低发展水平的想象,它要求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较少;而且再造想象是儿童生活中大量需要的,幼儿期是大量吸收知识的时期,儿童依靠再造想象来理解间接知识。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再造想象的发展
3.再造想象为创造想象奠定基础
学前儿童通过展开再造想象,积累了大量的表象,这些表象将作为创造想象的“原材料”。换言之,再造想象为创造想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儿童经验的丰富、语言能力的提高和大脑的发展,他们逐渐开始不再依赖成人语言的引导,而是独立地展开想象。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创造想象的发展
1. 创造想象的发生
学前儿童创造想象的发生,主要表现为能够独立从新的角度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
这一加工必须是独立的,不是在外界指导下进行的,不是模仿的,受暗示性少。
其次,必须是新颖的,从新的角度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创造想象的发展
2.学前儿童创造想象的特点
表露式创造的实质为无意识的自由联想,是最初级的创造,严格意义上来说甚至不算创造。
表露式创造
儿童的创造想象还处于萌芽阶段,因此,其创造想象只是在
原有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单的改造,新形象与原型只有少许不同。
原型的简单改造
学前儿童创造想象的发展表现为想象情节的内容逐渐丰富,新形象的数量和种类也不断增加。
情节和数量的发展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创造想象的发展
3.学前儿童创造想象发展的水平
通过让儿童在给定图片的基础上完成图画的实验,研究者将儿童的创造想象分为六种水平。实验方法主要为,为儿童提供20张图片,图片上只画了物体的某个部分或只是一些图形,儿童需要根据自己的想象完成这些给定的图片。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创造想象的发展
4. 创造想象发展的表现
OUR BEGINNINGS
提出“无稽”的问题
OUR BEGINNINGS
自编故事
OUR BEGINNINGS
OUR BEGINNINGS
提问是儿童的天性,当他能够提出不符合常理的问题时,说明他的创造想象正处于发展之中。
随着创造想象的发展,学前儿童逐渐开始能够将其之前听过的故事、生活的经验以及其他各种事物进行加工和改造,重新整合为新的故事。
创造性游戏
创造性游戏是最能表现学前儿童创造想象的活动。在创造性游戏中,学前儿童能重现生活中的场景和情节。随着儿童经验的增长,创造性游戏的内容更丰富,范围也更广。
创造性绘画
绘画是艺术的创造性活动。前文提到的研究儿童创造想象发水平的实验,便是以绘画作为研究媒介的在绘画时,年龄稍大的儿童甚至能不按教师的示范进行创作。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三 、学前儿童的想象与现实
(一)学前儿童的想象脱离现实,主要表现为具
有夸张性
1.想象夸张的表现
学前儿童在想象中总是夸大事物的某种特征或某个部分,还经常沉浸在夸张的想象中,这也是他们喜欢童话故事的原因之一。学前儿童在创造性活动,比如绘画和语言表达中都会出现夸大事物某个部分的现象。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的想象脱离现实,主要表现为具有夸张性
2.想象夸张的原因
学前儿童想象的夸张性是其心理发展特点的一种反映。首先,儿童夸大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混淆事实与其认知水平有紧密的关系。学前儿童思维的概括性较差,有较强的片面性,往往会走向极端。
因此,他们一般认识不到事物的本质特征,只能抓住其中的突出特点,忽略其他部分。学前儿童头脑中的表象也是贫乏的、不完全的、局部夸张的。正是因为这样,在想象的过程中,学前儿童只能加工和利用这些有缺陷的表象,最终的结果就是夸张的。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的想象容易和现实混淆
2.想象夸张的原因
学前儿童在想象中经常会混淆事实,他们会把自己想象的情节当作真实发生的,这种表现经常让成人误认为儿童在说谎。这主要是由于学前儿童感知分化不足,并且容易混淆想象与记忆。由于感知分化不足,儿童便不能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差别;由于想象与记忆的混淆,儿童便不能认清哪些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哪些是自己的想象。
但是,年龄较大的儿童已经逐渐开始能够认识到想象和真实之间的差别了。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三节 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一 、尊重儿童的想象
学前儿童最初的想象没有预设目的,主题也不稳定,易于变化,想象脱离现实且具有夸张性。尽管如此,成人也应尊重儿童的想象,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为想象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培养儿童敢想、爱想的性格和习惯,而不是一味地批评教育。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三节 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二 、成人的引导
学前儿童的想象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成人的引导,成人的引导可以激发儿童已有的表象,并引发儿童想象的需要。因此,在儿童进行想象活动的时候,成人应为其创设环境,并适时提供言语引导或动作引导。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三节 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三 、增加儿童经验的积累
想象需要以头脑中已有的表象为加工材料,想象的内容是否新颖、想象的发展水平如何都取决于原有的记忆表象是否丰富,而记忆表象是否丰富又取决于儿童的感性知识和经验积累的程度。
在日常生活中,成人要指导儿童去感知客观世界,使其置身于大自然中,多让他们去看、去听、去模仿、去观察,通过参观、旅游等活动开阔儿童的视野,积累感性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增加表象内容,为儿童的想象增加素材。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三节 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四 、在活动中培养儿童的想象
(一)通过语言活动促进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想象发展离不开语言活动。儿童通过语言得到的间接知识可以丰富其想象的内容,同时儿童也可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象,因此成人要善于在语言活动中培养儿童的想象力。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三节 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四 、在活动中培养儿童的想象
(二)通过艺术活动促进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艺术活动能很好地促进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发展,主要包括美术活动、音乐活动、舞蹈活动。要想通过美术活动发展学前儿童的想象力,首先,要带领儿童走出教室,走进自然,感知万物,对于儿童不容易感知的事物则通过影像资料呈现给他们。
音乐和舞蹈活动是培养学前儿童想象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音乐舞蹈的欣赏,儿童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去理解音乐和舞蹈,并且创造性地表达艺术形象。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第三节 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四 、在活动中培养儿童的想象
(三)通过游戏活动促进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游戏是学前儿童日常活动的主要内容,游戏本身就存在虚构与想象。学前儿童的想象与成人相比更为丰富,由于儿童没有太多的知识和经验,所以他们想象的随意性非常大,一旦有一个事物触动儿童的思维,他们立刻就能创造出一个想象的世界,并且将其渲染得多姿多彩。因此,儿童的想象力可以在游戏中得以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