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四版)第一节 情绪的概述一、 情绪的功用一、 情绪的功用1. 情绪与健康真正的健康不仅含有生理的、躯体的健康,还应有心理的、精神的健康。而心理健康的关键或核心是情绪的健康。心身统一在一个人身上,它们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不可分割的。情绪如果出了问题就会影响身体,使身体生病,这种疾病被称为心因性疾病或心身疾病(例如躯体形式障碍,广场恐惧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它反过来又会影响人的情绪。2. 情绪与认知活动情绪与认知活动密切相关。事实上不存在不带情绪的认知活动或学习活动。动机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目标和方向,而情绪则提供取得成就所必需的热情和愿望。不少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并不存在智力和经验的问题,而是缺乏兴趣和动力。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最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对新鲜事物和知识系统的兴趣,让其渴望学习和了解更多事物,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3. 情绪与人际关系情绪是社会人际关系的调节器。儿童进入学校以后,有更多的时间与同伴相处。有研究者用社会测量法(例如提名法)评定儿童在儿童集体中的社会地位、情绪表达、攻击性等。一项元分析发现,受同伴欢迎的儿童具有热情、外向、积极、快乐的性格;而不受欢迎的同学往往喜怒无常,对人怀有敌意,缺乏情绪冲动的控制力,攻击性强;第三类是被忽略的儿童,他们往往害羞、退缩、内向,仿佛处在灰色地带或被人遗忘的角落(Newcomb & Bukowski, 1993)。二、 情绪的分类二、 情绪的分类1. 按照情绪的作用分类第一类——积极情绪,或正向情绪、增力情绪。如爱、同情心、热情、愉悦、快乐、幽默感、幸福感等。这些情绪让我们得到快乐,提高效率,增进人际关系,促进成长。第二类——消极情绪,或负向情绪、减力情绪。如恐慌、害怕、焦虑、愤怒、嫉妒和内疚等。这些情绪有时会产生严重的情绪后果,例如阻碍儿童的思考与学习,弱化儿童的自控能力。情绪具有双面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即使是同一种情绪反应也是如此。同样的情绪反应(恐惧)结果并不相同。2. 按照意识参与的程度分类按照情绪有无认知和意识的参与可以分为宽泛的两类: 初级情绪和自我意识情绪(如表8-1所示)。三、 情绪的结构成分1. 刺激情境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引起儿童情绪的原因也在变化。引起情绪的刺激与儿童的认知水平有关。有人利用皮亚杰的理论来预测刺激与情绪的关系。2. 身体反应状态情绪的第二个成分是身体反应状态,或者说身体活动的变化,表现为外周生理反应和中枢神经反应变化。外周生理反应是指除大脑和脊髓以外的全身脏器与内稳态生化环境的变化,包括心率、呼吸、皮肤汗腺分泌、皮肤温度、外周血液的肾上腺素、睾酮激素、雌激素等。中枢神经反应是指包括大脑和脊髓在内的中枢系统应对情绪事件的自动生理反应,包括边缘系统(如杏仁核、海马、脑岛),中脑系统(腹侧被盖区、伏隔阂、壳核、尾状核),前额叶(眶额叶、内侧前额叶),多巴胺、五羟色胺、谷氨酸、γ-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的反应。不同的情绪体验伴随着不同的身体状态,但它们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3. 情绪表达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语音语调(如哭、尖叫)都是看得见的情绪表现形式。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有些脸部表情和特定的情绪之间存在先天的联系: 不管是什么地方的人,开心时总是微笑或大笑;伤心时皱眉头,看上去很严肃。美国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开发了面部表情编码系统,这套系统是基于脸部解剖结构的综合表情分析系统,主要用于描述所有视觉可见的脸部运动,它将人类面部表情细分为多个肌肉运动(也称为运动单元(action units))成分组合(Ekman et al., 2002,如图8-4所示)。此外,身体姿势也是一种表达情绪的方式,它是指特定身体部位的位置与运动方向(orientation)。最后,语音表达也是一种反映情绪表达的方式,它是指说话者通过调控说话中非内容性的部分,使得听者可以理解推测出说话者的情绪体验。4. 情绪体验一种情绪实际上是四种成分的结合,不同的成分会互相影响。有时候情境刺激引起了身体状态的变化,而身体状态的变化又导致表情和体验;有时候一个人的体验和行动能够影响身体状态。此外,主观报告的情绪体验和认知评估与调控能力密切相关,有研究者认为在主观情绪反应产生之前会经过一个评估(appraisal)的认知加工过程,因此情绪体验的强度并不依赖于实际的情境本身,而是依赖于个体对情境的主观评估结果。四、 情绪智力和健康情绪的特征四、 情绪智力和健康情绪的特征1. 情绪智力(EQ)和情绪能力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简称EQ)的概念最初由彼得·索罗威和约翰·梅耶(Salovey & Mayer, 1990)提出,他们把情感智力定义为能够准确适宜地知觉和表达情绪,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的能力,通过调节情绪促进思维的能力和控制自己与别人的情绪的能力。情绪具有情绪识别、情绪感受、情绪表达和情绪控制四个维度,因而情绪能力实际上反映了社会情境中涉及这四个维度的社会技能,它关注的是情绪的适应性质。萨尼(C. Saarni)认为,“情绪智力”,即情商,是指对我们自身情感的理解力和控制力以及对别人的情感反应的理解力。年长儿童和成人的大部分情感能力的内容如表8-2所示。2. 健康情绪的特征和培养(1) 健康情绪的特征良好的情绪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个体适应现代社会复杂的人我关系的社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2) 健康情绪的培养绝大多数的情绪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因而也可以通过学习来训练儿童健康情绪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