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学与教的心理学(第六版)第八章教学心理概论PART 02第二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02第二节 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一、 教学设计的含义与性质从教学的定义来看,教学涉及的活动是设计的结果,于是“教学设计”一词就被用来指称有意识、有目的地安排教学活动这一工作。根据教学定义,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安排合适的教学活动、措施或事件来促进、帮助或支持学生的学习。首先,教学设计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其次,教学设计还是一项涉及创造的问题解决活动。此外,由于教学还涉及学习者、教师、教学材料、学习环境等诸多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信息在这些要素之间的传播,因而系统论和传播理论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知识基础。第二节 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二、 教学设计的过程(一) 教学设计的ADDIE模型教学设计的ADDIE模型将教学设计的完整过程分为如下五个螺旋推进的阶段: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ation)、评价(evaluation),ADDIE源自五个阶段英文名称的首字母。第二节 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二、 教学设计的过程(二) 迪克与凯里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型迪克与凯里、凯瑞等人对教学设计过程作了更为细致的描绘:第二节 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二、 教学设计的过程(二) 迪克与凯里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型第一,确定教学目标。第二,进行教学分析。第三,分析学习者和情境。第四,书写行为表现目标。第五,开发评估工具。第六,开发教学策略。第七,开发和选择教学材料。第八,设计和实施形成性评价。第九,修改教学。最后,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性评价。第二节 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二、 教学设计的过程(三) 马杰的教学设计过程马杰提出了一个教学设计过程模型,更适合刻画学校教育情境中的教学设计过程。①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②我如何把学生带到那里?③我如何知道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这三个问题对应于教学设计过程的三个主要阶段:① 实施教学分析,以确定教学的目标(问题①);② 开发教学策略,以确定使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问题②);③ 开发和实施教学评价,以确定如何测验学生以及如何评价和修改教学材料、教学策略(问题③)。第二节 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三、 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一) 设置并陈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用预期的学习结果来陈述教学目标,要求教师掌握现代心理学中有关学生学习结果分类的知识。一旦教师明确了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及其类型,他就可以自觉运用学习心理学原理选择教学方法,并依据学习结果类型对教学结果进行测量与评价。第二节 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三、 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二) 分析学习任务任务分析是一项复杂的教学设计技术。教学目标只是确定了学习的最后结果(即终点目标),一般是一节课或一个教学单元之后预期学生的能力和倾向的变化。学习任务分析则是在终点目标明确之后,完成后两项工作,即确定学生的起始状态和分析从起点到终点之间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或行为倾向。本书所主张的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指教学设计者自觉运用学习结果分类的学习论思想,确定由单课或若干节课组成的教学单元的终点目标。教师提供的教学活动及其所创设的学习环境是学习的外部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第二节 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三、 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三) 根据任务分析,选择和设计适当的教学步骤与方法我国传统的备课侧重研究教学步骤、方法和技术,但很少研究学习结果类型对教学步骤、方法或技术的选择的制约作用。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与这种传统观念相反,它要求教师在决定教学步骤、选择教学方法或技术时,首先考虑教学的终点目标及其子目标和目标的类型以及学生的起点。我国传统教学思想往往把教学看成一种艺术,其流行的口号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承认教学既有艺术性一面,也有科学性一面,但它更倾向于将教学看成一种科学,我们的口号是“学有规律,教有优法”,其含义之一是: 一旦学习类型及其发生的条件确定以后,教学过程、方法的选择余地就很少了。第二节 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三、 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四) 对照教学目标,开发检测与评价教学结果的测验学生学习的结果是内在能力和倾向的变化,这种变化不可观察,也不能直接测量,但是可以用外在的行为表现来推测学生内在的心理变化,这就是学业测量的基本原理。如果教师要及时测验和诊断学生学习后产生的心理变化,他们必须掌握学习分类理论,善于用外显的学生作业来推测学生内在的能力和倾向的变化。如果目标导向教学设计的第一步“目标陈述”已陈述了学生的内在心理变化,那么教学结果的测验题已蕴含在教学目标中了。第二节 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三、 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五) 实施所设计的教学首先要避免机械、生硬、不顾学生实际地执行原先预设的教学方案。其次,要正确看待实施教学过程中的“生成”现象。“生成”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指教学过程中教师或学生做出的偏离原先计划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的活动。第二节 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三、 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六) 反思、评价与修改教学由教师根据教学实施的结果,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与策略、教学检测作出反思、评价和修改,以便进一步完善教学的设计。对整个教学设计的评价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外部标准进行,也可以按照内在一致性的要求进行。为更好地做好这项评价工作,建议教师可以借助修订的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的两维表(参见本书第九章)进行。两维表的知识与认知过程维度既可以用来刻画教学目标,也可以用来分析教学过程与策略,还适用于对测验进行分析。第二节 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四、 反映目标导向教学设计的新教案规格教案又称课时计划,近年来也有人将其称为“导学案”,以更好地体现教学的本质。为了规范教师的教学设计活动,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教案设计规格:①教学目标(具体要求见第九章);②教学任务分析(具体要求见第九章);③教学过程与方法或技术(具体要求见第十章);④教学效果的检测题(具体要求见第十一章)。如果新课之后学生有充分的练习,从练习中能反映学生的掌握情况,这类练习题也可以起教学效果检测作用。教案可以是文字式,也可以是表格式。谢谢欣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