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理论评析 课件(共39张PPT)《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理论评析 课件(共39张PPT)《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第九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理论评析
当代健康教育模式介绍
当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理论的分析
01
02
章节目录
第九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理论评析
当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理论的分析
当代健康教育模式
知识要点
01
02
第九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理论评析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以保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为目标的教育过程。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理论除了遵循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外,也受到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的影响,近几十年来,行为科学、传播学和生态学的理论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知识要点
第一节
当代健康教育模式介绍
一、 健康教育的知信行模式
(Knowledge, Attitude, Belief and Practice,简称KABP)
英国健康教育委员会的柯斯特用知信行模式表示知、信、行在卫生信息与健康增进之间的关系。
(一) 理论概述
知是知识学习和接受有关健康的信息的过程;信是对传播的信息的相信、信仰,并由此形成一种信念;行就是将已知的且相信的东西付诸行动。知(知识和学习)是基础,信(信念和态度)是动力,行(促进健康行为)是目标。为了达到目标,就要使接受信息者知和信。从知到行,三者之间只存在因果关系,不存在必然性,受信者可以知而不信,也可以信而不行。 如下柯斯特的健康教育模式图:
健康信息——知识——态度——行为——增进健康
第一节 当代健康教育模式介绍
一、 健康教育的知信行模式
(二) 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培养学前儿童的卫生行为习惯,增强幼儿自身保护的能力,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其中,健康知识的传授,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儿健康态度、信念的确立以及健康行为和习惯的养成,一般来说是建立在正确的健康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将其行为引向正确的方向。
健康态度和行为基于一定的知识基础,接收的信息越多,掌握的知识越多,态度和行为的倾向性就越明显。学前儿童往往并不了解自己不健康生活习惯的危害性或者健康生活习惯的价值,以认知为切入口实施健康教育,帮助或强化幼儿认识正确的健康知识,是帮助其形成认同感,进而建立健康行为的基础。
第一节 当代健康教育模式介绍
一、 健康教育的知信行模式
(二) 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第一节 当代健康教育模式介绍
详见教材P249
二、 健康行动模式
健康行动模式的创始人唐纳斯倡导健康教育需要从强调认知转变为强调情感,他认为尽管健康教育的认知领域十分重要,成功的健康教育无疑应该以正确的知识和理解为基础,但是,只有对健康有关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是不足以形成健康行为的,健康教育需要更多考虑健康教育中情绪情感领域的问题,从而改变幼儿的态度和价值观。
(一) 理论概述
(二) 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第一节 当代健康教育模式介绍
二、 健康行动模式
第一节 当代健康教育模式介绍
详见教材P252
三、 计划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简称TPB)
20世纪70年代初期,菲什拜因和艾甄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个体对健康行为所持态度的框架——计划性行为理论。
(一) 理论概述
计划性行为理论强调行为是在已经计划的、人们通常处于相当理性的状况下,系统利用个体可获取的信息,在决定要采用还是不采用一种指定行为之前,通常会考虑行为背后的意义,行为意向是主要的行为预兆。
个体对于已知的事物具有很多的信念,所见的事物也具有很多不同的性质或特征。对于事物的态度受到对于该事物的性质的信念和对这些性质的评价所制约。个体对健康行为所持的态度包括:行为信念、对行为结果的评估、客观规范、规范信念、顺应的动机。个人实施行为的意向来自对该行为所持的态度和客观规范的综合思考。
第一节 当代健康教育模式介绍
三、 计划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简称TPB)
(二) 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计划性行为理论超越了传统模式中健康态度与健康行为的直线关系,呈现了知信行之间非线性的复杂机制,揭示了个体对该行为所持的态度和对客观规范进行综合思考的健康行为意图是健康行为形成的决定因素。
计划性行为模式主张将个人意图对行为的影响置于首位,强调个人实施健康行为的意向取决于其态度和对客观规范的衡量结果。在学前阶段,尽管个体对于已知事物具有许多不同的信念,但是对于这些不同信念所持的态度和相关的客观规范主要受权威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抚养者以及社会客观规范对于信念建立、健康行为养成起着关键作用。
第一节 当代健康教育模式介绍
三、 计划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简称TPB)
第一节 当代健康教育模式介绍
详见教材P254
三、 计划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简称TPB)
第一节 当代健康教育模式介绍
详见教材P255
四、 心理场论模式
社会心理学家勒温于1942年用心理场的场内力学的观点解释环境中影响群体行为的各种因素。根据这种理论,行为除了起源于个体或群体的具体特征以外,更受环境的影响。
(一) 理论概述
根据心理场论的基本观点,勒温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基本概念:生活空间、行为与移动、力与力场、紧张与张力系统等。
心理场论中对于张力系统的阐述,揭示了健康教育的发生机制:个人生活空间中两股力量,或者在单独条件下,或者是在相互依赖的条件下彼此抗衡,其中转变力量产生向目标方向转化的压力。
第一节 当代健康教育模式介绍
四、 心理场论模式
社会心理学家勒温于1942年用心理场的场内力学的观点解释环境中影响群体行为的各种因素。根据这种理论,行为除了起源于个体或群体的具体特征以外,更受环境的影响。
(一) 理论概述
根据心理场论的基本观点,勒温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基本概念:生活空间、行为与移动、力与力场、紧张与张力系统等。
心理场论中对于张力系统的阐述,揭示了健康教育的发生机制:个人生活空间中两股力量,或者在单独条件下,或者是在相互依赖的条件下彼此抗衡,其中转变力量产生向目标方向转化的压力。
第一节 当代健康教育模式介绍
四、 心理场论模式
(二) 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心理场论不仅可以解释健康教育中的言行不一现象的复杂原因,其张力系统所揭示的健康教育的实施以及发生机制,也为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提供了策略:增强转变力量;减少抵制力量;同时增强转变力量和减弱抵制力量。
第一节 当代健康教育模式介绍
四、 心理场论模式
第一节 当代健康教育模式介绍
详见教材P257
五、 健康信念模式(The Health Belief Model,简称HBM)
健康信念模式是一个试图解释与预测健康行为的心理模式。
(一) 理论概述
健康信念模式最初是由在美国公共健康部工作的社会心理学家霍克鲍姆、罗森斯托克以及科格斯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目前主要被应用于探测多种多样的长期或短期健康行为。健康信念模式是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重要理论模式。它以心理学为基础,由刺激理论和认知理论综合而成。这一模式指出,健康信念是人接受教育,采取保健行为的关键,而健康信念的形成受到动机、对预防危害的重要性的认知以及对建议的信任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第一节 当代健康教育模式介绍
五、 健康信念模式(The Health Belief Model,简称HBM)
(一) 理论概述
1. 个人的认知
2. 修饰因素
3. 行为的可能性
第一节 当代健康教育模式介绍
详见教材P259
五、 健康信念模式(The Health Belief Model,简称HBM)
第一节 当代健康教育模式介绍
详见教材P260
五、 健康信念模式(The Health Belief Model,简称HBM)
(二) 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1. 潜在的危险(perceived susceptibility)
2. 可能的困难(perceived severity)
3. 预期的利益(perceived benefit)
第一节 当代健康教育模式介绍
详见教材P261-262
六、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者班杜拉认为,个体的行为、其他个人的因素(思想、情绪反应以及期待等)和环境对行为所造成的结果之间,存在着相互持续的交互作用。
(一) 理论概述
班杜拉认为影响行为的最重要因素是持续的、相互的交互作用或其结果的反馈。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人学习是由直接所表现出的反应以及通过间接经验观察到其他人反应的影响而获得的,几乎所有的学习均发生于经由观察他人的行为与其结果中,而且观察学习能力能够加快个人的学习过程。一种新行为获得的学习方法如下。
第一节 当代健康教育模式介绍
六、 社会学习理论
(一) 理论概述
1. 由直接的经验而学得
2. 由观察而学得
第一节 当代健康教育模式介绍
六、 社会学习理论
(二) 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社会学习理论对于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树立榜样、示范等进行的观察学习,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常用的手段。例如,体育活动中的动作示范、个人卫生行为学习中的动作示范,都是健康教育常用的方式。对于大多数教育行为,教师都会采用直接示范的方式,让儿童通过直接观察进行学习。同时,结合榜样给予儿童肯定和表扬,可起到示范和强化的作用。
第一节 当代健康教育模式介绍
六、 社会学习理论
(二) 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社会学习理论对于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树立榜样、示范等进行的观察学习,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常用的手段。例如,体育活动中的动作示范、个人卫生行为学习中的动作示范,都是健康教育常用的方式。对于大多数教育行为,教师都会采用直接示范的方式,让儿童通过直接观察进行学习。同时,结合榜样给予儿童肯定和表扬,可起到示范和强化的作用。
第一节 当代健康教育模式介绍
六、 社会学习理论
第一节 当代健康教育模式介绍
详见教材P262
七、 PRECEDE/PROCEED模式
该模式是由美国学者劳伦斯·格林提出的,1968—1974年为PRECEDE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称为PROCEED模式。
(一) 理论概述
PRECEDE模式是指在教育/环境的诊断和评价中应用“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强化因素”,将健康教育视作对于目标人群的问题诊断并进行干预,该模式中包含社会/行为科学、管理和教育等元素,强调有多种因素影响健康和健康行为,因此需要进行评估,从而确保适度的干预。
第一节 当代健康教育模式介绍
七、 PRECEDE/PROCEED模式
(一) 理论概述
PRECEDE/PROCEED模式的目的是将注意力集中在结果而非投入上。这将迫使健康教育计划制定者在制定计划时首先从结果开始考虑,然后再考虑影响结果的因素,之后的干预将直接锁定这些因素。在计划过程中必须遵循两个原则:参与的原则和环境的原则。
(1) 参与的原则:指健康行为的改变需要个体自身的参与。健康教育的原则在于健康教育行为必须是自愿行为。
(2) 环境的原则:健康和健康行为受到媒体、政策以及社会规则的影响。
第一节 当代健康教育模式介绍
七、 PRECEDE/PROCEED模式
(一) 理论概述
PRECEDE/PROCEED模式的基本步骤:
步骤一:社会诊断
步骤二:流行病学诊断
步骤三:行为和环境诊断
步骤四:教育和组织诊断
第一节 当代健康教育模式介绍
详见教材P264-265
七、 PRECEDE/PROCEED模式
(一) 理论概述
PRECEDE/PROCEED模式的基本步骤:
第一节 当代健康教育模式介绍
详见教材P264-265
七、 PRECEDE/PROCEED模式
(二) 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PRECEDE/PROCEED模式体现了大健康观,从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身体—心理—社会模式”,把健康教育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中,用多维视角综合考虑种种影响健康的因素。例如,对于口吃幼儿,除了寻找可能的生理原因(例如舌系带过短)以外,还必须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中寻找原因,紧张往往是导致幼儿口吃的重要原因,模仿口吃也是发生口吃的可能原因,需要通过减缓压力和紧张源、消除不良的语言环境,综合进行矫治。
第一节 当代健康教育模式介绍
第二节
当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理论的分析
一、 健康行为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理论的核心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指出: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群众和行动。其目标在于鼓励人们采取和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充分利用现有的卫生服务,并能做出个人的或集体的决定,以改善他们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环境。这表明,健康行为是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
第二节 当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理论的分析
一、 健康行为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理论的核心
作为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幼儿健康的行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当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知信行模式中明确了知识——态度——行为之间的递进关系;计划性行为理论则是从认知——情感——行为的非线性现状中试图探寻影响个体健康行为的态度因素,这种尝试在健康行动模式和心理场论模式中同样存在;PRECEDE/PROCEED模式更是将健康行为作为健康计划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二节 当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理论的分析
二、 大健康观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理论的视角
PRECEDE/PROCEED模式倡导从家庭——社区——学校一体化的角度看待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置于大健康观之下,提出教育和传播相互结合的模式;同样,计划性行为理论揭示了个人实施健康行为的意向取决于其态度和对客观规范的衡量结果,指出对于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发挥主导作用的是父母以及社会客观规范的态度影响,因此,学前儿童健康教育需要开展家庭——幼儿园——社区整体教育,将家长、社区作为整个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计划的一部分。
第二节 当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理论的分析
三、 预防模式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理论的关注焦点 。
PRECEDE/PROCEED模式在确定目标时就是以流行病学为依据进行的,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寻找危机目标;同样,健康信念模式特别关注“潜在的威胁”,倡导建立危机管理机制,界定需重点关注的儿童群体,并给予个性化、人性化的关怀保护。
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这种危机预防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节 当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理论的分析
教与学的建议
1. 观摩一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分析其中包含的健康教育模式。
2. 以促进学前儿童强身健体为目标,运用PRECEDE/PROCEED模式,设计一个健康教育行动方案。
本章思考题
3. 简述PRECEDE/PROCEED模式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1. 简述健康教育的知信行模式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2.简述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4. 如何理解“健康行为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理论的核心”这一观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