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学与教的心理学(第六版)第十一章学习结果的测量、诊断与评价PART 01第一节两种不同类型的测验、评价及有效测验的必要条件01第一节 两种不同类型的测验、评价及有效测验的必要条件一、 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成绩测验与评价(一) 常模参照测验与评价常模参照测验是以学生团体测验平均成绩作为参照标准来解释和评价学生的成绩的。国外的许多标准化学习成绩测验都是常模参照测验,这种测验有标准化的常模。测验人员先对某一地区(或国家)特定年龄(或年级)的学生样本施测,获得的样本分数均分就成为常模。通过将某一学生的成绩与同龄学生的常模比较,从而判断其在所属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并作出评价。第一节 两种不同类型的测验、评价及有效测验的必要条件一、 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成绩测验与评价(二) 目标参照测验与评价目标参照测验是在掌握学习理论和现代教学设计理论的基础上,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其基本假设是: 学习成绩应以学习的数量和程度(水平)来表示,而且只有与预先规定的某种标准加以比较才具有确定的意义。目标参照测验可以实现如下四种不同的功能:第一,学生安置。第二,诊断学生的困难。第三,检测学生的进步。第四,评价与改进教学。第一节 两种不同类型的测验、评价及有效测验的必要条件二、 有效测验的必要条件(一) 效度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或测量工具能够正确测量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征的程度。它是科学测量工具最重要的必备条件。目标参照测验的效度是指测验与其针对的教学目标吻合的程度。两者吻合程度高,则测验效度高。第一节 两种不同类型的测验、评价及有效测验的必要条件二、 有效测验的必要条件(二) 信度信度指的是所测量的属性或特征前后的一致性程度,即多次测验的结果是否一致。一个人在多次进行某种测验时,如果得到近乎相同的分数,那么,可以认为该测验稳定可靠,其信度是高的。第一节 两种不同类型的测验、评价及有效测验的必要条件二、 有效测验的必要条件(三) 难度和区分度难度指的是项目的难易程度。在心理与教学测量中,常常用受测者答对或通过每个项目的人数百分比(P值)作为难度的指标。P代表项目的难度,N代表全体受测人数,R为答对或通过某一项目的人数。P值越大,难度越低;P值越小,难度越高。PART 02第二节目标导向教学设计中的学习结果测量理论与技术02第二节 目标导向教学设计中的学习结果测量理论与技术一、 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与掌握的标准(一) 掌握学习理论学习能力强的学习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对某项学习任务的掌握水平,而学习能力差的学习者,则要花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掌握程度,但他们都能获得通常意义上的A等或B等。卡罗尔认为,学习的程度是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与学习所需时间之比的函数,而学习所需的时间则是能力和教学质量的函数。即:第二节 目标导向教学设计中的学习结果测量理论与技术一、 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与掌握的标准(二) 掌握的标准从操作层面上讲,可以将掌握定义为学生通过评估教学目标的测验。掌握得好坏的程度是由学生通过针对目标的测验项目数表明的。根据加涅的观点,常用的课程设计标准是“90%的学生能达到90%的目标的掌握”。有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原有基础和课程特点,规定高、中、低三级掌握水平的标准。也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学习结果,确定不同的掌握标准。第二节 目标导向教学设计中的学习结果测量理论与技术二、 指导认知领域学习结果测验题编写的两种理论与技术(一) 布卢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理论与测验题编写技术布卢姆等人规定,在测量时,凡是测验情境与原先的学习情境相同,或只有细微的改变,这样的测验所测量的是知识,或者说,所测量的是回忆知识的能力。如果测验的情境与原先学习时的情境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那么所测量的是不同层次的智慧技能。变化程度小的测验情境,所测量的是领会和运用能力;变化程度高的测验情境,所测量的是分析、综合和评价能力。这样,教师和教育测量人员可以在并不知道知识与智慧技能的本质的情况下,采用上述操作方法,编制学习结果的测验题,从而测量到不同层次的智慧能力。第二节 目标导向教学设计中的学习结果测量理论与技术二、 指导认知领域学习结果测验题编写的两种理论与技术(二) 修订的布卢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理论与测验题编写技术认识到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上述局限,2001年,L·W·安德森等人提出从两个维度——“知识维度”“认知过程维度”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测量与评定。教学目标具有指导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的功能。L·W·安德森等人认为,目标的陈述包括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前者一般描述预期的认知过程,后者一般描述期望学生掌握或建构的知识。按照此观点,任何教学目标都涉及两个方面: 一个是知识,一个是学习的认知过程。第二节 目标导向教学设计中的学习结果测量理论与技术二、 指导认知领域学习结果测验题编写的两种理论与技术(三) 加涅认知领域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与测验题编写技术1. 智慧技能智慧技能包括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2. 言语信息言语信息又分三个亚类: 符号、事实和有组织的整体知识。第二节 目标导向教学设计中的学习结果测量理论与技术3. 认知策略第二节 目标导向教学设计中的学习结果测量理论与技术三、 其他领域的目标测验(一) 动作技能动作技能不同于智慧技能。智慧技能是在头脑内完成的,所以,人们必须通过外显行为去推测内在的过程才能测量智慧技能。而动作技能可以直接观察到。判断动作技能掌握的标准是将学生执行的动作技能与标准动作加以比较,如将学生外语单词的发音与教师或录音机发出的标准音比较。第二节 目标导向教学设计中的学习结果测量理论与技术三、 其他领域的目标测验(二) 态度测量态度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问卷调查。二是情境测量。态度的形成与改变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发生的,因此,对态度的测量往往只能通过某种生态化的情境来进行。态度除了有行为选择的方向之外,还有程度上的强弱之分。态度的强弱既可以通过等级量表来测量;也可以通过行为记录来测量和评价。PART 03第三节测量结果分析、诊断与补救教学03第三节 测量结果分析、诊断与补救教学一、 问题与原因(一) 找出存在的问题因为目标导向教学设计的测验题都是针对目标的,如果目标是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设置的,那么针对目标的测验也会反映学生能力结构方面的强与弱。经过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在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三方面的掌握情况。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诊断不仅应从终点目标结构(即构成能力的知识类型)方面进行诊断,而且还应从起点能力与构成终点能力的子目标作出诊断。这样的测验被称为诊断性测验。第三节 测量结果分析、诊断与补救教学一、 问题与原因(二) 分析成绩不良的原因学习成绩不良的原因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分析。教育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得出了一个影响学生成绩的内部因素的公式:公式中A代表学生的成绩,IQ代表智商水平,M代表学习动机,K代表原有知识。第三节 测量结果分析、诊断与补救教学一、 问题与原因(二) 分析成绩不良的原因在分析学生成绩不良的原因时应从如下方面考虑:第一,在学习新知识时,学生原有起点能力是否具备。第二,学生的智商水平。第三,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三节 测量结果分析、诊断与补救教学第三节 测量结果分析、诊断与补救教学二、 补救教学的指导原则与实例(一) 补救教学的指导原则1. 针对性2. 及时3. 改变教法4. 采用学生之间互帮互教第三节 测量结果分析、诊断与补救教学二、 补救教学的指导原则与实例(二) 补救教学实例研究: 互惠式教学互惠式教学由心理学家安·布朗所创建,用于改进阅读成绩低下学生的阅读理解。在典型的互惠式教学情境中,学习以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每组成员大致为6人。小组领导者从所读过的一段课文的核心内容提出问题开始,以概括说出本段课文大意告终。提问引起讨论,概述大意有助于小组成员确知他们为阅读下一段新材料所做的准备。有时,领导者请小组成员就下一段课文所要讲的内容作出预测,并说清楚课文中难以理解的地方。所以提问、概括要点、析疑和预测构成四种基本阅读策略。第三节 测量结果分析、诊断与补救教学二、 补救教学的指导原则与实例(二) 补救教学实例研究: 互惠式教学互惠式教学来源于对阅读过程的认知分析。互惠式教学中还有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改善学习的人际环境,提倡学生之间互教互学。互惠式教学是针对阅读不良学生的。用这些方法经过20小时训练后,阅读理解测验表明,原先处于班级下端1/4的学生的成绩上升到平均或平均以上水平。研究者从中归纳出三条指导原则:一是逐渐转移。二是适合能力需要。三是诊断思维。谢谢欣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