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攻击和退缩 课件(共23张PPT)《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1攻击和退缩 课件(共23张PPT)《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十三章
儿童发展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本章将会讨论几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攻击和退缩,儿童注意力的发展,考试焦虑,儿童说谎、逆反。儿童抑郁情绪和自杀,互联网等问题。
第一节 攻击和退缩
一、攻击行为
1.攻击行为及其发展
(1)攻击行为(aggression)
意图伤害他人的身体行为或者语言行为。
侵犯不是感情、动机、态度等内在心理状态,而是外部表现出来的行为。发怒是一种侵犯的愿望,偏见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他们对侵犯行为发生动机作用,但没有构成侵犯事实。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特点
1. 从儿童攻击的类型看。学前儿童不仅表现出了更多的攻击性,而且争吵和打架也更多是为争夺玩具和其他物品,他们的攻击是“工具型”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龄儿童则更多的使用以人为中心的攻击或叫“敌意性攻击”如嘲笑、辱骂等。儿童敌意性攻击所占的比率逐渐超过工具性攻击,这一转变的原因可能是年龄增大的儿童具有了推测对方的意向和动机能力,因而儿童的报复就更多的指向攻击者本人。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特点
2. 从攻击性的表现方式看。幼儿更多的使用身体上的攻击,儿童使用言语攻击的比例逐渐增大,他们更多的采用言语攻击而非身体攻击,其原因不仅是因为儿童言语沟通技能的提高,而且也因为成人期望与规则的变化。
(2)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1974年Whiting和Pope在七种文化下考察了3岁-10岁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发现男孩更多参与模拟攻击游戏,相互之间言语辱骂也多于女孩,如果受攻击,男孩比女孩更多的以言语或身体行为加以反击。1980年Maccoby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在幼儿期男孩和女孩攻击性的发展过程截然不同,男孩比女孩更多地怂恿和更多地卷入攻击性事件,在受到攻击性后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发生报复行为。
(2)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
总之,无论在实际的攻击行为还是攻击的倾向性上,自幼儿起男孩都比女孩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并且这种性别差异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另外,在攻击的方式上,男孩较喜欢用直接的身体攻击,而女孩则喜欢采用言语形式的攻击,而且年龄较大的女孩更多地采用间接攻击,但在直接的言语攻击方面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3)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原因
遗传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
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同伴冲突、社会传媒影响
自身心理因素
(4)攻击行为儿童的管理和人际训练
A、行为干预法
B、行为模式训练法
C、人际关系认知法
D、情感调节法
二、人际退缩
研究者把较少参与人际交往的儿童称为社交退缩儿童。
他们表现为不和同龄孩子交往,害怕人际卷入,或者在还没有交往前就预计自己会被拒绝,从而不参与人际互动。
二、儿童退缩行为形成的原因
A、先天性的原因
B、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 与学业有关的问题
---注意与焦虑
一、注意的概念
人生活在客观环境中,每一瞬间都有无数的刺激作用在人的身上。但人在某一特定时刻,不可能对所有刺激都作出同样清晰的反映,而只是把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某些对象。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叫做注意。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特点。
二、注意的发展
1岁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1)婴儿头部运动自控能力加强,扫视环境更加容易,双手的触摸和抓取技能更加精细和稳定,从而扩展了获取信息的能力。
(2)婴儿的视觉注意更加发展,视觉搜索平均时间变短,更加偏好复杂的和有意义的视觉图像。
(3)婴儿增长了对他来说日益扩展的外部世界的好奇,探索和学习的驱动力活跃。
(4)对物体的观察和操作能力的发展,提高了注意的质量,如有控制的注意稳定性的提高。
(5)大量新信息扩大婴儿的知识基础,注意日益为婴儿对世界事物的认识所控制,尤其在社会性事件方面更为明显。
1~3岁儿童注意的发展
1 注意的发展与“客体永久性
2 注意的发展开始受表象的影响
3 注意的发展开始受言语的支配
4 注意的时间延长,注意的事物增加
3-6岁儿童注意的发展
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1)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
(2)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3)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方法
(4)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实现的
三、注意力的培养
A、防止无关刺激的干扰
B、根据年龄实现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转换
C、培养兴趣与注意力结合
D、培养孩子的学习动机
四、焦虑
考试焦虑是指因考试压力过大而引发的系列异常生理心理现象,包括考前焦虑,临场焦虑(晕考)及考后焦虑紧张。
与考试焦虑相关的因素
考试焦虑是对考试的一种特殊心理反应,它受以下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一)、主观因素
1、自我期望过高
2、知识准备和应试技能不足
3、自信心不足,自尊心强
4、考前身体状况不好。比如生病、失眠、过度疲劳等导致体能上竞技状态不佳容易产生高焦虑。
与考试焦虑相关的因素
考试焦虑是对考试的一种特殊心理反应,它受以下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二)、客观因素
1、父母的压力
2、老师的压力
3、同学之间的竞争
与考试焦虑相关的因素
考试焦虑是对考试的一种特殊心理反应,它受以下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三)、学习方法不合理,缺少可行的学习计划
(四)、缺乏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不能有效地自我调节
(五)、应试技能差
考试焦虑的对策:
创造民主的家庭氛围
增加学习技能和应试策略
改善情绪,降低焦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